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的故事读后感收集56句-读后感
《婷婷的树》读后感1
今年春天,我也养了几条蚕宝宝,见证了蚕宝宝从又黑又小到又白又胖,从吐丝到结茧,从破茧而出到产卵到最后生命殆尽,每一天的变化都让我收获很多。而我的蚕宝宝之所以能够健康的成长,是因为我有幸在小区里就可以采到新鲜的桑叶。我前几天看了《婷婷的树》这本书,书中的小主人公婷婷的桑叶却是来之不易的。
《婷婷的树》的作者是金波。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婷婷的女孩养的蚕宝宝没有桑叶吃了,于是她和邻居靳爷爷、坐坐一起去采桑叶。好容易找到了一片桑叶树,可是,当他们再次去采桑叶时,这里却被推土机夷为平地。他们伤心极了,决定从泥土中捡回一棵桑树苗,在小区里种下来。为了保护小桑树,发生了许多惊险的事情。
有一次,“剁鸭子”大叔想要把小桑树的位置开发成停车位,正当他准备拔掉小桑树时,坐坐看到了,他气愤万分,小脸涨得通红,眼睛怒目而视,用了吃奶的力气把“剁鸭子”大叔拦腰抱起来,用了“洪荒之力”,转了几圈,“剁鸭子”大叔被坐坐“扔”了出去,像个抛物线一样飞了出去,摔在了草地上。“剁鸭子”大叔被坐坐的行为震慑到了,没想到一个“生病”的孩子都能够这么保护树,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妥,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从此,再也没有动过小桑树。
小桑树在大家的爱护下茁壮成长,小区里养蚕的孩子们再也不用发愁找不到桑叶了。轻轻地合上书,坐坐、婷婷、靳爷爷的影子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想想平日里,调皮的我偶尔也会折一些小树,我的脸顿时有些发红,在他们的高大形象下,我的形象瞬间变得那么矮小!我意识到:绿色的家园,一定要靠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与坐坐、婷婷一起建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婷婷的树》读后感2
这本《婷婷的树》是由八十岁的诗人金波写的,打开书有一位叫朱成梁的作家说金波老师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诗人。在他的笔下,每一片树叶,每一棵树都充满鲜活的生命,在这样一位诗人的感召下,我开始细品其中之味。
这本书讲述了老少三人为了保护一棵小桑树而经历的感人故事。故事起源于一个叫婷婷的小姑娘,她养了八条蚕,因为她们住的是一个小区,没有桑树。更没有桑叶了,婷婷便向靳爷爷求助,在求助过程中小姑娘婷婷问靳爷爷他小时候是否养过蚕,靳爷爷说他养过蚕,可从来没让它们挨过饿。呀!靳爷爷忘了婷婷就是因为没有桑叶树才来找他的,婷婷更加伤心了,惭愧的'哭了起来。
后来他们一老一小在聊天中提到小区有没有桑树呢?婷婷抱着这样一个问题回到了家。婷婷走后靳爷爷换上了轻便的鞋子,走出家门帮婷婷去找小区里有没有桑树,在寻找时靳爷爷看到远处的男孩"坐坐",今年坐坐大概有十七岁了吧,在十年前他的父母双双身亡,突如其来的灾难把这个幼小的孩子吓傻了。现在他只有五岁孩子的智商。听说靳爷爷在帮婷婷找桑叶,也要求和爷爷一起找,一路上他快问了无数个“为什么”,可没有一棵是桑树。当他们就要离开时在几棵酸枣树的里面竟然有一棵小桑树,总算找到了,过几天后婷婷,坐坐,靳爷爷把小桑树小心翼翼地挪到了沙沟子小区,他们把小桑树种到了土壤里,几天后小桑树真的活了,婷婷做了一个小木片上面写着“婷婷的树”。
然而这棵小桑树的到来却打破了小区的宁静。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这一天有一个惊喜给靳爷爷,爷爷在楼下,过了一会以前小区的邻居都来了,坐坐刚从外地回来小区里那熟悉的人又回来了!
故事完了,让我感觉婷婷,坐坐,爷爷为了保护小桑树不顾一切,而且每篇后面都有金波爷爷写的诗,他的诗都和这本书惜惜相关。
引入:1880年5月27日,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诞生了,读《墙角的小婷婷》有感
正文:静心坐下,面对着周婷婷的自传《墙角的小婷婷》,我细细地观赏着。粉色简洁的封面上,印着婷婷的卡通油画头像。她淡淡微笑着,眼睛是那样的炯炯有神,耳朵竖起,似乎在努力寻找已经遗失的听力。我试着闭起双眼,轻轻地抚摸,并去感受着那封面凸起的字——“墙角的小婷婷”,我用了良久才抚出这个标题背面的深度。不,这不算久,也许用内心去了解周婷婷,会用上比这上百倍的时间。
传记文学《墙角的小婷婷》是作者周婷婷的自传。她一岁半的时候因为药物过敏导致双耳全聋,在托儿所里总是孤零零地蜷缩在墙角;3岁半才开口学会说第一个词;8岁能背下1000位的圆周率;11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13岁荣获首届中国残疾少年儿童成才奖最高奖;16岁成为中国首位聋人少年大学生;17岁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在人民大会堂作了题为《我要做中国的海伦凯勒》的报告;21岁被《中国妇女》评为首届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时代人物,并留学美国;24岁同时被哥伦比亚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录取为博士生。
本以为,在这样一个传奇的经历中得付出无数的血和泪;本以为,《墙角的小婷婷》将是一部历尽磨难、自强不息的个人奋斗史,但读过之后发现:这本书中几乎看不到苦难的影子,反而婷婷在接受倪萍访谈时说的一句“坚强并不代表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坚强”给人以最深的震撼。耳聋的婷婷面对人生的态度,要比许多健全人的还要健康和积极,取得的成就要比许多健全人的还要多,活得比许多健全人更精彩丰富,为什么?婷婷在书中写下——“没有不幸的人,只有不幸的教育”,
在此刻,我有了另一种独特的想法。也许,婷婷并不是墙角的小婷婷,而是广阔天地的小婷婷呢?婷婷又怎么会满足于呆在小小的“墙角”呢?书中,婷婷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写出了身边每一个人的想法、表情,写出了自己的困惑,更写出了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美丽愿望;她甚至能用心中的耳朵,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用心来享受生活。她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是知识给了她生活的勇气,是知识给了她接受生命挑战的力量,使她能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无声的'环境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是知识使她产生了一种信仰:现实环境固然可怕,但人类应该抱持希望,不断奋斗。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何在?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似乎从未想过或不敢想象未来的世界,每日懒懒地生活,懒懒地学习,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间如流水飞逝,过去的日子不再重现,当我们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恋?是否值得纪念?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用知识点亮自己心中的灯,我相信,这个世界将是一片光明!由此可见,知识的力量多么巨大,它能使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个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人。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婷婷一样,把对知识的渴求,看作对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这种追求,怀着友善、朝气、渴望去生活,我们的人生何尝不会欢乐、幸福呢!
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并不在于自身条件的好坏,而在于自己是否拥有奋斗的精神。一个人只要有胸怀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就不会被客观条件所束缚,就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自己主宰着自己的命运。
《墙角的小婷婷》看完了,此时此刻,我的手中也掌握着勇气的秘密……
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了《墙角的小婷婷》这本书,读完后,它使我深受感触。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小女孩1岁半时因药物所致双耳全聋,对她来说,世界就好像睡着了一样。但是在他她父亲坚持不懈的教导下,走上了成功的道路,成为了中国的'海伦·凯勒,她就是本书的作者——周婷婷!她告诉我们:没有不幸的人,只有不幸教育!
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多么坚强的小婷婷呀!在我们看来,一个自幼就双耳失聪的小女孩,怎么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让人不得不信服。当然,她曾经也烦恼过,也失望过,也哭泣过,然而,她之所以能够奋斗到今天,靠的绝非怨天尤人,而是抱着一颗希望的心。这颗心能够使她把苦难变成营养,是她能够把痛苦变成快乐,使她能够把失败变为成功!“我要做中国的海伦·凯勒”这句话有如一个强大的支柱支撑着她,使她迈过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坎儿,最终走向了成功。小婷婷以自己艰苦、非凡的努力,使自己有了一双“龙的耳朵”,因此她能够见人之不见,闻人之不闻,悟人之不悟。多么令人佩服啊!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我们曾经认为许多不可能的事,其实都是可能的,关键在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