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被夜光眼睛吓坏的布谷鸟读后感

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解忧美酒对友斟 “解忧”对“抒愁”很工整的。

“美酒”“玉笛”,有酒有音乐,意境比较搭。

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传说.成语.谚语.民歌民谣等.

注解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①昃②,辰宿③列张。

【注释】①盈:月光圆满。

②昃(zè):太阳西斜。

③宿(xiù)〈古〉我国天文学家将天空中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

【译文】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律吕①调阳。

【注释】①律吕:中国古代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每个半音称为一律,其中奇数各律叫做“律”,偶数各律叫做“吕”,总称“六律”、“六吕”,简称“律吕”。

相传黄帝时伶伦制乐,用律吕以调阴阳。

【译文】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①,玉出昆冈②。

【注释】①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出产黄金。

②昆冈:昆仑山。

【译文】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

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剑号巨阙①,珠称夜光②。

果珍李奈③,菜重芥姜。

【注释】①巨阙: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宝剑,第一为巨阙,其余依次名为纯钩、湛卢(zhàn lú)、莫邪、鱼肠,全都锋利无比,而以巨阙为最。

②夜光:中说,隋侯救好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后来大蛇衔了一颗珍珠来报答他的恩情,那珍珠夜间放射出的光辉能照亮整个殿堂,因此人称“夜光珠”。

③柰(nài):果木名,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小。

【译文】最锋利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奈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①火帝②,鸟官③人皇④。

【注释】 ①龙师:相传伏羲氏用龙给百官命名,因此叫他“龙师”。

②火帝:神农氏用火给百官命名,因此叫他“火帝”。

③鸟官:少昊(hào)氏用鸟给百官命名,叫他“鸟官”。

④人皇: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中说:“人皇有九个头,乘着云车,驾着六只大鸟,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共传了150代,合计45600年。

【译文】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①陶唐②。

【注释】①有虞:有虞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舜是它的首领。

这里指舜,又称虞舜。

②陶唐:陶唐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尧是它的首领。

这里指尧,又称唐尧。

尧当了七十年君主,他死时把君位让给了舜;舜当了五十年君主,又把君位传给了禹;史称“禅(shàn)让”。

【译文】苍颉(jié)创制了文字,嫘(léi)祖制作了衣裳。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译文】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是和商王成汤。

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向大臣们询问治国之道,垂衣拱手,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功绩彰著。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①一体,率宾②归王。

【注释】①遐迩(xiá ěr):指远近。

②率宾:出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译文】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使四方各族人俯首称臣。

普天之下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贴贴地归顺于他的统治。

鸣凤在竹,白驹①食场。

化被②草木,赖及万方。

【注释】①驹(jū):小马。

②被:覆盖,恩泽。

【译文】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叫,小白马在草场上自由自在地吃着草食。

圣君贤王的仁德之治使草木都沾受了恩惠,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盖①此身发,四大②五常③。

恭惟鞠养④,岂敢毁伤。

【注释】① 盖:发语词,无实义。

② 四大:指地、水、风、火。

③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④ 鞠(jū)养:抚养,养育。

【译文】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

诚敬的想着父母养育之恩,哪里还敢毁坏损伤它。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译文】女子要仰慕那些持身严谨的贞妇洁女,男子要仿效那些有才能有道德的人。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译文】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

诚实的话要经得起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译文】墨子悲叹白丝被染上了杂色,赞颂羔羊能始终保持洁白如一。

要仰慕圣贤的德行,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

德建名齐,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①听。

【注释】①习:长期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

【译文】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如同形体端庄了,仪表就正直了一样。

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①。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注释】①祸、福二句:语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译文】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

一尺长的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而即使是片刻时光也值得珍惜。

资父事①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注释】①事:侍奉。

【译文】奉养父亲,侍奉君主,要严肃而恭敬。

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献出生命。

临深履薄,夙兴①温凊②。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注释】①夙兴:“夙兴夜寐”之略。

夙,早。

②温凊(qìng):“冬温夏凊”之略。

凊,凉。

【译文】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侍候父母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

让自己的德行像兰草那样的清香,像松柏那样的茂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译文】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仪容举止要沉静安详,言语措辞要稳重,显得从容沉静。

笃①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藉甚②无竟。

【注释】①笃(dǔ):忠实,诚信。

②籍甚:盛大。

【译文】无论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认真去做,有好的结果更为重要。

这是一生荣誉的事业的基础,有此根基,发展就没有止境。

学优①登仕,摄②职从政。

存以甘棠③,去而益咏。

【注释】①学优:有“”之语。

②摄(shè):代理。

③甘棠:木名。

即棠梨。

:“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之诗。

”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译文】书读好了就能做官,可以行使职权参加国政。

周人怀念召伯的德政,召公活着时曾在甘棠树下理政,他过世后老百姓对他更加怀念歌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译文】音乐要根据人们身分的贵贱而有所不同,礼节要根据人们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区别。

上下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译文】在外接受师傅的训诲,在家遵从父母的教导。

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

孔怀兄弟,同气连根。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译文】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因为同受父母血气,如同树枝相连。

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译文】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

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译文】保持内心清静平定,情绪就会安逸舒适,心为外物所动,精神就会疲惫困倦。

保持自己天生的善性,愿望就可以得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善性就会转移改变。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①。

都邑②华夏,东西二京。

【注释】①縻(mí):牵系,拴住,系住。

②邑(yì): 国都,京城 。

【译文】坚定地保持着高雅情操,好的职位自然就会属于你。

中国古代的都城华美壮观,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背邙①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注释】①邙(mánɡ):山名, 北邙山,在河南省。

【译文】洛阳北靠邙山,面临洛水;长安北横渭水,远据泾河。

宫殿回环曲折,楼台宫阙凌空欲飞,使人心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①傍启,甲帐②对楹。

【注释】①丙舍:宫中别室。

②甲帐:汉武帝时所造的帐幕。

【译文】宫殿里画着飞禽走兽,还有彩绘的天仙神灵。

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帐幕对着高高的楹柱。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译文】宫殿里摆着酒席,弹琴吹笙一片欢腾。

官员们上下台阶互相祝酒,珠帽转动,像满天的星斗。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译文】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

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着成群的文武英才。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⑤槐卿。

【译文】里边有杜度草书的手稿和钟繇隶书的真迹,有从汲(jí)县魏安厘王冢中发现掘出来的漆写古书,以及汉代鲁恭王在曲阜(fù)孔庙墙壁内发现的古文经书。

宫延内将相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①,驱毂②振缨。

【注释】①辇(niǎn):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

②毂(ɡǔ):泛指车。

【译文】他们每家都有八县以上的封地,还有上千名的侍卫武装。

戴着高大帽子的官员们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译文】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风得意。

朝廷还详尽确实地记载他们的功德,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译文】周武王磻溪遇吕尚,尊他为“太公望”;伊尹辅佐时政,商汤王封他为“阿衡”。

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一带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辅政哪里能成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译文】齐桓公匡正天下诸侯,都打着“帮助弱小”、“拯救危亡”的旗号。

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商君武丁感梦而得贤相传说。

俊乂①密勿,多士寔宁。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②。

【注释】①乂(yì):治理,安定。

②横:连横。

战国时,苏秦说(shuì)六国联合拒秦,史称“合纵”。

张仪主和拆散合纵,使六国一个个服从秦国,称为“连横”。

由于连横,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政策,首先打击赵、魏,所以说“赵魏困横”。

【译文】贤才的勤奋谨慎,换来了百官的各安其位。

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赵国、魏国受困于连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译文】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歃血会盟。

萧何遵奉汉高祖简约的法律,韩非惨死在他自己所主张的苛刑之下。

起翦颇牧①,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注释】①起翦(jiǎn)颇牧: 起:白起;翦:王翦;颇:廉颇;牧:李牧。

【译文】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

他们的声威远扬到北方的沙漠,美名和肖像永远流传在千古史册之中。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岳宗恒岱①,禅主云亭。

【注释】①岱(dài):泰山的别称。

也叫“岱宗”、“岱岳”。

【译文】九州之内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

五岳以泰山为尊,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巨野⑥洞庭。

【译文】名关有北疆雁门,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鸡田,奇山有天台赤城。

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巨野,望湖上湖南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译文】中国的土地辽阔遥远,没有穷极,名山奇谷幽深秀丽,气象万千。

把农业作为治国的根本,一定要做好播种与收获。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译文】 一年的农活该开始干起来了,种植着小米和黄米。

收获季节,用刚熟的新谷交纳税粮,庄稼种得好的受到表彰和赏赐,种得不好的就要受到处罚。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译文】孟子崇尚朴素,史官子鱼秉性刚直。

做人要尽可能合乎中庸的标准,必须勤劳谦逊,谨慎检点,懂得规劝告诫自己。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译文】听人说话要审察其中的道理,看人容貌要看出他的心情。

要给人家留下正确高明的忠告或建议,勉励别人谨慎小心地处世立身。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

殆辱近耻,林皋①幸即。

【注释】①皋(gāo):水边的高地。

【译文】听到别人的讥讽告诫,要反省自身;备受恩宠不要得意忘形,对抗权尊。

如果知道有危险耻辱的事快要发生就退隐山林,还可以幸免于祸。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译文】汉代疏广、疏受叔侄见机归隐,有谁逼迫他们辞去官职呢

离君独居,悠闲度日,整天不用多费唇舌,清静无为岂不是好事。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译文】探求古人古事,读点至理名言,就可以排除杂念,自在逍遥。

轻松的事凑到一起,费力的事丢在一边,消除不尽的烦恼,得来无限的快乐。

渠荷的历①,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梧桐蚤②凋。

【注释】①的历:光彩烂灼的样子。

②蚤(zǎo):通“早”,指月初或早晨。

【译文】池塘中的荷花开得多么鲜艳,园林内的青草抽出嫩芽。

到了冬天枇杷叶子还是绿的,梧桐一到秋天叶子就凋了。

陈根委翳,落叶飘摇。

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译文】老树根蜿蜒曲折,落叶在秋风里四处飘荡。

只有远游的鲲鹏独立翱翔,直冲布满彩霞的云霄。

耽读玩市,寓目囊①箱。

易輶②攸③畏,属耳垣④墙。

【注释】①囊:口袋。

②輶(yóu):一种轻便的车子。

③攸(yōu):所。

④垣(yuán):矮墙,也泛指墙。

【译文】汉代王充在街市上沉迷留恋于读书,眼睛注视的全是书袋和书籍。

换了轻便的车子要注意危险,说话要防止隔墙有耳。

具膳餐饭,适口充肠。

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译文】平时的饭菜,要适合口味,让人吃得饱。

饱的时候自然满足于大鱼大肉,饿的时候应当满足于粗菜淡饭。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

妾御绩纺①,待巾帷房②。

【注释】①绩纺:泛指纺纱,绩麻诸事。

即纺绩。

②帷房:内房。

【译文】亲属、朋友会面要盛情款待,老人、小孩的食物应和自己不同。

小妾婢女要管理好家务,尽心恭敬地服待好主人。

纨①扇圆絜②,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注释】①纨(wán):很细的丝织品。

②絜(jié):“洁”之书面语。

【译文】圆圆的绢扇洁白素雅,白白的蜡烛明亮辉煌。

白日小憩,晚上就寝,有青篾编成的竹席和象牙雕屏的床榻。

弦歌酒宴,接杯举觞①。

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注释】①觞(shāng): 酒杯。

【译文】奏着乐,唱着歌,摆酒开宴;接过酒杯,开怀畅饮。

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真是又快乐又安康。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

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译文】子孙一代一代传续,四时祭祀不能懈怠。

跪着磕头,拜了又拜;礼仪要周全恭敬,心情要悲痛虔诚。

笺①牒简要,顾答审详。

骸②后想浴,执热愿凉。

【注释】①笺(jiān):文书、书信。

②骸(hái):身体。

【译文】给人的书信要简明扼要,回答别人的问题时要审慎周详。

身上脏了就想洗个澡,捧着热东西就希望它有风把它吹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

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译文】家里有了灾祸,连驴子、骡子,大小牲口都会受惊,狂蹦乱跳,东奔西跑。

官府诛杀盗贼,捕获叛乱分子和亡命之徒。

布射僚丸,嵇琴阮啸。

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译文】吕布善于射箭,宜僚善玩弹丸,嵇康善于弹琴,阮籍善于撮口长啸。

蒙恬制造了毛笔,蔡伦发明了造纸,马钧发明了水车,任公子善于钓鱼。

释纷利俗,竝①皆佳妙。

毛施②淑姿,工③颦④妍⑤笑。

【注释】①竝(bìng):“并”异体字之一。

②毛:毛嫱(qiáng)。

西:西施。

《庄子·齐物论》:“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

” ③工:善。

④颦(pín):皱眉。

⑤妍(yán):美丽。

【译文】他们或者善于为人解决纠纷,或者善于发明创造有利于社会,这些都非常巧妙。

毛嫱、西施,姿容姣美,哪怕皱着眉头,也像美美的笑。

年矢①每催,曦晖朗曜②。

璿玑③悬斡④,晦魄⑤环照。

【注释】①矢(shǐ):箭。

②曜(yào):日光、照耀。

③璿玑(xuán jī):古代称北斗星的第一星至第四星。

④斡(wò):旋转。

⑤晦魄:月亮。

【译文】青春易逝,岁月匆匆催人渐老,只有太阳的光辉永远朗照。

高悬的北斗随着四季变换转动,明晦的月光洒遍人间每个角落。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译文】顺应自然,修德积福,永远平安,多么美好。

如此心地坦然,方可以昂头迈步,一举一动都象在神圣的庙宇中一样仪表庄重。

束带矜①庄,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②。

【注释】①矜(jīn):自夸、自恃。

《礼记·表礼》“不矜而庄。

” ②诮(qiào):讥讽、嘲讽。

【译文】衣带穿着整齐端庄,举止从容,高瞻远瞩。

这些道理孤陋寡闻就不会明白,只能和愚昧无知的人一样空活一世,让人耻笑。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译文】说到古书中的语助词,那就是“焉”、“哉”、“乎”、“也”了。

医古文《扁鹊传》一文的课外阅读汉·刘向《说苑·辨物》

离情别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别情。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京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第1句】: 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第2句】: 带鸟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第3句】: 绘虫的诗句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

——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

——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第4句】: 绘鱼的诗句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

——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三、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第1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第2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3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 》

【第4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5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

【第6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第7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闭。

---------范仲淹《渔家敖》 四、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第1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第2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见心。

--------杜甫《春望》

【第3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4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五、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第5句】: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第6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六、古诗词中的名胜古迹

【第1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

【第2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洲词》

【第3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朝发白帝城》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

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敌意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冉冉狐生竹.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作以终老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风猋>。

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长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亮无展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扬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寐。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

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中带,沈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瞰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扬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归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明月皎夜光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一)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

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

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

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

关河:关塞河流。

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

红衰翠减:花谢叶落。

苒苒:渐渐。

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

霁雨:雨停了。

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

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

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

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

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

画角:军中用的号角。

断:尽。

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

红蕖(音同“渠”):荷花。

却:开尽。

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

塍:田间的土梗子。

)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

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001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