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树林首页
  2. 摘抄 > 两地书父子情傅雷家书500字

两地书父子情傅雷家书500字

内容简介:当儿子陷入低谷时,他也能激励儿子的心;当儿子表演成功时,他可以用平常的言语安抚儿子那颗躁动而骄傲的心;……以下是《青树林》编辑整理的两地书籍。傅雷家人的三封500字信,诉说着父子之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一封来自傅雷家人的500字信,讲述两地父子的爱情。

沈文轩

在《傅雷家书》中,我们展现了深厚的父子感情。

由于傅雷从小就严格控制傅聪的生活起居,所以父子俩的关系并不是很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过,从家里的书里不难看出,在无法收到儿子的情况下,傅雷在收到信的时候,对儿子的思念就表露出来了,他害怕影响儿子的学业,所以他将这种感觉压抑在心里。

在家里的书中,每当儿子郁闷时,他总能及时安慰他,让他克服挫折,坦然面对;当儿子陷入低谷时,他也能激励儿子的心;当儿子表现成功时,他可以用平时的话语来安抚儿子焦躁、骄傲的心;当儿子犹豫的时候,他也能客观地权衡利弊,为儿子排忧解难。儿子正在数万里之外准备一场重要的演出,而父亲却像一个即将考试的孩子,热切地注视着他的每一次心跳,告诉他什么时候该更加努力地练习。什么时候该放松,什么时候该反思自己的缺点?所以在傅聪的成才之路上,我看到了傅雷作为一个父亲所付出的努力。同时,当他们讨论音乐艺术时,傅雷首先强调了技巧,然后才需要真正理解作品本身,这也给傅聪很大的启发。

我认为信是最真诚的话语。他们流露出一个父亲的真情实感,甚至能引起广大家长的共鸣。傅雷夫妇一生辛勤培育的两个孩子都非常成功,这与他们的真诚教导是分不开的。

第二篇:傅雷家人的一封500字的信,讲述两地父子的爱情。

常静茹

从1953年到1966年,无数的家书连在一起,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关心、教诲和期望,以及父子之间浓浓的爱。

信中父子相处如朋友,唠叨的嘱咐看似不变,却充满了心血和爱意。 “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你这么认为吗?”没有父亲的架子,像朋友一样讨论,即使身在两地,心却紧紧相连。为什么这样的说话方式不是爱的表达?

在儿子小时候的教育上,傅雷严厉且不人道。他读书学习、吃饭说话都很严格,但更严厉的是父亲的爱的深沉和伟大。

“万一你心情低落,就想想你的父亲,远远地举着她细长的手臂,支撑着你。”多想想坚强的党、政府和毛主席,他们一直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情。发出许多伟大的话语,无形中却有效地鼓励你前进。我的孩子,我无法用一千个字来表达。我相信你什么都明白。问题只是在实践中。这是父亲对孩子说的话。这是父亲对孩子极大的支持和信任。这也是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

两地相隔,父亲拖着酸痛的身体写了一封又一封信。儿子收到信,心中充满了感动和关切。年复一年,父子俩的心通过一封写给家人的信连在一起,被浓浓的亲情所感动。这一切都伴随着持续的关心和每一句话的教导。儿子的逐渐变得越来越优秀,描绘了父子之间深如大海的爱。两地分居,互有家书往来。浓浓的爱来自父子。

第三篇:傅雷家人的一封500字的信,讲述两地父子的爱情。

刘树臣

“很多读者给我写信,希望我多和他们通信,可惜他们的水平离我太远,我帮不了他们。”这一点在傅雷给傅聪的信中提到过。傅雷很想给傅聪写信,那么傅雷为什么要给傅聪写一封家信呢?有四个原因,这是傅雷在1955年5月的信中提到的。傅雷的信不仅仅是唠叨,而是有几个作用。由此可见傅雷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1954年,傅聪赴波兰留学。傅雷始终关注孩子的成长,在信中总是用“粤汉”。克里斯托弗的榜样激励着付聪。同时,傅雷也会关注傅聪,总是告诉她不要过早的恋爱,并向傅聪解释清楚知识与爱情的关系。由此可见,傅雷和儿子的处境不同。傅雷总是开导傅聪。虽然儿子在国外读书,傅雷还是会为儿子临摹古诗文,提高他的文学素质。

1961年,付聪找到了自己的伴侣米拉。远在中国的傅雷非常兴奋。他在信中写道:“虽然相隔万里,但我们依然和你们生活在一起。”由此可见。傅雷对傅聪和米拉的关心,对他们的深爱。 1966年8月12日,是傅雷和妻子写的最后一封信。傅雷夫妇在信中说:“想象一下,我们的孙子们在你们的客厅、厨房里看着我们的照片,从而认识了远方的人。爷爷奶奶,这一幕真是太感人了。”我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傅雷夫妇都惦记着傅雷的儿子,惦记着两地,惦记着父子之情!信中的日常闲聊和潜心教育,无不体现出父子之间浓浓的爱意。

今天,以上是青树林编辑为大家整理的3500字傅雷家书的500字精选。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青树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qingshulin.com/zhaichao/700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