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福人生的欢喜读后感汇合76句-读后感
天路历程读后感1
此书是17世纪英国清教徒牧师约翰·班扬的代表作,班扬在内战时期参加了议会军队,后来他成为清教徒牧师。当时政府禁止不信奉国教的人自由传教,班扬于1660年被捕并被监禁12年之久,直到1672年才获释。
《天路历程》这本书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确实是极其宝贵的经典之作。读起来心里有很大的感动,灵性也感觉有所复兴。虽隔这么久的文字还是能清楚真实的表白今日基督徒的种种经历。他所遇见的困难,是我所遭遇的困难。他的失败,也是我曾经历过的失败。而他每一次的灵性复兴,也带给我极大的喜乐及盼望,因为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都在世界上奔波。
从故乡“毁灭城”逃亡至“天国城”去,一路上经过“绝望泥潭”、“屈辱谷”、“死荫谷”、“浮华市集”、“怀疑堡垒”,一路上胜过“无神论者”、“愚昧无知”、“聪明先生”、“马屁先生”、“爱钱先生”等的纠缠,最后到达天国朝见天国无比荣耀的万王之王……我今天也在“毁灭城”中其中充满了浮华、名利、欲望、死亡、无知、金钱,也是一样的目标,努力到圣城享受安息……
“基督徒的人生是征战的一生,天国是努力的人进的”,是这样的,但现在似乎太安逸,没有太多这样的感觉,都是祝福的话,蒙福的结果,连传福音都会讲到神赐给我们健康、平安、事业、家庭等等,忘记了主说要背起十字架跟从他走舍己受苦的道路。
基督教的五大纲要中很重要的不就是主的“受死”与“复活”。不论在重生得救时还是在成圣时,这些都是要在争战中不断成熟的!
“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十字架是基督徒永远的荣耀,十字架又是最耻辱最残酷的刑罚,唱是这样的,有时还是以福音为耻的,不然怎么没负担认真传福音呢!在这个时代做光做盐,就是荣耀与羞辱,喜乐与悲伤并存的过程。
信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继续学习《英国复兴领袖传》里的人物!
天路历程读后感2
不知道是否因为是作品为古典文学名著,所以翻译过来后完全没有了“古典”作品应该有的韵味。说实话,语句读起来不是很美。所以仅就内容说一下自己的感想。
这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以毁灭城出身的基督徒为主角,讲述了他走天路的经历。第二部以基督徒的妻子,女基督徒为主角。
作为一个生活在无神论环境中的人,在我看来,第一部要比第二部好太多太多。在第一部中,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人物、甚至他们所说的话都有非常有代表性,它们和故事本身都有较为深刻的寓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浮华市。浮华市有些影射现实世界,里面贩卖的都是物质和罪恶,里面居住的人都是些狂妄又无知的小人。而更为讽刺的是,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是不对的,所以有意思的一幕发生了:“盲目”说自己把别人的罪恶看得清清楚楚,“纵欲”说自己再也忍受不了别人了,“无用”说世界上不需要这种人。他们所说的话恰好证明了他们的缺点,正应了那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读了让人忍俊不禁又咬牙切齿。只可惜作者没有对所有浮华市的陪审团成员们用这种妙到好处的语言描写,甚至有几人的言行是和自己的名字相符的。
同时,作者并没有否定“出淤泥而不染”这一现象,一些不好的城市偶尔也会出现几个盼望神的人。例如忠信、盼望。但在第一部,这样的人物少之又少。
可能是因为第一部太出色了。所以作者在讲述第二部的故事时只好另辟蹊径。这一次,故事里涌现出了许多出身于不好城市的天路客。第一部时,主角一路上基本孤身一人,有人相伴的时候不多。而到了第二部,女基督徒从出发时就有伙伴,越到后来越多,甚至有一个名叫“大无畏”的勇士保护她们。因此,她们在天路上遇到的试探和危险少了,而大无畏倒是增加了不少显示英勇的桥段。与第一部相比,第二部的故事情节丰富了,但寓意性却大大降低。我还是更喜欢第一部。
另外,书中大片大片的神学讨论感觉很枯燥——即使对我这个有神论的人而言。另外,我在把书读完之后,整理了书中所出现的所有地名、人物和一些有代表性的话语和场景,本以为轻轻松松,结果没想到居然有将近四千字。
天路历程读后感3
真没想到英国的古典文学也有这么好看的,班扬的《天路历程》虽然算得上是一本不折不扣的传教册子了,但也完全可以当作英国版的《西游记》来看。
唐三藏说“我从东土大唐来,往西天取经”,基督徒(《天路历程》里的主人公)说“我从毁灭城来,往锡安山去”,基督徒没有时刻陪伴左右的徒儿,但在途中与其它的天路旅者分分合合,亦无寂寥孤单愁。师徒四人路遇九九八十一造磨难,基督徒途经灰心沼、死阴谷和浮华市集千万劫。
想起当年小说史课上讲到《西游记》,记得老师说它的主旨有三种说法,其中一个是“游戏说”,还记得说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其实都是“心魔”。那节课我听得都傻了,原来一部打小最爱看、一到寒暑假就8集连播的《西游记》居然这么深奥。接得地气,入得云间,欢乐的得,深刻的得。相比之下,《天路历程》没有那么轻松,强烈的宗教色彩是困住故事的雾,你潜意识地紧跟基督徒前行,否则就会迷路。
书中涉及了很多圣经里的人物和情节,我实在了解不多。但看到开头处宣道师提到“窄门”着实让我欢喜,法国作家安德烈。
纪德有一本小说就叫《窄门》,一年前我非常头疼地完全没有看懂。模模糊糊地感到好像是个把爱情和宗教搅拌在一起的故事,作者把二者的混合物抛到很高,我却遗憾地被甩在了外面。现在想想,是我对基督教故事的背景了解得太少,那时还不知道窄门的隐喻。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班扬是17世纪英国的清教徒,笃信圣经。因不信国教,被关押在狱中达12年之久,其间写出《天路历程》。他在整部书中运用梦境的形式,基督徒通往天堂的朝圣旅程全部发生在叙述者的梦中。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他,笃定的班扬宁愿入狱也不放弃信仰,反而在狱中独自写出一部英国版的《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全都在梦里,他常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感到,梦那么宽,梦又那么窄。
天路历程读后感4
《天路历程》,一本充满着智慧和博爱的书籍,书里面一行行语言优美的文字,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场景,一个个和蔼可亲的人物形象,一个个坚定不移的天路行客,一条条艰难曲折的道路。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它把《圣经》的智慧由表及里、有此及彼地表达出来,而且通过故事中人物对话的方式更是让原本比较高深的《圣经》智慧能够为一般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虽然说读这本书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可是我依然想通过用一些语言来表达我对这本书的赞美之情。因为我曾经在这本书中得到相当大的启发,读完了这本书,使我感觉人洒脱了许多,也明白了很多很多的道理。《天路历程》告诉我要在困难挫折面前优雅前行,告诉我在交友的时候要善于分辨那些是益友,那些是损友,告诉我不要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客观而理智地看待问题,更告诉我只要生命还没有结束,任何事情都会有转机的可能性。我由衷地佩服这本书的作者约翰——班扬,一本几十万字的书能够揭示这么多的大智慧,也为他早年的不幸遭遇感到遗憾。
《天路历程》更指引我们要向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里面显现的那种博爱和宽容更是令我感到很温暖。现代有很多的人在绝望的时候就选择了自杀,而《天路历程》却告诉我们“被别人杀害只能摧毁我们的肉体,而自杀却把我们的肉体和灵魂都摧毁了”,自杀只能解决肉体上的痛苦,而心灵上的痛苦却永远存在。只有爱的力量才能够抚平心灵上的痛苦,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爱就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博爱,而且他宽容一切曾经犯过错但是现在已经悔改过的人,他把他的爱无条件地奉献给世人。现在的人的心灵变得越来越脆弱了,而这本书正是给你一种精神的食粮,让你从心里上感到温暖,让人感觉到世间中最重要的是爱,而不是一切物质性的东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使我们的物质财富和我们的精神财富同步发展,我们才能够保持心态的平衡,更能够爱自己爱别人。
每读一章的《天路历程》,就会有新的收获和体会。从这本书里,我学习到许许多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我知道我应该学会多一点的宽容,多一点的感恩,多一点的付出,多一点的奉献,我也学习到了许多许多的优秀语言而这些语言都在我的身上发挥着作用,成为我的人生导向,成为我的人生座右铭。
当有时候空虚寂寞的时候,总想可以通过某种形式而让自己开心快乐起来。因为有时人的人的精神状态是有周期性的,当处于情绪低潮的时候,就需要找一些东西来刺激一下自己的神经,让自己不要在低潮的时间太长,真的很无聊的,而且还会觉得自己很颓废。所以当我烦的时候,走到操场去跑几圈,出一下汗就OK了。或者是看一两部喜剧片就能开心得起来了。
天路历程读后感5
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读好书,而且要反复读,把书的精华读出来。《天路历程》的作者约翰·班扬只读过《圣经》,但他领悟到《圣经》的内涵,写出了这部惊世巨作,成为文学宝库中一块闪亮的翡翠。
这部书以基督徒的旅程为线索写了宗教、哲学和认识的涵义。从多方面探索现实。文中的基督徒在人生中迷失了方向,去上帝那里寻求解脱,在路上他遇到了其他天路客,他们互相帮助,一起制服了魔鬼,并躲过重重诱惑,心智也坚强起来。基督徒最终摆脱了生活阴影给他的负担,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成为了一名上帝的臣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战胜强敌,就必须有坚强的信念和铁一样的意志。肉体可以被毁灭,但信念会永远闪亮,在天空中永生不灭。
让我们共享《天路历程》的精彩,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我们翻开《天路历程》,去感觉去体会那闪耀着哲理光辉的文学精华。
天路历程读后感6
天路历程这本书是很多基督徒都听过的一本书,可以说是基督教文学里面一部非常著名且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清教徒约翰~班扬在狱中所写的属灵著作,据介绍这本书是除了圣经以外销路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属灵著作,在全世办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我有过几次想拜读它的想法,有一次甚至拿到书来,却因为时间有限,而没有享受这本书带来的益处。但是好书是会一次次吸引你的注意力,因此我再一次借到这本书,并且带着追求渴慕的心,来读它。
接触过神学的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就是有时候读浩大的神学著作时,有时会觉得很累,力不从心。因为神学书籍里面有许多让人要思考或者很难弄明白的思想,所以有时候读起来会觉得没有吸引力。但是天路历程这本书是属于小说类型的体裁,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并且让人爱不释手。
这本书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主体,讲述了是一个住处在将亡城,名叫基督徒的人,因着体会到罪恶的苦果,看到了这个城市将来所要面临的审判,所以心里感到无比的苦闷与忧伤。因着他表现出来的痛苦与烦恼的情绪,以致于他的妻子和孩子以为他精神出问题了。他得到一个传道的启示,要去行走天路,脱离这个世界所带来的审判。他本想带着他的妻子与孩子,但是他们却不懂得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最后他一个人独自前往窄门。在去到窄门的途中,路过灰心潭,差点淹死,但靠着信心,还是顺利到达窄门,进入到天路的历程中。在行走天路的路上,他既经历恩典,但更多的是经历了各样的危险,困难,恐惧,诱惑,绝望。而他所经历的恩典与苦难,正是映照出每一个走天路的基督徒所必须经历的。只是每个人的.天路历程不一样,就像有一首歌唱的:有的人开了个头,有的人走了一半,有的人走了十分之久。这个基督徒他就是每个人信主的人的楷模,因为他独自一个人,靠着主的力量和恩典,走完了整个天路的旅程,到达了人人向往的天父世界。虽然他的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和困难,但他却最终能够成功。
第二部分内容与第一部分相衔接,讲的是基督徒的妻子和孩子受感动,也走上了天路的历程。故事的情节虽然有所不同,但大体上和第一部分相似,还是讲述了主的儿女们在行走天路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艰险和上帝的保守,最后进入天国的故事。
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基督徒行走天路的历程是非常不容易的,书中的主人公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世上的人也都是住在将亡城中,我们每一天也都在接触福音,我们也都有自己的家庭,亲人和朋友。当我们在行走天路的时候,我们也会经历各样的困难,但我们常常却被困难击倒,以致于埋怨神。我们也会经历各样的诱惑,我们常常会受不了试探,而随从世人行恶。我们常常会觉得神不帮助我们,常常行在死荫的幽谷之中得不到帮助。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得着激励,得着盼望,得着力量。我们能知道,我们行走的这条天路,虽然有危险,但主会保守我们,虽然有困难,主会帮助我们,虽然有恐惧,主会加添我们力量和信心。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天路历程里面的基督徒和他的妻儿,勇往直前的向前奔跑,在自身行走天路的同时,也能使我们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甚至不认识的人,从我们这里得着见证,一起来得着那上好的福分,享受天国的荣耀。
天路历程读后感7
怀着虔诚的心情,我读完了这则被誉为“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这本名著是作者约翰本扬在狱中十二载心血凝成的杰作,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仅次于圣经。本书讲述了一个坚韧的基督徒为寻求永生而踏上荆棘遍布的漫漫长旅,充满危险,诱惑与灾难的尘世被他一步步抛弃,只为负罪的灵魂在高天之上得到迎接。虽然这则故事在当今唯物主义观点看来早已过时甚至有点愚昧,但是其魅力也正在于此,书中奇特的想象,丰满的形象,以及时时刻刻透露出理想主义的热情,都让这本书超越了时代和信仰的限制,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至今仍光彩夺目。
书中的主人公天路客一开始便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接受传道人的指引离开所居住的注定要灭亡的城市,去往锡安山上的永生之地,卸下身上的重担。但是这条路充满了危险,前方只有一抹光,那方向存在着他惟一的希望。人性的缺点,如固执、善变、伪善、虚荣……。这些都被作者想象成天路客在路途上碰到的路人,他们都在干扰着他前往正确的道路。正是在这过程中,他的信仰越来越坚定,人性的缺点被一一克服。他也遇到了两个朋友,信实与希望,他们陪伴着天路客,人性的光辉被完美呈现出来。
从古至今,人性的丑恶与缺点就从未消失过,它们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之中。天路客走的那段路,其实也可以看成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些阻碍着我们到达想去的目的地,只有怀抱坚定的信仰,勇敢的克服这些缺点,我们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或许在这路上你会孤独,会恐惧,但正如书中所说:“引到永生的门是小的,路是窄的,找到的人也少。”
这本名著的主题便是让人有坚定的信仰。人没有信仰,那么活着便如行尸走肉,没有信仰就不会有前行下去的动力。天路客信仰基督,在路上的危难时刻,他都会虔诚认真的祈祷,他相信主不会抛弃他,所以他也没有放弃,而是迸发出了强大的力量,信仰便是他力量勇气的源泉。克莱尔曾经说过:“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在当今这个社会里,没有规定必须要信什么,但是每个人的心底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信仰,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巨大的心理帮助,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
书中的另一个令人称道的地方便是它教诲人们摒弃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个时代的诱惑太多,因此走上弯路的人也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们不会自我净化。走错路在所难免,但是很多人却一错到底。天路客发现自己偏离了正确方向后懊悔羞愧不已,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再次向主忏悔,并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到了最后,那些诱惑已经不能在让他分心了。这便是成长,便是得到了救赎与解脱。
看着天路客走完天路历程,我的心灵也跟着接受了一次神圣的洗礼,它引发了我太多感想,我的人生路,我会怀着坚定的信仰,无所畏惧的走下去,相信我会到达那最后的永生之地。
天路历程读后感8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本《天路历程》看完了。这本被誉为“具有永恒意义的百科全书”,是英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篇章。它同但丁的《神曲》,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一起被列为西方最伟大的三部宗教文学名著。在文学价值上,它足以和《鲁滨孙漂流记》以及《格列佛游记》相媲美。
对本书我的感受是,作者的文笔很优美又通俗易懂。故事整体情节并不深奥,却可以引发你的深思。你的人生是否有自己要追寻的方向与目标?心灵最终可以停歇的港湾在何处?灵魂啊,我可以让你在何处找到最终的归宿?无论你是否有宗教信仰,我想你都应该读一读这本有意义有价值的《天路历程》。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主人公基督徒历尽艰辛奔走天路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写他的妻子以及孩子的相关故事。
为了不被身上沉重的包袱压垮直至沉沦。主人公决意离开这个将要被毁灭的城市。他要去走那条天路,去寻求那个永不朽坏的基业。去寻找那个可以让他得到永远的安慰,永恒的安宁,让他获得永恒新生命的地方。
所有人都不理解他,邻居嘲弄,恐吓他。连他心爱的妻子也开始对他越发粗暴,甚至以为他疯了。他悲痛不已。独自踏上了旅程。但是他的救主,把他的眼泪收集起来,装到他的瓶子里这些所收集的眼泪终于浇灌出了果实。他的妻子最后也踏上了这条天路历程(这就是第二部啦!)
亲爱的朋友,希望我们的眼泪不会白流,因真理告诉我们“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大家都感到奇怪,在那个连毁灭之城都不如的地方,他居然愿意出来奔走天路。是啊,我们住的那个地方离太阳更远,因此天气极寒,人的心也更加的麻木不仁不过,即使一个人长年呆在冰山雪窟里,一旦公义的太阳照耀在他的身上,他那颗冷酷的心也会熔化我就是被那公义之光所熔化而逃离那城的。
读《人生不设限》有感一
那晚,带着闲散的心情走进新华书店,从书架上挑下力克·胡哲著的《人生不设限》,因我之前在视频上看过力克的传奇的人生。也因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虽然身体残疾,或许不能用“残疾”来形容,而是一个没有手没有脚,只靠一条小小的尾巴来生存的人。但他因着主给他的恩典,过着“好得不像话的人生”。
首先,书的封面很吸引人,它说:没有一本书,比力克的故事,更能带给你希望!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能力,力克说:当你怀疑自己能否实现人生的目标时,请信任那些愿意助你一臂之力,以及能够指引你的人。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糟,力克说:当我的父母看到我出生时那没手没脚的模样,他们也不禁怀疑上帝到底在想什么。然而,今天我过着完全超乎我们想象的生活。我只能说:“我的受造奇迹可畏。”你也一样。
如果你正面对人生的变化,力克说:在掌控你不想要或突然发生的变化时,第一步就是保持警觉,迅速认知到你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无论是好是坏。觉察到变化可以减轻压力。
如果你正打算放弃梦想,力克说: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礼拜、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只有拒绝再试一次的人才会被打败。
如果你心里忧伤难过,力克说:在悲伤的另一边,有一条不同的出路。会让你更坚强、更坚定,让你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会为你点出这条路。
他16岁第一次在小型聚会中跟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感动的口碑就从这12个人开始。
在决定以“激励他人”为生命目标后,创设“没有四肢的人生”非营利组织,实行各种创意行善,至今已在五大洲超过25个国家、举办1500多场
他获各国、各界领袖接见,在国会发表演说,常常在各国最大场地:体育馆、斗牛场、表演厅或巨蛋演讲外,也不断造访教会、学校、垃圾城、贫民窟、勒戒中心、监狱和红灯区。
他散播希望与爱的行动,深受教师及家长赞誉,认为应该把他的故事列入学校课程。至今已有六亿人听说了他的勇气人生。
在书中提到,如果你曾有轻生的念头,力克说:10岁那一次,如果我让自己的脸再往水下沉个10多公分,或许我是能结束短暂的痛苦,但代价是什么?我将看不到在夏威夷海边与海龟一同游泳、在加州冲浪、在哥伦比亚潜水的开心男子。不要去犯我几乎犯下的过错。
我想,力克之所以有现在的好得不像话的生活,也因原因于他的父母,力克的父母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不过,看到自己的儿子出生时那没手没脚的模样,他们也不禁怀疑上帝到底在想什么。一开始,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可能过正常生活,认为他的人生毫无希望、没有未来。
只是,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力克和他的家人都没有预见到的是,这个身体上的障碍——负担——也可以成为
有些残忍的孩子叫他“怪物”和“外星人”,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他当然只是个普通人,只想和别人一样,但机会似乎很渺茫。他想要被人接受,但觉得没人肯接受他;他想要融入人群,但好像没办法。
因此,他受不了种种打击,撞墙了,他觉得很沮丧,被负面的想法彻底淹没。他的心很痛,即使被家人和朋友包围,还是觉得孤单。他担心自己会成为他所爱的人永远的包袱,觉得十分绝望,找不到一丁点人生的意义。
然而,今天力克过着完全超乎我们想象的生活。每天都有不认识的人透过电话、email、简讯和推特跟他联络;在机场、饭店和餐厅里,人们走向他、拥抱他,说他以某种方式感动了他们。我想,力克在主的恩典里,真是个蒙福的人,这些年来,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真是幸福得不象话。
用他自己的话说,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读了这本书,让人释放不下的是神给我们的恩典。籍着环境,他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只看我们对他的信心如何,正如《圣经》上所说的:你的信心若有芥菜种那么大,都可以叫这山移到那山。就像力克一样,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信心,过着那“好得不像话的生活”!
读《人生不设限》有感二
读这本书时,我正因为想要买房但囊中羞涩而忧愁。
因为生活的变化需要买房,连日奔波数个楼盘,动辄几十上百万的房价,突然让自己觉得活得如此卑微。郁郁寡欢的时候,我看到了力克·胡哲的视频,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无法想像一个天生没有四肢,仅长有一只畸型小脚的人,在草地上“踢”球,打高尔夫,在河畔钩鱼,在大海中游泳……能做的比我这个健全的人要多得多,更让我感动的是,镜头前的他,无论做什么,都洋溢着明朗的笑容。
出于对力克·胡哲这个人的好奇,我读了《人生不设限》,这本并不厚重的小本,却有着想像不到的魔力,像是打开了一扇朝向光明的门,也像是一双拨云见日的手,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生活变得让我不堪重负,自己不自觉的抱怨着,抱怨工作的繁琐,抱怨收入永远跟不上需求,抱怨孩子不听话,抱怨拥挤的交通……一时间,仿佛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与我不同的是,力克·胡哲,这个在别人眼中不幸的人,却生活得轻松快乐。天生残障的他,虽然也有过苦闷和彷徨,甚至想到过自杀,但凭借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无限热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他精彩的活了下来。他在世界各地旅行,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快乐,他举办演讲,为别人发掘快乐。在书中,他讲述了自己在埃及的所见所闻,开罗郊区的“垃圾城”里,生活着数万贫民,他们生活在巨大的垃圾堆里,基本靠捡垃圾过日子,但很多人依然面带笑容,快乐的生活着。因为他们知道,悲伤沮丧并不能帮他们填饱肚子或是解决任何问题。汶川地震后,他来到中国,看到了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孤儿,他描述着这些经历了不幸的孩子们,是那样的坚强快乐,灾难并不能阻挡他们继续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力克·胡哲传播着这些“正能量”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创造着奇迹。凭着本能,他学会了用额头让自己“站立”,他想一个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的残缺自我封闭,而是主动地走近别人,让别人了解自己。他尝试着学习做很多事,甚至去学习冲浪,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从冲浪板上摔下来的失败后,没有四肢的力克竟然真的凭借自己的力量站在板子上冲过浪头。
熬过了艰苦的胡哲觉得自己“幸福得不像话”,而拥有健全躯体的我们,因为与幸福无关的东西而发愁着。眼前的困难让自己顿足,未知的未来让我们恐惧,用平凡普通解释自己的无所作为,在赞叹别人成功的同时,却忘了原本成功也可能属于自己——这就是我们给自己人生设下的限制,就像一片雾霾,挡住了未来的希望。
胡哲在书中这样说:“你我这样的凡人视野有限,根本看不清前头有什么,这是坏消息,也是好消息,未来可能远比你所能想像的要好,要不要忘掉不愉快,站起来继续走,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只要努力,未来有着无限可能。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属于我的成功在等着自己,我要做的是继续走下去,并且一直面带笑容。
读《人生不设限》有感三
不必羡慕别人拥有美丽的花园,因为你也拥有别人没有的乐土。
——题记
他天生患有海豹肢症,没手没脚,毫无未来可言;
他满脸微笑,用爱与勇气活出不受限的生命奇迹;
他是力克.·胡哲,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
他有着被所有人同情的命运,有着最不公平的人生,他却依旧乐观,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我曾担心过他,担心他无法面对这残缺的人生,担心命运的洪流侵袭,卷走他瘦弱的身躯。
他说过,他的出生并没有使父母感到欢欣雀跃。我不这么认为,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意义的,每一个人身上都被给予了父母最热切的期盼,这就值得欢喜。他又有过轻生的念头,不过放弃了,我庆幸他没有这么做,不然他永远也没有机会去潜水、冲浪……更无法接触到那么多鲜活美好的生命。
世界上困难险阻太多,人可以接受失败,但不能接受放弃。你如果做不到乐观向前,至少多坚持一天,一天一天又一天。你终会发现当初受过的伤痛是那样卑微渺小,一攻即破。请不要放弃生命,因为爱你的不止你自己,不要让在乎你的人伤心难过。
可能你会觉得一个人残疾了,就什么也做不了。可是,力克·胡哲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不可能。其实,缺陷也是一种美。人无完人,十全十美只是一种幻想。像海伦凯勒、张海迪……她们都如力克·胡哲一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力量引领他们走向那好得不像话的生命体验。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跌倒七次,要爬起来八次。人生并非一试定终身,而是一个试误的过程,失败是伟大的母亲。我们又何必在愚蠢的失败中一蹶不振呢?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不可能,谁说花朵开在春天最好,四季各有各的特色:春天生机勃勃;夏天活力澎湃;秋天风清云淡;冬天洁净无瑕。又有谁说太阳定比星辰闪耀,夜晚不知是谁牵引着回家的旅人。是人被现实束缚了,把自己关进了方方正正的框架,让思想深陷,难以自拔。所以,人生不设限是如此的难能可贵。
力克·胡哲为我们作了最好的榜样,用他的成就激励我们,既然这样一个不容易的人都如此积极,我们这些正常人又怎可以退缩,萎靡不前呢?看见他,我才知道原来我曾经历的挫折那么不堪一击。当他遍布世界各地时,我已明白,他征服了所有人。没有什么比他的故事更能带给你希望了!
如果你仍然无法拾起梦想,继续前行,那么,请你在想一想,如果,力克的故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才是一个四肢不健全的人,你会怎么办?你能像他一样活得那么精彩吗?恐怕你早就失去信心,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地度过余生了吧。更有甚者,还会选择死亡麻痹痛苦。也许这就是世界的不公平,别人顺利成功,你却屡屡失败,但我们不必羡慕别人,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价值,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在失败后,再试一次!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见一些艰难的时光,生命不会一直轻松愉快,你需要变得更强!
我们要不要努力地试试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