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的读后感汇总56句-经典语录
今天,我和妈妈去科技馆看航天科技展览,我们一进科技馆就买票入常
我们来到二楼展厅,看见了一个B2战略突防隐身轰炸机,它可以实施核打击或常规轰炸,我觉得它的力量还可以。我们又来到另一个展厅,看见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航空母舰的模型,它是我国从俄罗斯买来的,它的舰身总长是30【第4句】:5米,宽70米,它可以同时发射200多枚导弹,甲板上有很多飞机,还有大炮和子弹,它拥有丰富的雷达装置,是目前世界最强的'一个军事武器,这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我们国家拥有这样先进的武器太好了。
接着我们看了长征2F运载火箭,它是我国科学家自行研发的。它是我国助推力最大的一个。我还看见了杨利伟宇航员上天的神舟五号飞船的模型,它的两边是太阳翼,中间由三部分组成: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轨道舱是圆柱形的,返回舱是钟形的,宇航员就是在返回舱里活动的,他们还会返回地面的。
看了这个展览,我觉得很高兴,它使我懂得了许多国防知识,让我明白了我国的航天科技在世界上是多么的领先呀!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航天探秘》读后感1
今天下午,我蹦蹦跳跳地回到家里,把书包往地上一放,坐上椅子,拿起《航天探秘》,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航天探秘》这本书是关于从古至今的人类航天器的发展和宇宙,天文学的一些知识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关于宇航员在宇宙中,航天飞船里研究一些生长情况的工作的。一些植物的果实会比在地球上长的更大,长的更好。
还有,人们是怎样从飞机的黑匣子查到它这一路上状况的'!然后,飞机设计师再对飞机加以改进,尽量避免灾难的降临。
看到这里,我觉得,最安全的飞机还属“空中堡垒”波音747了!有4个引擎,只要能保持好平衡,即使只剩下一个,也能够带动全机身飞行。直到安全降落。
而我最喜欢它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读它不止能够学习这么多关于科技的一切,知道科学与宇宙的力量,更主要的是在于它不是像字典一般,生硬地解释这些物品的功能与外形,而是用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自己了解它们的用途。
我最喜欢看《航天探秘》这本书,它能够丰富我的科学知识,开拓我的眼界。
《航天探秘》读后感2
浩瀚的宇宙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整个宇宙就像一个奇妙的万花筒,永远不停地旋转,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航天探秘》为我们一步步介绍着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我深深地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原来人类为了探索太空奥秘,发明了各种各样神奇的飞行器。
从最早的飞行器风筝、孔明灯,到近代的热气球、飞艇、滑翔机等等。美国的莱特兄弟用轻质木料作为飞机的骨架,用帆布作为飞机的基本材料,成功飞上了蓝天。人类驾驶飞机飞向天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现代的飞机种类就更多了,最有趣的是还有可以从水面起飞和降落的飞机,原来机身下装有浮筒可以让飞机浮在水上。
人们飞上了天空以后,又有了新的梦想,向往更高的太空。因为在1609年,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后,太空就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为了观察和研究,科学家又先后制造出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还有贡献巨大的哈勃望远镜。经过不断地研究,后来人们制造了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航天员们终于可以乘坐航天器飞向浩瀚的太空进行科学探测了。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关于中国的飞天梦。在中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传说。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叔叔飞向太空,成为中华民族飞向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描述了蔚蓝的地球,让我对航天充满了好奇,也为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通过这本《航天探秘》,让我知道了宇宙是无限的,太空的奥妙是无穷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在等待这我们去探索、发现。我更要像书中的那些科学家们学习,不仅要有梦想,还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我想就一定会有收获。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代表中国,向太空又一次挺进。在他们出发前,笔者倾听他们讲述了选拔和训练的珍贵内幕、个人成长的感人故事和5天6夜的太空生活。
当上飞行员
费俊龙:我小时候很羡慕军人,可能是小时候挺喜欢看战争片,我感觉到军人特别伟大。我特别欣赏红五星,我小时候自己做过红五星,拿铁皮自己铰的,完了以后刷上红漆,放在自己的帽子上。
后来我姐夫是当兵的',我特意跟他要了一个帽徽,别在我的帽子上,那时候我都已经上初一了。因为从小就对军人有种特别的向往,所以当1982年我们学校进行招飞的宣传,我义无反顾地就报了名。
当时我是自作主张。飞行员最后一项检查眼睛,要检查眼底,必须散瞳以后才能检查。我检查完,戴了一个墨镜回家了,因为父母都知道,我平时不戴眼镜。母亲问我眼睛怎么了,我怕她着急,就我没什么事,就是检查眼睛,学校组织的。我的家在江南,江苏昆山。那里比较富裕的,也是个鱼米之乡。我在家排行老小,上面有两个姐姐。南方有一种习惯,作为一个男孩又是老小,要当兵的话,父母可能有点顾虑。我想既成事实以后再跟父母说。后来跟父母说的时候,父亲给我一句话,他说既然你自己选择了,你以后不要后悔。我明白,他的意思就是说你自己选择的事,你把它做好。
刚到空军的时候与想象中有些不一样,经过一年多的军训,终于从一个普通青年变成一个军人,并且是一个飞行学员,这个过程训练相对比较艰苦,但是我咬着牙过来了,因为我始终相信我爸说的那句话,也相信我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聂海胜:当兵是我自己的选择。参加高考前,空军招收飞行员,我就报名参加了。当时学校里,所有符合条件的男生都报名了。最终选了选了7个,最后飞行飞出来两个,我一个,还有一个在飞运输机。
所谓“飞出来”,就是身体检查合格了,到部队和航校经过几年的训练,最终成为飞行员。没飞出来,可能有各种原因,比如身体原因,比如不适合飞行。
飞行中遇到的危险
费俊龙:有一次,我在飞行过程当中,油耗灯提前亮了,我就判断油量有问题。这时候我就边报告,边往回走,当时(地面)指挥员判断是不是电路故障,让我按规定路线在正常空域里面下降,完了以后再下来。因为要经过内层空域,机场是内层空域,从外层空域回来的时候,下降到一定高度才能从内层空域下面通过,当时我想,如果这样下来,假如真是没有油,有可能就回不了机常根据自己的判断,我立刻请示,按空滑迫降路线回来。
最后,我安全落地以后,机械师一检查,果真是没有油了。如果不是按照空滑迫降下来,如果中间我再加油门,到不了地面就没油了,后果不堪设想。
成为航天员
费俊龙:1996年6月,我那时候正好在新疆哈密下部队,机关训练处的同事给我打电话,说是要招收预备航天员,问我报不报名。说实在话,当时我对航天员这个概念不是很明确,因为我以前看到过的加加林之类的人,国外的称呼都是叫宇航员。当时我只是认为这和飞行员的性质差不多,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飞行职业。作为一个年轻人,虽然不知道具体要去干什么的,但是有一种探索的精神。特别作为飞行员,对职业有一种追求,对未知领域喜欢去些探索。我想,既然有这种选拔,其中肯定有一定的意义,于是我坚决报名。
聂海胜:当时我参选航天员的时候,我妻子开始是不同意的,她反对主要是考虑安全问题。当时解决这个矛盾,主要是“两手”,一个是磨,第二个是多干活。我说,我们国家有这个能力了,实行载人航天,这是一个高尚的事业,而且机会难得。我自己喜欢这个事业,能赶到了这个机会真是幸运。经常这样说,她就理解了,也体谅了,同意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266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