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本间宗久k线读后感

K线的由来

K线和指标、切线、形态、波浪被称为当今股市五大分析技术。

K线的原始型式首创于一位叫做本间宗久(生于1724-卒于1803)的日本粮食商人,本间宗久乳名加藤吉作,长大后为当时的德川幕府时代的本间家族所收养,命名为本间宗久。

本间宗久的出生地当时位于上川河口的酒田港出羽地区(现在的山形县酒田市)是十七世纪米市的重要产地及商业交易中心,本间宗久全力研究稻米现货买卖及定期交易的价格信息及走势,并以K线的形式记录下来。

靠着他研究的行情战术及胆识过人所预估的行情无不神准,本间宗久不但赚进巨额财富,也在京都、大阪、江户(现在的东京)地区引起很大的轰动,当时的人形容他为「出羽の天狗」。

当时流传有一句话可以形容他的富有,“你可以挣上领主的宝座,却休想象本间宗久家一样有钱”,这些都足证明本间宗久在当时的地位,之后他被当时的天皇聘为大藏省首席并被策封为武士,后来居住于江户的根岸(现在东京的上野区),但最后却突然出家学佛去了

于享和三年(1803年)去世

这套由本间宗久在大米市场上所采用的交易策略后来逐步演化成了现代日本投资者所应用的蜡烛图方法。

然而在本间宗久的原版书《本间宗久の秘录》中并无任何图形,仅是一百多条有关条文式的记载,经过一两百年来日本人的再三研究后,终于在昭和二十四年出现第一本图型版本(78条具图形,八条不含图形)。

因为本间宗久的记录心得引用了很多战法中的名词,同时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大师的出生地,所以后人将源出于本间宗久的K线技术分析方法统称为“酒田战法”。

1990年,美国人史蒂夫·尼森以《阴线阳线》一书向西方金融界引进“日本K线图”,立即引起轰动,史蒂夫·尼森在《股票K线战法》一书中第一次向西方金融界展示了日本长期以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4种技术分析手段,破解了日本金融界投资人的秘密,展示了蜡烛图、三线反转图、砖块图、折线图的魅力。

史蒂夫·尼森因此而被西方金融界誉为“K线分析之父”。

其所翻译的《阴线阳线》、《股票K线战法》等著作,被《华尔街日报》、《国际股市》等西方理论界称为“泄露天机,日本K线交易系统”、“阴阳线-—西方的新语言”、“阴阳K线的时代来临了……”。

因此,我们在阅读一些美国华尔街的经典投资类书籍时,里面只会说到点图、终图之类的东西,而对于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K线图却绝口不提,其原因就在于美国人也是1990年以后才对K线有了比较广泛的认识和应用。

中国股市起步较晚,1990年我国股市开市时直接起用了K线,但对K线的研究、使用一直局限于日本人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单K线、双K线、多K线的局部零散的统计为主,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模式,也就是说当前对K线的研究并不完全到位。

既然K 线在所有指标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日本人300年的研究成果在介绍到西方国家后被一致认为是最真实的图表法,曾一度引起轰动,那么我们有必要对K线的渊源进行一下考证。

在汉字文化圈的东南亚国家里,人们习惯于称K线为“阴阳线”(因其形状如蜡烛也称阴阳烛),因为K线是以“阴线”、“阳线”来显示涨跌的。

在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人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阴阳相对的,如颜色而言,红色属阳、黑色属阴,红色表示欢快喜庆、黑色表示消沉寂静,正好反映了市场价格上升与下降时人们的不同情绪气氛,反映了K线图所表达的含义及投资者的感情色彩和情绪的波动起伏。

“K线”是阴阳线的统称,那么,为什么叫“K线”呢

实际上,在日本的“K”并不是写成“K”字,而是写做“罫”(日本音读kei),K 线是“罫线”的读音,K线图称为“罫线”,西方以KEI的英文第一个字母“K”直译为“K”线,由此发展而来。

日本《辞苑》解释“罫线”为:文字中行间边境的线,将过去的市场行情变动情况用图表表示出来。

其表示形式有星形、钩形、棒形等方法,是根据价格幅度制作成日、周、月的市场行情价格的变动表。

其实,日本的“罫”(K)字就是“卦”,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卦象表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卦象的变异,卦象是用阴爻、阳爻揭示未来信息。

从“罫”字的演变可知“罫”字的“根”实际上是中国“易象”(即变化的形态)的一个分支,事实上它是从春秋战国时期传入日本的,当时传入日本的汉字读音多为“吴音”(吴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吴音(吴国)读kei。

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古代用一个“罫”字代表,此字原为河洛九宫方格,可理解为河洛九宫的“象”。

上边的“四” 代表“四象”,下边的“卦”代表“八卦”,寓意客观事物的发展是变化的、曲折的、起伏的、波浪的,符合八卦的结构属性。

“罫”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即是“周易”,“周”为周期性之义、“易”为变化之义,全义即周期性变化的学问。

但“周易”是哲学的概念,是无形的即阴性的;而 “罫”是有形的即阳性的、是术数模型的表达。

事实上,本间宗久是根据“爻象”原理发明的K线,把卦象的爻象转换成阴阳K线,以阴爻、阳爻的属性揭示未来信息。

其K线组合有若干种,实际上多是3个K线组合--《周易》三爻组合成卦,来‘占卜’市场的未来。

酒田战法中有数十条法则,其中有名的酒田五法是指三山、三川、三空、三兵、三法。

三山:即三种头部,包括三尊头、两尊头、圆头,原则为卖点。

三尊亦称为头肩顶,因日本古时候笃信佛教,中间一尊即代表如来佛,左右则分别为普贤和文殊菩萨。

而两尊头,亦俗称之为“M头”。

三川:即三种底部,三川与三山相对应,原则为买入点。

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头肩底,W型底以及V型底。

三兵: 三根红K线或黑K线,形成一底比一底高或低并没被跌破的线型。

红三兵为买入信号、黑三兵为卖出信号。

三空:连续三个跳空上涨或下跌现象,上跳三空为强势涨升信号,下跳三空则为下跌信号。

三法:酒田三法“应该卖、应该买、应休息”,若一串连续的K线组合同时隐含买进、卖出与观忘的暗示时,原则建议先观望等待更加明确的信号为宜。

除了上文所述《本间宗久の秘录》之外,本间宗久另有一部名为《风、林、火、山》的典籍, “风、林、火、山”出自于《孙子兵法》军争篇。

原文为“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意思是:行动迅速,如风之疾,行列整肃,其严整舒缓如林;攻击时如烈火燎原,防守时如山岳巍然。

台湾对蜡烛图颇有造诣的虞先生认为“风、林、火、山”是《酒田战法》的使用原则,其解释为:疾如风:行情要反转或破位不对头时赶快处置目前的部位;徐如林:盘整时步调放缓,高进低出;掠如火:单边的连续走势,一路追杀绝不犹豫手软,并抱牢赚钱的部位,只追加不平仓;不动如山:很多时候走势不明,勉强进场不但难以图利,还必须承受极大的风险,不如退场观望。

-------------------------------------------------------------------------------------------查阅资料显示本间宗久于1755年完成《三猿金泉录》,里面归纳出本间宗久在长期稻米交易中的心得。

而《本间宗久の秘录》和《风、林、火、山》则没有具体的出书年代记录,怀疑《三猿金泉录》与《本间宗久の秘录》是同一本书。

爻(音摇)分阴阳,阳爻用一个长横线表示,阴爻用两个短横线表示。

三个爻按上中下顺序排列(天、地、人三才)组成一个卦。

因为爻分阴阳,因此三个爻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变化出8种不同的卦相(2的3次方)。

而两个单卦可以组成一个复卦,因为每个单卦有8种变化,因此一个复卦共计有64个不同卦相变化(8的2次方),而每卦六爻,因此共计384爻(64*6)。

简而言之,爻分阴阳,三个爻组成一个单卦,6个爻组成一个复卦,而每个单卦有8种变化。

这就是“六爻八卦”叫法的由来。

即然酒井战法源出于周易,而每一个单卦就是由三个爻所组成的,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其中很多战法都是由三根K线所组成的了。

酒田战法出自哪里

谁创立的

实战操盘效果怎样

日本K线经典首推“酒田战法”,它的作者为本间宗久,生于日本十七世纪的享保九年(约1724年),本间宗久一生致力于米市行情之研究,著有《本间宗久翁密录》,此配合另一本古典巨著《三猿金泉录》,经过两百多年来东洋人的精心研究,后来辗转编辑为较现代化的“酒田战法”。

在此必须强调,书名的酒田战法原作者并非姓“酒田”,而是为了纪念这位十七世纪的大企业家--本间宗久,以其出生地出羽(目前之山形县酒田市)为名,故谓“酒田战法”。

所谓酒田战法通俗地说就是K线的研究,很多股评“砖家”和愚钝的股民将其神化,认为掌握了K线就能战胜股市,是极其可笑、可悲的想法。

K线就是记录了股价一天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一个原始的统计记录,实盘意义仅仅如此而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重大意义”。

期货K线怎么看啊?是什么意思啊

日K线,起源于日本。

K线是一条柱状的线条,由影线和实体组成。

影线在实体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线,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线。

实体分阳线和阴线两种,又称红(阳)线和黑(阴)线。

一条K线的记录就是某一种股票一天的价格变动情况.K线将买卖双方力量的增减与转变过程及实战结果用图形表示出来。

经过近百年来的使用与改进,K线理论被投资人广泛接受。

· 当收盘价高于开盘价时,实体部分一般绘成红色或空白,称为“阳线”· 当收盘价低于开盘价时,实体部分一般绘成绿色或黑色,称为“阴线”K线由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四个价位组成,开盘价低于收盘价称为阳线,反之叫阴线。

中间的矩形称为实体,实体以上细线叫上影线,实体以下细线叫下影线。

K线可以分为日K线、周K线、月K线,在动态股票分析软件中还常用到分钟线和小时线。

K线是一种特殊的市场语言,不同的形态有不同的含义。

酒田战法----78则K线图解

酒田战法—78则k线图解酒田战法的原版书《本间宗久翁密录》,其中并无任何图形,仅是一百多条有关条文式的记载,经过一两百年来东洋人的再三研究后,终于在昭和二十四年出现第一本图型版本——证券卖买的密宝,合计78条战法(图型为70条,不含图形8条),并在标题下方例出“买”,“卖”,“暂观”或“转换”以为明示,以下即为酒田战法的密芨说明:  战法1买——大幅开低收高的阳线,此为涨势讯号的一种,依其阳线的长短另有中阳线和小阳线等,从其阳线的长短幅度可能臆测出当日的涨势强度。

  战法2  卖——大幅开高收低当日以“长黑”收市,此为跌势讯号的一种,依其阴线的长短另有中阴线和小阴线等,从其阴线的长短幅度可臆测出当日的跌势强度。

战法3卖——续前日的大阳线之后开高收低,收在前日阳线之中,如阴线收越低表示卖力愈大,如接近前阳线的开盘位置时,此时表示市场卖压甚大应转买为卖。

由于阴线几乎覆盖前阳线故而得名,通常阴线伸入阳线部分如超过二分之一,此即表示可以转为抛售。

  战法4  暂观——开、收盘均在同一价位上,但上下方各冒出长短不同的影线,依(1)~(4)的名分分别为:十字星、长十字星、T字线、倒T字线、十字星和T字线,倒T字线皆为“转换线”,长十字星则为“多空分歧”。

战法5暂观——超短的阴线或阳线称之,最没有行情的时候常会出现这种极短线,日本期货商品的粗糖和大豆在最牛皮的时候,有时候出现长达一两个月的极短线,此时市场人气最

什么是K线图

均线是最常用的分析指标之一,所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内市场的平均成本变化情况。

均线和多根均线形成的均线系统可以为判断市场趋势提供依据,同时也能起到支撑和阻力的作用。

一、利用均线炒短线。

股市一周交易五天,一月为四周,那么,我认为,一月之内都为短线。

我们把K线中的均线参数改为

【第10句】:

【第20句】:30日时,就会发现均线当中的很多秘密。

我们跟踪一只股票,在整荡或下跌时,如果10日均线道先上穿20日均线,随后,20日均线又上穿30日均线,三条线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称之为“托“。

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说明该股已基本稳定,不再下跌,是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

当稳定后,如果三条线成多头排列,即:10日均线在上,20日均线在中,30日均线在下,就说明该股票已进入短期上升通道,如果相反,则是下跌通道。

上升通道中,必须有成交量的有效配合,如果成交量逐步或猛然间放大,则说明该股已进入拉升阶段,应及时介入,,如成交量明显不足或量能突然间消失,则可能是空头陷井或是庄家的波段性洗盘,最好持观望态度。

当然,短线的组合方法还有

【第3句】:

【第6句】:9日,

【第5句】:

【第10句】:15日,用法一样,根据行情而定。

如果是牛市行情,用

【第10句】:

【第20句】:30日均线,如果是整理行情或熊市行情,则用3,5。

但如果将三种线搭配使用,我们的胜率也将可能更大。

二、如何用均线判断股票的涨幅。

前面说过,如果一只股票的三条均线成多头排列,那么,这只股票便在上升通道中,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那么怎样判断该股能涨多高呢,这就要求我们将三条均线搭配使用。

首先,以369线为基本线,找到成多头排列的个股,再用515线来作判断,如果也附合条件,最后,我们用1030线来做最后的定择。

当1030线形成“托”时,如果三条线趋势都是向上(一般会出现涨停),那么此股一定在近期内要大涨,这们应及时介入,如果股价跌入低谷时,3

【第69句】:5

【第15句】:1030托三线的趋势都向上时,该股会及时大幅上涨,是我们抓反弹的最好时机(如绿景地产2007年7月的表现);如果“托”成横向的长形,那么该股上升的速度一定会很慢;如果三线在底部相交成为“叉托“,那么当时的股价便是该股的上升前的最低价,说明庄家的整盘以经完成,只剩拉升;如果369线叉托和515线的叉托出现在同一天,那么次日便是该股行情的发动日(如复旦复华2007年12月份、力合股份2007年8月份)然后,无论时在高位还时在低位,随着成交量的不断放大,当各种均线指标都符合条件成多头排列时,如果三线之间的距离均匀,向上的角度越大,便说明该股的涨势越强烈,上涨的幅度也就会越大。

三、中长线均线的应用。

选择中长期投资,最关键是要选一个优秀的企业,其次,如果你想或得更大的利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证股价在60日均线之上。

【第1句】:K线又称蜡烛图,最早由日本人本间宗久运用于日本稻米市场,用于记录稻米的价格变动,之后被推广应用到全球证券期货市场。

它由四个要素构成: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

通常以开盘价和收盘价为上下边沿画长条框,两个价位哪个高哪个就在上方。

如果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就将长条框涂黑,谓之阴线;如果收盘价高于开盘价,就将长条框涂红,谓之阳线。

收盘价和开盘价之间的长条框部分,谓之“实体”。

最高价与“实体”上边沿之连线,谓之“上影线”;最低价与“实体”下边沿之连线,谓之“下影线”。

如果K线之四个要素分别指一个交易日之内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则谓之“日K线”;若指一周或一个月之内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则分别谓之“周K线”或“月K线”,相应的还有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K线或季K线、年K线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K线图都是电脑软件自动生成的,因此不再需要手工绘制。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价格为纵坐标,以多根“月K线”为基础绘制的价格走势图称之为“月线图”,以多根“周K线”为基础绘制的价格走势图称之为“周线图”,以多根“日K线”为基础绘制的价格走势图称之为“日线图”。

每一种大盘指数、单只个股或商品期货或股指期货,任何一个交易品种都可以由相应的看盘软件生成自己的月线图、周线图和日线图。

趋势跟踪,就是分别在月线图、周线图、日线图三个时间级别上跟踪标的品种的价格趋势。

就是说,月线图是时间周期最长的需要跟踪研究的图形,日线图是时间周期最短的需要跟踪研究的图形,周线图的时间周期则介于二者之间。

我认为这三张图就已足够,其它如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K线图或季线图、年线图,统统都是不必要的。

因为趋势跟踪交易者恪守利物莫的名言:“ 不理会大波动,设法抢进抢出,对我来说是致命大患。

没有一个人能够抓住所有的起伏。

在多头市场里,你的做法就是买进和紧抱,一直到你相信多头市场即将结束时为止……大波动才能替你赚大钱。

”有一种“单日平仓”型的“日内交易”,简单说就是“仓位不过夜”,就是以5分钟、15分钟K线图为依据的“抢进抢出”的超短线操作。

老实说我无法理解这种做法,因为似乎在这一类交易者看来“趋势”这个词根本就不是一种客观存在。

我目前处于“趋势跟踪”这种范式,这是通过我十几年的研究和实战得出的最适合我的范式,因此我无法理解这种与我的范式绝然对立的范式。

还有一类交易者,津津乐道于讲述他们以季线图、年线图为依据进行操作的故事,并借机炫耀他们那不可多得的“宏伟的眼光”与“惊人的耐心”。

在我看来,尽管我在这里并列了日线图、周线图和月线图这三种图表,但在我的心目中,日线图才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值得关注的核心目标,周线图和月线图只是对日线图的研究起辅助作用而已,具体的理由后面如有机会我再作进一步解释。

因为的图表的时间周期越长,也就越迟钝。

月线图已经足够描述最为宏观的趋势,所以就象我无法理解“日内交易”的必要性一样,我也完全无法理解分析季线图或年线图究竟意义何在。

关于K线理论,自有专著介绍;由于本书不是基础读物,故不在这里详细叙述。

这里推荐李明、李梦龙所著的K线理论专著——《庄家操作定式解密》一书供读者参考。

初学者至少要看三种以上的K线理论专著,才有可能看懂K线图。

我必须强调的是,读懂K线组合的核心任务是发现多空力量强弱之对比,进而佐证趋势。

即使是同样的K线组合,它们出现在均线的不同位置其含义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总之一句话,尽管所有的K线理论都不得不从“形”入手,研判K线组合最重要的依然是读懂它的“神”而不是“形”。

读者宜先分别学会K线理论和均线理论,然后再来研究它们的形态与位置关系。

该技术是证券技术分析理论中最有实战价值同时也是最难掌握的部分,交易者为了彻底掌握它至少需要付出10年以上的努力,一边看书一边还要和电脑图形对照,因为书上的黑白插图和电脑软件上的红绿图表对人眼、人脑的刺激和因之造成的记忆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你必须把书上的插图在电脑上调出细细研读,完全模拟当时的走势。

基本上,掌握这项技术还是适用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没有师傅,你就得完全依靠勤奋刻苦的自学。

没有毅力和研究精神,就永远也不可能掌握这门技术,即使再高明的老师也无能为力。

移动平均线MA

【Movement Average】指的是最近N天某标的个股收盘价(或指数收盘点位)的算术平均值。

计算方法是:始终采用最近N天的收盘价格之和除以N,作为当天的数据;第一个初始数据算出后逐日向前推移,每把新的收盘价加入被平均的数组,就把从后向前倒数第n+1个收盘价剔除(为便于理解,我姑且称之为“纳新吐故”);然后再把新的总和除以N,这样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数据,如此类推。

计算公式为:MA=(C1+C2+C3+…+Cn)\\\/N ,C为某日收盘价,N为移动平均周期或叫参数。

如果将移动平均线参数分别设为5\\\/10\\\/20\\\/60\\\/120\\\/240,就分别得到

【第5句】:

【第10句】:

【第20句】:

【第60句】:1

【第20句】:240日均线,体现在日线图上,就是6条日均线,统称为“日均线族”;如果用周K线取代日K线,用周收盘价取代日收盘价,再将移动平均线参数分别设为4\\\/8\\\/12\\\/24\\\/48,就分别得到

【第4句】:

【第8句】:

【第12句】:

【第24句】:48周均线,体现在周线图上,就是5条周均线,统称为“周均线族”;如果用月K线取代日K线,用月收盘价取代日收盘价,再将移动平均线参数分别设为4\\\/6\\\/12\\\/,就分别得到

【第4句】:

【第6句】:12月均线,体现月线图上,就是3条月均线,统称为“月均线族”。

和K线图一样,我们今天在电脑上看到的无论月、周、日均线族都是电脑自动生成的,不再需要手工计算并绘制,与前人相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移动平均线是前人的一项伟大发明,为观察价格趋势提供了捷径。

对那些无法掌握K线理论的交易者来说,选取一两条简单的均线,配合以坚定的纪律,照样能够从这个市场上源源不断地盈利。

所谓趋势跟踪,本质上就是跟踪均线族的运动。

我几乎从不绘制趋势线,我就是直接用均线替代趋势线的。

因为本书不是基础读物,因此不具体介绍均线技术,初学者必须寻找相应的专著来研究。

在这里推荐台湾张龄松先生所著的《股票操作学》一书,其中对于移动平均线有较为系统的介绍,可供初学者参考。

【第3句】:K线和均线的形态与位置关系。

关于这方面的参考书,国际上我没有发现;倒是国内唐能通的《短线是银》系列,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和许多名人一样,唐不乏崇拜者,但也有不少人骂他,说他是骗子、黑嘴等等。

我并非唐的弟子,但容许我公允地说一句,唐在国内技术分析领域是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

他发明的许多通俗形象的说法,例如“出水芙蓉”、“断头铡刀”、“冷暖空气带”等技术形态,无论你是否喜欢,因为易懂难忘,已经成为经典。

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善于包装和推销自己的强人,在他的书中存在大量广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他的书你只要买了第一本,后面就会一口气把他的《短线是银》系列一至八册全部买完,他写多少本你就会买多少本,这就是个人魅力。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唐的理论有多么高深,最多两本书就足以表达清楚了,可是他却一口气写了八本,因此说,他的著作,至少75%的内容是糟粕。

尽管瑕不掩瑜,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从他的书中分辨清楚哪些东西是有益的,哪些东西是无用甚至可能是有害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短期面临反弹。

判断跌势也是如此,中期均线。

如果是下跌状态。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K线在上涨或下跌的时候。

同样,长期均线在上方,往往便起到了支撑位和阻力位的作用,一般短期均线在上方。

若K线跌破支撑,短期面临套现压力、长期成本。

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使用起来要方便很多:我们可以从均线系统的交叉、长期均线上翘,长期均线在下方,则反映中长期的上升趋势,有压力,则显示盘整格局,均线都会产生支撑或阻力的作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1952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