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安恩和奶牛读后感500精练66句-经典语录

《安恩和奶牛》读后感 篇1

读完《安恩和奶牛》这篇文章,我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在一个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集市上,一位穿着清贫的老太太——安恩,旁若无人地牵着一头优良的奶牛来到买卖牲口的集市上,只是为了让它与同类聚聚、散散心……老太太和奶牛的感情真让人感动呀!但她对动物的感恩更让我印象深刻。

课文主要写了安恩老太太尽管不富裕,却拥有爱心,拥有自尊,关爱动物,善待动物,在看到奶牛孤单时,就带到集市上和同类聚聚,每当有人来问这头奶牛多少钱,安恩总是会说它不买,同时说明她已经和那头孤零零的奶牛相依为命。

读了课文的最后一段让我体会到人的纯洁、慈爱,动物与人类一样,都是性情之物,同样有情感的需要,人们要多给它们关怀和呵护。爱护动物重视每个动物情感需求。只要人们给予动物呵护,无论多么凶悍、强壮的动物,那颗坚硬的心都会被融化,这一切只源于这两个字——感恩。

《安恩和奶牛》读后感 篇2

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和其它同类相聚散心。

安恩老太太把尊重生命做到了极致,给我们心灵的震撼。让我们读到最后十分感动。安恩这一形象也因此展现出高贵的人性之美。这篇文章从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方面来展现了安恩的性格。还从奶牛的方面,也就是侧面进行描写。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是小说的情节的开端部分: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写安恩和牛在集市上。叙述了年迈、贫困、勤俭、自尊、安静、从容、善良、慈爱、无私、淳朴的安恩老太太把奶牛当作自己平等的同类,老朋友,亲人一样尊重、关怀奶牛。

第二部分(2—10)是故事情节的矛盾发展部分,写老太太两次拒绝想要买她的牛的顾客。她明确表示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第三部分(11自然段之末尾)故事的高潮及结局。写老太太解释为什么不卖牛的原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孤独是痛苦的'。能够读懂孤独,理解孤独,解除孤独,这样的主人是伟大的。难道只有我们人会感到孤单寂寞吗?奶牛也会的。

能够把动物当作人来看待,也算是爱心无限了。我们对待动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质性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和动物的和谐。人和动物都和谐了,那人与人之间呢?

安恩老太太用她那无力的手摸了摸奶牛的皮毛,心里充满对奶牛的歉意。她牵着她的奶牛离开了瓦尔普峡集市,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她一直在念叨着什么。至于她在说什么,也只有她的那头奶牛知道了。黄昏时的阳光把她们的影子拉的长长的,她们正享受着这惬意的时光。这时,从她们身后传来一个似乎很熟悉的声音:

“等等,老太太,别走啊,等等我!”

安恩老太太听出这声音应该是在叫她,扭头一看,那个身影好熟悉啊。安恩同她的奶牛停住了。

那个人追了过来,他的手里牵着一头公牛。两头牛见了之后,哞哞的叫了几声,可能是在互相介绍吧。“这头公牛送给您,老太太,让您的奶牛有个伴儿吧!”

安恩老太太上下打量着这个人,就是刚才出大价钱买牛的那个人。“这样不好吧,我怎么能无故接受您的'馈赠呢?”安恩老太太平静地望着那人,目光里充满疑惑。

“我相信您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您就收下吧,这样,您的奶牛也就不孤单了。”那人边说边把栓牛的绳子往安恩老太太手里送,看来他是铁了心要送给安恩老太太。

“这样也好,那么,谢谢你了,真的很感谢你。”安恩发干的眼睛里似乎是有了雨露的滋润,变得湿润了。

两年后的春天,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的某一角落里,安恩牵着她的四头牛,这次她不在那么安闲了,她左顾右盼,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寻找着那个送牛人……

 

新的课本换掉了《“诺曼底”号遇难记》,加了这一篇,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新课文,感觉更真实细腻。

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1句】:初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概述你读到的故事内容。写出你从中获得的最突出的感受。

【第2句】:归纳核心事件:安恩拒绝卖牛

【第3句】:分析安恩的形象和奶牛的特点。

【第4句】:分析安恩拒绝了一些怎样的人。拒绝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第5句】:分析小说的中心。

【第1句】:从你的分析看,安恩是一个随便就能拒绝别人的人吗?说说你的根据。

【第2句】:从安恩的生活看,安恩有必要拒绝那些买主吗?可她为什么要拒绝呢?你自己是安恩的话如何做?(最后一问只是为了引出问题3和4)

【第3句】:安恩孤独吗?依据是什么?

【第4句】:安恩可怜吗?理由是什么?

大约用了两个课时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第一个环节的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对这篇小说能读到什么程度,学生的发言大部分集中在“安恩爱护动物”上面,对于这一点有些同学认识比较深,对“爱护”有了相对具体的理解,个别人提到了安恩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奶牛。还有一部分同学能看到安恩拒绝了金钱的诱惑,在安恩的心里情感的力量超越的金钱。看得出来孩子们对于“奶牛是孤独的”这一提法感觉新鲜,但是没有太多的感受。

了解了学情,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学会阅读小说时把握人物形象,二是挖掘小说的主题。

分析安恩的人物形象的时候孩子们还是按部就班,小学的那些东西足够他们从安恩看到一些性格特征,例如:年迈、俭朴、勤劳、清贫(在分析清贫的时候钻了牛角尖,我引导他们从环境描写入手理解人物的社会地位,算是临时想出来的'对策,还比较有效),安恩干净、安闲地坐在集市的一角,静静地听着音乐,手里织着毛线活儿,孩子们对于安恩的精神世界始终不能准确地概括,他们能感觉到,但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在引导上费了一番功夫,最后归结到安恩“有尊严地活着”。我觉得学生既然不知道,就讲给他们听。

分析买主的时候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了,他们发现课文里居然藏着那么多有趣的东西,一个个像福尔摩斯,跃跃欲试。

第一个“锱铢必较的人”是我和他们一起分析的,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把原文中“这头牛买多少钱,老婆婆?”两句话换一下位置,有什么不同。孩子们立刻理解了什么叫锱铢必较,我趁机告诉他们一个人的个性其实完全写在他的脸上,藏在他的话里,表现在他的举手投足间。

教室开始沸腾了,他们居然找到了那么多的蛛丝马迹,他们甚至注意到了屠夫说话的语气,甚至开始对比两个买主的不同,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他们有了感觉,但是总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屠夫的性格,一如刚才“活得有尊严”一样的说法,他们提炼不出来。我让他们联系生活,想象这样的人说话做事让人讨厌,人们到底讨厌他什么,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这样说:他看到别人的“货”就认定是自己的,上去又敲又打,太不礼貌了。马上有一个同学说出这样的人很粗鲁,很蛮横。孩子们兴奋地继续寻找,教室里举手如林,我常常不知道该叫谁,他们甚至会争论不休。很快这一部分顺利解决了。

对于中心我归纳了三点。

(1)安恩对奶牛的关爱超越了人和动物的关系,是众生平等下的一种深层关怀。(这一点学生基本上说出来了)

(2)孤独的安恩才能真正理解孤独的奶牛。一个人不可能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除非这两个人有相似的经历,所以,让自己用一颗开放的心胸面对世间的一切,多体验才能多理解。

(3)清贫、孤独的安恩并不让我们觉得她是一个可怜的人,反而让我们觉得她可敬。为什么?因为她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她虽然贫穷却不抱怨,虽然年迈却不怠惰,虽然孤独却不寂寞,她用勤劳把朴素的生活装点得五彩缤纷,她用谦和友善让冷寂的人生变得温情脉脉。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灵魂呢?

讲完我担心是不是挖掘得太深了,怕孩子们不懂。结果问了几个孩子,都说上课很有意思,有收获,略微心安。晚上看到一个孩子写给我的感受:“我觉得安恩是那个时代清贫的缩影,虽然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活的自尊,自己并不在意物质生活而是在追求精神的富裕。”初一年级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收获,应该不错啦。

很开心的一课书!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7726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