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一课读后感集锦100条-经典语录
最近,我读过杨红樱阿姨写的几本书,不过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一本名叫《最美的一课》的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红宫的学校,那里的孩子从早到晚都是学习、考试,孩子们一点儿快乐都没有,而且学习成绩也不好。可自从一个叫蜜儿的仙女来到学校后,她教的'六年级班的孩子们,就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班里的整体成绩不断上升。因为蜜儿总带他们到郊外、田野去看农民辛勤的劳动,水牛在田里耕地,还有美丽的田园风光,让孩子们增长了课外知识,孩子们的成绩就越来越好了。
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孩子们如果每天一直坐在教室里学习,对书本上的知识都死记硬背,学习成绩不一定会很好,而经常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让孩子们从书堆里抬起头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这样,学习成绩自然就提升了。而且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听听孩子的意见。不然孩子不喜欢,家长下多大劲儿也没用。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自一由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最美的一课
寒假里我读了充满想象力而又有趣的《最美的一课》,读完后感觉它给我带来了一丝丝暖意。书里的主人公是一个仙女蜜儿,她有一副万能眼镜,一个有着长长流苏,能变很多法术的大披肩,一双鞋帮两边有机关的船形鞋和一把带有魔法的紫色雨伞。
书中讲了在红宫学校发生的很多有趣的事情,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蜜儿老师带领同学们举行了一个特别的葬礼,她知道同学们的感受,她觉得同学们在那么大的学校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缺少了一些快乐,因此她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白纸,让同学们把自己所有不快乐的事情都写在白纸上,写好折成一个小方块,塞到她举在手中的一个黑漆匣子里,随后带领同学们来到了一片荒草地,让同学们亲手挖坑,将大家所有不快乐的事埋掉了,这个特别的葬礼最终感动了身后跟来的龙校长,使他认识到以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校的建设上,几乎从来不去想,学生们在这里是不是“快乐”的问题。除此之外,蜜儿不让同学们上晚课,带着他们打着赤脚走在田埂上,体会着乡村大自然的气息,让同学们感觉到生活是美丽而又快乐的。
啊!如果我要是能有像蜜儿一样的老师该有多好,她能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享受生活中的美丽,那样的话,他们今后一定会是一个幸福的人。
最美的一课读后感(二)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最美的一课》。在这本书里有一个仙女,蜜儿。仙女蜜儿有一副万能眼镜,一个有着长长流苏、能变很多法术的大披肩,一双鞋帮两边有机关的船形鞋和一把带有魔法的紫色雨伞。除了蜜儿,还有六年级的学生和龙校长。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蜜儿给六年级上的.最美的一课。蜜儿不给同学们上晚自习,领着他们走出了红宫学校。首先,他们赤脚走在田埂上。同学们蹦蹦跳跳,开心极了,连龙校长也光着脚在后面跟着。然后,同学们有的去小河里捉螃蟹,有的去采蓝色的雏菊花,有的去折芦苇。夕阳一点儿一点儿落下,晚霞的色彩更加丰富,蜜儿大声地问同学们:“晚霞有多少种红?”同学们不玩了,抬头望着晚霞,七嘴八舌地说着:“有朱红。”“有鸭蛋黄红。”“有紫红
。”“有金鱼红。”“有桃花红。”“有淡粉红。”……龙校长很惊讶,孩子小小年纪,竟然有这么丰富的词汇。后来,蜜儿用她紫色的雨伞变出了一头水牛和一个牧童,男生们争先恐后地要骑,结果都掉下来了。龙校长也来试,他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真像一个牧童。最后,同学们吃了自己喜欢吃的月饼,上完了最美的晚自习。
读完这本书,我也想上一节最美的一课。于是,吃完晚饭,我和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做奥数,而是出去遛弯儿。我们走在路上,想象自己走在田埂上,旁边有小池塘,里面有小鱼在游戏,有青蛙在歌唱,还有蜻蜓围着我们捉迷藏……这样,我也感受到了最美的一课。
在《最美的一课》这本书中,我最喜欢蜜儿,我也最感谢蜜儿,因为她带给我快乐,让我也上了最美的一课。
最美的一课读后感(三)
我翻开一本书,看完一页后,好奇心让我翻开第二页,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最美的一课》。
主要讲述了一个六年级小孩见到以前自己家的仙女保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仙女在缺少快乐的校园找到了她。之后仙女当上了孟小乔班主任,她开始变得快乐起来。可不久仙女她就走了。
这让我懂什么都要快乐,做人要忠诚,执着,勇敢,(.)还要有创造力,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良好的验证,培养和磨练,要时时刻刻记住幸福。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么多的人生道理,读书还真是好,以后我要坚持多读一些课外书。
读了陈璞老师的新着《最美,艺术课》,感触颇多,一方面,陈老师的勤奋及努力追求艺术课更好的境界,让我极其钦佩;另一方面,陈老师通过平实的语句及课堂实景的再现,让我体会了名师的教学风采。尽管我所教授的课程与陈老师的艺术课属于不同的类型,但是我还是能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
陈老师在书的第一章就提到了“艺术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构建”,他所写的这些内容、建议,不仅对艺术教师有用,对我们其他学科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陈老师提到青年艺术教师上课时往往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把握没有章法,环节之间串联不畅,一个环节没落实就又跳到了下一环节。这也是我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如何清晰地展现课堂的教学的环节是我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陈老师从教学目标、课堂导入、问题设计、高潮处理、评价运用、课堂小结等各方面提出了实用的建议。如他写到: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应该是:“曲虽尽,意无穷,课虽终,情仍续”,而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课堂小结就是对本课知识的简单回顾,这对有些理论性的内容来说是比较适用的,但是对其他一些内容来说就显得有些牵强了,而陈老师的话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有时候,课堂知识的回顾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能让让学生沉浸在对本课的内容的回味及思考探究中也是一个好的结尾。同时,陈老师提到的好课是“磨”出来的,并通过实例展示了他的“磨”课过程,让我对“磨”课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一次次的“磨”课,最终展示的课堂教学可能与你预先设定的教学设计偏离很大,甚至有时会将一堂课“磨”得有点作秀,但是经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推敲打磨课,教师本身也在进行打磨,也在成长。都说好玉是磨出来的,一个好教师也是通过无数课堂教学磨出来的。我深有体会的是每次开公开课,都需要预先磨课,需要做其他一些准备工作,尽管这是一个累人的过程,但是每次在最后都会收获很多,既有教学设计方面的,也有教学技巧等方面的。
陈老师另一个很值得我学习的是他对每堂课的反思与记录。整本书中涉及到许多教学案例,而这些案例大部分都是陈老师自己本身实践过的内容,他记录了课堂的实践过程,并及时记录下了详细的反思。这些东西都是我很欠缺的,每次我会仔细备课,反复修改教学设计等,但是我很少会记录自己每堂课是如何上的,上完课也会反思,但是基本记录的比较少,也不详细,而这导致我在一段时间后可能对这堂课的记忆就比较淡了。今后,我需要逐渐养成及时详细记录课堂反思的习惯。
另外,陈老师在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理念“做一个幸福的艺术教师”,我想将其改成“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一个找到自己的职业幸福感的教师肯定不会是一个学生不喜欢的教师。而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要有积极的心态、乐于进行教育教学和研究和拥有“喜好”的生活。积极的心态会让我们能更乐观地面对一切,不管是成功还是挫折。
正像书中所写的: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能认真备好每堂课、上好每堂课、做好课后反思,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用每一堂课来垫高自己的教育人生高度,我们未尝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39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