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象牙读后感沈石溪锦集50条-经典语录
说起象,大家一定会说:“象有长长的鼻子,蒲扇似的耳朵,柱子似的四条腿和珍贵的象牙,行动笨拙,战象
书中写的是西双版纳战斗时所幸存下的最后一头战象——嗄羧。被村民“宠着”的它已经五十多岁了,它从不高傲,不以体重和身高而蔑视了比它低很多的人类,在这种身高、体重的巨大比例下,嗄羧和村民之间那座又高又厚的透明墙从来没有存在过。
而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几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它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即将来临时,走出村子,还恋恋不舍地绕村子走了三圈。
在嗄羧临走前,村民怀念它,作者怀念它,甚至连我们——一些普普通通的读者都会为之伤感不已。出了村子,嗄羧怀着思念来到了久经风雪的战场,停滞片刻,向埋了八十多头战象的百象冢走去,之后用锋利的象牙不断挖洞。直到第二天黎明,嗄羧才永久的安息了!
它生前这个特别的举动使我们诧异,经历过生与死考验的它,仍不忘这个患难战友待着的百象冢,并将自己深深埋进了洞里,与战友们永远的长眠于此。
嗄羧是头重情谊的象,它行为高尚,让我们感动不已,它并没去世世代代埋葬祖先的象冢,而去了战友们安息的百象冢!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使我印象最深刻:它没有到遥远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挖了个坑,和曾经并肩作战过的同伴们葬在了一起。这就是它重情重谊的最好证明。我真想能看看嗄羧沉睡着的百象冢,现在的嗄羧在忙些什么?不管它在做什么,它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象,它们的.友谊有如此力量;象,它们的情比人的情更深刻,更真切,更长久!
看了这篇文章,我们还能说嗄羧是头象吗?不,它是个让人敬佩的、行为高尚的、重情重义的大英雄!
------------------------
《最后一头战象》不止是讲大象的故事,也写出了其它的动物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写大象的,名字叫做象警,这个故事的开头就非常有趣:一天,“我”每天观察动物的休息到了,可是,经过了一上午的工作,也在夏天接受了暴晒,又渴又累,嘴唇都干涩地裂开了,
突然,“我”在xxx湖旁看到了一大群动物在走动,好奇地走了过去,哇塞,原来是山上的所有动物,从巨大的大象到弱小的小老鼠,可是奇怪的是红豺与野鸡只有一步之遥,红豺却没有扑上去将野鸡大卸八块,再美美地大吃一顿,野狼也没去捉山羊崽为什么山上的动物突然变得那么和谐呢?
在经过分析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它们是因为夏天太炎热,把所有动物的生态环境给搞乱了,所有动物只能靠这个有鳄鱼的湖来喝水,在渴得危及到自己生命的情况下,谁还会浪费体力去为了打一个猎物,让自己结束生命呢?但是问题又来了,鳄鱼十分凶猛,无论是什么动物跑到湖边舔一口水,鳄鱼就会咬住它的嘴巴把它拖下水大吃一顿,读后感《战象读后感》。
但是大象就不一样了,大象的身体巨大,只要鳄鱼跑去咬住它的腿,大象狠狠地用粗壮的鼻子一抽,鳄鱼轻而脑震荡重而死掉。大象们也愿意扮演这个警卫角色,几头大象围成一个半椭圆的保护区,所有动物欢呼雀跃地跳入水里,小鹿和大灰狼一起戏水,公鸡用翅膀泼水帮豺狼洗澡,大自然展现出了和平的样子,大象也非常喜欢这样子,这就是大象为什么能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担任草原长的原因了。
大象爱好和谐,不会像狼、狐狸、红豺一样总是有坏念头,但是又具备了羊的温顺,也具备着虎的力量,也很愿意为大家服务,就是这几点,才让大象在草原上人见人爱。
沈石溪写的故事不仅具备了丰富的知识也具备了动物的本性,以最好的方式写出了动物的心声,这就是我喜欢沈石溪的书的原因。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
《给大象拔刺》读后感1
《给大象拔刺》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关于大象的故事。
《给大象拔刺》讲了作者被两头大象劫持去给他们脚上有伤的孩子治疗。医生用了各种的办法,终于把小象脚上的此给拔了下来。大象一家为了感谢这位医生,就送给医生一个装满蜂蜜的野蜂窝。
我看了这个故事后,发现大象和人一样,拥有丰富的感情和聪明的脑袋。象爸爸和象妈妈多关爱自己的孩子呀!它们很聪明,知道找一个背着药箱的医生来治疗自己的孩子。
大象一家最后把蜂窝送给这位赤脚医生,说明大象也知道感恩,就连动物都知道如此,那更不要说我们人了,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学会感恩。
我通过这个故事还可以看到人和动物可以做兄弟,朋友。近年由于人类的大量砍伐树木,破坏地球的环境,让动物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动物。
《给大象拔刺》读后感2
人间处处有真情。是啊,在这世界上,父母对自己的情谊尤为重要,而真情也是无处不在的。有人说:“世界上只有高级动物——人类才有真正的亲情,而所谓的动物也有亲情是无稽之谈。”而我认为动物们的亲情比我们人类的更可贵。
今天,我看了沈石溪写的著作——《最后一头战象》。其中共有三大动物小说,12个故事。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给大象拔刺》。它讲述了一个大象之间充满爱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我"走到流沙河边的大湾塘时,有一公一母两头大象拦住了我,让"我"给他们的孩子拔刺,"我"小心翼翼得拔,但小象还是觉得疼,经过很长时间,好不容易,终于帮那小象拔出了刺。这时它们一家子才带着感恩的心离开。
而在平常生活中,大、象是非常怕人的,通常它们见到人就会逃跑。而现在,它们为了挽救自己孩子的性命,不顾自己的生命,让“我”给小象拔刺,可见这两头大象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有多深。
在我们生活中,亲情是生命的源泉,亲情是健康的资本,亲情是搭建感情的桥梁,是通向互爱这之门的光阴大道。而亲情又是可贵的,亲情是洁白的,亲情是美丽的,亲情是快乐的,亲情又是无私的。
平日里,小狗为孩子们喂奶是一种亲情,鸟儿们为了孩子们而不顾生命危险引开敌人是一种亲情,孩子们为自己的母亲觅食同样也是一种亲情。
亲情无处不在,大家的身边都有亲情。让我们珍惜这宝贵的亲情吧!
《给大象拔刺》读后感3
我最近读了沈石溪写的《小火鸡与狗妈妈》,它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而我最喜欢这本书中的《给大象拔刺》这个故事。
《给大象拔刺》讲的是一个赤脚医生的经历。我从中知道了什么是赤脚医生,原来是因为当时农村缺医少药,于是就挑一些有文化的青年,到医院培训三五个月,发一个药箱,边劳动边行医,可以为农民治一些简单的常见的病。
故事中这个赤脚医生的一生里,不仅给农民治过病,还给大象治过病呢!在一个清晨,赤脚医生背着药箱到橡胶林去巡诊,但他被一头半岁左右的小象父母拦住,并带到了树林深处。他发现小象咧着嘴,鼻子有气无力的甩打着,右前腿血淋淋的。原来小象的右前腿受了伤,公象和母象由于爱子心切,便想到路上劫持个人来替小象医治。
好聪明的象啊!好像查过档案似的劫持了一个赤脚医生。赤脚医生不敢不治,怕大象不放过他,就立刻给小象检查伤口。原来是一根一寸长的铁钉扎进了小象的足垫!而小象也很勇敢,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完成了这次手术。伤口清洗干净后,小象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得勉强能行走了。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下午,赤脚医生又从那条路经过时,突然,一个比冬瓜还大的野蜂窝掉在他的面前,里面蓄满了金黄色的蜂蜜。他惊讶的抬头望去——哦!是那头小象!它朝赤脚医生友好地扑闪耳朵、挥舞鼻子,显然,这是付给他的医疗费。有趣的是,小象还欢快地奔到医生面前把鼻子伸到他的鼻子上,准备按象与象之间的礼仪钩鼻尖表示友好,可惜,赤脚医生的鼻子只有一寸高,没法跟它握鼻。
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不仅有趣还使我感触很深,小象的勇敢,还有象爸爸与象妈妈的机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给大象拔刺》读后感4
爸爸在上一年级的时候送给我一本书,书名叫《给大象拔刺》,我刚看了一点,就已经爱不释手了。
《给大象拔刺》讲了一个兽医上山采药时,一只公象顶着他的后脊,仿佛要带他去一个地方。兽医无力反抗,只好胆战心惊地跟着大象走。大象把他带到了一个深山里,那有一只受了伤的小象在痛苦地呻吟着,旁边卧着一只几近绝望的母象。公象用它的鼻子把兽医往前一顶,兽医明白了它的意思,是要他去救他的孩子。于是兽医就慢慢靠近小象,原来小象的前腿里扎了一根刺。经过艰难的治疗,小象的腿终于包扎好了。
过了几天,兽医再次上山时,又看见那只小象还有它的爸爸妈妈,小象已经完全康复了。公象用鼻子拍拍自己的背,然后就蹲了下来,兽医明白后就坐了上去。它们一家就慢慢悠悠地往前走,过了一会,它们来到了悬崖边,兽医吓了一跳,害怕地不敢动弹。只见大象用鼻子卷住了悬崖岸边的一棵树上的蜂蜜,所有的蜜蜂都飞走了,他把蜂窝送给了兽医。
读完之后,我很感动,一头牲畜都知道要感恩救它的人,更何况我们人呢?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古训。海伦·凯勒成名后仍然不忘她的老师;霍金瘫痪后仍庆幸自己还有一个可以思维的大脑;冼星海在恩师去世时,还辛辛苦苦地找了一束紫丁香献给恩师;亿万个孩子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辞辛苦。这些人取得成就后都不忘感恩,都不忘报答。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相信,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给大象拔刺》读后感5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最后一头战象》的书,里面有一篇文章《给大象拔刺》,让我很久都难以忘记。在这篇文章里,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动物也有思想。
当大象知道“我”是个赤脚医生的时候,便把“我”“绑架”到树林里。母像用那根小象的头顶抚摸着小象,公象则用鼻子卷起“我”的手腕,使劲往小象那儿托拽。它们是想让“我”给小象看病。
动物也有感情,大象的感情和人类一样,当“我”把小象弄疼的时候,大公象双眼喷着毒焰,用长鼻子把“我”的脖子勒住了,虽然,它不满意“我”把小象弄疼了。当“我”对小象发脾气的时候,母象用它宽宽的嘴朝我大吼,它们都是心疼小象了。
动物也懂得感恩: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下午,我又从那条路走过。突然,一只蓄满了黄金的蜂蜜的大野蜂窝掉在我的面前,“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上次“绑架”过“我”的家子象,它们朝我友好地扑扇耳朵挥舞鼻子。原来,它们是在感谢我,所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人类的我们,一定要和动物交朋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给大象拔刺》读后感6
昨天我在看书的时候看到一个有趣的题目《给大象拔刺》。我禁不住笑了起来:怎么会呢?现在的大象见到人躲还来不及呢,怎么见人不跑?我急忙看起来。
原来,作者在西双版纳当过赤脚医生。有一次,他去附近的村子巡诊,结果路上遇上了一家子象:小象的脚受伤了,公象和母象在路上拦住了作者去给小象拔刺。在拔刺的时候,小象疼得受不了了,公象和母象为了不让自己的宝贝受苦,分别给作者进行了惩罚:一个冲着作者的耳朵吼,另一个时刻准备把“我”吊起来。于是作者只好小心翼翼的给小象拔刺。拔完后,由公象开路,母象在后面,离开了。过了几天,作者去打猎时,这一家子象给了我一些蜂蜜,表示感谢。
读了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沉思:一只小象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那么爱护,何况人呢?我们给爸爸妈妈提意见的时候,不用想就提了一大堆。可你们知道吗,爸爸妈妈也是为了你好呀!所以,不要再怨爸爸妈妈了,不要再惹他们了!
《给大象拔刺》读后感7
《给大象拔刺》里讲的是“我”被两头大象逼迫,给他们受伤的孩子拔去脚上的刺的故事。人怕疼象也怕疼,尽管“我”给小象用了麻药,小象还是疼的大哭大闹,害的“我”有好几次差点被大公象判了“绞刑”,多亏了母象的劝告,“我”才“幸免于难”。“我”用尽了各种办法,才使小象平静下来,最后终于成功的把小象脚上的刺拔了下来。之后大象家庭还给了“我”一盘蜂蜜作为给“我”的“诊疗费”呢。我想这也许就是辛勤劳动的收获吧。
读完这个故事我体会到,象和人一样也拥有聪明的大脑和丰富的情感。你看象爸爸和象妈妈多疼爱自己的孩子啊,给它找吃的,孩子受伤时还知道找人类给它治伤,在它痛苦时不停的安慰它。故事里的主人公也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既给小象治好了病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是啊!我们人和动物就应该互相帮助,和平共处,共同爱护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还应该向故事里的主人公学习,学习他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善于思考,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给大象拔刺》读后感8
《给大象拔刺》这篇文章是《最后一头战象》中,第一篇文章,也是最感人的一篇文章。
本文的作者沈石溪曾经做赤脚医生,给边疆农村的人治病。可是,一天清晨,沈石溪正要去到农民家里给那里的人治病,在路上走着的时候,有一只大公象站在他的面前,大象把他带到一棵大树下。那里有一只小象,小象的右腿受了伤,大象要他给小象治腿。他不得不答应了。在他给小象治腿时,小象一直在痛苦的叫,把大公象惹怒了,几次都想用他那两根洁白的象牙捅他个透心凉。从这里可以看出大象爱小象的感情。
从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动物与动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一样的,动物之间也是笔记情的。
《老象恩仇记》读后感1
寒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沈石溪,书名是《老象恩仇记》。
这本书有六个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白象家族》,这个故事讲了主人公“我”在家门口遇见了一头生病的小象,“我”把它救活了,它带着“我”认识了它的家族——是一个白象家族,我便和它们成为了朋友,“我”和它们在一起玩,一只老虎突然向白象家族袭击,在搏斗的过程中,白象家族一名成员受了重伤,搏斗了好长时间,白象家族齐心协力地把老虎打败了。
我喜欢其中的小象银灰鼻,因为它带着“我”又认识了一些朋友,还帮助过“我”,心很善良。我喜欢《白象家族》这个故事,因为在描写白象和老虎搏斗的过程中,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介绍白象家族的时候,也写得很细致很生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要多交朋友,要多动脑子,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多帮助他人。
《老象恩仇记》读后感2
《老象恩仇记》中讲老猎人最初当着它的面杀死了它的母亲,结下了不共戴天的血仇,可老猎人后来又一手把它养大,特别是当土司的兵丁把它捆—绑起来准备杀象取牙时,老猎人冒着杀身之罪把他放了,并放归山林,50年后老象去还老猎人对他的恩和仇,他把老猎人打了翻在地,但又把象牙撞断给了老猎人。看完后,我想,倘若不是象糯瓦,而是一个人,面对既是仇人又是恩人,会如何处理呢?百分之五十的仇,百分之五十的恩,人类的思维可以综合归纳,可以互相抵消,正如一个正数和负数相加,答案等于零,无仇无恩了。但象并不具备人类的思维。而象。只有直思维,一是一,二是二,仇是仇,恩是恩。仇也要报,恩也要报.
这个故事并不是什么佳作,但这个故事让我体会到了动物世界中的生死传奇,让我体会到了另类生灵的动人故事
《老象恩仇记》读后感3
在一家农舍里,“我”看见了一只小象在暴雨中迷了路,就让他在家里住了一会,“我”给他起名叫银灰鼻。象妈妈找到了她的孩子,很感激“我”,就让“我”认识了白象家族。在“我”有困难时,是象家族帮助“我”摆脱困境。在“我”发烧的时候,是他们陪伴着“我”。在“我”要被老虎吃掉的时候,是他们挺身而出,让“我”虎口逃生,可就因为这件事,让这个白象家族年龄最老的象给受伤了,象能预知到自己什么时候去世,老象它也预知道自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所以,“我”就凭着跟他们的关系,和他们一起去了象冢。可是“我”因为自己的小便宜偷走了他们家族的象牙,让象族失去了对“我”的信任。每天上午,“我”在山上叫银灰鼻的名字,总是没人理“我”。
通过这篇故事,我知道了,原来象像我们人类一样,也有感情呀!他们的感情似乎比我们还要棒,知道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老象恩仇记》读后感4
有一天我看了《老象恩仇记》,这个故事是沈石溪写的,我觉得很好看。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名叫波伢柬的人,二十多岁的时候帮土司打猎。他杀死了一头母象,把生下来不久的乳象带回家。波伢柬用心把它养大,十年后乳象糯瓦长成了大象糯瓦。一天土司的千金小姐出嫁了,还说要杀掉糯瓦,拿它的象牙做嫁妆。波伢柬冒着生命危险,把糯瓦偷偷放回了森林。四十年后,波伢柬八十岁了,糯瓦也应该六十岁了,波伢柬知道大家都走向生命的尽头了。按照大象的习性,它们在生命结束前,要把所有的恩怨了结,所以他要给糯瓦这个机会。结果他在森林里等到了糯瓦,糯瓦先是把他重重地摔在地上,报了仇。再把宝贵的象牙用力撞到坚硬的树干上,牙掉下来了,糯瓦用鼻子送到波伢柬面前,报了恩。之后便悄悄的离开了。
我觉得大象糯瓦真厉害,可以这么用力地把自己的牙齿撞出来,承受了巨大的痛楚,他是多么地感激波伢柬呀!而且他还懂得要报仇,也要报恩,真是一种特别的动物!
《老象恩仇记》读后感5
我有一个偶像,我非常崇拜他,他就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他的每篇小说我都十分喜欢看,这几天我就看了一篇叫做《老象恩仇记》。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名叫波伢柬的人,三十多岁的时候帮土司打猎。他杀死了一头母象,把生下来不久的乳象带回家。波伢柬用心把它养大,但是却与它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杀母之仇,十年后乳象糯瓦长成了大象糯瓦。一天土司的千金小姐出嫁了,还说要杀掉糯瓦,拿它的象牙做嫁妆。波伢柬冒着生命危险,把糯瓦偷偷放回了森林。四十年后,波伢柬八十岁了,糯瓦也应该六十岁了,波伢柬知道大家都走向生命的尽头了。按照大象的习性,它们在生命结束前,要把所有的恩怨了结,所以他要给糯瓦这个机会。结果他在森林里等到了糯瓦,糯瓦先是把他打成了重伤,报了仇。再把宝贵的象牙用力撞到坚硬的树干上,牙掉下来了,糯瓦用鼻子送到波伢柬面前,报了恩。之后便悄悄离开了。
这个故事让我体会到了动物世界中的生死传奇,让我体会到了另类生灵的动人故事。
《老象恩仇记》读后感6
老象恩仇记内容十分生动有趣,特别精彩,通过这本书我详细的了解到象群的生活习性,而且大象也和人一样是有感情的,是唯一一种会因为爱情、亲情、友情而感动落泪的'动物,但是大象也是一种报复心理很强的动物,原来,凶猛的动物也有温柔的一面,温顺的动物也会有情仇。
此书共写了六个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白象家族这一篇,讲的是作者下放到西双版纳插队落户,独自住在橡胶坪的箐沟里,替曼广弄寨子看守一百多亩橡胶园,四周还都是原始森林,寨子又在山外很远的地方,十分偏僻。通过一头和人差不多高的十分罕见的小白象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因受伤而闯入他家开始,他就注定和这个完整的白象家族牵扯上了,其中有感动、有悲伤、有愤怒。
这头小白象除半截鼻子银灰色外,身体的其余部分均为白色。所以主人公给他起了个银灰鼻的名字。这头银灰鼻在风雨中失散离群,孤独无援,挨饿受冻,感冒发烧,通过书中的主人公细心的照顾、呵护很快就退烧了。等天亮后,小象听到妈妈的呼喊,就又回到了它那个白象家庭。就因为这个,主人公从而得到了银灰鼻的信任,大象是一种很讲感情的动物,爱憎分明,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小象后来又带着他的一大家子找到了主人公,还一一向家人介绍了它的这位恩人,通过大象家族每个成员的种种试探合格后,从此他成了这个白象家族的值得信任的朋友。
通过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感情也越来越深,越来越互相信任。有一次大象发现在一棵很高的树上有一个蜂窝,大象们闻到了蜂蜜的香味,馋的口水吧嗒吧嗒的流淌下来,可是怎么也够不着,正准备放弃的时候,主人公主动爬到了树上冒着被熊蜂蜇的危险帮助它们把蜂巢捅了下来,虽然头被熊蜂蜇了两口,但为了友谊他还是那么做了。这以后,白象家族和他的关系就更亲密了。还有一次主人公到山上去捡黑木耳的途中遭遇到一只老虎的袭击,眼看就要进入虎腹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白象家族赶来了,这才算是捡回了一条命。在这场决斗中,最老的一头白象还被虎咬伤了,主人公也天天来给它消毒、上药、包扎,可必竟这头老象年老体衰,虽然被虎咬的伤口不是致命伤,但最终还是提前感觉到死亡的到来。说到这里还得先说说西双版纳流行关于象冢的传说吧。大象是一种有葬礼习惯的动物,每个象群都有自己的传统墓地,也就是象冢。除了意外横祸,亚洲象绝不愿意自己暴尸荒野。象很聪明,能预感到自己的死亡,当老象知道自己快不行的时候,就会在象群的陪同下从容地走向象冢,与祖先的尸骸埋葬在一起。象冢通常都在杳无人烟的密林深处,极难发现。不少猎人为了得到珍贵的象牙,四处寻找。然尔大象把象冢视为圣地,恪守秘密,又因为大象寿命很长,没有天灾人祸的话,平均可活到六十岁,碰到大象葬礼的机会十分渺茫,因此,尽管人人都知道有关象冢的事,但至今没人找到过真正的象冢。
就是因为这个传说,主人公想尽一切办法想随从大象们一起去象冢看看,银灰鼻的爸爸不让他跟随,可是他利用银灰鼻对他的信任骗取大家。他其实是存私心的,在来的路上他用布条做好记号,自己好顺利的到达象冢扛几根象牙。一方面是信义和道德,另一方面是解决生计问题的良机,他最后选择了后者。
可想而知,他从此失去了白象家族对他的信任。任凭他如何呼喊,也不见白象家族的影子。
在他没有违背信任时是多么好的一个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其乐融融的团体,可是因为他的私心,这种默契这种信任从此就不复存在了。虽然他后悔莫及,但是迟了,太迟了……
真希望大象再原谅他一次,给他一个机会,最后能恢复到原来的融洽,否则他会终身不安的。
希望每个人在努力得到他人的信任时不要再轻易的失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780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