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突破读后感350字聚集90条-读后感
零的突破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0的突破》,射击神手许海峰让我感到了他为中国争了一口气的壮怀激烈!
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自选手射击比赛开始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52年来我们国家没有在奥运会上夺得过金牌,这次是否能实现0的突破呢?许海峰站在40号靶位上,握紧枪决心为祖国争光,读到此处,我欢呼着为许海峰加油!有一位外国名将叫斯卡纳克尔,他与许海峰的争夺十分激烈。到最后一场比赛了,斯卡纳克尔决定超过许海峰。许海峰前三枪打得不错,但第四、第五枪只打中了八环,斯卡纳克尔趁机赶上来,这对许海峰极为不利,许海峰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又走到靶台前,他握紧了枪,砰!砰!砰!三发子弹从他枪口呼潚而出,“十环”“十环”“九环”胜利了,许海峰夺得了男子自选手射击中夺得了冠军,为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为祖国争了光。
大家们都欢呼起来,我激动的说:“祖国万岁!”,许海峰为祖国争了光,添了彩,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和骄傲!
零的突破读后感 篇2
1932年我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1984年我国运动员许海峰获得有史以来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1992年我国运动员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第一次举办奥运会;2008年第一次获得女子团体体操金牌;2008年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男子游泳奖牌。
中国的奥运史至今的发展可以用“零的突破”这四个字来形容。“东亚病夫”这四个字早已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零的突破”。
我想:“零的突破”不仅能体现在中国的奥运发展史,也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第一次帮助同学、老人;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第一次观看奥运会……
我从中悟得:一个人的失败,有时就是不敢尝试;不敢突破寻常,只会千篇一律;不敢发明创造,害怕周围的舆论,邻里、家里的骂声。只要敢尝试即使你失败了,也不会留下任何遗憾;相反如果你不敢尝试,看见别人尝试了之后,你也会遗憾终身。
我就是亲身经历过不敢尝试的滋味:有一次我到我的姐姐家去玩,她说要去看楼上他们种的花。结果那是需要爬梯子的。我不敢上去,害怕从梯子上摔下来。当姐姐爬上去以后,我听见姐姐说:“你快上来吧,上面很漂亮。”我听了以后,就上了梯子。可是爬了一两步就下来了。姐姐不断的'叫我上去,我很想上去,但是害怕却阻止了我的脚步。就这样,因为不敢尝试,我就没有看见美丽的花。
朋友一定要勇于尝试,否则会留下终身遗憾。
零的突破读后感 篇3
有一个人叫殷剑,想必大家在没看奥运的时候,都不认识她,而奥运会后,她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她就是创造我国有始以来的第一枚女子帆船冠军得者,使中国在国际帆船比赛中有了零的突破。
俗话说:“十年寒窗苦”,这正是殷剑这些年来训练的真实写照。训练中她顶着巨大的压力怀着强烈的渴望:要为中国创造辉煌,要为中国赢得零的突破,不让外国人说我们帆船不行。
在这期间,她受了不少苦头,还坚强的挺过去。要想成为一位奥运冠军,必须要有一个健康体魄,更何况她参加的又是这种激烈的运动。可是命运有点捉弄人,有一回她去医院检查,竟发现自己左骨有点儿分裂。这给她的训练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教练对她说:“下回再来,回去好好疗伤吧!”“不”她坚决地回答,又含着泪水去场地训练。
有一次,她在帆船上驾驶的时候。突然,脚非常疼,可她为了2008年比赛那一天,她不惜一切,忍痛坚强地训练。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我国这次帆船比赛中她用自己的坚持与守望,获得中国有史以来的在帆船竞赛中的第一个冠军。这难道不是奥林匹克精神给予她的荣耀吗?更是她用汗水与心血凝铸起来的一次胜利。
这女子帆船零的突破的金牌真来之不易。这金牌蕴含着奥林匹克的精神——坚忍。
最近,我读了《英雄中国》这本书,感触颇深。
当我看到这本书封面上印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宏伟壮观的天安门城楼、壮丽的华表等这么美丽的画面时,我就好想快些一饱眼福。于是,我就赶紧拿起来津津有味的阅读起来。我先观看了从“东亚病夫”到“举办奥运会”这一章节。就中国被西方一些种族主义者称之为“东亚病夫”。但在1959年,我国运动员获得了第一个世界乒乓球冠军之后,人们渐渐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之后中国奥运史上“零”的突破,血洗了“东亚病夫”的屈辱,这是全世界华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在那一刻,中国人向世界呐喊:“中国站起来了,中国站起来了。”
我从书中知道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的`文化遗产举不胜数。甲骨文、青铜器、长城、故宫……他们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是全世界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长大了,我愿意为人类开辟新的文明历史献出一份力量,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只鸡,如果不愿成为腹中的食物,就只能破壳而出,成为生命;一个人,如果不想被社会淘汰,就只能向内壮大自己,成为命运航船的舵手。鸡蛋如此,个人如此,国家社会亦然。一如《圣经》中说:自救,上帝方能救你。
当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场里齿轮转动,机器轰鸣,世界像上了发条一样,日夜不停地完成近代化的建设,清政府不愿意破壳而出,它固守着自己小农经济的安逸,固守着自己天朝上国的荣耀,中国,四大发明古国之一的中国,黄河九次改道的.中国,发明了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的中国,像龙一样盘踞世界五千年的中国,这样的中国,却只是被动地等待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被动的等待命运对自己的安排,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八股取士、打压新政,一个拒绝成长的嫩芽长不成参天的大树,一个拒绝进步的国家免不了沦为殖民地的下场,既然清政府不肯做自己的救世主,等待它的就只有被灭亡。与其说是穷凶极恶的侵略者用武力使它屈服,到不如说是这个朝代自己的选择。
突破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这是在世界变化发展中永恒不变的万能守则,是避免被历史车轮碾碎的唯一途径,在国际汽车展销会上,各国都为保护车辆不受损害制定了详细的“顾客守则”:不得用力开闭车门,不得随意拉扯方向盘,只有德国不同,它告诉顾客,尽情摔打,尽情拉扯,破坏你能破坏的一切零件,结果德国车身上的缺点全部暴露出来,在投入销售后,德国车以其尽善尽美的品质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迅速抢占了世界市场。正因为德国的汽车生产商们明白,与其让消费者在使用后投诉自己,被动招架,不如主动改进车本身,发展自己,做自己的救世主。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作为卑微而渺小的人类,如果不愿被社会抛弃,就只能破壳而出,做自己的救世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79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