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习惯中第三章读后感汇聚100条-读后感
消极被动的人还会受到社会天气的影响。比如别人以礼相待,他就笑脸相迎,反之则摆出一副自我守护的姿态。他们心情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他人的言行,任由别人的弱点来控制自己。而我们作为积极主动的人,应该理智胜于冲动,凡事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对待外界刺激,应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选择回应方式,而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怨天尤人。牢记一点:最刻骨铭心的伤害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竟然会听任这些遭遇发生在自己身上。
积极主动这一习惯是作为一名高效能人士在任何环境中都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习惯。
习惯二是以终为始,相应的原则是自我领导的原则。这一习惯最基本的应用是应该从现在开始,以你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
你就应该明白:你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才是你一生真正追求的目标。所以人的一生,明确真正的目标非常重要。当你确定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才能勇往直前,坚持到底,劳而有获。否则,将劳而无获,一事无成。
习惯三是要事第一,相应的原则是自我管理的原则。“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习惯三是个让人受益匪浅的习惯,是习惯一和习惯二的具体实践。
生活工作中的有些活动是高效个人管理的核心,虽然不紧迫,但却十分重要。这些活动包括建立人际关系,撰写个人使命宣言,拟定长期规划,进行体育锻炼,采取预防危机措施,从事准备工作。我们通常都能认识到这些事物的重要性,知道应该认真对待,但却很少有充足的时间加以落实,原因就在于这些都不是我们手头最紧迫的事情。所以,我坚信,如果大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做这些事情,那么一定会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效率,一定会获得成功。同时,你还会发现,问题和危机都将大大减少,不再难以应付。这样,你就会实现20%的行动能够获得80%的成果。
总之,只有养成了这三种习惯,并能够遵循相应的原则,才能从依赖期走向独立期,才能取得个人领域的成功,进而养成另四种习惯取得公众领域的成功。
我知道,要养成一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成为一个高效能人士,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逐渐养成习惯,坚决遵循原则,就一定能走向成功。对我而言,目前能够理解这七种习惯,但实践它却是一场长期的斗争,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最后的结语:如果你是铁,请把自己投入火中,成钢。如果你是木,请把自己劈开,成材。
第三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心得
读完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掩卷沉思,感触颇深。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书中论述的七个习惯不仅仅对于高效能人士有价值,也是人生自我修炼的信条,是非常精辟和正确的人生道理。它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思想水平,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作者把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以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说如果想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要通过不断地阅读和观察总结来学习更多的规律和方法论,同时也要注意多实践,来获得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思维定式,积极向上,让自己有意愿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
书中所论述的七个习惯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相辅相成。习惯一:主动积极——个人愿景的原则,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个人、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的组织与实践;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当我们改变以回答的心态,而以了解对方的心态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统合综效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在四个基本生活方面(生理、社会、情感、心智)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
读书使人进步,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仅有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它层面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要事时刻作为第一位,避免被偏见、情绪所左右。另外要有双赢的思想,做到诚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与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两人意见不同时,要多与人沟通,在分歧中寻求收获。因此,我们在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重要的是一天一点实践,一天一点努力,才能提升自己成功的高度。最怕看书时一阵激情,结果转眼就又恢复了原来的自己。在不断实践“七个习惯”的过程中,完善自我。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第一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是美国富兰克林柯维公司创始人史蒂芬·柯维博士著的,据称,“在美国,此书影响力近次于《圣经》。”
没有阅读的时候,以为这无非是一本
事实上,正如作者所说,“人们是如此的相似,又是那样的不同。”为了生计或实现自己的某种理想和愿望(或者是达到某种欲望),现代的人们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可是,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其实,他们的工作效能是不同的。
人人都有美好的愿景——良好的人际关系、出色的工作业绩、不菲的劳动收入、美满的婚姻、和谐的家庭……然而,这些愿景不会降临到每个人的头上。人们总是心怀憧憬而又必须面对现实。那么,有没有一剂良方使渴望这些美好愿景的人们做得更好一点?答案就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
书中推荐的七个习惯是:
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逐条对照上面所列出的七个习惯,我们做到了几条呢?恐怕在第一条“积极主动”方面就会有很多人没有做到。尤其是作为一名员工的角色,你做到积极主动了吗?“太多人只是坐等命运的安排或贵人相助,事实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近年来,一些管理层人士经常讲“职业倦怠”,可见,消极被动是广为存在的。
所谓“以终为始”,就是“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功夫。”而“要事第一”的原则,却是指集中精力于当急的要务,排除次要事务的羁绊,即“别让琐务牵着鼻子走。”我们做得如何?
说到了“双赢思维”,可能我们做得更不好了。对于这一点,我们是喊声震天高,而在内心却只想自己赢。“知彼解己”重点强调“移情沟通”。所谓“移情沟通”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这对于我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和合格的教师大有裨益。
最后两点是“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其中,“统合综效”是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例如,叠放在一起的两块木片所能承受的重量大于叠放前分别承受的重量之和。我们做教师的善于敞开胸怀,博采众议,善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都在这个范畴。“不断更新”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人们却往往热衷于躺在祖宗留下来的床上悠闲地睡眠,不愿意开启自己大脑创新的大门。
渴望美好,并追求卓越的人们,读一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会像我一样受益匪浅。
第二篇: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对于读书之人是有很大帮助的。好书使读者产生极大兴趣,也给读书之人带来无尽的益处,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就是这么个意思。
近日,利用空暇时间,大致阅读了一本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书,俯卷仰思,感触颇深。这本书的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在书里采用了大量的通俗易懂的生活、工作中的实例和生动形象的图表,向世人介绍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则,并告诫人们:只有学会并遵循这些原则,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人格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恒久的幸福。
现代社会对人材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当代大学生已经可以深刻
一、要想取得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养成前三种习惯,遵循相应的原则。
为什么说前三个习惯,是因为这七个习惯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低到高、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到互赖期、循序渐进的。
习惯一是积极主动,相应的原则是个人愿景的原则。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一)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带有典型的美国精神的书。书中讲的道理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都带着闯劲和拼搏精神。全书中的重点的7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习惯五:知彼解己——将心比心交流的原则。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这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一、“积极主动”也就是常说的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是一切成功的前提。积极的人是主动的改变者,他们依据原则作出决定,敢于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而消极的人总是轻易说出“我不行”,这种语言完全体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结合实际,我们在做后勤支撑工作时,需要积极主动的与各部门、班组保持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对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我们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做到“没事找事”,尽可能及早地完成该项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被动地让事情来找我们。
二、“以终为始”指人应该要树立一个始终如一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才能在纷繁的事务中把握前进的方向。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需要有始有终,一定得有目标和方向。并向目标不断的努力,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严谨、细致、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这种好的作风,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好的工作习惯才能养成的。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的工作表现和态度,始终如一坚持良好的行业行为准则,“干一行,爱一行”,按章办事,踏实工作。
三、“要事第一”也就是把时间分配给重要的事,而不是紧急的事。
不管每天被紧急的事情如何缠得无法脱身,也要抽一点时间来干自己重要的事情。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永远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在安排每天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妥善安排,分清主次,其原则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所以我觉得书中提出的事务分类表非常的好。我们可以按这个表来进行每天的工作安排。列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这四大类再进行综合排序。这样可以做到事事有条理,从而不会忘记最重要的事。这种工作习惯,对于一个管理者或是基层员工同样重要,工作安排的有轻重缓急,才能够理出头绪,做好本职工作。
四、“统合综效”通俗的说就是既不按照我的方式,也不遵循你的方式,而是通过合作创造出更好的办法,达到1+1>2的效果。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合作性的原则。团结就是力量,“合作”也就是我们常强调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中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忙,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的每个同事都有自己的特长,比如老同事工作
五、“知彼解己”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的熟悉词语。
古代兵书《孙子·谋攻》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其实在生活中是没有或者很少有敌人的,更多的是朋友,同事,“亲人”。我们常常把“彼”理解成为自己的对手,忽略了去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和同事。靠自以为是的了解去判断事物,去评价工作。这样的低效率的沟通情况下,集体的效能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注意常常设身处地的替其他工作岗位的同事,还有我们的“亲人”来考虑一下。如果我们大家都学会换位思考,以此来加强团队战斗力和协作精神,关键时候就能够打硬仗,齐心协力,通过每个人的切实努力,把我们邮政做得更好更强。
六、“双赢思维”通俗的说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是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可以听到一些人在集体利益面临损失的时候没有“积极主动”,而是说“无所谓”。如果只是简单的发发牢骚,倒也无可厚非,但要真的这么想那就是背弃了“双赢思维”。在一个集体里面,只有集体好了,个人才能好,每个个人都要尽力去维护集体,最终受益的也还是个人。
反过来也一样,集体利益受了损失,我们个人也会受到损失。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每个人出色的完成好每天的工作,并且给身边的人有一个提醒,互相检查工作的质量,共同讨论,一起提高,在整个集体中建立浓厚的“双赢思维”,我们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更“积极主动”,让邮政不断的去赢,我们个人也就能不断的赢!
七、不断更新。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他告诉我们,要更新四个方面,那就是身体方面要适当运动助健康;精神方面要荡涤心灵的尘埃;心智方面要不要停止自我教育;社会情感方面要历练待人处事之道。
这七个习惯合在一起,不管运用在生活、工作还是学习当中,都能让人达到完美的程度。但相信大多数人无法做到全部,人的性格早就决定了在某些方面会强,而某些方面会弱,形成七个习惯也会有不同的难度,并且不同的人会对这七个习惯有不同的理解和领悟。七个习惯的前三个习惯可以使人从依赖别人到自立,而进一步养成了后四个习惯的人则是最高境界的人。不过,我相信每个读过它人都能从这本书中受益、从这七个习惯中受益。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二)
读完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掩卷沉思,感触颇深。通过研读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很多,更让我更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诸多不足。以前的自己认识太浅显,只是浮于表面,认真的读过之后,才会发现自己需要在很多方面改进自己,这就是精神的力量,我相信自己在以后会做的更加出色。
下面是我的一些读后的一些认识: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书中论述的七个习惯不仅仅对于高效能人士有价值,也是人生自我修炼的信条,是非常精辟和正确的人生道理。它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思想水平,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作者把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并通过一些细致生动的故事来渐进入自己的观点,它涵盖的不仅仅是一些大的道理和人生方面的东西,更可贵的是他还探讨了一些具体到家庭、教育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事物。
书中所论述的七个习惯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相辅相成。
习惯一:主动积极——个人愿景的原则,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个人、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的组织与实践。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当我们改变以回答的心态,而以了解对方的心态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统合综效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在四个基本生活方面(生理、社会、情感、心智)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
读书使人进步,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仅有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它层面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一个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要事时刻作为第一位,避免被偏见、情绪所左右。另外要有双赢的思想,做到诚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与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两
人意见不同时,要多与人沟通,在分歧中寻求收获。因此,我们在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重要的是一天一点实践,一天一点努力,才能提升自己成功的高度。最怕看书时一阵激—情,结果转眼就又恢复了原来的自己。在不断实践“七个习惯”的过程中,完善自我。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三)
读了史蒂芬·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使我受益良多,非常深刻的触动,可以使人的思想境界提高了。
他在书中介绍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以修养品性,并用实例阐述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
一、关于个人成功的三个习惯
书中提及的前三个习惯是针对事情需要养成的习惯。史蒂芬·柯维博士将其总结为关于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目标的原则,很多事情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创造、规划,如果每天都是被动、消极,不好好考虑要做什么,更不采取任何实际上的行动,将永远无法成功。所有我们应该要主动去考虑自己想干什么并付诸行动。
有效能的人士总是积极主动地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负责”的精神就是书中所说的“以始为终”。许多人一开始确实“积极主动”地确定了目标,但在埋头苦干的过程中,便渐渐淡忘了做事的初衷,事情便成了虎头蛇尾。所以史蒂芬·柯维博士建议,在完成事情的整个过程中要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全力以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
史蒂芬·柯维博士并建议我们凡事要分出主次,这个习惯作为自我管理的原则,完全要靠自已来掌握和坚持。以往的自己偶尔会为一些琐事而破坏了原有计划,如此看来,以后需要分清次要事情上的牵绊,时刻集中精力于急要事务。
二、关于公众成功的三个习惯
拥有好的人际关系等于为自己铺平了更多的道路。想要在公众领域取得成功,必须经历一个从独立到互赖的过程,拥有双赢思维,能够知彼知己,并懂得综合综效。
主动了解对方,知彼知己并对自己性格做出清楚明了的剖析,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也是造就“双赢”必不可少的一点。
在双方有了充分的相互了解后,就需要将各自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即利用“综合综效”。综合效益是有效而正确的原则,其成效超出此前的所有习惯,代表了互相依赖的环境中的高效能,代表了团队协作和团队建设精神,能让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实现创造。
三、不断更新,平衡自我素质的习惯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必须包括天性中的所有四个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每个层面的更新都很重要,因此只要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才取得理想的效果。
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
可见,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将习惯贯彻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才能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革,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所以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给我的感触非常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4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