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树林首页
  2. 句子 > 好句大全 > 荷塘怀古精选美文(荷塘怀古)

荷塘怀古精选美文(荷塘怀古)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个荷花池。荷花池宽三十多米,沿着高墩斜坡排列。那些青砖黑瓦的老房子建在高墩和斜坡上。村子东西绵延近一公里,荷塘沿着山坡蜿蜒不断。荷塘对面是一片稻田,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秧苗长得很长。稻田和荷塘紧密相连,形成了美丽动人的水乡风光。

七月盛夏,荷塘长出一人深的荷岭,荷叶宽如伞。他们挤在一起,占据了整个荷塘。荷塘上点点花朵,或红或白,亭亭玉立。水下的莲藕又嫩又长。我们常常潜入荷花池,寻找刚刚从水里冒出来的嫩荷花。下面一定有又粗又长的莲藕。炎热的夏夜,萤火虫在荷塘周围飞舞,犹如天空中的流星。有时它们飞到邻近的稻田,在黑夜中闪烁着,发出安静的光。月圆之日,月光洒在荷塘上,映出清亮的光辉。那些淡雅的荷花仿佛在月光下闪烁,荷叶也仿佛在月光下流动。荷塘蒙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感。

青蛙想在夏夜一起玩耍。他们有的在池塘边,有的趴在水面的荷叶上,鼓起腮帮子,发出惨叫声。远处的稻田里,青蛙叫得更起劲了,仿佛在和荷塘里的青蛙比赛。他们的声音一高一低,一波比一波高。等你唱完,我就会出现。

那时,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有一个菜园。菜园挨着荷塘,四周用竹子绑着泥巴。这给荷塘增添了另一番田园风光。妈妈在菜园里种了各种蔬菜,还种了各种果树。由于菜园毗邻荷塘,浇水方便,园内蔬菜长得又绿又壮。菜园也是我童年的天堂。我和朋友们在花园里爬果树,捉蟋蟀,品尝香甜的水果。有时我帮妈妈摘一些蔬菜。

七月,正是双收的忙碌季节。人们收割了早稻之后,还要赶着去种晚稻,非常辛苦。荷塘边的蛙鸣声和菜地里的虫鸣声似乎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休息。这些辛苦了一天的人吃过晚饭,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双劫之后,农活轻松了许多,人们又聚集在荷塘边。荷花的香气清幽,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家家户户都搬出了竹床,大家摇着蒲扇,然后用稻草生烟驱赶蚊子。有的人把几块木门拼在一起,挂上蚊帐,这样全家人都可以在里面安心睡觉。那时候农村民风淳朴,家家户户都开门,不用担心家里的财物。青蛙的叫声会在半夜突然停止。被哇声打扰的人也能睡上一会儿好觉。那时,荷塘里的水清澈见底,没有任何污染的痕迹。每个队伍都有几个用青石条铺成的水上码头。这些码头有的用来运水吃饭,有的用来人们放衣服、洗菜。桥墩呈梯形,从斜坡延伸至池底。我记得我家门前有一个码头。从码头到码头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夹在两块花园泥之间。园泥用筋竹编织成小菱形,斜斜的姿势真漂亮。码头坡度也有四五米高。码头坡上还设有青石条铺成的码头,供人们上下。晚上,人们拿着毛巾,穿着宽松的短裤到码头去洗澡。在这炎热的天气里,清凉的水洗去了人们一天的疲劳。前来洗碗的小姑娘们并没有回避这些赤身裸体的小伙子。有时他们会为了争夺码头而互相调情。聪明的人看到喜欢的女孩洗衣服、洗碗,就会赶紧去帮助她,让她开心。据说,村里好几桩婚姻都是由小伙子帮女孩挑水开始的。我家门前的码头也是我和朋友们的游乐场。放下书包,我们就去码头学习下水游泳。起初,我只能在青石板上爬行,做狗爬的动作,但很快我就能仰面游泳了。直到现在,我还有在长江里游泳的习惯,这是我当时打下的基础。有时,我和小伙伴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坡上放一条干短裤,然后下去玩水。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们擦干了身上的湿气,准备上山,但是放在那里的短裤却不见了。我们着急得都哭了。这时,瘸腿的马叔叔不知从哪里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手里拿着我们的短裤,哈哈大笑。原来是朋友的大黄狗嗅出了它的气味,把我们的短裤叼在嘴里了。马叔叔正好捡到了。我们以为是马叔叔在逗我们,结果差点就错怪他了。码头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给我的童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荷塘是各生产队管理的,里面也有一些鱼苗。夏季,刁子、鲫鱼在荷花丛中游来游去,小黑鱼也浮在水面上晒太阳。我们用竹竿做了鱼竿,偷偷去荷塘里钓鱼,还钓到了几条小鱼。当他遇到官塘的张叔叔时,他受了很多苦。他不仅拿走了我们的鱼竿,还去找老师投诉,害得我们不得不站着听一节课。那一年,荷塘里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王阿姨三岁的儿子在荷塘边玩耍时不慎落水。一个小生命就这样失去了。于是每天都能听到王阿姨在荷花池边痛苦地哭泣,村里就传出荷花池里有水鬼的谣言。害得我们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去荷塘边玩了。每次走到荷塘边,我就愈发觉得荷塘笼罩着一种莫名的神秘,仿佛真的有水鬼爬上坡来。入夜,不少带着孩子的家庭在池塘边悄悄烧纸烧香,表示驱赶水鬼,祈求神灵保佑孩子平安。直到半年后,王阿姨的哭声消失在荷塘边,人们的心才平静下来。我们的勇气也恢复了往日的辉煌。

秋天,随着天气转凉,荷塘里的荷叶慢慢变黄,最后无精打采地蜷缩在水面上。荷塘四通八达,一眼就能看到边缘。那些荷塘深处的神秘感自然就消失了。波光粼粼的水让荷塘显得格外单薄。

我们期盼的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荷塘里的水也被生产队排干了。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池塘里做着最后的挣扎。人们用渔篓把鱼一一捞起来。这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喜悦。我们也高兴地绕着池塘跑来跑去。捞起鱼后,人们开始用铲子挖莲藕。由于荷塘年代久远,淤泥深厚,挖出来的莲藕又粗又长。有时大人们会把切好的莲藕洗干净扔给我们吃。那一年,我们一家人共享了十多斤鱼,二十斤莲藕,度过了一个丰盛的春节。

那些年,对于家乡的荷塘,我总是有无穷无尽的新鲜感。有时我问爸爸,这些荷塘是怎么形成的?从父亲的回答中,我不仅知道了答案,还了解了家乡丰富的历史。

原来,一百多年前,我的家乡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后来,人们陆续从不同的地方迁徙过来。当时,由于地势低洼,每年都会发生内涝,房屋受损。为了防洪,勤劳的家乡人民用水桶挑起土,筑成高墩,挖出了这些美丽的荷塘。人们把房子建在高墩和斜坡上,这样就不再受到洪水的影响。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它见证了家乡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审稿人:张显德

简评:家乡的荷塘,是一幅美丽动人的山水画,鸟语花香,蛙声此起彼伏。文章结构严谨,句子优美。值得一读。

终审评委:严景新

作者:谢龙鑫

编辑:卜毅

本头条每天刊登从纸质杂志《中国农村》中精选的作品,凡是出现在杂志上的人都将免费获得杂志小样,并且免运费。

提交的内容必须是原创的并首次发表。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辕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青树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qingshulin.com/juzi/haojudaquan/70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