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的故事读后感汇聚90句-读后感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一唱三叹,一波三折使短短的小诗具有了无穷的韵味。诗中有一「问」三答,将三番问答精简为二十字。既写出了诗人感情的逐步深入及对友人的关切,又表现出作者构思谋篇的匠心。
那一年,诗人上山访师,不遇师而遇一童子,说师傅采药去,只在此山中。诗人顺着童子手指的方向看,只见云里雾里,他要访的人杳无其踪。
为此不遇,诗人改变了人生的.方向,一个要隐逸世间的人难相遇,因为他们虽有柴门常不关,片云孤木伴身闲。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拟移家更上山。让你去遇而不遇的才是真正的隐者,他们不会如王维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不会如杜甫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诗人一去,怀着一点尘心,往往都会遭遇不遇,所以诗人不遇的诗很多,此种不遇反而让他们更见诗境,似乎隐者先知,以一不遇让诗人达到此行的目的。诗人本也是个功名利禄客,来此山中不为烟霞客,只为赏烟霞,就像白居易说的《晚出寻人不遇》:篮舆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所以隐者遇之还不如不遇,此一不遇,人间还可以遇一首好诗,这才是一个诗人访隐者的价值。
所以,我们有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读后感1
这个暑假我读了古诗70首,其中一首《寻隐者不遇》让我不能忘记。
初春时节,贾岛去山中寻找隐居在山里的一个朋友,可是却没有遇见,只好从山上下 来,他慢悠悠的走在一条羊肠小道上,欣赏起初春时这路边的美景,远远看去只见路的两旁长着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松林。小草也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一丝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在这些花里还有一颗不起眼的桂花树,从远处看多么像一位穿着一件黄白相间衣服的美少女啊!走进一瞧,上面开满了许多小花,花瓣的片数各不相同,有四片花瓣的,还有五片花瓣的以及一些非常少见的六片花瓣……看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色,贾岛便忘了时间,等回过神来,已经是大中午了。此时正好 路过一个村子,心想:都中午了,我应该在这里歇歇脚。于是他走进了这个村子,可是刚走进村子看见自己的朋友原来的住处,远远只见一个小孩正和一只大花猫 在门前玩耍。于是便走了过去。童子抬头好奇的看着贾岛,大花猫也喵喵直叫好像说:“你找谁呀,你找谁呀?”
贾岛问:“你师父在吗?”
童子摇摇手答:“他不在。”
贾岛又问:“那你知道你师傅去干吗了?”
童子答:“他刚刚去采药了。”
贾岛问:“你师傅去哪采药,你能不能带我去?”
童子答:“不行,师傅虽然就在这座山里,但云雾太多了,不知他在何处。”
贾岛听了便起身告退,他走在路上心想:也许我这位隐居在山里的朋友就想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被别人打扰。于是便大声吟诵道: 松下问 童 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让我多么向往,能够像隐者一样的生活在这美好的环境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寻隐者不遇读后感2
有一天,贾岛去寻访一位在山林中隐居的隐者,他经过艰难的跋山涉水,满怀希望来到了一座山林幽深、云雾弥漫的大山中,这里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在松树林下,诗人问童子:“你师傅到哪里去了?”童子说:“师傅上山采药去了。”“你师傅去哪里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只是山高林密、云雾弥漫,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采药。”童子说。贾岛虽然没有见到隐者,但是童子告诉了隐者去的大致方向,这让贾岛失落的心情有了一些安慰,然而,大山的深处云遮雾障、山高林密,不知道隐者在深山的何处采药,这使贾岛心中的一线希望彻底破碎了。他失望的回去了。
寻隐者不遇读后感3
隐士指古代一些怀才不遇的人,他们常常心怀理想却找不到舞台去施展。于是便借诗抒怀,贾岛寻隐者不遇便是其中佼佼。全诗描写了一幅访隐不遇怅然若矢的情境,作者笔下人物兴冲冲去往隐士所居却被弟子挡于门外。询问之下言说老师外出采药未归。此人急于见到该位高人便让弟子速去寻找弟子却说不知道,老师的去处于是他便离去了。诗中人物那种寻人不到弟子傲慢态度就好比像当今社会求人办事手下那种不可一世趾高气扬的样子以及本人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势,其实这样的人是最没本事。一个有本事的人和气微笑示人有问必答甘愿作阶梯蜡烛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寻千里马》这篇故事是《感动学生100个寓言故事》的其中一个。在这一百个故事中,这个故事令我印象最深。
《寻千里马》主要讲述了伯乐善于相马,于是就写了一篇《相马经》。他的儿子想学相马本领,认为相马很简单,只要照着《相马经》上的描述去找就可以了。伯乐语重心长地就:“相马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说说就能领会的,你想去实践一下也好,也许从中能得到启示。”有一天,他儿子带着《相马经》就出发了。走了一个多月,经过了许多地方,终于在一个马市找到了并买了一匹和《相马经》上相似的千里马。他就高高兴兴地往家赶,可是没走过百里,马就倒地而死。这时他才明白出门前父亲说过的话。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外婆种菜。在我家前院前有一块地,外婆在这里种了许多菜。有一天,我又看见外婆在种菜,看着她种菜这么简单,于是我也学着种起来,并告诉外婆这棵是我种的,不让外婆动我的菜,我要自己通过劳动获得结果。过了没几天,外婆种的菜郁郁葱葱,而我种的菜枯死了,于是我迷惑不解,就去问外婆。外婆对我说:“种菜并不是简单的事,它的`程序很复杂。首先要选好菜苗,菜苗的根不能断,然后挖坑也十分重要,坑不深不浅才行;还要经过浇水、施肥等环节,这里面有很多的科学。”
哦,原来种菜和相马的道理是一样。其实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很难。只有去实践才能出真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