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与文明同行》读后感汇聚80句-经典语录

【第1篇】

读了《与梦同行》这本书,我知道了家乡有很多很美的河流,家乡的水就像流淌的画卷,有绮丽秀美的富春江、滩美水秀的南溪江、诗情画意的曹娥江、婀娜多姿的南北湖、景美水洁的鉴湖,山清水秀的东钱湖。还有我去过的雄伟壮观的钱塘江、两岸盛景大运河、璀璨明珠千岛湖和人间天堂西子湖。

我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我觉得很幸福。我爱家乡的水,我一定要保护好它。我多么希望每一条河流都是那么的绿,那么的清啊!可是,在暑假里,假日小队组织的一次?“寻找身边的河流”?活动中,我发现我们身边还是有这样的河流,河水很黑,河岸上垃圾成堆,散发出一股浓烈的臭味,经过那里的时候,我们恨不得把小鼻子卸下来。我们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臭?老师告诉我们,河畔有农户种植蔬菜,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经雨水渗入河水中;河附近的一些居民洗衣物的废水与大小便等生活垃圾,没有经过处理就排入这条河;再远一点,有很多工厂产生的废气和污水,也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放任它们恶化环境。听到这里,我马上想到了在书上看到过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多种些水生植物,利用水草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缓解河流缺氧导致发臭的现象。当时,老师对我很满意的点点头。

我想:保护环境,保护河流,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拧紧水龙头,自觉节约用水;积极保护水环境,不向河道排放污水、倾倒杂物;不损坏各类治水设施。自觉监督各种破坏水环境,水资源的不文明行为,让在家乡大地奔流的每一条河流都是清澈见底,美丽灵秀,吸引无数爱水人的视线。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好,我们共同努力吧!

【第2篇】

10月2日我读完了一本书——《与梦同行》。这本书主要写了大自然创造的美景和人类破坏美景后意识到这么做的不良后果,于是开始保护大自然的过程。

整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寻梦季,寻梦季主要讲一些美丽的地方。比如说有碧海蓝天的舟山:舟山的鸟屿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一共有1300多个,它也是浙江省市辖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设区市。我印象最深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第一章写的景都很美,而且临安和书里写的也很像,因为临安也有蓝天,也有青山,也有绿水,还有暖暖的阳光,虽然有些地方在破坏性的挖山和无节制的滥伐树木,但国家已经开始管理了。

第二章是讲一些人提出的`保护大自然的建议,比如说安吉县递铺镇兰田村的潘世珍和她的老伴就说过一句让我很感动的话:“我要种树到九十”。

第三章主要写了一些保护大自然的行动,比如说绿色心愿树行动。

我的最后感想是我们不能再破坏大自然了,我们应该像第三章里讲述的一样行动起来,不然就看不到第一章里一样的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了。

【第3篇】

书上说,“七山一水二分田”,有山有水的美丽浙江,有着蓝天、白云的城市还真不少。记忆中杭州的九溪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

走进九溪,仿佛走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远望,缠缠绵绵的小溪与蓝天白云相连;近观,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石板小路组成了绿色的长廊。深呼一口气,九溪的清新空气迎面扑来。如果要给九溪出个广告完全可以用“九溪的空气有点儿甜”……每年夏天,九溪就吸引着大量旅客前来避暑。

其实,从前像九溪这样的地方在浙江十分的多。可是现在因为大量的垃圾、废水、灰尘导致很多很多的地方都被污染:运河、钱塘江……

我们都想要看到蓝天和白云;都想要听到小鸟动听的歌声;都想闻到扑鼻的芳香……

现在,国家提出要:“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和抓节水”,简称“五水共治”。想要做到“五水共治”,很简单。不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水,分类投放垃圾,不污染水源,提倡身边的人要爱护水源。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浙江会变成一个美丽、环保的绿色城市!

《与梦同行》的读后感1

老师发下来一本书,叫《与梦同行》,一发下来我就对这本书很好奇,到底这本书讲述了什么呢?原来这本书讲述了浙江的寻梦,追梦,圆梦这些浙江人保护自然的事。

人们以前不知保护环境,于是过度砍伐树木把以前的森林变成了沙漠,没有了大量树木,沙尘暴就来到了百姓的家园。人们还把工业污水排放水给倒进鱼儿们的家园,原来美丽的河流变成了“垃圾河”人们把这谁吃进肚子,连连生病。

现在大家终于知道了要保护环境:驱散雾霾,让人们远离疾病,换我们蓝天白云,整治土地,留住青山绿树,保护濒危珍贵动植物,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为建设美丽浙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现在还是有许多人不讲文明,我们应该制止这种行为并纠正,记得有一次,有一位大叔,一边吃着瓜子,一边把瓜子壳随手扔在大街上,一位小朋友站了出来:“叔叔你不应该乱扔垃圾,请你把它捡起来。”没想到那位大叔竟然大声斥责哪位小朋友:“小鬼,关你屁事,老子不文明你管我。”过了一会那位大叔还骂得更难听更大声。但是那位小朋友没有羞愧地底下头像老鼠一样逃走,而昂起头说:“叔叔,如果世界上每个人像你一样,地球就成了巨型垃圾场,而且明明我说的话没有一点错,你为什么还要骂我,我如果说错了我跟你说对不起。”大叔听了低下了头,围观的人连连说小朋友好。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与梦同行》的读后感2

每个人都有自己做的梦,有香甜的梦;有可怕的梦;有有趣的梦;有美食的梦;甚至还有科技的梦……

国庆期间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与梦同行》。 我感触很深。

《与梦同行》第一章写的是写丽水市的环境是怎样“炼成”的。

我先来介绍介绍是怎么“炼成”的吧!丽水市本来就“先天”的优势,但更要靠“后天”的努力。

“先天”优势就是丽水本来就有好山好水好生态。一江春水,满城植翠。丽水素有“六江之源”、“浙南林海”、“华东天然氧吧”等诸多美誉。

而“后天”的努力就是丽水人们经常搞一些废物排放之类的活动,那么好空气就是要靠人们的努力……专家指出,丽水的空气90%是靠人们的努力,10%是靠天。

第二章是追梦季,是介绍举世闻名的地方;第三章是介绍怎么消除雾霾……

这本书告诉我们先要自己努力,不随地乱丢垃圾;再大家一起少开车,多走路。我相信我们杭州市一定会摇身一变,变的跟丽水市的环境一模一样。加油吧,伙伴们!一起改变吧!

《与梦同行》的读后感3

这个星期天,我坐在家里静静地翻阅着《与梦同行》这本书。没想到,它竟带我走进了一个彩色的梦,那里到处是蓝天、碧水,那里放眼可及欢快歌唱的小鸟、尽情绽放的花儿,犹如那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自从看了这本书之后,不仅我脑袋里的知识变活了,我的眼界也得到了开阔。比如:白居易疏浚西湖筑白堤;沈括识石油、护树林;竺可桢“问天”,观气象……

《与梦同行》一共分成“寻梦”、“追梦”、“圆梦”三部分。

“寻梦”——寻找一个梦。我在心中默想着: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梦呢?一页一页地翻阅着,我的眼前浮现出了碧海蓝天的舟山,好山、好水、好空气的丽水……我真心羡慕有幸生活在那里的他们,拥有了在蓝天碧水间自由呼吸的幸福。我期待着有一天,我也能住在那样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期望着有一天我们美丽的嘉善,也能风景如画。从此,我的心间种下了一个这样的梦。

“追梦”——追逐一个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个牛奶盒的重生》。你们喝完牛奶后,纸盒会怎么处理呢?也许很多人都会顺手扔进垃圾桶里吧?可你知道吗?一个个小小的牛奶盒可以做成笔记本、名片夹、U盘、钥匙扣和圆珠笔哦。为了小小牛奶盒的重生,我们应该培养成良好的习惯,把喝完的'牛奶盒洗净、压平,整理好以后交给专门的回收处。小小的一个举动,却能给世界带来一个大大的改变。从此,我也要加入这“追梦”的行列,成为一个追梦人。

“圆梦”——圆一个梦。如今浙江面临着雾霾锁城的危险,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今天我们已经强烈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迈出了建设美丽浙江的坚实步伐。打造美丽浙江需要我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产……我们期盼:鸟儿欢快地歌唱,花儿尽情地绽放,人们呼吸着新鲜空气。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浙江的天会更蓝,云更白,景更美。

于是我,带着画笔和相机,跟随着与梦同行的先辈,扬起追梦的风帆,去追求那世外桃源的美,去追寻那彩色的梦境!

《与梦同行》的读后感4

前段时间,我读了《与梦同行》一书,它深深地吸引着我。

这本书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浙江的大好河山,保护环境的名人事迹,劝导我们要保护环境,把家乡变得更美丽一些。从书中,我知道了浙江不仅有莫干山、普陀山、天目山、雁荡山等名山,还有钱塘江、西湖、京杭大运河、千岛湖等。这些美丽的山山水水,只有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浙江才会变得更美丽。

平时,我经常在路边的草地上看到“保护小草小花,就是保护生命”的话,是啊,踩了他们,就像开车撞了老人的腰。多一些花草,多一份美丽,多一点健康。我们杭州西湖非常有名,可西湖里也有不少的垃圾,罐子、泡沫,都是常客,水也变得非常浑浊。在自豪的同时让我又有了一丝遗憾。

暑假里,我们假日小队组织坐船游览京杭大运河。现在的京杭大运河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了。作为杭州人的我,倍感荣幸。坐在游船上,我兴致勃勃地欣赏着河边的美景。岸上挺漂亮的。红的花,绿的柳,还有黑白相间的小鸟停在柳树上,或是飞在柳树前,好一幅动人的画面!

正在我美滋滋的欣赏时,突然,我看到了不和谐的一幕,不由得令我皱起了眉头。运河上漂着一点一点的白色,原来是许多死鱼。除了死鱼外,还有垃圾、球、塑料袋、泡沫等。我真希望有关工作人员能在运河里定期打捞,把垃圾、死鱼都捞掉,也希望游人们能注意保护环境。

我还看到河旁边有几处施工的地方。施工的地方都有排污水。污水排到哪里去呢?排到运河里。工人叔叔啊,运河都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了,你们还把污水排到运河里。运河变得更脏,就不美了。

读了《与梦同行》,我明白,环境保护,作为小学生也有一份责任。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浙江一定会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与梦同行》的读后感5

每个人都有梦想,这些梦想都不一样。自己有自己的梦想,家庭有家庭的梦想,浙江有浙江的梦想。我们要努力去实现这些梦想。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浙江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和发展之美,弘扬浙江人敢为人先的追梦精神。我们现在最关注的应该就是雾霾,让我们中国老百姓知道了什么是PM【第2句】:5。2010年,海越公司的吕小奎,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开始寻找治理雾霾天气的途径。虽然吕小奎在今年终于发明出了高标准清洁汽油添加剂,但是现在的雾霾天数还有是增无减。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添加剂太贵,不好用,而是因为人们没有意识到汽车去加油的时候应该加一点添加剂。要是每个人加油时加一点添加剂,要是每个人每周少开一次汽车,雾霾还会在吗?最近浙江在开展五水共治,要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还要抓节水。我们住的小区后面有一条河,听妈 妈说这条河叫文明河。可说是文明,两岸的居民可不“文明”:文明河上有一座桥,桥是最近几年新修的,双向四车道。可是这座桥却时不时地堵车,为什么呢?因为桥上有许多卖菜的老人,把路给堵了。这下文明河可糟秧了,买菜的人都精挑细选,把一些不好的菜叶都扔进了文明河,再加上河两边的生活污水,河底长年堆积的淤泥,久而久之,文明河就变成了“黑水河”,连饭后都不能去河边散步,人们都对它“敬而远之”。要是文明河能整治一下,那该多好!

让我们从小放飞梦想,长大后为建设家乡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与幸福同行》读后感1

在开学不久,我认真品读了《与幸福同行》这本书,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幸福”的含义。

生活中的幸福是多姿多彩的,细细品尝一杯清茶是一种幸福;聆听一曲优美的音乐是一种幸福;与知心朋友倾心交流是一种幸福,而快乐的学习同样也是一种幸福。

不可否认,学习有枯燥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幸福快乐的一面。语文课让我们懂得什么叫诗情画意;数学课训练我们心思缜密;英语课带我们领略世界的风情;历史课教我们通晓古今;政治课让我们不出门也知晓天下事;生物课为我们揭开生命的悬疑;地理课告诉我们宇宙不仅仅是“天圆地方”这么简单,更别提快乐的音、体、美又蕴含着多少乐趣!

学习就像一面镜子,平时考试的分数就是它反射出来的一种影象。只要你认真对待学习,它就会反射出好成绩来给你看。同时,你会从中得到快乐,感受到幸福,也只有从中得到快乐幸福的人,才是真正会学习、懂得学习的人。

学习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我们不仅要勤于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善于不断地学习。学习是一种劳动,一种充满思想的创造性劳动,是我们精神力量和意志力的自我教育。

古人强调苦学,主要是指体力上的劳苦,不是指精神上的痛苦。学习虽然有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是绝对不应该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囊荧映雪”“凿壁借光”这样的刻苦学习是学生者自觉自愿的行动。这种刻苦的学习就学习者本身而言是幸福的!艰苦是指学习时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我们应该具有勤奋、刻苦的精神,但前提是我们应该从中感受到求知的乐趣。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幸福。

《与幸福同行》读后感2

幸福,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从黎民百姓到国家领导人,无不关注幸福、探讨幸福、诠释幸福、追求幸福。

《与幸福同行》是一本围绕“幸福”一词的含义来编写的课外读物。书中的内容是说影响幸福的因素:健康、劳动、情感、社会等,最后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建设幸福中国。以此来让中学生认识幸福、理解幸福,激发青少年创造幸福的热情与志向从而投身到建设幸福家园的伟大事业中来。

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品德三个方面。其中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最不容忽视,它影响了很多青少年和幸福感。所以我们也应该注意这一点,我们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多去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来减压,并树立自信和人生目标。

劳动和幸福形影不离,撇开劳动畅想幸福,幸福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假如咱们中国人不选择劳动,人人都只知道吃喝玩乐,那么总有一天会山穷水尽。只有努力劳动,才能创造幸福。但是劳动也要有原则:幸福不可以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前不久的“地沟油”“胶囊”案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这三类情感是人们最真实、最普遍、最需要的。或许它有千百种不同的方式,或许它不会轻易的将美好与圆满赐予任何人,因为它需要自己用心去营造、去努力、去珍惜、去感受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都希望它们是美好的、甜蜜的、幸福的。

人们的收入水平、教育机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保障越稳定,人们的烦心事也就越少,幸福感自然就好多了。总而言之,社会越发展,幸福感就越强。

建设幸福中国,需要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来努力、坚持不懈的去拼搏,才能达到幸福的标准:让人们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以前做的不够好,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少年,我以后要以“三好”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长大后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为建设幸福中国,出一份力。

《与幸福同行》读后感3

“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许多人都在追求它。然而,什么是幸福,人们理解各有不同。

幸福究竟是什么?我总感到有些迷惘。直到暑假中,我认真读了《与幸福同行》这本书后,受到启发,才真正找到了答案。

生活中的幸福是多姿的,丰富多彩的。细细品尝一杯清茶是一种幸福;聆听一曲优美的音乐是一种幸福;与知心朋友倾心交流是一种幸福,而快乐的学习同样也是一种幸福…

读了这本书感受较深的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人怎么生活。上帝满足了他的愿望。在地狱,他看到人们一个个饿得皮包骨头。但饭桌上并不是没有吃的东西,而是因为他们拿着一米长的筷子,拼命地把饭菜往自己嘴里送,然而还未喂到嘴里,菜就掉了。他感受到了地狱有吃而不能吃的苦楚。在天堂,他看到人们过得富足而快乐,但饭桌的菜和地狱并没有两样。他们也拿着一米长的'筷子,所不同的是他们夹的菜,不是喂自己,而是喂对方。

读到这或许我们都会存有疑问,为什么他们的条件一样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心态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成功的人总是最能付出的人,只要先付出,才能有收获。那些住在地狱里的人却不知道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这就是生活在天堂和地狱里的人处在同一条件下,却获得不同结果的原因所在。

幸福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物资生活条件,但幸福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为了财富而不顾一切。

居里夫人一生淡泊、谦虚,不喜欢世俗的恭维与赞扬,不关心个人的名利与地位。在发现镭和提炼成功以后,她不请求专利,也不保留任何权利。她认为,镭是一种元素,应该属于全人类。她向全世界公开他们的提镭方法。对她和她的丈夫花费十几年制备出来的、约值十万美元的一克多镭,全部交给了镭学研究所,不取分文。对美国妇女界捐赠给她的一克镭,也不据为私有,一半给了法国镭学研究所,一半给了华沙的镭学研究所。在将镭用于治疗癌症时,她和她的丈夫本可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们商量后决定,不要他们的发明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她是为了人类的进步和文明而活着,并为人类的文明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因而她是幸福的,就像雨果所说的:钱包空空时,心灵即丰满。这种幸福就是一种高尚的幸福,一种美丽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给予,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期待。幸福是收获,幸福也是付出;幸福是荣华富贵,幸福也是无忧无虑……幸福就藏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我们仔细地感受,细心地体会,耐心地回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6528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