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羊续悬鱼拒礼的廉洁读后感合计100句-读后感

廉洁文化进校园读后感【一】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数不胜数的廉洁的人多如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廉洁这份无形的财富,是一笔沉甸甸的无价之宝。把廉洁作为根基,我们的生命之楼会更加稳固,携廉洁上路,我们的生命旅途会更加多彩!

在《廉政文化进校园》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自律的陈云、知错就改的王震、知耻奋进的苏秦、拒贿的羊续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 …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拒贿的羊续。

羊续(142—189),字兴祖,太山平阳人,出生于官僚世家。父亲羊儒在汉恒帝时官至太常,负责朝廷礼仪。由于其父的关系,羊续年纪轻轻就官拜郎中,经过四次升迁后,官至卢江(今江西)太守。后任南阳太守、征入后为太常。羊续施政清常,为官清廉简朴,府中只有几匹布、一些盐和九斗米而以,有“穷官”之称。下面就讲一讲羊续的故事。

刘禹锡曾说过:“以清俭自律,以恩信待人。羊续是最好的典范。东汉中平三年,羊续任庐江太守,为民办了许多好事,被提拔为南阳太守。南阳有许多权贵之家,生活豪华,相互送礼,作为地方长官,羊续非常痛心,下决心要以自己的清俭来抵制浮华的社会风气。一天,羊续的属下丞焦俭见羊续太清苦,便送了一条鲤鱼,面对这条“礼鱼”羊续收下后让人把鱼挂在庭檐下,没过几天,成了一条枯鱼干,也没让人取下。直到一天,焦俭又拎来礼品,羊续指了指这鱼,焦俭脸红的退了下去,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羊续悬鱼”的典故也就传开了。

羊续官居太守却生活简朴。而现在,有许多百姓家的“公主”、“皇帝”却互相攀比、随便花钱,从小养成了骄奢淫逸的坏习惯。这样长大后怎么能甘于淡泊生活、做到自律廉洁呢?羊续为官3年,做尽了好事,遵从了他的诺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

清正廉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清正廉洁,指的是为官要清白正直,不贪财货。清正廉洁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体现,也是党和人民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中国的主人。要想当好这个主人,做到清正廉洁,就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为人正直,光明磊落,襟怀坦白。要生活简朴,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这就是我从书中得到的东西。

廉洁文化进校园读后感【二】

最近,我读了《廉洁文化进校园》这本书。在一番阅读之后,我感到受益匪浅。

廉洁,就是公正不贪污,清白无污。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廉洁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主体的大众性,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权力性,主要表现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三是实施的职业性,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廉洁是指做人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我们从课内外阅读中了解到: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两袖清风、为民办事的清官和好人,如海瑞、焦裕禄等,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我们生活在的校园中,那么,我们校园里的廉洁文化又是什么呢?也许有的同学认为这只是一种社会风气,与我们小学生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校园的廉洁文化也包括奉公守法、勤俭节约,诚实守信,自省善改,正直知耻、自律自强。简而言之:我们应营造廉洁、诚信、节俭的好风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份结实的基石。

大家还记得小学里一篇叫《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剧本么。文中的公仪休虽身居高职,但也不收任何贿赂,连一条小小的鱼也不收下。这不就是清正廉洁,奉公守纪的优秀品质吗?或许我们现在还未步入官场,但在学校里我们还是应该不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或许我们可以做到遵守校纪校规,在考试中秉持原则不作弊抄袭等等。

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廉洁、诚信、节俭的好风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廉洁文化才会在我们的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注音】yáng xù xuán yú

【出处】续为南阳太守……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所悬者,以杜其意。《后汉书·羊续传》

【解释】羊续,汉时官吏。羊续把生鱼悬于庭。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清正廉洁

【近义词】前庭悬鱼

【押韵词】高步云衢、闲曹冷局、高步通衢、骑驴觅驴、无关大局、不疾不徐、纯属骗局、柳陌花衢、血流成渠、通观全局、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汉灵帝派羊续担任南阳太守。羊续只带一名随从前往,微服私访后上任。他决心以自己的`清廉树立官场榜样,府丞焦俭送来一条他爱吃的鲜鲤鱼,推辞不掉,就只好让仆人将鱼挂在屋外,晒成鱼干,从此就没人敢给他送礼了。

成语:羊续悬鱼

羊续悬鱼,典故名,成语,典出《后汉书·羊续传》。汉时官吏羊续为南阳太守时,有府丞送鱼给他,他把鱼挂起来,府丞再送鱼时,他就把所挂的鱼拿出来教育他,从而杜绝了馈赠。后用以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典源:

《后汉书·羊续传》:

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顾□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2]

译文:

贼人清剿平定之后,羊续在郡中颁布政令,为百姓兴利除害,百姓都欢悦佩服。当时有权势者及富豪人家都崇尚奢侈华丽,羊续对此深为憎恶,因而常常身穿破旧的衣服。乘用的车马也很简陋。府丞曾向他贡献活鱼,羊续收下后却悬挂在庭院之中,府丞后来又向他献鱼,羊续便把先前悬挂的那些鱼拿给他看,以告诫他以后不要再献。羊续的妻子和儿子羊秘后来到郡中官邸找他,羊续却拒之门外。他的妻子只好带着羊秘回去。羊续所有物品只有布制的衣服、破旧的衣,数斛盐和麦而已。羊续对儿子羊秘说:“我自己用的东西只有这些,用什么来养活你的母亲呢?”而把羊秘和他的母亲送走了。[2]

释义:汉羊续为南阳(今河南南阳)太守时,有府丞送鱼给他,他把鱼挂起来,府丞再送鱼时,他把所挂的鱼拿出来教育他,从而杜绝了馈赠。后遂用“羊续悬鱼、悬鱼、羊续悬枯、挂府丞鱼”等表示居官清谦、不受贿赂。[4] [3]

同源典故:悬鱼 羊续悬枯 挂府丞鱼 悬鱼庭 悬枯 悬枯鱼 [4]

用典:

【羊续悬鱼】蒲松龄《官吏听许财物》:“不见裴宽瘗鹿,且看羊续悬鱼。”

【悬鱼】徐积《和路朝奉新居十五首》之六:“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

于谦《初度》诗:“剩喜门庭无贺客,绝胜府传有悬鱼。”

《晋书·姚兴载记下》:“然明不照下,弗感悬鱼。”

宋 徐积 《和路朝奉所居》之六:“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

清 汤璥《〈交翠轩笔记〉后序》:“ 南阳悬鱼之庭,卷不离手; 魏郡课树之暇,目以代耕。”

【悬枯】《陈书·宗元饶传》:“求粟不猒,愧 王沉 之出赈;徵鱼无限,异 羊续 之悬枯。”

【悬枯鱼】清 宋琬 《送别俞眉仙归新安》诗:“郭外行春策病马,壁间退食悬枯鱼。”

【羊续悬枯】《陈书·宗元饶传》:“求粟不厌,愧王沉之出赈;征鱼无限,异羊续之悬枯(指枯鱼)。”

【挂府丞鱼】陆倕《以诗代书别后寄赠》:“讵知亭长肉,宁挂府丞鱼。”

【悬鱼庭】颜萱《送羊振文归觐桂阳》:“悬鱼庭内芝兰秀,驭鹤门前薜荔封。”[4]

相关故事:

据《后汉书·羊续传》载:羊续,今山东邹城市石墙镇羊续村人,为官清廉奉法。

羊续在河南南阳太守任上,廉洁自守,赴任後数年未回家乡探亲。一次,他的夫人领着儿子从老家千里迢迢到南阳郡看望丈夫,不料被羊续拒之门外。原来,羊续身边只有几件布衾和短衣以及数斛麦,根本无法招待妻儿,遂不得不劝说夫人和儿子返回故里,自食其力。

羊续虽然历任庐江、南阳两郡太守多年,但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他到南阳郡上任不久,他属下的一位府丞给羊续送来一条当地有名的特产--白河鲤鱼。羊续拒收,推让再三,这位府丞执意要太守收下。当这位府丞走后,羊续将这条大鲤鱼挂在屋外的柱子上,风吹日晒,成为鱼干。后来,这位府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羊续把他带到屋外的柱子前,指著柱上悬挂的鱼干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著,已成了鱼干,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这位府丞甚感羞愧,悄悄地把鱼取走了。

此事传开后,南阳郡百姓无不称赞,敬称其为“悬鱼太守”,也再无人敢给羊续送礼了。明朝于谦有感此事曾赋诗曰:“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床头几卷书。”

至今此事仍以“悬鱼”、“羊续悬枯(指死鱼)”、“挂府丞鱼”等典故被后人广为传诵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521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