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感动人故事读后感汇集86条-经典语录

导语: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

感动故事读后感篇1

书里的故事多彩多样。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是一篇《极为悲壮的一幕》的文章。文中主要写一家七口人和两位雇工,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二层商铺里,一天夜里母亲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中出事了,全家人以及两位雇工都被困在大火中,父亲带着两个雇工砸开天花板翻过墙头,安全了。5个孩子都不能单独攀过两米多高的围墙,幸运的是有一个雇工留在了墙头上,他一手紧抓房顶横梁,一只手伸向墙内的母亲和5个孩子。“别怕,踩着妈妈的手,爬上去!“母亲蹲在地上,抓牢大儿子的脚,大儿子用力一蹬,抓住雇工的手,攀上墙头翻身脱离了险境。用同样的办法,母亲把最后一个孩子托过墙头,当工人再次把手伸向母亲的时候,她竟然连站立的力气也耗尽了,转眼间,便被大火吞没了。消防人员赶到,很快将大火扑灭了。当人们进去寻找这位母亲,看到了极为悲壮的一幕:她跪在阁楼内的墙角下,双手向上高高举起,仍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母亲牺牲了自己,以保证孩子们的人身安全,这个故事太感人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丑与恶,什么是坚强和懦弱,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能进自己的一份力,将爱的接力棒传递,让爱之花越开越旺。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真正懂得生命中的感动;每个人都拥有亲情,但并非每个人都真正懂得亲情的深沉和真挚;每个人总是以消极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苦难和折磨,不懂得苦难和折磨孕育着成功的种子,领悟不到唯有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和折磨,才能拓展生命的厚度。我想当你看完《感动心灵的故事》,你的精神一定接受到了一次风雨般的的洗礼,你心中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要支撑自己,更想去帮助别人。这就是感动的一种……

感动故事读后感篇2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小学生感恩父母的100个故事》,它非常好看、感人每个故事都是如此。我觉得亲情深似海,父母的爱重如山,因此,感恩是我们永远不能落下的一课。我们要怀着激动的心接受父母的教诲,感恩他们的恩情,体会他们的艰辛。学会感而我们的心智也会更成熟,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叫母亲的高凳,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天生不愚笨的我故意把筷子掉到地上,趁着拣筷子之际对准被锯断的那根高凳腿用力一蹬,全神吃饭的母亲不知道椅子腿会断母亲摔下时全力保护住碗,但碗里的饭撒了一地,我看到,母亲的碗里全是枯黄的青菜,仅是菜叶上沾点米星,父亲转身就要打我,我扑在母亲的怀里,发出了我第一声妈妈。

多感人啊!其实这位母亲是他的继母,我想连继母都这么好,何况自己的.亲妈呢!

感动故事读后感篇3

“岁月如歌,似流水。”这七个简单的字,道出了岁月的美妙,岁月的流逝。

暑假里,我读了《感动心灵的故事》。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情,世界最高尚最美妙的生命体验;懂得了生活中的种种磨砺,在少年时期只是预演而已;懂得了使生活丰富而有意义的主要是智慧;懂得了成功永远属于那些经受磨难之后坚强地站起来的人……

书里的故事多彩多样。读书时,我时而惊叹别人的勇气,时而佩服他们的睿智,时而为付出的人感动。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是一篇《牵挂也是爱》的文章。文中主要写小女孩外出打工后,母亲感到空落落的,常常在家门口呆坐,于是小女孩绞尽脑汁,给母亲找点儿事做,让母亲心中有个期盼。也许,父母为子女什么也做不了,那是一种痛苦,是一种折磨。能对子女有用,是他们存在的最有价值的意义了。因此,对于劳作一生的母亲来说,继续为女儿劳作下去,也许是最合适的。让她闲着,不一定是爱;让她牵挂,倒是一种爱,爱的方式是丰富的。

生活中除了火热的爱情,还有亲人间平静隽永的爱。孩子从父母那里接受爱是天经地义的,但成长起来的儿女,也该学学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并且要知道,爱需要方法,如果仅从自己的心思出发,而对方感觉不到这份温暖和牵挂,岂非遗憾!我们享受着无私的母爱,就更应该地回报母爱关怀。其实,她们不需要我们太多,我们只要回报给她十分之一,也许,当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回到家中,你叫一声“妈妈,您辛苦了。”为她倒上一杯茶,给她捶捶背;也许,帮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许,你的一个好的成绩……妈妈就已经很满足了。

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的爱;母爱是人世间最仁慈的爱;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母爱是上苍给予我们的最好礼物,好好珍惜吧,好好爱自己的母亲吧!

感动故事读后感篇4

今天,我们班上午看了几个感动全中国人的故事。其中,最多的就是孝顺父母所感动全中国人的故事。

其实,那种孝顺也许我们现在做不到,也许是因为现在生活好了,也不需要我们那样做了。但是,我们只要有那种感恩父母的心,我相信,在父母的眼里跟感动全中国的人所做出的事情都是平等的。我相信,父母一定会打心眼里高兴,就在这时,父母也许会对我们说:“孩子,你长大了”。读了这么多的感人故事,看看故事里的人,再看看我们现在就连带个学习用品都是个自己用的,别人要向你借,你都要变个不错的理由说不能借。就算借了嘴里还要不停的念叨着:“你下次一定要借给我呀”。邻居要借点什么,尽管我们多的是,却还是想尽办法不借,就算不高兴的借给人家了,却还生怕给弄坏,还要千叮咛万嘱咐。看看故事里的人,再看看我们,怎会有如此大的差个呢?读了感人故事后,我决定试着感恩,试着回报,试着大方的对待每一个人。

我们都应该记住,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晚上,我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一年一度的《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2012年就悄无声息地到来,而2011年又成为了充满收获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涌现出了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人物,这些平凡的生命编织出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上演着一幅幅和谐的画面,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歌曲。

被称为“最美妈妈”的吴菊萍,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她毫不犹豫,本能地挺身而出,举起柔弱的臂膀,托起了小女孩妞妞,也唤醒了人们对传统美德的自觉;来自新疆的“爱心巴郎”——阿里木,辛勤地烤羊肉串,又用赚来的血汗钱只拿出生活费便毫无保留地捐给贫困的学生,他自己都过着清贫的日子,却一心奉献;还有一名时髦女记者张平宜,她跨越海峡从台湾远道而来,心紧紧地系在了四川麻风村,她给了贫困孩子学校,给了教育,更给了他们希望……

然而,最让我受感染的,是那位90后的女孩——孟佩杰。5岁那年,父亲遭遇车祸,母亲将她交给别人领养,在新的家庭里,她不仅没能得到幸福,生活反而更加艰难。她的养母卧病在床,养父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一走了之,母女只能相依为命。她弱小的肩膀不得不支撑起这个家庭,担当起重任。当别人家的孩子在撒娇,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早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那时的她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未喊过疼”听着孟佩杰养母含着泪感激地回忆,我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一个柔弱的小女孩站在板凳上,顶着脚尖吃力地拿起锅铲翻炒的情景,心里不由得阵阵酸痛。孟佩杰每天起早贪黑,帮养母穿衣、洗漱、换尿布、为早饭,然后才安心地一路早跑着上学。晚上回家后,一大堆家务活等着她,服侍养母睡后,他才开始学习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就这样,孟佩杰在艰苦的生活中勤奋学习,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由于放心不下养母,她竟下定决心:带着养母上大学!

命运对待孟佩杰是残忍的,无情的,而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以灿烂如花的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她面对逆境,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硬是打败了厄运的痛苦。她的存在,成为养母生存的勇气。当人们对她惊叹不已时,她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

而我,同为学生,常常抱怨作业太多,

《感动中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一霎那间的震撼和感动,也给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当我们扪心自问:身处于和他们一样的困境时,你是否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坚强乐观?

身边感动的故事优秀读后感1

有一种伟大叫平凡,有一种力量叫感动,有一种英雄在身边。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丰功伟绩,他们普普通通、默默无闻。但是,他们用自己的侠义、勇敢,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事迹。用自己的善良、奉献讲述了一段又一段温暖人间的真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黄骅人”。

我作为一个黄骅人,深深的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不顾自身的生命安危,下冰河救人。他们见义勇为,内心充满正义之情。他们无私奉献,书写人间大爱。他们认真工作,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今社会,很多人都说社会进步了,道德退步了,其实不然,那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事迹。见证着我们黄骅人的朴实和勇敢,我对他们发自内心的钦佩。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

身边感动的故事优秀读后感2

巴尔扎克说: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对于自身的教育责无旁贷。完善学识和人格,才能推己及人,推动社会进步。而这样的成长需要一盏指路明灯,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为它画上浓墨重彩的人们。《身边的感动》描绘了身边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事迹。核艇之父、南海卫士、守墓老兵、托举兄弟,彰显了人性的光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短短的八个字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了祖国国防的强大,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将爱国融入了骨子里。今年国家设立了抗战纪念日,就是希望人民不忘国耻,团结奋进。而滇西这块热土同样是赤子情怀,腾冲国殇墓园忠魂归国公益活动中,社会各界人士排成人墙大道来迎接忠骨。这样的经历让大家树立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国不是口号,而是集体荣誉感。我们爱乡爱家,爱党爱国,自会堂堂正正。就像雷锋所说: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如果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一部分应该是自我实现,创造社会价值。只有爱岗敬业,各司其职,社会才能运转,生命才有存在的意义。李文波南海守礁二十年,任凭风吹雨打,坚守着责任与担当。曾子教育学生要每天反省为他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我们也应

该学习。青年人既需要坚韧,也需要热血,既要兢兢业业,又要锐意进取。敬业是一种感恩之心,也是一种责任感。成长对得起父母的养育,学习对得起老师的栽培,工作对得起百姓的期望。不管人前人后,不推卸、不敷衍、尽全力,自会开开心心。就像孔子所说,问心无愧,哪里会有忧愁和恐惧呢。

生命的意义还在于友善他人,乃至帮助他人。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看他取得了什么,而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残年风烛的九旬老人拾荒助学子,病弱身体,高贵心灵。托举兄弟不惧危险徒手救人,淳朴平凡,却显英雄本色。杭州公交救火则见证了一场正能量的传递。这些感动就在我们身边,快乐就是助人的真谛。生活中的友善其实也是从身边做起的,先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体谅他人。然后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百姓有事积极解决,同事繁忙主动帮助,邻里生病相互关心。很喜欢这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诚为天之道,信为人之本。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信义兄弟孙东林为逝去哥哥遵守承诺,为良心奔波,为信义传承。守墓老兵陈俊贵为了一句嘱托守护战友墓地一生,那就是义薄云天。每个人都应该时时守信,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工作中不营私舞弊。光明磊落,心思坦荡,才能培养良好品德。习曾教育广大官员要诚与中,形与外。就是说内心真诚,就会流露于言表,而不是装出来的,如此才能屹立不倒。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弘扬光明品德,使

人弃旧图新,才能达到最完善社会。身边的人们用自身行动传递了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引领和构建着整个民族的理想信念。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这样的人生信条,将会让我们不迷茫、不忧虑、有担当,不断为成长积蓄力量。

身边感动的'故事优秀读后感3

感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用心去看别人,用爱去读别人,你会懂得,感动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明了。

感动,是一张纸。曾经看到一位女孩在与她的同伴一起打羽毛球,很不巧的是,羽毛球挂到树枝上,看似很高的样子,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无法把球拿下来,这时,她的同伴不知从何处找了把凳子,放在上面就要上,女孩说:等等,先放张纸在踩。

感动,是一把伞。记得有一天早上我忘了带雨伞。不料在放学时真的下雨了并且雨下得很大,我想等雨停了后在走,没想到雨越下越大,我绝望了。正在我绝望时,我从不远处看到了一个在雨水中走动的人-----我妈妈。她看到我后加快脚步,然后从袋子中拿了一件衣服给我披上了还问我冷不冷。

感动,是一个座位。在某一天的一辆公交车上,车上人多并且拥挤,车子摇摇晃晃还时不时刹车。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上了车,老爷爷踉踉跄跄的站着。有一位年轻人出来让座,把老爷爷扶到座位上了。老爷爷十分感激的说:“谢谢你呀!年轻人。”年轻人说:“不用谢,应该的。”

感动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简简单单。它不需要你刻意去干什么,它只须要彼此之间的关心、关爱、有真意。其实,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很不起眼,就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隐藏着诸多感动。

身边感动的故事优秀读后感4

读了先进小学六年二班的李佳琪同学的《身边的感动》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我也亲身体验过被同学们的帮助所感动。

记得有一次中午,我和孙靖博去拿饭,我们边走边玩,他一不小心踢到了我膝盖上的伤口,伤口裂开了,血流不止,我的半面腿都是血,我躺在了操场上,大叫起来,双手抱住受伤的腿,像掉了一大块肉似的,我的眼泪流出来了,围观的人很多,但没有一个人帮助我,这时,孙靖博过来扶我起来,说:”对不起,我不应该踢你的伤口。’’ 他边说边帮我擦血,因为没有手纸,他就用手给我擦血,擦完了就摸到了衣服上,当时,我非常感动,血擦干净了,我看到他身上,手上全是我的血迹,我的鼻子不禁酸了一下,虽然我们的关系不是太好,但他还照顾我,我很感动,最后,他把我一瘸一拐的扶进了医务室,校医把我的伤口处理好后,贴上创可贴,他看我走路还是很费劲,又把我扶进了教室。

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给我们留下的感动太多了,就算事情再小,留给我们的感动永远不会小。

身边感动的故事优秀读后感5

我在电视上看过若干次“感动中国”,屡屡被感动得泪如雨下,虽然也有看似平凡的事和平凡的人,但总以为“感动”是那么遥不可及,那么高不可触。今天我读了金州区先进小学六年二班李佳琪同学的《身边的感动》这篇文章,才发现原来感动的事离我们是如此之近,让我们感到如此之亲。

临近开学的前一天,我在英语培训班上课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小手指碰断了,当时的疼痛让我泪如雨下,老师和同学们都吓坏了,迅速的跑了过来,急切的问了一下状况,然后把我送到了医院,并通知我的爸爸妈妈,幸好医治得及时,我的手指接上了。但是手指用石膏固定了,一点都不让动。正好赶上开学,我的手指又动不了,更别说写字了。坐在课堂上我心里特别着急,这时我的.同桌非常主动在课堂上帮我做笔记、在书上画重点、帮我记作业。她说我有什么需要一定要和她说,吃饭的时候,同学帮我拿饭,帮我刷饭盒。总之,在我手指不能活动期间,我们班级的同学们不论是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给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深受感动。

感动无处不在,感动的力量是无穷的,感动催人奋进。只要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会发现生活处处令人感动,人间是如此美好,处处充满爱。

身边感动的故事优秀读后感6

“栀子花开,如此可爱,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光阴好像流水飞快,日日夜夜将我们的青春灌溉……”当何炅的《栀子花开》出来时,我发疯似的不断地听。泪,足以将手中的栀子骨朵灌溉成花。

循着栀子花的清香,记忆是从门前的那棵栀子树开始的。奶奶告诉我,她刚嫁到爷爷家时,他们便栽了这棵树。栀子花开季节里,奶奶总喜欢穿白色的外衣,宛如栀子花的洁白。我会跟着奶奶陶醉在栀子花素雅而鲜嫩的香味中。栀子是喜净的植物,正如奶奶一样,一切都要干净。

栀子树承载着我和奶奶生命中最光鲜难忘的一段。夕阳西下,奶奶便把我从栀子树旁唤回,我们便坐在院中吃面条,夏日傍晚的习习凉风弥漫着栀子花,于是面条便也成了栀子花独特的香味。

栀子树下,奶奶常常会一边锄地,一边跟我讲她所经历的事。我知道了爷爷如何扛起这个家的重担,知道了解放军路过时他们如何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知道了她如何跟着爷爷躲避战争;也知道了奶奶与爷爷栀子花般纯洁浪漫的爱情……那棵栀子树,见证了我们祖孙二人的柔声情语。

那年,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小孩将栀子的一根枝叶折断,我心疼地把它拿给奶奶。奶奶微笑着说或许还有救。我便和奶奶一起将栀子的“孩子”种在了院子里的小花园里,奶奶还在它的头部系上了一根红丝线,说这样容易活。我开心地围着奶奶跳,奶奶的微笑如门前栀子的“笑”。

初二那年,爸妈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我和奶奶。住校的我一周只能与奶奶见一次面,其他的日子陪奶奶的便只剩下那棵院子里的栀子树了,而外面的那棵栀子树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枯萎了。

不知为何,奶奶突然的疾病引发了好久没犯的糖尿病和胆结石。我对着栀子树祈祷,希望奶奶快点好起来。可那天凌晨,栀子树听到的却是我的哭声。我只知道我用尽了全部的泪和力气。在奶奶睡的最后一张“床”与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过后,一切都结束了……

栀子花依旧可爱地开着,而我却告别了与奶奶在栀子树旁的时光。夜半,枕边隐约出现一抹白色。记忆,便也只剩下白色的花和穿着白衣面带微笑的人。

花季的又一次轮回拉上了帷幕,生命的轮回将何时上演?绵绵祖孙意,悠悠栀子情……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2874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