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草房子的艾地的读后感合集86句-经典语录

草房子艾地

那片艾地,是一片普通的艾地;桑桑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孩;秦大奶奶也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秦大奶奶;可就是这些普通的人身上,却发生了感人而不普通的故事——

秦大奶奶的丈夫叫秦大,他们在1948年用了十几年的心血买下了这块地,种上了麦子,可是,秦大没能等到麦子在和风的吹拂下跳舞;没能等到麦子深弯着腰行礼,他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草房子——《艾地》 读后感。秦大奶奶倒是等到了。可那时,麦子轮不上她割。那时,土地不再属于她。油麻地的人在那儿盖了一座学校,非法入侵了那地。政府是厚道的,在另一个河边盖了房子,并划了一片小小的地给秦大奶奶。可秦大奶奶就是不走,因为人们不知她不是舍不得这地,而是丢不下这田前屋后散落着的零碎的记忆。

终于,政府在校内划给她一小片地,政府放得下,学校丢不下,十几年来,一直做着攻击,秦大奶奶也反抗着。直到那一天,她为了一个落水的孩子掉进水中。从此,秦大奶奶像变了一个人,她不再破坏,而在维护。当人们都把她当成学校里的一员的时候,她又掉在水里了。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她是为了一个南瓜;与上一次不同的是,她去找秦大了。

没有孩子的秦大奶奶失去了她的唯一拥有的土地,便从此开始了与油麻地小学的对峙。这就是一场透着实实在在的生活味道的对峙,他在公开课事件上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然而,小女孩乔乔的落水事故让油麻地的`人们看到了秦大奶奶“自私”、“固执”的另一面,读后感《草房子——《艾地》 读后感》。事实上早在桑桑第一次叫他“奶奶”的时候。秦大奶奶心里藏着的那份温情就已经开始流露了。正因为这样,她才会为了另外一声“奶奶”而毫不犹豫的跳下水去,并在油麻地小学孩子们的声声呼唤中坚强的醒了过来。与此前的情节相比,秦大奶奶最后的落水去世倒显出了一种意料之外的偶然,但或许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老人和油麻地小学、与这儿的孩子们结下的情谊,让她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享受到了她失去已久的亲情和温暖,而让她最终也带着这些慰藉离开了人世。

她走了,走的是那么的戏剧性,而她,只为了,一个小小的南瓜。她走的耐人寻味,也走得十分感人。我甚至在梦中仿佛看到老人那憔悴的身子,她那龟裂的手掌拿着拐棍去捞那个南瓜,却滑入了水中,这一回,她走了,她再也没有回来。

我依然没有忘记文章的结尾:

墓前,是一大片艾,都是从原来的艾地移过来的,由于孩子们天天来浇水,竟没有一株死去。它们笔直地挺着,在从田野上吹来的风中摇着叶子,终日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

整篇文章因艾地而起,又为艾地而终。

草房子艾地读后感【二】

《艾地》描述的是油麻地小学的一个角落,住着秦大奶奶,这栋小房子挤在学校里破坏这里的和谐。学校的校长也因此拼命地想将她挤出去,但因为这块地是秦大奶奶用几十年的艰辛换来的,所以她死也不搬,并恨这里的一切。直到一天,她救起了一名落水的学生……从此,秦大奶奶和学生友好地相处,但最后秦大奶奶却因为要拉起学校里掉进水里的一只南瓜而永远地合上了双眼。

而之后,由于桑桑对秦大奶奶打招呼用了:“奶奶”乔乔落水时喊得是:“奶奶”学生们一声一声地叫唤“奶奶”使秦大奶奶重新有了亲人的感觉,甚至为了油麻地小学而失去了生命。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唯一:唯一的橡皮,唯一的礼物……这些是我们可以再用金钱买回来,但是爱和亲人是无法再次拥有的唯一。就像天空中太阳的唯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哪怕你曾经一无所有,没有爱,就丢失了切,哪怕你曾经应有尽有。

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淡淡地悲伤,在我心中总是挥之不去。

草房子艾地读后感【三】

放学时,一出校门你就闪的没影了。我微笑过,我朴素过,我真诚过。提着金鱼我们又来到了菜园?直到第二年又能看到那坚强而有魅力的牵牛花。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着优雅的文明举止。春天我们漫步在百花丛中观赏嫣红的牡丹、纯洁妩媚的芍药?

这对没有孩子的夫妇,唯一能使他们感到快乐的就是做着美梦:一片土地,一片风水好的土地,在五月的阳光下闪烁着金子般的麦穗。

他们终于用几十年的心血换来了这片土地。然而,秦大并未等到收获的五月,就在田埂上永远地睡着了。秦大奶奶倒是看到了收获的季节,但就在麦子飘香时,土地已不再属于个人。在一场“鸡鸭大战”之后,桑乔终于下定决心要把秦大奶奶奶赶出油麻地小学。

在用尽各种方法都没有见效的时候,冬天到了,桑乔无可奈何,只得叫人为秦大奶奶搭一座可以临时过冬的草房子,可秦大奶奶似乎还没得到油麻地学校的认可。直到第二年春天,二年级的乔乔因贪玩,掉进河里,秦大奶奶毫不犹豫地救起了乔乔,自己却落入水中。通过这件事,秦大奶奶终于得到了油麻地人的认可。从此,大家和和睦睦,秦大奶奶也成了校园的“守护者”。

最后,这位老人终究还是去了,依旧是落水,但这次却仅仅是为了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南瓜,只为了一个小小的南瓜......

看完《艾地》这一章,我闭上眼睛,静静的沉思:秦大奶奶并不是蛮横无理的,只是因为没有人关心她,愿意听她诉说。秦大奶奶的内心其实是很善良的。

秦大奶奶的一生是苦的,和艾草的气味一样苦。那一片艾随着微风的吹拂跳起舞来,它跳的是生命的舞曲,是秦大奶奶心灵的寄托。那一片艾......

《艾地》读后感1

读了曹文轩老师的《艾地》这篇文章,我的心就像扎进了刀子一样痛。

主人公秦大奶奶独自居住在辛苦了一辈子才买下的田地里。可是政府要在她的地里盖一所学校,她多次阻挠却没有成功。学校盖好后,她三番五次去捣乱。一天,一名学生落水,大喊“奶奶”,她赶紧去救,差点自己丧命。从此,她与学校和好,但她在打捞学校种的南瓜时,不慎落入水中,再也没有活过来。

秦大奶奶是倔强的,但她也是爱憎分明的,她“刀子嘴,豆腐心”很容易被感化,虽然在别人眼里,她阻挠建设学校不对,很惹人厌,可是谁又能想到,在她脆弱的心里,那块地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啊!

也许是人们对秦大奶奶的冷漠态度使她的心僵硬了。可是落水同学的那一声“奶奶”,就像春天的风、吹化了那僵硬的心的冰壳,让“不讲理”的秦大奶奶奋不顾身跳入水中。

理解的力量是强大的。它能让势不两立的敌人变成肝胆相照的朋友,秦大奶奶和校方就是因为互相理解,化干戈为玉帛。想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与同学争吵的事情——我的钢笔找不到了,怀疑是同位藏起来了,就责备了他几句,他一听就火了,我们吵得不可开交,没想到放学后,我在地上找到了那支钢笔。如果当时我们之间多一些信任和理解,少一些猜忌和误解,就不会大动干戈,伤了和气。

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能只顾自己,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人间就会充满爱。

《艾地》读后感2

我最喜欢艾地的那一篇。秦大奶奶在油麻地小学生活了几十年,秦大奶奶的房子在油麻地小学的西北角,成了油麻地小学的一个污点,学校赶她赶了几十年,也没把秦大奶奶赶出油麻地小学。在当地人眼里她是一个老来学校捣乱的可恶的老太婆,但是,在一个春季,秦大奶奶救了落水的小女孩乔乔,自己落到了水里。大家把她救上来轮流照顾她,半个月才可以行走。从此,大家对秦大奶奶的看法大有改变,秦大奶奶自己也大有改变。秦大奶奶自动离开校园,赶走从别的地方来的鸡、鸭、鹅。一次,温幼菊老师觉得教室的窗户没关,回学校看,结果,看见秦大奶奶举着拐杖正在关窗户… …最后,秦大奶奶居然因为救一只快落水的南瓜而落到水里淹死了。

我喜欢《艾地》这篇文章,是因为它让我很感动,差一点让我落泪。《艾地》这篇文章让我感到,秦大奶奶只不过是为了那片付出她心血的地而死守着那间小屋, 她的心肠并不坏,从她最后为学校的付出,甚至丢了性命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多么可亲可敬的奶奶!是什么让她有了如此改变?是爱!是油麻地人对她的爱!别人尊敬她,她也会尊敬别人的。

《艾地》读后感3

艾地,是一片普通的艾地;桑桑是一个普通的小孩;秦大奶奶是一个普通的秦大奶奶;可就是这些普通的人身上,却发生了感人而不普通的故事┄┄

秦大奶奶的丈夫叫秦大,他们在1948年用了十几年的心血买下了这块地,种上了麦子,可是,秦大没能等到麦子在和风的吹拂下跳舞;没能等到麦子深弯着腰行礼,他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秦大奶奶倒是等到了。可那时,麦子轮不上她割。那时,土地不再属于她。油麻地的人在那儿盖了一座学校,非法入侵了那地。政府是厚道的.,在另一个河边盖了房子,并划了一片小小的地给秦大奶奶。可秦大奶奶就是不走,因为人们不知她不是舍不得这地,而是丢不下这田前屋后散落着的记忆。

终于,政府在校内划给她一小片地,政府放得下,学校丢不下,10几年来,一直做着攻击,秦大奶奶也反抗着。直到那一天,她为了一个落水的孩子掉进水中。从此,秦大奶奶像变了一个人,她不再破坏,而在维护。当人们都她当成学校里的一员的时候,她又掉在水里了。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她是为了一个南瓜;与上一次不同的是,她去找秦大了。

我不明白,她为了一只南瓜怎么会跳进水中?也许我永远也不会明白┄┄

《艾地》读后感4

《艾地》描述的是油麻地小学的一个角落,住着秦大奶奶,这栋小房子挤在学校里破坏这里的和谐。学校的校长也因此拼命地想将她挤出去,但因为这块地是秦大奶奶用几十年的艰辛换来的,所以她死也不搬,并恨这里的一切。直到一天,她救起了一名落水的学生……从此,秦大奶奶和学生友好地相处,但最后秦大奶奶却因为要拉起学校里掉进水里的一只南瓜而永远地合上了双眼。

这篇作文让我如同真地走进了艾地,来到了油麻地小学。文中的政府没有理解过普通人的感受。秦大夫妻花了十几年的努力才换来的地,他们不能理解;秦大夫妻对普通的欲望也没有了想法,这是他们不能理解的;秦大夫妻的痛苦和期待,更是他们不能理解的。因为不被理解,因为这块地是秦大奶奶的唯一,因为秦大奶奶没有任何亲人,所以秦大奶奶才会拼命反对油麻地小学,才会讨厌孩子和老师。

而之后,由于桑桑对秦大奶奶打招呼用了:“奶奶”乔乔落水时喊得是:“奶奶”学生们一声一声地叫唤“奶奶”使秦大奶奶重新有了亲人的感觉,甚至为了油麻地小学而失去了生命。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唯一:唯一的橡皮,唯一的礼物……这些是我们可以再用金钱买回来,但是爱和亲人是无法再次拥有的唯一。就像天空中太阳的唯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哪怕你曾经一无所有,没有爱,就丢失了切,哪怕你曾经应有尽有。

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淡淡地悲伤,在我心中总是挥之不去。

《艾地》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草房子》这本书,大约读了两个半小时。作者是著名作家曹文轩,他编写的这本书曾获得过十种奖项,出了大名。

我最喜欢的章节就是《艾地》这一章节了,主要讲了政府要把秦大奶奶的一块地要建学校, 可她偏偏死守不放,要保护好她的这块地,不想让市政府把她这用十年的时间买下的这块地拿去建学校,但还是被政府们转移到了一个新家,把旧家拆了,麦子割了,茅草也拔了,惹得秦大奶奶非常生气,其他人还特别高兴,因为有地方做他们的苗圃了,然而,秦大奶奶也又搬进了油麻地小学的一个角落,最终秦大奶奶看到一个油麻地小学的菜棚快成熟的南瓜掉入了河里便去救南瓜,最后她因失足而沉到河底,南瓜却上了岸,她就这样无声的离开了人世。

从中我读出了秦大奶奶是多么不想让自己花费十年心血的地就这么被别人占用走了,也读出了政府的狠心和不讲理,还读出了秦大奶奶为了油麻地小学的南瓜牺牲了自己,使我非常的感动。我觉得政府建学校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他的表达方式不对,蛮横无理,我想对政府说:“你以后为人处事不要蛮横无理,要不然谁都会投诉你、咒骂你和嫌弃你,你那时候肯定已经不在是个政府了。”

草房子艾地主要内容

《草房子》之《艾地》的主要内容:秦大奶奶在大人的心中是一个烦人、无知的老太婆,但孩子们却和她成为了“朋友”,给小女孩梳小辫。秦大奶奶因为大家拆了她的房子造学校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一直来给学校添麻烦。但渐渐的,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帮助学校保护艾地,并不求回报,奋不顾身救落水孩子,大家心里都深深的感激她。

曹文轩《草房子》第四章 艾地

桑桑的家随着父亲来到油麻地小学时,秦大奶奶在西北角上的小屋里,已生活了好几个年头了。

桑桑在校园里随便走走,就走到了小屋前。这时,桑桑被一股浓烈的苦艾味包围了。他的眼前是一片艾。艾前后左右地包围了小屋。当风吹过时,艾叶哗啦哗啦地翻卷着。艾叶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是两样的,正面是一般的绿色*,而反面是淡绿色*,加上茸茸的细毛,几乎呈灰白色*。因此,当艾叶翻卷时,就像不同颜色*的碎片混杂在一起,闪闪烁烁。艾虽然长不很高,但杆都长得像毛笔的笔杆一样,不知是因为人工的原因,还是艾的习 性*,艾与艾之间,总是适当地保持着距离,既不过于稠密,却又不过于疏远。

桑桑穿过艾地间一条小道,走到了小屋门口。小屋里几乎没有光线,桑桑的眼睛很吃力地朝里张望,想看清楚里面有没有人、都有一些什么东西。他隐约看见了一个询楼着身体的老婆婆和一些十分简朴的家具。

桑桑想:就她一个人吗?他回头看了看,四周空荡荡的,就有了一种孤独感。于是,他就很想见到那个老婆婆。

秦大奶奶似乎感到了门口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就转过身来,走到了门口。

当时太?正明亮地高悬在天上。秦大奶奶出现于?光下时,给桑桑留下了即使他长大之后都可能不会忘记的深刻印象:身材高高的,十分匀称,只是背已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只有粽子大的小脚上穿着一双绣了淡金色*小花的黑布鞋,裤脚用蓝布条十分仔细地包裹着,拄着拐棍,一头银发,在风里微微飘动。

十分奇怪,桑桑好像认识她似的叫了一声:‘奶奶”

秦大奶奶望着桑桑,仿佛桑桑并不是在叫她。这里的孩子,从来也不叫她奶奶,都叫她“老太婆”,最多叫她“秦大奶奶”。她伸出手去抚摸了一下桑桑的脑袋。她似乎从未有过这样亲昵的动作。她问:“你是谁?”

“我是桑桑。”

“我怎么没有见过你?”

“我刚来的。”

“你家住哪儿?”

“和你一样,也住在这个校园里?”

秦大奶奶一副疑惑的样子。

桑桑说:“我爸刚调到这儿。是这儿的校长。”

“噢。”秦大奶奶点了点头,“新来了个校长。”

桑桑用手摸摸身旁的艾。

秦大奶奶说:“认识吗?这是艾。”

“干吗长这么多艾?”

“艾干净。艾有药味。夏天,这儿没有蚊子,也没有苍蝇。”

“你应该长庄稼呀。”

“长庄稼?长什么庄稼?”

“长麦子呀什么的。”

“长麦子做什么?原先,这儿全是麦地,那一年,多好的麦子,可是,没有轮到我割……不长麦子啦,永远不长麦子啦,就长艾,艾好。”

桑桑与秦大奶奶只是第一次见面,居然说了很多话。说到后来,秦大奶奶的心思又被土地的巨大影子笼罩了,用拐棍指指划划,向桑桑不住地唠叨:“这片地,都是我的地,多大的一片地呀,多好的一片地呀……”

桑桑和秦大奶奶说话,一直说到母亲在远处叫他,才离开小屋与艾地。

不久,桑桑从大人们的谈话里听出,在大人们的眼里,秦大奶奶是个很可恶的老婆子。她明明看见学校的菜园边上就是一条路,却倚着自己老眼昏花,愣说没有路,拄着拐棍,横穿菜园,一路把菜苗踩倒了许多。秋天,一不留神,她就会把学校长的瓜或豆荚摘了去,自己吃也行呀,她不,将它们扔到大河里。她还养了一群鸡鸭鹅,让它们在学校里乱窜,学校菜园只好拦了篱笆。但即使拦了篱笆,这些刁钻的`家伙也有可能钻进菜园里去把嫩苗或刚结出的果实啄了或吃了。有一回,她丢了一只鸡,硬说是孩子们惊着它了,不知藏到哪片草丛里,被黄鼠狼吃了,和学校大闹了一通,最后学校赔了她几块钱才算了事。

那天课间,桑桑拉着阿恕要去艾地,正在一旁玩耍的秃鹤说:“别去,秦大奶奶会用拐棍敲你脑袋的。”

桑桑不信,独自一人走过去。

一年级的几个小女孩,正藏在艾丛里,朝小屋里偷偷地看。见秦大奶奶拄着拐棍走过来了,吓得一个个像兔子一样从艾地里逃窜出来,尖叫着跑散了。

秦大奶奶看了看被踩趴下的艾,用拐棍笃笃地戳着地。

但桑桑不怕,却朝秦大奶奶走过去。当桑桑叫了一声‘奶奶”,跟秦大奶奶要了一根艾再走回来时,那几个小女孩就很佩服,觉得他真勇敢。桑桑很纳闷:有什么好怕的呢?

桑乔却一开始就对秦大奶奶感到不快。那天,他视察他的校园,来到这片艾地,见到那个低矮的小屋,从心底里觉得别扭。加上听了老师们所说的那些关于秦大奶奶的支离破碎的话,就觉得油麻地小学居然让一个与油麻地小学毫无关系的老太婆住在校园里,简直是毫无道理、不成体统。他看着那个小屋,越看越觉得这屋子留在校园里,实在是不伦不类。他穿过艾地走到了小屋跟前。那时,秦大奶奶正坐在门口晒太?。

“你好。”桑乔说。

秦大奶奶看了看桑乔,居然没有回答。

桑乔屋前屋后转了一圈,就觉得油麻地西北角有一块好端端的地被人占领了。他的油麻地小学是不完整的。他有了一种深刻的残缺惑。

秦大奶奶说:“你这个人是谁?东张西望的不像个好人!”

桑乔觉得这个老婆子太无理,便板着面孔说:“我叫桑乔。”

“不认识。”

“我是校长。”

秦大奶奶站了起来:“你想撵我走吗?”

“我没有说要撵你走。”

“这块地,这一片地都是我的!”

桑乔心里只觉得好笑:都什么年头了,这土地还你呀他的呢!他暂且没有理会她,离开了艾地。可是,当他走到这块地的最南端时,他又回过头来向艾地这边看,越发觉得油麻地小学被人活活地瓜分去了一块。

春天,桑乔发动全校师生,四处奔走,从谏树下采下了许多头年结下的果实。他要育出谏树苗来,然后在校园里到处栽上。谏树是这一带人最喜欢的树种。春天,枝头会开出一片蓝得淡淡的细小的花。若是一片林子,花正盛开时,远处看,就仿佛是一片淡蓝的云彩。因为谏树性*苦,所以不生任何虫子。夏天的厕所若放了谏树叶,既煞了臭味,还不让粪里生蛆。谏树不仅好看、干净,还是这一带人所最欣赏的木材。桑乔查看了所有教室,发现许多课桌都正在坏损。他想,几年以后,这些谏树就能成材。那时油麻地小学就会有一批最好的课桌。在考虑用哪一块地作苗圃时,桑乔想到了西北角上的艾地。为了避免与秦大奶奶的冲突,他向原先一直就在油麻地小学任教的几位老师打听了当时在同意秦大奶奶住在西北角上时到底许给了她多大面积的地。他有一种直感,觉得当时不可能给她那么大的面积。这些老师的介绍,完全证实了他的直感。于是,他定了下来:将被秦大奶奶逐年多占的地辟作苗圃。

那天,辟苗圃时,桑乔本想与秦大奶奶打声招呼的,恰巧秦大奶奶一早抱了只老母鸡去镇上卖鸡去了。

等了一会,也不见她回来,他就对师生们说:“不用等了,拔艾吧。”

多占地上的艾不一会工夫就被拔完,十几把铁锨不一会工夫就把土翻完,桑乔亲自动手撒了谏树果,然后盖了一层肥一层土,再把水浇透,等秦大奶奶拄着拐棍一摇一摆地回来时,人早撤了,就只有一个四四方方的苗圃。

秦大奶奶站在苗圃旁半天,然后用拐棍在苗圃上戳了十几个洞:“这是我的地!这是我的地……”

没过多少天,谏树苗就怯生生地探出头来,在还带着凉意的风中,欢欢喜喜地摇摆。这个形象使秦大奶奶想起了当年也是在这个季节里也是同样欢欢喜喜摇摆着的麦苗。她就很想用她的拐棍去鞭打这些长在她地上的辣树苗―她觉得那些树苗在挤眉弄眼地嘲弄她。

这样地看了几天,谏树苗在越来越和暖的春风里

居然很张扬地一个劲地往上窜着。秦大奶奶想到了它们不久就要移栽到这块土地的各处,然后,它们就疯了似地长大,直长得遮天蔽日,把这块土地牢牢地霸占着。这么想着,她就想在苗圃里打个滚,把这些根本不在意她的树苗碾压下去。但她没有立即打滚,直到有一天,一群孩子得到老师们的示意,将她的一群鸡赶得四处乱飞,惊得鸡们将蛋生在了外边时,她才在心里确定:我就在它上面打滚,就打滚,看他们能把我怎样?!

四下无人。

终日干干净净的秦大奶奶,居然不管不顾自己的衣服了,像个坏孩子似的躺在了苗圃上,从东向西滚去。

秦大奶奶没有看到,那时,桑桑正从屋后的艾丛中走出来。

桑桑看着在苗圃上慢慢滚动的秦大奶奶,咧开嘴乐了。

秦大奶奶像一捆长长的铺盖卷在滚动。她滚动得十分投入。有几次滚出苗圃去了,她就慢慢地调整好,直到放正了身子,再继续滚动下去。她闭着眼睛从东滚到西,又从西滚到东,一边滚,一边在嘴里叽叽咕咕:“这地反正是我的,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那些树苗是柔韧的,秦大奶奶并不能将它们压断。它们只是在她压过之后,在地上先趴趴,过不一会,又慢慢地立了起来。

当桑桑看到秦大奶奶又一次滚出苗圃好远还未能察觉,继续一路滚下去时,他禁不住乐得跳起来,并拍着巴掌:“奶奶滚出去了,奶奶滚出去了……”

秦大奶奶立即停止了滚动,用胳膊吃力地支撑起身子,朝桑桑看着。

桑桑走了过来。

秦大奶奶说:“你能不告诉你爸爸吗?”

桑桑想了想,点了点头。

“这地是我的地!”她用手抚摸着地,就像那天她抚摸桑桑的脑袋。

经常被父亲认为是“没有是非观念”的桑桑,忽然觉得秦大奶奶也是有理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5489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