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的个性读后感
读了秦兵马俑的感受
自从读了《秦兵马俑》后,我就一直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挖掘的三个佣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坑内兵马俑近8000个。
坑里的兵佣、马佣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我仿佛看到了秦始皇当年统率千军万马的场面。
从这里可以看出秦始皇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他严格治兵,培养了一支团结一致的军队,才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开国皇帝。
秦兵马俑,能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兵马俑的神态和动作,反映出雕刻兵马俑的工匠有着高超的技术。
工匠精湛的技术将秦兵马俑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到了那千军万马的场面。
读着文章,仿佛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更使我真切的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我为我是炎黄子孙而自豪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看秦兵马俑真遗憾,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资格去游览,才能为我们伟大的中国建造出更多的奇迹。
今天,我读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读后,我感受颇多。
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他最初是被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发现的。
秦始皇兵马俑栩栩如生,艺术高超,可真所谓是巧夺天工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已发掘了三个,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出土兵马俑八千余件。
各种兵器上万件。
三个坑呈“品”字型。
一号坑以步兵为主,是战车与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
二号坑与一号坑不同它由四个方阵构成。
而三号坑呢
又有自己的特点,看样子,它是这支军队的统帅部分。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不但对研究军事史上有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对艺术史、科学史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再现了2200年前中国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秦始皇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它和埃及、希腊等地的艺术精品的不同之处是以磅礴的气势、巨大的规模、严整独特的艺术结构震惊世界。
它使我们仿佛置身于秦朝,看到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挥着千军万马,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
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我为我是炎黄子孙而自豪
读秦兵马俑有感四百字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课,这一课是说明文,但加上数字后,让课文更加能吸引人。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写了西安以东30千米处的罕见秦兵马俑,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果真名不虚传,目前已出土了8000多个兵马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19120平方米多大的一个数字呀!我真佩服古代人民修建的这一历史奇迹,听说全是用陶来制作的,神呀!8000个,和真人一样大,还
【第1句】:8米。
古代人民真的实在是太聪明了,真感谢古代人民为我们留下的这些奇观,作为炎黄子孙,我觉得十分自豪。
这篇作文写得很拟人化,将的表情、衣束、姿态都比较生动地写了出来。
将静的跟活人来写 。
写从身才体格、衣着穿挂、动作神态几方面准确地写了。
写是通过,让人有亲眼目睹的感觉。
写骑士俑从衣服入手,展开想象。
写陶马使用了描述与想象相结合,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还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兵马俑的宏大。
还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具体写出兵马俑各异的神态。
最后一段是总结全文,概括的价值。
在暑假,我已经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真的是气魄雄伟,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个个栩栩如生。
真不愧是世界之一!天,我们学习了第十四课秦兵马俑。
本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神态自若,表现了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个性特点;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右手执缰绳,左手执弓箭,勇猛善战,随时准备上马冲杀,反反复把我们带到了战马嘶鸣的古战场:分工明确,;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态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们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
用自己的话介绍兵马俑
兵马俑 概述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亟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
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
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撞,工程十分艰难。
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仲山,峻峨山下死尸成片,侧面显示了整个工程的残酷.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都城的皇城和宫城。
内城略呈方形,周长3890米,除北面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
外城为长方 形,周长6294米,四面各开一门。
陵家位置在陵园南部。
秦始皇兵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 500米处。
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 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桶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桶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捅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捅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
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
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
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
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
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
二号坑建有
【第1句】: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
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
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 据初步推算,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
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两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
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
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
每列8乘,共有8列。
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
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
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
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
其中第
【第1句】:3列为战车6辆。
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
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
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从2个坑的布局和阵法看,二号坑阵式复杂,兵种齐全,是对阵的中坚力量。
这种编组方法在兵书上叫作“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
”《孙膑兵法》说:“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百战不殆。
二号坑是这位古代军事家的理论图解。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
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
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
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
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兵马俑一号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厅,设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向中外广大旅游者开放。
文化遗产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世界第八个奇迹 外国元首、学者参观秦俑博物馆后认为,秦俑坑的发现,不仅在我国,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个奇迹,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公认它是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震惊中外的考古发现 1974年,中国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发掘出土,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本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
秦兵马俑,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考古发现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见,它对于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纪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
它既是中国人民的艺术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
古代泥塑艺术的宝库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位于陕西临潼县城东5公里, 距西安36公里, 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
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
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 ,顶部略平, 高55米,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陵, 也是最大的皇帝陵。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
【第1句】: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 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
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 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现已在一、二、三号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对外开放
读完秦兵马俑有什么感想。
10字左右
秦兵马俑生动的表现了秦俊雄百万,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把他们雕刻得栩栩如生啊
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
我为我是炎黄子孙而自豪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0字
写读后感要注意首先要设置一个境界 把你读的文章引出来 后面加一句 读了之后深受感触等话语再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然后把你的想法另起一段写出来 要是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文章的观点最后升化主题简单说就是四个步骤:引,议,联,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兵马俑是什么
兵马俑(Terracotta Army; Terra-cotta Figures; 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
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另有电影以此为名。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据 秦始皇陵兵马俑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500米处。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
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
2009年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再次开掘,之后在一号坑北部中段,又出土了带有彩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17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