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爱喜禾我是爸爸读后感选录50条-读后感
《爸爸爱喜禾》读后感1
我爸爸很爱我,他常常陪着我玩,我们都很快乐。我以为全天下的爸爸都很快乐。在一次偶然,我看了一本书——叫做《爸爸爱喜禾》,我感受到蔡爸爸的快乐是用付出的爱换来的。喜禾是一个两岁就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因此蔡爸爸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面对命运的玩笑,蔡爸爸没有伤心,没有绝望,没有抱怨,甚至感谢命运。他每天都在教导喜禾,只想让喜禾成为一个普通的人。
蔡爸爸以他那笑中带泪的乐观,写出了这本书,让喜禾成为一个既不幸,又幸运的孩子,作为一个正常孩子的父母,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的呢?
最后我祝愿天下的自闭症孩子早日康复。
《爸爸爱喜禾》读后感2
暑假里,妈妈和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名叫《爸爸爱喜禾》。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我先看了一下目录,感觉目录的题目非常有趣好玩,但当我认真读完一篇又一篇的故事时,我却开始揪心起来,为喜禾,也为喜禾的爸爸。
喜禾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小孩,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小朋友,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小孩,他会吃电话,见到爸爸他会叫火车,他会把电视机推倒,马路上他会直接朝飞驰的卡车跑去,滑滑梯他会横着下,他会抠插座眼,会舔电线杆,会吃手能摸到的任何东西……他的行为太不正常了,但是喜禾的爸爸却很乐观很坚强,并没有因为他的病而放弃他,反而耐心帮助他,爱护他。我好想对喜禾说:“喜禾,虽然你得了自闭症,但你是个幸运的小孩,上天给了你一个世界上最有爱的爸爸,你是最幸福的!”我相信,在喜禾爸爸的精心呵护下,喜禾一定会治好病。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珍惜身边的幸福,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一切。我也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名医生,克服医学难题,治疗好每一名自闭症儿童,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
《爸爸爱喜禾》读后感3
午日,太阳炙烤着大地,我们班出奇地安静,那是因为我们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着课外书。我手中捧着一本书——《爸爸爱喜禾》,读完后,我心潮起伏,感慨良久。
《爸爸爱喜禾》以
文章看似毫无技术,实际则别有洞天。作者的种种精神让我敬佩不已,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是他得知儿子是自闭症后,并没有选择放弃他或让他自生自灭,而是仍然关爱并抚养他,给予他所有的爱。这个举动让我忆及了我的数学老师。一年级时,我们班有一个呆头呆脑的同学,每次考试都给我们班拖后腿,我们都嘲笑他。可我们的数学老师并没有这样,她无比耐心地给这位同学讲解题目,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给他补课。渐渐地,他的成绩提升了,慢慢考到了及格,良好……我们对他的态度也从冷嘲热讽变为了欣赏。数学老师的做法不正和作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吗?
另一个原因是他得知儿子是自闭症后,没有悲观消沉,而是乐观地面对生活,迎接困难。想一想我自己,学习古筝过于枯燥,就放弃了学习乐器。我和作者的心态相差如此之远,真让我内疚啊!
《爸爸爱喜禾》白纸黑字地告诉我在遇到挫折时,不能打退堂鼓,要像作者一样迎难而上。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爸爸爱喜禾》读后感4
《爸爸爱喜禾》是我很早就看过的了,当时很喜欢,总感觉到在开怀笑后那心底一抹淡淡的忧伤,那是心酸,为人父母的幸福和那种无法言喻的心酸。
今天,单位的同事说起他们认识的自闭症儿童,我想到我曾经看过的《爸爸爱喜禾》推荐给了他们,不知道怎么样,他们谈到所有的自闭症儿童都是傻的时候,我觉得好难过,其实,他们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真的很可怜,那个快乐的,那个打诨的,那个坚强的,那个可爱的爸爸,那个笑中带泪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的爸爸。
看到那个乐观向上的蔡春猪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后,我感觉我还是一个幸福的妈妈,一个幸运的妈妈。
难道不是么,每天回家,孩子会抱住我,使劲的吻我,告诉我她的肚肚在想我(肚肚想,表示心里想),;她会看巴拉拉小魔仙,学习里面的魔法,告诉我,她要保护妈妈;她会缠绕在我的膝头,和我撒娇,偷偷告诉我想吃不能吃的零食可不可以吃;她会站在马路上和我哇哇大哭,求我抱抱她,背背她,因为她的小腿好累,小脚好累;每天晚上她会找妈妈,因为知道妈妈就在她的身边,她会想办法钻到你的被子里,我们彼此闻着彼此的味道,那种味道如此甜美,她期盼和我在一起的所有时间,而我担心和她离开后的所有时间,我们彼此相依,那是我的幸福。
好久没有写了,孩子在长大,我似乎应该留给她一些她成长的记忆,这个懒惰的妈妈太多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忘记了还有这么美好的日子已经偷偷溜走,有的时候感觉日子过的真的很快,也许人生真的不长,我浪费的似乎已经太多,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在于自己的attitude。
《爸爸爱喜禾》读后感5
学校今年为老师每人发了一本书,我选了这本《爸爸爱喜禾》。封皮是充满童年色彩的黄色,还有纯洁如屏的白色。而关于这本书的内涵,实质却并非那么轻快明亮,主要是介绍爸爸和自闭症孩子之间的无奈和辛酸。本人的文学鉴赏能力有限,也只能说说自己的浅薄感受,它可能向我们传达有以下信息,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父亲在儿子患自闭症时的生活态度:作者用一种自嘲,调侃的方式来描述当时的心情,从怀疑、震惊、焦虑到接纳、平静的过程。其中折射出作者内心的愤怒、无助和绝望。让我们充满同情,产生共鸣;当然作者也很幽默,也展现了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没有因为生活欺骗他,他老是在悲伤,老是在哭泣。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家长学习思考的地方。对于孩子平时不愿意与人交流,或者近乎奇怪的行为,家长是否有更多的思考?而当孩子真正出现此类情况时,是否又像作者那样从容面对呢?
二、作者对患自闭症儿子的`疼爱是深沉的。从儿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的过程到为其治疗妈妈放弃工作等方面而作出牺牲,体现对作者子女的无私伟大的关爱。我猜测这可能幼儿园老师推荐此书的初衷和关键所在吧?特别是父母对存在某种缺点或缺陷的子女依然奉献出大爱,可能是我们家长应该最要受到启发的。
因为每个父母应该都会疼爱自己子女的,但目前这种社会现实情况下,父母完全放弃工作全力以赴为子女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到的。因而,换个角度来说,喜禾又是个幸运的孩子,因为他有一个疼爱他的爸爸,有一个当作家的爸爸,有一个才华横溢的爸爸,有一个对他仔细观察他的爸爸,有一个经济条件富足的爸爸,有一个为其放弃工作的妈妈,有一个关心他的爷爷奶奶,有好多关心他的亲戚朋友。如果他在一个经济条件拮据的家庭,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如果他发生我们的家庭,他有的条件我们都没有,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更加令人深思的和普遍的问题是,在我们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孩子时,我们能为她做些什么?该如何去爱我们的孩子?
三、自闭症的孩子心理是独特的。尽管作者以自闭症患儿的角度来描述周围的人物环境,想象力很丰富,但是作者毕竟不是自闭症患儿,因而我对这部分内容与患儿的客观实际是否存在一致我是存疑的,自闭症的语言思维有那么丰富吗?当然如果没有想象力,可能莫言也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总之,看了这本书后,平时家长和老师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色优秀,而今天我要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孩儿安好,便是晴天!
爸爸爱喜禾
我爸爸很爱我,他常常陪着我玩,我们都很快乐。我以为全天下的爸爸都很快乐。在一次偶然,我看了一本书——叫做《爸爸爱喜禾》,我感受到蔡爸爸的快乐是用付出的爱换来的。喜禾是一个两岁就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因此蔡爸爸的生活彻底改变了。面对命运的玩笑,蔡爸爸没有伤心,没有绝望,没有抱怨,甚至感谢命运。他每天都在教导喜禾,只想让喜禾成为一个普通的人。
蔡爸爸以他那笑中带泪的乐观,写出了这本书,让喜禾成为一个既不幸,又幸运的孩子,作为一个正常孩子的父母,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的呢?
最后我祝愿天下的`自闭症孩子早日康复。
【解密:写
误区一:假、大、空
今年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写自己真实的思想。专家指出,近年来发现考生编造情节的现象较普遍,一些考生为博同情得高分,不惜编造,如家里父母“离婚”、“死亡”之类的假情节,很明显看出是编的;还有的考生动辄编造一些离奇荒诞的故事,如星球大战、未来世界等。(next88)这类文章今年很可能“碰壁”。
专家指出,一篇作文能否打动阅卷教师、得到高分,因素是多方面的。情感真挚是首要的,即便是源于生活的虚拟情景,也应包含着真情实感。那些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必定不受欢迎。
误区二:仿、套、抄
近年来,一些考生抱侥幸心理,临场将考前背下的佳作进行仿造、套抄,这种现象引起了阅卷老师的高度关注,今年评卷规则规定,一旦发现作文为抄袭作品,将作严肃处理,直至判零分。
专家称,考生备考多读范文有必要,但关键在于从其中揣摩文章立意、构思,学习语言、表述为己所用,而不是模仿、套抄内容。
误区三:选材老一套
“材料新鲜”是今年高考作文材料的要求,它考查考生的阅读是否广泛、对生活是否关注。在近年的高考阅卷中,经常发现考生在选取材料方面“老一套”,举出的例子是用过千万次的,如屈原、雷锋、居里夫人的例子都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再则,部分考生喜欢在作文中堆砌材料,却缺乏针对性的分析论证,这样空洞的作文再不可能得到高分。
要写出鲜活有灵魂的华章,专家建议考生可将目光放到身边来:成长道路、身边人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
误区四:文体怪异
专家称,高考中创新可以,但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文体形式一定要与内容符合;二是既然选择了一种文体,就应按照文体的特点、要求展开写作。
爸爸爱喜禾
学校今年为老师每人发了一本书,我选了这本《爸爸爱喜禾》。封皮是充满童年色彩的黄色,还有纯洁如屏的白色。而关于这本书的内涵,实质却并非那么轻快明亮,主要是介绍爸爸和自闭症孩子之间的无奈和辛酸。本人的文学鉴赏能力有限,也只能说说自己的浅薄感受,它可能向我们传达有以下信息,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父亲在儿子患自闭症时的生活态度:作者用一种自嘲,调侃的方式来描述当时的心情,从怀疑、震惊、焦虑到接纳、平静的过程。其中折射出作者内心的愤怒、无助和绝望。让我们充满同情,产生共鸣;当然作者也很幽默,也展现了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没有因为生活欺骗他,他老是在悲伤,老是在哭泣。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家长学习思考的地方。对于孩子平时不愿意与人交流,或者近乎奇怪的行为,家长是否有更多的思考?而当孩子真正出现此类情况时,是否又像作者那样从容面对呢?
二、作者对患自闭症儿子的疼爱是深沉的。从儿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的过程到为其治疗妈妈放弃工作等方面而作出牺牲,体现对作者子女的无私伟大的关爱。我猜测这可能幼儿园老师推荐此书的初衷和关键所在吧?特别是父母对存在某种缺点或缺陷的子女依然奉献出大爱,可能是我们家长应该最要受到启发的。因为每个父母应该都会疼爱自己子女的,但目前这种社会现实情况下,父母完全放弃工作全力以赴为子女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到的。因而,换个角度来说,喜禾又是个幸运的孩子,因为他有一个疼爱他的爸爸,有一个当作家的爸爸,有一个才华横溢的爸爸,有一个对他仔细观察他的爸爸,有一个经济条件富足的爸爸,有一个为其放弃工作的妈妈,有一个关心他的爷爷奶奶,有好多关心他的亲戚朋友。如果他在一个经济条件拮据的家庭,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如果他发生我们的家庭,他有的条件我们都没有,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更加令人深思的'和普遍的问题是,在我们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孩子时,我们能为她做些什么?该如何去爱我们的孩子?
三、自闭症的孩子心理是独特的。尽管作者以自闭症患儿的角度来描述周围的人物环境,想象力很丰富,但是作者毕竟不是自闭症患儿,因而我对这部分内容与患儿的客观实际是否存在一致我是存疑的,自闭症的语言思维有那么丰富吗?当然如果没有想象力,可能莫言也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总之,看了这本书后,平时家长和老师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色优秀,而今天我要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孩儿安好,便是晴天!
爸爸爱喜禾读后感(二)
这本书我在高中的时候就曾经看过一点,不过没有仔细的看完,今天突然又将他想起来,于是马上找出来看了一遍,再看一遍仍是满满的感动。
蔡春猪,一个因自己的儿子是自闭症而自嘲自己是高级知识分子的爸爸,只因为医生说明自闭症患儿多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一位将最动人最幽默的话语写给儿子的沉默的深情的父亲,一位将命运的獠牙当做微笑的勇敢的人。经历过三十多年的风雨之后,小蔡迎来了他人生的也许是唯一个孩子,可惜的是,老天爷在创造他的时候,将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所以这个孩子并不适应我们这个世界,他只有选择沉默----他是个自闭症儿童。这位爸爸没有被命运的捉弄而击败,在经历过短暂的失落挫败,哭泣绝望之后,他又一次的成了在微博里狂开玩笑,嬉笑怒骂的蔡春猪,只不过,主角都换成了儿子与他自己,“爸爸爱喜禾”这个名字,成了感动的代名词。“每个孩子都是奇迹,而喜禾,是神迹”喜禾是那么与众不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爱他。看这本书的时候,很多次我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但在笑过之后又会感到很难过,这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乐观的与命运斗争的故事,他的孩子本该与所有的孩子一样,却因为医院的一句原因未知,治疗无方被判定永远都不会与正常的孩子一样。不过这不能阻止这位父亲对孩子的爱,是的,因为深爱所以宁愿用玩笑来为本应灰色的生活带来阳光。周国平说:悲痛的极限是哭着笑,笑对人生最悲惨的苦难,人因此而成了半神。成为半神已经是苦难之子的最高成就了。这位伟大的父亲是神。
有一句话说: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喜禾,你的父亲将你当做生命一般的疼爱,所以你一定不要辜负他的期望,要永远的快乐和幸福。
这本书感动了很多人,所有的人都在为这位父亲而唏嘘感叹,命运就是这样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了你一个选择,通往光明或黑暗,毫无疑问,蔡爸爸选择了给自己的世界带来光明。看到这么一段:“摔倒之类的,我儿子从来都不哭,自己爬起来,顶多是摸摸摔到的地方,很快就若无其事了……医生说他们(自闭症的小孩)疼痛感弱,所以不会觉着疼。但我觉得疼。”我没有养过小孩,所以感受不到那种从身上掉下肉般的疼痛,我只是单纯的觉得鼻酸,我也觉得心疼,是为这个可爱的孩子也是为了这为父亲。朋友,工作和恋人都是可以选择的,但只有亲人是不可选择的,因为她们的存在,我们的人生才有了温度,我想,无论怎样的疼痛,喜禾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即使一直疼下去也是好的。这样这对夫妻才有勇气坚持下去。
看到作者给儿子写的一封信,很简单的文案里透出的是父亲浓浓的爱,他不停的自嘲,不停地逗笑所有人,但却在自己的脸上留下一点湿意,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也只是说了一句话“我想我以后的生活可能要改变了。”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所有人都不感到那么大的负担,他将所有的苦涩装进背包,将乐观扛在肩上,一路的行走,一路的微笑。我相信他们一家会幸福的,以最大的程度笃定。
她们说自闭症儿童是来自星星的孩子,我也相信,这样的可爱的孩子也许就根本不喜欢我们现在的世界吧,王小波说:“他们把世界弄得越来越适合自己居住了。”所以喜禾你只是拥有自己的世界对吧?那么在那个世界你一定要快乐哦,不过还是偶尔要回这个世界看看,毕竟这里有最爱你的爸爸和妈妈。
爱真是一种奇怪的感情,蔡爸爸爱喜禾所以甘为他打理一切,我们心中有爱所以会同情会心疼,这个世界是因为有爱才会显得更柔软,即使命运的棱角也不会将我们刺痛的遍体鳞伤,就这样爱下去吧,爱每一个人,爱我们的生活,这是这本书教会我的道理。
爸爸爱喜禾读后感(三)
大热天拿回来这本《爸爸爱喜禾》不容易啊,回到家娃立马扯开包装翻翻,问我:怎么都是字啊?一见不是画书他没兴趣,可是我很有兴趣,一看就被书吸引住了,一边带崽一边看书,用了一下午时间把书读完了,天黑也没停止过,人家还以为我特用功呢,真汗啊,我就是这样把眼睛用坏的。
这是我读过的最新的书,今年六月刚出版的,幽默生动感人的小故事,牢牢地吸引住我,只是可惜没有更多的故事,我想读从头到尾的故事。我以为自闭症就是有点孤僻,没想到这么严重,我也觉得书中拿自己儿子开的玩笑太过分,但是在那种情况下,估计一般人都会受不了,才会偶尔产生无奈邪恶的玩笑话,偶尔拿自己和孩子开涮。因为我就以为自己很爱孩子绝不会对孩子发火,后来忍不住河东狮吼,忍不住感叹从没对孩子发火的父母简直是神仙人物。
不过我为喜禾庆幸,有那么多爱他的亲人和朋友,没有因为他的病就歧视他嫌弃他,反而众星捧月一般围着他转,帮助他,爱护他。他的爸妈有耐心有爱心还很能干,家底殷实,总比生在穷人家或者被抛弃好得多。再怎么孩子是没有错的,谁也不想生病,谁也不想被人歧视。我觉得最让我感动的是喜禾的姥姥,整天研究孩子的屎拉的怎么样,还会用手去摸,喜禾拉得好时姥姥会笑开花,向他爸妈汇报。只有真正爱你的人,才会这么打心底关怀自己,才会连大小便都不嫌弃,才会这么为孩子的健康笑开怀。这一点并不是很多人能做到。
我也为自己庆幸,有我的孩子健康平安地在我身边,不缺吃穿,这真是天大的福气啊!只是我们通常忽略这种幸福,只以为这些很平常。只有生病的人才知道不生病时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我们都好好地,这已经是上苍的恩赐,我们实际上拥有很多幸福,该提醒自己幸福在我们身边,知足常乐,珍惜幸福时光,好好爱自己,好好爱家人,过温馨平和的生活。
我总有些怪异的念头,总忍不住事事联想到大自然中的小生灵。如果是它们有傻的残疾的怎么办?虽然很少,肯定有啊,根本没人照顾啊,不过它们也不需要被照顾,接受自然的优胜劣汰规律调节,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老弱病残会被自然淘汰掉,死掉或被吃掉,强壮的聪明的或者运气好的留下来继续生长,生老病死很平常,每种生物都在不停地生育繁殖很多个以延续种族,经过自然选择,最后强壮的幸运的几个留下来,不停地推陈出新,新的好的代替旧的老的,生命常在,也没谁会久久停留觉得悲哀伤感。只是人类感情丰富,基于各种原因生育有限,越少越珍贵,一条属于自己的可爱小生命,和大人之间已经有了抹不去的感情和记忆,也许有人能理性到怕拖累怕受罪抛弃,毕竟抚养这样一个孩子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要花费无数的金钱,精力和心力,而且孩子大了怎么办自己老了以后怎么办也都是让人发愁的事情,如果是穷人家,钱力有限,生活也要继续下去,实在治不了那也没法子,也只能好好待他,尽力爱他,让他开心快乐。总觉得放弃是一种残忍的理智,心软点的负责点的谁也不忍心轻易放弃,总想延续下去。
不过我很赞同书里的一句话,既然科学和西医对这个病没有法子,那么对孩子无害的事情,试试也无妨。我想心理的问题总和身体息息相关,说不定中医推拿或者别的法子或许有用呢,试试就有希望,若是碰巧好了那就好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16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