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的著作读后感
德鲁克《管理自己》读后感
[德鲁克《管理自己》读后感]虽然这位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已经离我们远行了,但他的理念、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德鲁克《管理自己》读后感。
今天,当我阅读这篇《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时候,再一次被大师的管理思想深深折服。
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组织中,每个知识工作者都可以成为一名管理者,他可能会被推上负责的岗位,凭借着自己的地位或知识,为真正改善组织的运作能力并获得成果做出自己的贡献。
” 德鲁克认为,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
与目标管理紧密相关的是绩效考核,在某种程度上,绩效考核完全可以视为目标管理的一部分。
如果光有目标而没有每阶段的绩效考核,那么这个目标可能永远不会有实现的一天。
要真正实施目标管理,就必须以绩效考核为后盾。
通过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管理,也有了清晰的概念和认知。
尤其是在管理的目的和责任方面。
我觉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动力,使他们有工作激情,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自信,找到自我,让他们爱上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为组织作出贡献,这就是管理者对大的目的和责任,读后感《德鲁克《管理自己》读后感》。
我认为管理者不仅要为自己、为组织负责,更要为我们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身边的社会人负责。
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到外圆内方。
通过我对德鲁克有关资料的查询,深刻的了解到德鲁克对世界管理学的贡献。
很多资料对德鲁克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比如说,不错过德鲁克的三大理由:
【第1句】:他是对全球管理者影响最大的大师;
【第2句】:他是真正影响世界管理趋势的大师;
【第3句】:他是格外值得中国管理者学习的大师。
不错过此书的三大理由:
【第1句】:这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华本,让您在最短时间掌握大师的核心智慧;
【第2句】:生动的分析与表述方式,让您掌握大师智慧更加轻松;
【第3句】:大量中国式管理案例,将大师智慧与您的管理实践更紧密地相结合。
通过德鲁克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描述,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还要培养一种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养成不急不躁的心理,这样才能考虑长远利益;其次,要有一颗包容心,这样才能不至于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全局利益,有一颗包容心,才能让他人充分发挥他人的长处,容他人之短处;坚持才是卓越之道。
其实,这本书留给我们待以挖掘的东西还有太多,以上所讲的这些不过冰山一角。
认真去读、去身体力行,必定会有收获。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能
管理书籍
【第1句】:管理学(第7版) 作者[美]罗宾斯等 著,孙健敏等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2句】: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大学管理类教材丛书 作者:周三多 等编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3句】:管理学(中国版) 作者:郭朝阳 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4句】:中国管理学 作者:苏东水,彭贺 等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5句】:中国管理学——融通古今的管理智慧——MBA精品课程系列教材 作者:李雪峰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者必读的十本管理学书籍:
【第1句】:《有效的管理者》 在这本薄薄的书里,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德鲁克提出一个重要的定律: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
因此,在管理别人之前,你必须学会管理自己。
德鲁克也给出了有效管理者必须养成的五种习惯:正确统筹时间;致力于对外界的贡献;重视发挥长处,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集中精力在少数主要领域;做有效地决策。
【第2句】:《孙子兵法》 企业管理中,战略制定与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虽然是一部兵书,但《孙子兵法》所蕴含的“兵者,诡道也”,“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等战略思想经历2500余年检验,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等奉为至宝。
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商学院也将《孙子兵法》融入MBA战略课程中。
【第3句】:《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就是领导力,不论你身在何处或从事怎样的工作。
时代在改变,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文化也因为地域不同而有差异。
但是真正的领导原则却是恒定不变的……”美国著名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如是说。
在本书中,麦克斯韦尔先生描述了影响力法则、过程法则、哈顿法则、根基法则在内的21项领导力法则,想拥有非凡的洞察力,想要修炼所向披靡的实战能力,马上开始21法则训练。
【第4句】:《基业长青:理想公司的成功理念》 1994年,通过对包括惠普、宝洁、3M和索尼等18个行业领袖成功企业的研究,吉姆•柯林斯给出了伟大的公司何以伟大的答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自我改革、自我反省,使优势成为公司的特性。
其人性化视角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第5句】:《从优秀到卓越》 2001年《商业周刊》十佳商业书。
吉姆•柯林斯耗费5年时间,对1965年来《财富》杂志列入500强的1400多家企业进行分析,得出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只有11家公司实现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
亚马逊书店评价本书说:“这是那种经理人和CEO们在若干年内需要一读再读的书。
”
【第6句】: 《360度领导力》 如果不是老板,你也可以领导吗
如果不是最高领导人,你的上司是个不好的领导者,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吗
约翰•麦克斯韦尔告诉你如何克服挑战,360度全方位运用技巧,对老板、同级、下层产生影响。
不用等到升迁,实践360度领导力,从组织的任何职位发挥你的影响力。
【第7句】: 《杰克?韦尔奇自传》 原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在本书中透露了他的管理秘诀,他所创造的独特管理模式,帮助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摆脱痼疾,走上灵活主动地道路。
韦尔奇的“10%淘汰率”甚至深入到第5大道的一个小小服装店。
巴菲特推荐本书说:“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
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
【第8句】:《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安迪?格鲁夫使用“偏执狂式”管理,将英特尔塑造成世界上最大的电脑芯片公司。
这本书被誉为企业经理的特种部队培训手册。
在本书中,格鲁夫对领导者最惧怕的噩梦——最可怕的商业环境:竞争、科技、规则都突然发生巨大变化——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第9句】:《影响力: 你为什么会说“是”
》 企业领袖每天都要做很多决策,怎样才能说服别人心甘情愿对你的决定说是
怎样让董事会接受你的提议
心理学家罗伯特罗伯特?恰尔蒂尼通过对火鸡妈妈、搭车情景等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说服他人过程中的6条基本原则。
【第10句】:《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需要在人际关系、装备(团队成员)、工作态度、领导力方面提升自己和团队。
约翰•麦克斯韦尔将《人际关系101》、《装备101》、《心态101》、《领导力101》融合成《真正的成功》,分别从塑造良好的性格,采取行动将梦想变为现实,建立各种关系等方面,指导、激励人们去塑造自身领导力。
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读后感
《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一书运用了大量事例来阐述管理层的任务、组织、战略与结构,用了大量篇幅来探讨有关管理的问题乃至结构与战略中间的关系问题。
彼得-德鲁克的这部经典著作告诉了我们,管理不只是一项工作、一门学科,它还以人为核心。
每一项成就都是管理者的成就,每一次失败也是管理者的失败。
是人在管理,而不是“力量”或“事实”在管理。
管理得当还是管理失当,决定于管理者在个人理想、奉献精神乃至正直无私方面的表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首先要明确任务,任务明确了也就明确了方向,然后把任务进行分解,逐级安排,使每个人都知道在做什么,要做什么,要做成什么样。
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把每个人的个人追求与工作任务目标做好有机结合。
任务即目标,德鲁克所提出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是“目标管理”,在他看来:管理者的工作基本点就是完成任务以实现公司目标,指导和控制管理者的是行动目标而不是他的老板。
相对于多数强调具体处事方式的管理学家,他认为,管理者的眼光、奉献精神和诚实决定了管理水平,其次才是方法。
德鲁克最富洞见的看法是:公司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
”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
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
它意味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眼界。
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
“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
”一个企业不是由它的名字、章程和公司条例来定义,而是由它的任务来定义的。
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任务和目的,才可能制定明确和现实的企业目标。
使企业遭受挫折的惟一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们很少充分地思考企业的任务是什么。
战略管理不是一个魔术盒,也不只是一套技术。
战略管理是分析式思维,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计划不只是一堆数字。
战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根本不能被数量化的。
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做所有的事。
即便有足够的钱,它也永远不会有足够的人才。
它必须分清轻重缓急。
最糟糕的是什么都做,但都只做一点点。
这必将一事无成。
不是最佳选择总比没有选择要好。
明天总会到来,又总会与今天不同,如果不着眼于未来,最强有力的公司也会遇到麻烦。
对所发生的事感到吃惊是危险的。
哪怕是最大的和最富有的公司,也难以承受这种危险,即使是最小的企业也应警惕这种危险。
目标不是命令,而是一种责任或承诺。
目标并不决定未来,只是一种调动企业的资源和能量以创造未来的手段。
经营目标可以被比做是轮船航行用的罗盘。
罗盘是准确的,但在实际航行中,轮船却可以偏离航线很远。
然而如果没有罗盘,航船既找不到它的港口,也不可能估算到达港口所需要的时间。
没有“尽善尽美”的战略决策。
人们总要付出代价。
对相互矛盾的目标、相互矛盾的观点及相互矛盾的重点,人们总要进行平衡。
最佳的战略决策只能是近似合理的,而且总是带有风险的。
除非战略评价被认真地和系统地实施,也除非战略制定者决意致力于取得好的经营成果,否则一切精力将被用于为昨日辩护,没有人会有时间和精力开拓今天,更不用说去创造明天。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组织内部只有成本,结果存在于组织的外部。
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
没有机构(如工商企业),就不会有管理。
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
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
可是,器官从来都不是由它们做些什么,更不用说由它们怎么做来确定的。
它们是由其贡献来确定的。
把才华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本身毫无用处。
许多有才华的人一生碌碌无为,通常是因为他们把才华本身看作是一种结果。
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确的人。
企业家,就是做正确的事情的人。
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
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会为创造一个伟大的公司而努力。
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这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1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