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劳动读后感400合计60条-读后感
高尔基曾经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我读了《我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之后,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更深了一层。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名在劳动上”名列前茅“的健将,他经常在学校里打扫卫生,在家里,他也像在学校里的值日生一样做家务。总是打扫的井井有条,做家务已经成了他的爱好。
有一天,小作者一个人在家,他玩了一会儿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于是他开始在家里闲逛。忽然,他眼珠子一转,看到了玻璃脏兮兮的,心想:终于有活干了,不用这么无聊了。于是,他开始擦窗户。一开始,他是用布擦,等他擦完之后发现:窗户不但没有变得更加干净、透明反而更朦胧了,他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改变战术——用报纸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搞定了。当作者刚准备收工之际,他又发现窗户的角落里也有很多灰,于是他三下五除二地把灰一点不剩的给”KO"了。当时,他看了看窗外,感觉小草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马路像是洗过澡似的,他的汗水也变得甜美了。此后,他们家的玻璃窗成了他的“专利”,有一点灰尘,作者就会给他去“擦背”。“乞丐装”自然也就离它而去了。
我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感想很多。我的思绪也因此连绵起伏。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97节中《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中说:在他们学校果园的中央,长着一片高高的、葱绿的葡萄丛,壮实的葡萄藤足有两米高。一行行地排得很整齐,几千串黄色的葡萄确实惹人喜爱。这个葡萄园是学校的骄傲,在葡萄园里劳动被看成一种很大的乐趣和很高的荣誉,只有那些最勤恳、最热爱劳动的学生才配享受它。每当从许多愿意劳动的学生当中选出10—15人,让他们在行间松土,或者在冬天堆上雪以保持水分,这时那些没有被选到的人就觉得受了委屈,感到失望。
这片葡萄园在15年前是一片荒地,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把这块地改造成肥沃的土地,使它变成一片花果茂密的果园。他费了很大的劲说服高年级学生给这里运来了大约30吨含腐殖质的农肥。
苏霍姆林斯基为培养起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他们举行“劳动节”。起初那些孩子对劳动有着强烈的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觉劳动越是变成习以为常的事,学生对它的兴趣就越加减退。三年前那些九、10岁的孩子,为了多给他们栽培的葡萄树施肥,简直是手不离桶地干活;可是现在,无论什么东西也不能吸引他们到暖房和葡萄园去了。
苏霍姆林斯基思考到:三年前那些孩子第一次拿起小铁锹,栽种葡萄枝,给长满嫩芽的小树追肥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放射出热烈的光彩。兴高采烈地去寻找最好的肥料,把劳动当成真正心爱的事。是因为,劳动在当时对儿童来说就是去发现世界,儿童在认识世界时体验到一种激动人心的快乐。也是因为,当时收集肥料并不是劳动的最终目标,而只是通往一个诱人的,有趣的,美好的目标的小路。这条小路当然不是完全令人愉快的,但是却无论如何要通过它,否则就无法达到目标,就结不出碧绿的葡萄,就看不到果实间耀眼的阳光。而当新鲜的、诱人的东西变得习以为常的时候,学生对它的兴趣就减退了。
为此,苏霍姆林斯基思考到:我们必须在儿童面前打开大自然这部奇异的书,甚至像在种土豆这样平凡的、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事情里,也都可以翻开一页又一页的新文章,使儿童把习以为常的劳动看成不平常的、引人入胜的、富有浪漫精神的事。于是,他开始关心主要的事,就是使简单的、日复一日地重复的日常劳动不要变成最终目标,而是成为一种手段,借它去一页一页地翻开大自然这部巨著的令人神往的篇章。对于那些热情已经冷却下来的少年,苏霍姆林斯基不断地吸引他们到暖房里来。不过,他并不是去恳求他们,而是他们自愿来的。在这里看到的事情使他们大为惊异。当时他们的暖房很小,最多只能容得下10个人进来,所以使人惊奇和赞叹的那件事,还有些人未能看见。是什么东西使这些已经冷淡的少年如此震惊呢?原来是一种试验,我们把它叫做葡萄树熏追肥法。这种方法,出现了前所未见的事:在冬季,在离雪堆只有两米远的地方,葡萄开花了,长出了果实,一串串的葡萄不是按天计算而是按小时计算地越长越大。
少先队员们感到欢欣鼓舞,他们开始又进行新的目标试验,他们怀疑着,惊奇着,猜想着,向往着,试验结果使得孩子们又惊又喜。使苏霍姆林斯基感到惊奇、高兴和激动的是:当孩子们由于取得成功的喜悦而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时,他们会产生新的设想。他们的创造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是在这个时候,苏霍姆林斯基在学生的面前揭开大自然这部奇妙著作的新的一页,以便激发他们对最平凡、最普通的劳动的热爱。这些青少年试验家们最终地爱上了土地,爱上了植物。十二、13岁的少年,还有对他们的事业也入了迷的小朋友——八、9岁的孩子,已经在幻想为每一种农作物发明一种专用的肥料:种向日葵用这一种肥料,种荞麦用另一种肥料,种黍子用第三种肥料。孩子们把每一堆厩粪都看成是财富,他们从外形上看上去就能分辨出富饶的、肥沃的或者贫瘠的土地。
这是一种奇怪的、惊人的现象:跟粪堆打交道竟变成了有趣的、迷人的事情!从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收集粪肥,把它和某种有机质的残渣拌和起来,耕地或者挖土。但是,只有旁观的人才可能这样看问题。而对我们的孩子们来说,这些活动却是去发现自然界这部巨著的一页又一页的新篇章!
劳动变成了真正的创造,每过一周,每过一月,劳动中就会增加某种新的东西。孩子们不断提出新的幻想,向往新的前景。自然界的奥秘向他们揭示得越多,他们对一切与土壤、植物有关的事物就越敏感,越容易接受!几星期、几月、几年过去了,不断地进行着新的试验,学生们运来许多吨肥料,挖了几千立方米的土。每一次新的播种,每一根长出来的麦穗,都不是同一样事情的重复,而是对大自然的奥秘的一次次新的发现。
读到这里,我为苏霍姆林斯基这一伟大的教育家佩服,不只如此,他在培养新人,给每一个人以幸福。他揭示出幸福的根源就在于创造,在于创造性的劳动。在每一个人面前揭示出劳动的伟大,努力把每个人培养成劳动的创造者、诗人和艺术家!
苏霍姆林斯基的实践给我们每一个教师做出了榜样,我们就要在自己的职责内带领孩子开拓新领域,引领他们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奥秘!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1
这次寒假我读了《愤怒的象群》,是沈石溪所作的动物小说。这本书讲述象、熊、牛等动物传奇故事,并通过这些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的动物故事,展现了动物世界中的善与恶、美与丑,揭示了动物们丰富而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我的朋友大白兔。虽然有十页以上,可我觉得不多,半个多小时就能读完。我的朋友大白兔是讲他四岁一直渴望养些小动物,六岁他的愿望实现了,奶奶给他一只小白兔。他把小白兔叫做汤圆,非常喜欢它。
最后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镇上有一只狼狗得了狂犬病,它咬伤了两位行人,被警察捕捉。有一次作者的语文书忘在了教室,去借语文书的路上,狼狗现身了,作者吓得走不动了。汤圆为了保护主人,勇敢地跳到前面和狼狗打了起来。兔子的牙以前天天啃楼梯和墙砖,磨得十分锋利,咬着狗的脖子,它的牙齿刺进狼狗的咽喉,狼狗死了。汤圆也好不到哪去,一双耳朵撕得稀烂,一只兔眼也瞎了,白兔变成了红兔,还染上了狂犬病。它不想让主人也染上狂犬病,他看了主人一眼,跳进了老虎灶,汤圆被烧死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受到动物和人也有浓浓的爱。作文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2
今天我读了《一年级的小蜜瓜》第一篇《事情最多的一天》。这个故事中讲了一个和我一样才上一年级的小男孩,他的大名叫王世泽,小名叫小蜜瓜。
小蜜瓜上学第一天就遇到了很多事情。第一件重要的事,他要学会认识从家到学校的路,一共有两条路。爸爸说:”小蜜瓜可以先认识一条路,另一条路可以以后再认识。“小蜜瓜把路上所看到的东西统统装进脑袋里。他记住了小小便利店、十字路口向左、中国银行、红屋顶楼房、还有一个小蜜瓜叫不出名字的大商场。
进了学校大门,小蜜瓜遇到了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全班在心兰老师的带领下认识校园。他们首先认识了教室,接着认识了厕所。心兰老师站到男女厕所中间,他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是女厕所,哪个是男厕所吗?“所有人都举起手来了,他们都认识男女两个字。小蜜瓜说,还可以从图形上判断男女。心兰老师表扬小蜜瓜思维开阔。小蜜瓜心里美滋滋的。
小蜜瓜遇到的第三件事情是要给新课本写名字。小蜜瓜在新课本上端端正正写下自己的大名”王世泽“,又写下自己的小名”小蜜瓜。“这样,课本就不会搞混了。
第一天还上了好多课。有数学、语文、美术、英语……还排队、排座位、训练走步、训练坐姿、写课堂作业、听老师讲故事。因为没有午睡,小蜜瓜累坏了!
放学的时候,小蜜瓜有点清醒了。他排着队,和老师再见,和同学再见。心里还悄悄地和学校再见,教室再见,黑板再见,粉笔再见,桌子再见,椅子再见,厕所再见!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3
阅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此书向我们介绍了祖国的伟大,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生活的美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发现生活中的美”。
赛马“春丽”,并没有什么过“马”之处。但是它最使人感动的,就是在每次出场时,尽全力奔跑,从不灰心懈怠。在日本人眼中,奋斗是最重要的。只要你为某个目标努力过、结果如何,那并不重要。就像文中所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然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春丽”,从没赢过一场比赛,但人们对它还是十分喜爱,这是一种美。就像卢梭说的:从我们心中夺去对美国的受,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黄美廉,从小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克服了脑性麻痹症的困难,这也是一种美。美在她能够正视人生,把不幸和困难丢开,只看自己所有的,不看自己所没有了。这是多么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和感悟美的心灵。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是一种美;别人获奖后,真诚地鼓掌祝贺是一种美;大街上,将别人随手丢弃的垃圾拾起放进垃圾箱也是一种美。
美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缺少了它,人生的“五味瓶”就会缺少一份滋味。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双能捕捉美的眼睛、是否有一颗体验美的心灵。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4
初读《窗边的小豆豆》,是四年级的时候,那时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趣,他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的第一页,浏览了第一个故事,看着看着,我忍不住发笑,因为小豆豆既想当这个,又想当那个,那时的她特别天真。
这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她回忆自己童年时写得一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小豆豆因为太淘气了,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豆豆在小林校长的特殊引导下,在常人眼下是个淘气包的小豆豆,渐渐变得乖巧了
说心里话,我非常羡慕小豆豆的新学校“巴学园”,因为学校里的教师是用废旧的电车改装而成的。并且调皮捣蛋的小豆豆碰到了一个超级超级棒的小林校长,他可以耐心地听六岁上网小豆豆将一些乱七八糟的话题,听了整整四个小时而不打呵欠。由此我想到我们学校。我们学校虽然也非常美,我们也很喜欢,但是比起巴学园那用电车改装的教室,我们的教室就变得无趣了,我们的校长也是那么和蔼可亲,可我想:我们的校长应该不会像小林校长那样听我们滔滔不绝地讲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这样一切都会变得那样平淡,不像巴学园那样,这个校园都洋溢着乐趣、充满着新奇。
但是非常可惜,拥有小豆豆欢乐记忆的巴学园,却被美国飞机在东京投下的炸弹,给炸毁了。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在这本书里,我会跟着她伤心而哭泣,跟着她快乐而欢喜,总之这本书的一切都是真的,这就是真正的童年。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5
在这书香飘逸的暑假里,我读了许多课外书,但是最令我回味无穷的是《鲁滨逊漂流记》。
这本书是出自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写的。主要介绍了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遭到了大风,同伴们都被这茫茫大海给吞噬掉了,唯独他是幸存者,被冲到了一座岛上,他凭着自己灵巧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在绝望中用自己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种种困难,最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鲁滨逊是一个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冒险家,他不贪图安逸的生活,不愿死守父亲的家产,雄心勃勃的把遨游四海作为自己一生的理想。他用自己的双手和热情,不仅创造了生存环境,还改造了大自然!
我每每看到路边那些年轻的乞丐们,心里真是发自内心的为他们感到惭愧,他们还年轻,都有劳动能力,为什么?他们不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向鲁滨逊一样开阔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哎~看看自己再看看鲁滨逊,咱俩真像孙悟空去取经,差了十万八千里呢!我连炒菜时倒油都不敢靠近,更别说一个人在荒岛生存了!我以后一定要像鲁滨逊学习。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会创造,就会做出不凡的事业!这是《鲁滨逊漂流记》至今没失去而且永远不会失去光彩的原因!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6
看完《倾听生命》,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这本书,对生命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生动描述,侧耳倾听,我们仿佛听到了张扬的生命在欢快的呐喊。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中消防员寻声救人的故事,我很佩服文中拉斯马森的机智,佩服他珍爱生命的精神。
文中,一位瘦弱的老太太在家中不慎跌倒,怎么也爬不起来,无柰之下她只好拨打了119,当消防支队的值班人员拉斯马森接通电话,问老太太家门牌号码时,老太太却说记不表。拉斯马森又问是否在市区,老太太回答是,随后拉斯马森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但只有沉重的喘息声清清楚楚地传了过来,无人答话,大概对方昏了过去。拉斯马森很是着急,不知道住址在哪里怎么办呀,忽然,一个想法跃入了脑海:让消防车拉响警笛沿街奔驰,老太太的电话未挂,一但经过她所住的街道,警笛声就会从老太太家的电话传出来,便就近查找亮着灯的人家。拉斯马森一想到这儿,马上把工作布置了下来,不久就找到了老太太的家,将她送往医院。
一位老太太摔倒了爬不起来,拨打119,有的同学可能会不顾一屑,可能会说,不就是个瘦弱的老太太吗,死了又不稀罕,再说正常情况下很难救助。但拉斯马森凭着它的机智,救活了一个垂死的生命。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这可贵的生命理当珍惜,不管这种生命是否以什么形态存在。在消防员的眼中,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拯救一个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职责,更是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体现。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7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最后的藏羚群》的书。这本书主要写了七个关于不同动物的生存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在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动物们的神奇与灵性,每一个故事都激发着我们保护动物的欲望。
在这本书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自然界中,最正确但也是最残酷的规律莫过于弱肉强食了。那只小藏羚,由于没能及时站起来,被黑狼吃掉了,连残骸也被带走了,因为黑狼也要喂养自己的小狼。不要说黑狼太残忍,结束了那样可爱的一个小生命。自然界就是这样残酷而且真实。只有生命的强者才能生存,而弱者则因为各种原因而死亡。
小羚羊可里刚刚来到世界上,在还来不及懂得“站起来,生存;站不起来,死去。”这个道理时,可里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了,完成了生存的第一步。在迁徙过程中,它看见了自已的同伴一个个被凶猛又冰冷的河水淹没;在快要到达雪山时,更悲惨地发现无数同伴倒在了人类的枪口之下。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藏羚羊的可怜和那些滥杀滥捕的猎人的可恶。在社会上生活,凡事都要坚持不懈,遇到难题,危险,如果你征服不了它,那它便征服你了。生死只在一瞬间,希望每个人能珍惜自己的生命,并用顽强的毅力去捍卫生命。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生命,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人类,不要因一时的贪欲而践踏其它生物的美好生命,珍惜自然,和谐共处!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8
我的成长胜经——快乐故事已经快看完了,这篇故事《可怜的驴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头驴和一条狗。
驴子每天早起辛勤的干活,常常搞的精疲力尽;而狗则每天吃好喝好,给主人逗乐。每当等这家的主人回来时,驴子早已累的呼呼大睡。就这样,狗儿一天比一天受主人宠爱,驴子却日渐被冷落。
驴子满腹委屈,每天抱怨,终于有一天,驴子不想再抱怨了,变向狗请教让主人开心的办法。狗得意地说:“这很简单,只要你白天养好精神,晚上向主人撒撒娇就可以了!”驴子连忙像狗表示感激。
第二天早晨,驴子吃好喝好后,向回来的主人扑来,刚想向他撒娇,驴子的主人说:“这头驴子疯了,要快把他杀掉。”只听一声枪响,可怜的驴子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很多时候,每个人的处境和情况都是不同的,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追从,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要知道,适合别人的方式,未必就适合你!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