1. 青树林首页
  2. 句子 > 好句大全 > 科学网—精彩语录

科学网—精彩语录

名言:闻其良言,闻者心酸。

首先要坚守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使命。无论大学的职能如何变化,人才培养始终是核心使命。其次,教师是大学最重要的资源。有必要调动教师的潜力,鼓励他们追求学术卓越。第三,学术独立是办学之本。作为中国一流大学,我们应该保持学术独立。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变革的基础。大学综合改革要以人才培养为抓手,建立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大学发展战略。同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人员招聘、评价晋升、薪酬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营造学术独立、包容、自由的学术氛围。

大学的目标和使命决定了大学需要坚持什么以及如何改变,最终决定了大学的特色和优势。

研究型大学还必须坚持学术优先,坚持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为教师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在中国科大,对教授没有硬性的考核指标要求。项目、经费、论文等没有硬性指标,也不与个人收入挂钩。实行灵活的长期考核制度。同时,多年来我们完善了职称评审和人才引进工作制度,建立了行政权与学术权的良性互动机制。行政权力决策程序规范完备、学术权力决策结果公正公平,形成了学术成就决定人才晋升、学术潜力决定人才招聘的良性机制。

中国大学首先要树立自信,树立“办学水平与其贡献相一致”的大学评价理念。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关键历史时期,我国大学必须树立学术自信、文化自信、环境自信、制度自信,敢于开创性工作,弘扬创新精神。我们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公司优秀的部分要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和制度。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大学评价观。对大学的评价不仅仅是排名的问题,更是指导大学办学方向的问题。坚持学术水平与社会贡献统一评价。评价体系应该引导大家更加务实,不能片面使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和指标。评价。服务国家和地区发展,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是我们大学最重要的任务。

我们发现,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专业改革的重要趋势是: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最大的学习自由。

实施以常识为基础的专业教育。例如,哈佛大学在2009年启动了新的教育计划,以“通识教育”取代30岁的专业教育。新项目让学生学习八个领域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关注现实问题、重视科学教育、强调多元价值观。根本问题之一是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目的是让学生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让学生明白自己不仅是传统的产物,也是传统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使学生具有批判性和建设性。

大学的社会作用体现在卓越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文化创新体系三大卓越体系建设上。判断一所大学是否是一流大学,要看三个体系是否做到了卓越。

二十年前,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在于硬件。现在我们的硬件水平已经逐渐赶上,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差距。文化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追求的一流大学是一所能够给人带来文化认同感、情感归属感和精神愉悦的大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近者乐学才,远者慕风”的境界。

中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招收国内最优秀的学生。我们有更大的责任为这些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当前,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他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是:如何让教师关心课堂、关心学生,教好每一堂课。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要调动两个层面的积极性,一是部门层面的积极性,二是教师、学生和员工个人的积极性。只有充分发挥这两种积极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当前,我国科教体系乃至高等教育内部学科壁垒严重,难以形成针对国家战略需求的大型学科团队。 科学网—精彩语录对接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明显不足。对于高校来说,尽快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和模式,建立体制机制,通过推动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能力,是当前面临的重点任务。

对于中国的顶尖大学来说,需要进一步拓展开放的心态和多元化的视角,不仅关心中国或中国周边地区的问题,而且关心并致力于解决全球问题。同时,我们还应该有学术独立的文化责任。我们不应满足于长期的后续研究。我们要有最终实现超越甚至领先的决心和勇气,要有独立探索的精神。

倡导“人文宽容”和“学术批评”对于一流大学建设十分重要。尽管国内外大学的教育理念不同、国情不同,但在人才培养的一些基本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共同的规律,值得借鉴。同时,我们要挖掘百年来形成的优秀教育传统,特别是探索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发展的特色。

开放的中国必须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一流大学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包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人文宽容和学术批评应成为大学文化和理性思维的基本内容,并渗透到人才之中。整个训练过程非常重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教育必须进行人格的培养,让学生懂得人性的善恶,懂得生命和生命的意义。

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当代使命可以表述为:通过教学、研究和服务,为人类自由和幸福创造、保存、传播和利用知识和文化,为中国和世界培养各领域的领导者。第一,培养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根本责任。过去几十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方向性偏差,主要表现在“见物不见人”日益增多。任何时候,大学都不能忽视“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是大学的意义。其次,探索真理、创新知识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职责。第三,服务社会是研究型大学的社会责任。第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职责。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青树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qingshulin.com/juzi/haojudaquan/70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