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心理学研究笔记系列(一)
零的突破
第一部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对人脑的正确认识
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现象是一个能够构成心理学基本结构的系统,它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者形成发展、调控的先后关系。
(1)心理过程:知识、情感、意图
1. 认知过程
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是信息处理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形式。认知过程:人脑通过这些认知形式接收外部输入信息,进行处理,转化为内部心理活动,进而控制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即认知过程。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影响人的感觉器官后,人脑对事物个体属性和特征的认识。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影响人的感觉器官后,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是主观经验的客观现象场吗? ] 在感知中起着重要作用。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个人)经历过的事物的认知、保留、再现或认知。 [1.记忆,2.保留,3.回忆或识别]是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类记忆与海马结构和大脑内化学成分的变化有关。
记住3对内存类型:
1.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记忆。
2、即时记忆:2秒内的感觉记忆,短期记忆:一分钟内的编码记忆,长期记忆:经过复述和深度加工后的大容量长期意义编码记忆。
3、记忆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情感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外貌:
表征也是记忆。又称为表征记忆,其特点是:直观、可概括、可旋转。再现是想象的基础!
忘记: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并不统一。遗忘一开始发生得很快,然后逐渐发生。回应:趁热打铁,加强定期复习! [补充:艾宾浩斯—— 他用无意义的音节(由几个音节字母组成的音节,可以读,但没有内容意义,即不是单词)作为记忆材料,并用经济的方法来计算数字的保留和遗忘。根据他的实验结果,将其绘制成描述遗忘过程的曲线; “保留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
一
】
四种遗忘理论:
1、痕迹衰退理论:遗忘的原因——记忆痕迹衰退(老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记忆痕迹是人类感知、思维、情感、行动等活动过程中大脑皮层相关部分形成的暂时性神经连接。连接形成后,神经组织中会留下一定的痕迹,痕迹的保留就是记忆。有些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淡化而导致遗忘)说,它主要强调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人们认为,健忘是记忆痕迹没有得到加强,逐渐减弱,最后消失的结果。在相关刺激的影响下,痕迹会被激活,恢复暂时的神经连接,人脑中保存的过去的经历会以回忆或认知的形式表达出来。 (记忆痕迹衰退理论缺乏强有力的实验支持,但已被普遍接受。)
2、干扰理论:前后材料之间的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3、压抑理论: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相信,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痛苦、悲伤的经历往往会导致动机性遗忘。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而引起的。如果解除压抑,记忆就可以恢复。
4、同化理论:Ausubor,在组织建设过程中,上级取代下级,用之有失。
思维(思维+语言+想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其主要特点是间接性(媒体体验)和普遍性(概念推理)。智力运算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总结。 【思维与感知的区别】
注: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叫做:注意力。注意不是一个心理过程,而是一种选择信息和帮助的活动。
2. 情感过程
认知也创造了对事物的态度,态度=情感。如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讨厌等引起的主观体验。
情绪:一种相对短暂的兴奋状态。
情绪:一种相对持久的心理状态。认知—— 情感—— 认知活动—— 行为、顺序、认知行为治疗的整合。
3.将处理
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改变世界总是有一定的目的。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必须想办法克服困难。做好准备!
意志过程—— 这种为了达到目标而克服困难的活动,就构成了心理过程的意志过程。
(2)人格心理学:人格倾向和人格心理特征
1、人格倾向:是指决定一个人的态度、行为、积极性、选择性的动态系统。
人格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主要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信仰和世界观的需要。
需要—— 动力—— 积极性·选择性:
需求是指个体的某种生理和心理不平衡。
动机: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求。动机是促进人的活动、引导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迈进的内在动力。
积极选择性(兴趣+信念):人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情感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动机的性质和强度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也不同。兴趣——是一种人格倾向,人们努力认识并倾向于某件事,并将其与肯定的情绪联系起来。信念—— 一个人坚持某种观点并用它来支配自己行为的人格倾向。
2、人格心理特征[peisenality features]: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品格。
能力——是人解决问题能力的性格和心理特征。
气质是人类活动中发生心理活动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平衡的程度等稳定的动态特征。气质有四种类型:根据象限坐标,分别是胆汁质、忧郁质、冷漠质和多血质。 【补充:艾森克和巴甫洛夫】
【艾森克: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自评量表有成人问卷和儿童问卷两种格式。它包括四个分量表:内外倾向量表(E)、情绪性量表(N)、精神病态量表(P,又称精神病性)和效度量表(L)。有男性和女性规范。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P、E 和N 量表分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L 则增加。精神病人的P和N分数很高,L分数极高。有两张图表:一张是PENL各维度的T分统计图,一张是EN分析图(E内向,N情绪稳定,坐标四象限气质类型——胆汁质、忧郁质、冷漠质、多血质。)
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指出——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它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力量、灵活性和平衡;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征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理论上有12种组合,但有些现实中并不存在;大量实验确定,高级神经活动只有四种最基本的类型,即四种气质类型。 1@强,不平衡—— 兴奋型- 胆汁质,2@弱—— 抑制型- 抑郁质,3@强,平衡,不灵活—— 安静型- 冷漠质,4@强,平衡,灵活—— 活泼型- 多种血液质量。 】
人格——是指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相应行为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九型人格类型:完美、热爱一切、成就者、艺术、聪明、忠诚、积极开朗、领导力、和平与和谐。
第二章:如何正确认识人的心理
1、脑是意念的器官,意念是脑的机能。
脑叶、海马体
2、客观事物是心理学的来源和内容
1)人类心理依赖于客观现实
2)人类心理具有主动性和主动性:主要特征·主动转化/实践-理解-再实践
3.心理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4、人的心理具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特点
1)意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意识的特点。一是有目的、有手段,二是能区分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
2)无意识: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察觉、无法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的一种心理现象。无意识已经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青树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qingshulin.com/riji/70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