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被激怒的安妮读后感

马歇夫妇一直盼望能在孤儿院领养到一个女孩子() 安妮收到林德夫人嘲笑后,小脸气得通红,紧握着双拳

绿山墙的安妮分集剧情介绍 第7集 一个真正的朋友 戴安娜头发里染上了虱子,难过极了。

害怕别人因此而瞧不起她。

安妮知道了这一消息后带着戴安娜来找佩格寻找解决办法。

要举行化妆晚会了,当费利西蒂得知戴安娜头发里有虱子时,鼓动其同学们都不要理戴安娜否则取消了参加晚会资格。

原本一直坚持站戴安娜这一方的安妮也因为一时禁不住晚会诱惑而放下戴安娜独自去参加晚会了。

戴安娜非常伤心决定再也不理安妮了,接下来安妮会怎么办呢

帮我找找伟人和名人的成长故事,急需,谢谢!

1796年的一天,德国根大学,一个19岁的数学天赋的青年晚饭,开始做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的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

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

”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

”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17边形。

青年很快地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

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

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

你真是天才

”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

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

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

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

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

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温馨提示: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 赵修复,我国当代著名的蜻蜓和寄生蜂分类学家。

赵修复小时候是个顶顽皮的孩子。

他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们到野外玩,特别喜欢各种虫子。

有一次,赵修复和另外一个孩子到村外去玩,看到一颗树上挂着一个蜂窝。

他对哪个孩子说:“大家都说蜂窝不能捅,一捅,蜂就出来蛰人。

我们想个什么法儿捅它两下,怎么样

”那个孩子来劲了,说:“好哇

你说怎么办吧

”赵修复歪着脑袋想了想说:“这样吧

我们回家去拿一顶蚊帐来。

不过可别让大人知道

”哪个孩子便跟着他去了。

他俩拿了一顶蚊帐,又回到那颗树下。

赵修复爬上术,从树枝上吊下一根绳子,把蚊帐挂上。

然后和那孩子缩到蚊帐里,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拼命捅蜂窝。

蜂被激怒了,一群一群顺着竹竿飞过来,想蛰人,可是蚊帐稳稳当当地把蜂挡在外面,那个孩子跳着叫着:“好哇

好玩

赵修复也开心地笑起来。

他捅够了,把竹竿一扔,想等蜂飞走了再取蚊帐,便坐在蚊帐里看着蜂飞来飞去。

这时候,蜂发现捅自己的窝的竹竿没有了,便成群结队地飞回去重修蜂窝。

赵修复眼睛都看直了,他呆呆地想:“他们怎么会和人一样修房子呢

”从此,他对昆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暗暗下决心:“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地研究这些小动物。

” 上学后,他更喜欢昆虫了,老是一个人趴在地上看蚂蚁,或抓个蜻蜓、蝴蝶什么的小虫子,仔细地观察、研究。

一天,放学后,赵修复和同学们一起回家。

路过厕所时,赵修复让同学等他一下,说要上厕所。

可是一钻进去半个多小时还不见他出来。

同学急了,掩着鼻子到厕所里看看他出了什么事。

一走进去,又好气又好笑。

原来赵修复发现了一种会跳的蜘蛛在捕吃苍蝇,他一看就入神了,忘记了外面的同学在等他。

赵修复年幼时,就是这样喜欢和昆虫打交道,长大后,他真的干上了研究昆虫的工作。

*--------------------------- 少年时代的茅盾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他十分爱看“闲书”。

一次放学回家,他在放杂物的平房里找到一部刻印的《西游记》。

尽管这部书是木板刻印的,有的字迹已模糊成一片,可是,他书一拿到就爱不释手,拣那些可以看的章节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茅盾的父母对此并不阻止,还找来一部石印的《后西游记》给他看,抽空给他讲《西游记》中的故事,与他谈论书中人物的功过是非。

父母还谆谆教导他,看小说不能只拣插图有趣的那几回看,而要细心琢磨,把文理看通,使语文有长进。

茅盾读高小以后,读小说的兴趣更浓了。

《三国演义》、《水浒》、《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古典文学名著,他都抽课余时间,广泛涉猎。

这为他后来研究古典文学和进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许是受旧小说中那些精美插图的感染吧,少年时代的茅盾很喜欢绘画和篆刻。

他学绘画不仅认真临摹《芥子园画谱》,练好基本功,而且喜欢变化和创新。

茅盾的母亲找来好几本不同的画谱,让他细细加以揣摩,博采众长,画出新意。

茅盾学篆刻用的刻字刀,还是他自己用一段伞骨自制的哩。

除了看小说、绘画、篆刻、唱歌,茅盾还进行农事观察。

每年养蚕时节,茅盾特别兴奋,放学后就围着母亲问这问那。

母亲就叫儿子拿蚕具,喂桑叶,引导他细心观察蚕儿从“收蚁”到“上簇”整个生长过程的变化情况。

茅盾后来创作小说《春蚕》中运用的养蚕知识,就是这个时期积累起来的。

直到晚年,茅盾还深情地说:“我童年时最有兴趣的事,现在回忆起来宛在眼前的,就是养蚕。

” ---------------------------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著名女作家。

艾米莉·勃朗特出生在英国的一个穷教师家里。

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家去世了。

年幼的艾米莉和姐姐夏绿蒂,一同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每天,姐姐都要到有钱的人家去当家庭教师,她就在家里做家务。

艾米莉非常喜欢文学。

爸爸的书,她早就反反复复地看过几遍了,她多想能有些新书啊

可是家里穷,没有钱让她去买书。

她只好到处向人家借。

为了看到更多的书,她抓紧一切时间:做菜时,一手炒菜,一手端书;到市场上去买东西,也往不了带上心爱的书,有好几次她险些撞上了马车。

有一次,艾米莉洗完衣服,开始做午餐了,她把面包送进烤箱烘烤,自己就在一边看书。

这是一本新借来的小说,书中一个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深深地吸引了她。

她完全沉浸在悲哀之中,根本忘记了烤箱中的面包。

这是,姐姐回来了,一进门,感觉有股什么怪味道,就喊了声:“艾米莉,什么东西烤糊了

”艾米莉此时正伤心地擦着眼泪,没有听到姐姐的叫声。

夏绿蒂到处闻闻,发现烤箱正开着,那味道正是从那儿传来的。

她赶紧跑过去关了电闸,然后端起烤得黑糊糊的面包,递到艾米莉眼前。

艾米莉吃了一惊,抬起头,红红的眼睛望着姐姐:“这是什么

是那可怜的小女孩的午餐吗

她一直都吃这种黑面包……”夏绿蒂知道,妹妹看书又看呆了,便笑着说:“不,这是我们几个可怜的小女孩的午餐

”艾米莉这才想起,面包早就该取出来了。

艾米莉就是这样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一个心思看书,琢磨,就这样看了许多好书。

后来,她开始写作。

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写出了一部文明世界的作品——《呼啸山庄》。

求法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王室女性及她们的故事

越全越好

法国大概有50多位(王后) 你要故事是贴不下多字的 给你几个名字 你上网吧 需要哪个了 可以PM我基夫之安妮〔法语:Anne de Kiev〕,1060年-1066年,于其子菲利普一世未成年期间。

尚帕涅之阿代勒〔法语:Adèle de Champagne〕,1190年-1192年,于其子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

卡斯蒂耶之布朗谢〔法语:Blanche de Castille〕: 1226年-1234年:于其子路易九世未成年期间。

1248年-1252年:于其子路易九世在十字军东征期间. 跛子让娜〔法语:Jeanne la Boiteuse〕,常于其夫菲利普六世在战役期间摄政。

巴维埃之伊萨博(1393年-1420年期间不定),由于其夫夏尔六世是疯子,与其夫之叔伯们争夺摄政权。

卡特琳·德梅迪西: 1552年:于其夫亨利二世离开英国一段时间。

1560年-1563年:于其第二子夏尔九世未成年期间。

1574年:于其第三子亨利三世在波兰期间。

玛丽·德梅迪西,1610年-1614年,于其子路易十三未成年期间。

奥特里谢之安妮,1643年-1651年,于其子路易十四未成年期间。

欧亨尼娅皇后〔法语:Eugénie〕,于其夫拿破仑三世三次缺席情况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028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