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树林首页
  2. 日记 > 一人一文一时代的节奏

一人一文一时代的节奏

现在是一个追求快节奏的时代。一切都追求简单和清晰。就连最新的微博也有字数限制。当然,短小精悍的东西也受到大家的欢迎。这几天,为了迎合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我正在翻阅的厚厚的历史读物悄然变成了短篇小说。虽然它们不长,但它们包含的不仅仅是文本本身。

欧·亨利、莫泊桑、契诃夫三位短篇小说大师,三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是19世纪著名作家。他们都来自孤独的家庭,他们的苦难都是一样的,但我却从未在他们各自的小说中读到不同的味道。正是不同的背景和时代,造就了不同的文章感受。

欧·亨利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师、土地局职员、记者和银行出纳员。他曾因挪用银行资金而被捕入狱。就像美国的下层民众一样,仰望城市的繁华,但那繁华终究不是他们的,就像他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的那对夫妇试图改善彼此的生活却失败了,就像《警察与赞美诗》这对夫妇曾试图做坏事,但最终因自己的悔改而赎罪。那个“如愿以偿”进入监狱的无家可归的无家可归者,就像《爱的牺牲》中的那对夫妇一样,因为不想告诉对方自己过得不好而互相撒谎……

欧·亨利以他“情理之中却出乎意料”的结局,勾勒出美国的繁荣和他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与美国人不同,法国人骨子里似乎有浪漫。虽然他们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但与欧·亨利不同的是,他们从小就接触诗歌,长大后受到福楼拜的启蒙。我认为莫泊桑应该是一个浪漫的人。然而,当普法战争爆发时,他被征召入伍。战争的洗礼不仅让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让他看到了法军的可耻失败、当权者的卑鄙以及普通民众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抵抗。这让他不再拘泥于固有的浪漫,也让他更加明白了现实。

《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勋章到手了》……既有对贵族、上流社会生活浪漫而细致的描写,也有对战争、当权者赤裸裸的讽刺和不满。从他的短篇小说中,我读到了无尽的情感,这也许就是一个法国人应该有的。我宁愿说,这是一个复杂的时代孕育出来的复杂的情感。

也许是因为法国这个浪漫的城市太温暖了。契诃夫,这位白雪皑皑的俄罗斯作家,他的小说总是带着一股冷气,讽刺的辛辣彻底不言而喻。

一个怕强欺弱的警察,却因为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谁而不得不冒充官员。他的脸时而浑浊时而清澈,眼睛像变色龙一样转动。这就是《变色龙》中的契诃夫。当然,《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胖子和瘦子》、《凡卡》等小说塑造的喜剧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俄罗斯社会人的冷酷,以及我们看清了一些人的阿谀奉承。诡异的黑暗充满了小说,也笼罩了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上空。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它是夸张的,具有比生活更强烈、更丰富的情感。三个国家的小说大师的创作都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阅读他们的作品可以让你更清楚地了解一个美国繁荣的时代。小说中的无奈赋予了欧·亨利幽默而富有同情心的写作风格;正是法国浪漫主义的战火造就了莫泊桑自然而厚重的写作风格。正是沙皇俄国的冷酷和混合的恐怖造就了契诃夫辛辣而彻底的讽刺。

一个人,一篇文章,一个时代。历史的长河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文领袖,他们的作品最终也将代表一个时代。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青树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qingshulin.com/riji/70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