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兵马俑读后感200字

秦兵马俑观后感

了一篇文章,名叫《秦始兵马俑》,看完后,万千,心里久久不能,想了很多很多……  《秦始皇陵兵马俑》主要讲了位于我国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雕刻艺术、制作技术及其重要价值,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艺术上的辉煌成就,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读到“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和“世界第八大奇迹”时,我颇有感触,那时的人们手头上没有什么好的工具,也没有什么高科技产品,竟能发现如此伟大的艺术杰作,体现出了先辈一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精神。

  秦始皇陵兵马俑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规模宏大,令人叹为观止。

读完课文,我们不禁为它宏伟的气势所折服,不禁为它多样的造型所吸引,思绪万千,真想与陶俑们一场对话,追寻远去的历史。

  看到了这幅伟大的著作,使我仿佛置身于秦朝,看到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挥着千军万马,统一了中国的伟大事业。

  我真是为我的祖先感到骄傲,为我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

四年级上册19课的秦兵马俑的读后感怎么写100字不要抄了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课,这一课是说明文,但加上数字后,让课文更加能吸引人。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写了西安以东30千米处的罕见秦兵马俑,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果真名不虚传,目前已出土了8000多个兵马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19120平方米多大的一个数字呀!我真佩服古代人民修建的这一历史奇迹,听说全是用陶来制作的,神呀!8000个,和真人一样大,还

【第1句】:8米。

古代人民真的实在是太聪明了,真感谢古代人民为我们留下的这些奇观,作为炎黄子孙,我觉得十分自豪。

这篇作文写得很拟人化,将的表情、衣束、姿态都比较生动地写了出来。

将静的跟活人来写 。

写从身才体格、衣着穿挂、动作神态几方面准确地写了。

写是通过,让人有亲眼目睹的感觉。

写骑士俑从衣服入手,展开想象。

写陶马使用了描述与想象相结合,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还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兵马俑的宏大。

还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具体写出兵马俑各异的神态。

最后一段是总结全文,概括的价值。

在暑假,我已经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真的是气魄雄伟,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个个栩栩如生。

真不愧是世界之一!天,我们学习了第十四课秦兵马俑。

本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神态自若,表现了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个性特点;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右手执缰绳,左手执弓箭,勇猛善战,随时准备上马冲杀,反反复把我们带到了战马嘶鸣的古战场:分工明确,;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态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们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

求一篇400字的兵马俑观后感(急求)

【第1句】:沉睡的历史——秦兵马俑观后感 当我展厅时,一个个冷峻的武一件件古老的兵仿佛要立刻把我带入那战国时期秦王一扫六国的战场一般,它们让我感受到秦国的战争与生活。

前方,跪射俑单腿撑地,另一条腿膝盖向上,眉宇间透出警觉,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步兵俑面目清秀,身材矫健,身上的盔甲制作精细,是秦军中的主力军;骑兵俑神情稳重,一手握住牵马的缰绳;而将军俑则显得异常魁伟,特别是它们的铠甲甲片小而细,前胸还系着彩色花结,足可看出他们的身份。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秦俑身上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说头上的发髻,每个陶俑都截然不同。

普通的兵士都戴着软帽,而高级军官则戴着制作精细的头冠。

在陶俑中,找不到一个相同的面容,每一个陶俑都神形具备,毫无呆板之感。

秦俑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先要用泥捏塑出陶俑的头、手、足等部分,身体则用泥条一圈一圈盘筑而成;接着将身体各部分拼接好以后,在表面进行雕刻、拼贴、对细微处进行修改,才将这些半成品放入炉中,用1000摄氏度上下的温度烧制成俑。

最后,还要在陶俑上添加丰富的颜色,使陶俑更加生动。

(其实,原来所有的陶俑都是有颜色的,因为陶俑年代久远,大多数颜色都剥落了,所以陶俑都显出青灰色。

)这样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凝结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我凝视着这些秦俑,仿佛看见在远古的战场上,秦兵手持兵器,勇猛向前的场面。

战场上,军鼓擂得震天响,士兵刀戈相向,黄沙被风刮得呼呼作响,战士的呼喊盖过了一切声音…… 似乎明白了秦始皇为什么要费尽心机,造出这庞大的地下军队——他要给后代留下他那段一统天下的辉煌历史。

【第2句】:“兵马俑”观后感为了丰富大学生活,开阔大学生眼界,由校团委组织我们参观了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让我们感受颇深。

当我们还没正式走进展厅时,导游先给我们讲解了秦始皇陵,“秦始皇头枕骊山,脚蹬渭水,左手抱玉,右手抱金,”仿佛我就看到了伟大的秦始皇,而作为陪葬坑的兵马俑,我更想迫不及待地去参观。

当我们走进展厅时,气势雄伟,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仿佛要立刻把我带入那战国时期秦王一扫六国的战场一般,一个个冷峻的武士,一件件古老的兵器,让我感受到了秦国的战争与生活。

仔细观察这些兵马佣,他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他们的脸型、体态、神态均有差异,就连发髻也个不相同。

陶马则形体高大,劲健有力,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显示了他们的机警敏捷,强壮善驰。

在陶佣中,找不到一个相同的面貌,每一个陶佣都神形俱备,毫无呆板之感,这样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让我不得不惊讶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的技能是多么的高超

我们凝视着这些兵马俑,仿佛看到了在远古的战场上,秦兵手持兵器,勇猛向前的场面。

战场上,军鼓擂得震天响,士兵刀戈相向,战士呼喊着视死如归,勇往直前……我们似乎明白了秦始皇为什么要费尽心机,造出这庞大的“地下队”——他要给后世留下他那段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和辉煌历史。

秦始皇,灭六国,统天下,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下了“八大奇迹”之一兵马俑——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巨大,场面威武壮观,我们为之惊叹,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的雄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的历史文化的气息,同时也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才能和高超技术,兵马俑作为中华民族的财富,我们应该 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读后感要300字

今天,我读了书上的一篇课文——《秦始皇陵兵马俑》读后,我感受颇多。

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他最初是被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发现的。

秦始皇兵马俑栩栩如生,艺术高超,可真所谓是巧夺天工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已发掘了三个,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出土兵马俑八千余件。

各种兵器上万件。

三个坑呈“品”字型。

一号坑以步兵为主,是战车与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

二号坑与一号坑不同它由四个方阵构成。

而三号坑呢

又有自己的特点,看样子,它是这支军队的统帅部分。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不但对研究军事史上有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对艺术史、科学史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再现了2200年前中国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秦始皇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它和埃及、希腊等地的艺术精品的不同之处是以磅礴的气势、巨大的规模、严整独特的艺术结构震惊世界。

它使我们仿佛置身于秦朝,看到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挥着千军万马,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

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我为我是炎黄子孙而自豪

兵马俑探读后感的作文

听说星期天临沂体育馆将举办西安兵马俑展,我以前在书上读过关于兵马俑的介绍,早就想亲眼看看兵马俑了,爸爸说:“明天带你去365kUaIle.cN看兵马俑,让你开开眼界

”我高兴地说:“正合我意

”清晨,我和爸爸坐公共汽车来到临沂体育馆。

就看见馆门前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来到售票口,我看见有老师带着学生来的;有父母领着自己的孩子来的;还有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是自己来的。

他们都是慕名来观看兵马俑的风采的。

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到前面,交上了票,进了展厅。

我和爸爸先参观了展厅中间的一张展台。

台上有几个秦朝的立射俑,高约半米,外形十分威武,英姿飒爽。

左边和中间的几个立射俑,左手拿弓,右手拿箭,昂首挺胸地站着,瞄准敌人,时刻准备放箭。

可右边的就不一样了,这些立射俑全部向后面看着,似乎后面有敌人进攻,他们神情严肃,严阵以待,好像要把后面进攻的敌人一网打尽。

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一件青铜乐器,用小棒一碰,就发出悦耳的响声,真好玩。

听爸爸介绍说,这叫编钟,全部用青铜铸造而成,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

我不禁赞叹道:“古代劳动人民真是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呀

”我和爸爸又参观了另一张展台。

展台旁有介绍说,这是兵马俑中数量最多的士兵俑。

只见一个士兵扶戟而立,一个士兵右手举着一面盾牌,其他几个手里拿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他们好像在保卫自己的国家。

参观完了兵马俑,我想:西安兵马俑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要是能看到西安真正的兵马俑,那该多好呀

兵马俑的资料200字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向西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

秦始皇陵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

【第1句】:80米左右,最高的

【第1句】:90米以上,陶马高

【第1句】:72米,长

【第2句】:03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 一样。

但兵马俑并非按原比例还原,据记载秦国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

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

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

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

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兵马俑一号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厅,设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向中外广大旅游者开放。

外国元首、学者参观秦俑博物馆后认为,秦俑坑的发现,不仅在我国,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个奇迹,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公认它是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震惊中外的考古发现 1974年,中国考古工作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发掘出土,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本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

秦兵马俑,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考古发现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见,它对于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纪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

它既是中国人民的艺术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

古代泥塑艺术的宝库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1796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