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校训的读后感
小学校训大全
校训 求真校风 新 实 活 教风 团结 奉献 务实 创新风 勤学 多思 活泼 健美办学目标 坚持科研先创办现代一流实验学校育人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未来世纪创造人才北小精神 崛起党员口号 向我看,跟我干
我的岗位是模范。
教师队伍四种精神 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力争一流的开拓创新精神; 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读书时用功读书,玩耍时放心玩耍,说话得说真话,做人得做真人团结、勤奋、活泼、创新尙美 乐学 宏智 求新
【第1句】:呼和浩特市八一小学:文明 勤奋 体健 向上
【第2句】:中华基督教会基法小学-校训: 仁--克己复礼为仁. 义--宜也(择善而固执之). 礼--尊师重道、谦逊. 智--好学近乎智. 信--诚信守诺. 望--常存喜乐盼望. 爱--爱神爱人.
【第3句】:三育小学校训: 止 于 至 善.
【第4句】: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堂堂正正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第5句】:山后中心小学:文明求真,尚美进取
【第6句】:顺德北滘镇中心小学:脚踏实地做事 顶天立地做人
【第7句】: 港大同学会小学: 明德惟志、格物惟勤
【第8句】:北京市通州区东方小学:文明、勤奋、博爱
【第9句】:圣公会小学校训:非以设人,乃设于人
【第10句】:协和小学校训:你们必晓得真理
【第11句】:陈瑞祺小学:秉承喇沙精神,以信德和热诚推行人文和基督教育,帮助学生发展潜能,成为全人
【第12句】:森林小学:爱、尊重、诚实与公义
【第13句】:金山小学:懂外语、会电脑、能审美、练体魄
【第14句】:北京21世纪实验学校:做豪迈的中国人
【第15句】:承德市实验小学: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材为志
【第16句】:北京光明小学:我能行
【第17句】:无锡市荡口中心小学:养正
【第18句】:乐华天主教小学: 博学弘德
【第19句】: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校训:诚信 博学 创新
【第20句】:铜陵杨家山小学:日有长进
【第21句】:山东省新泰市平阳小学: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地成长
【第22句】:汇佳男子高中:做伟岸的中国男人
【第23句】:许家坝小学:重德、博识、开拓、健美
【第24句】:泉州实验二小; 学做人,会求知,健身心
【第25句】:头灶镇小学:头小有我,我就是主人
【第26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求真
【第27句】:璧山实验小学:乐学、善教
【第28句】:金华东苑小学:文明健康,创新进取
【第29句】:虎丘区实验小学:自强、博爱、求实、创新
【第29句】:西关街小学:勤、严、诚、健,面向未来
【第30句】:邵武市昭阳中心小学:讲文明、守纪律、勤学习、求上进
【第31句】:无锡市广勤路实验小学:健康
【第32句】:杭州天地实验小学:会学、会玩、能说、能干
【第33句】:锡师附小:诚勇
【第34句】:香岛道官立小学:好学合群,立己达人
【第35句】:上海市杭州路第一小学:毅实新
【第36句】:成都市实验小学:一日不学,一日不教;. 一日不学,一日不乐;. 一日不学,一日不长。
【第37句】:莆田市城厢区凤凰逸夫小学:自主合作,求新
【第38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崇尚文明、追求健美
【第39句】:漕河泾中心小学:;乐求真知,手习脑勤,心康体健,争冠治生
【第40句】:华天小学:尊己尊人,学问思辨
【第41句】:顺河第二中心小学:向真、向善、向美,立身、立志、立业
【第42句】:枣庄市青少年宫火炬艺术小学:求实、创新、勤学
【第43句】:冯村中心小学:拼搏进取争一流,勤奋好学争先进
【第44句】:大营盘小学:快乐、希望
【第45句】:普台中小学:敬慈和真
【第46句】:攀枝花市人民街小学:惜时
【第47句】:庆元实验小学:全面发展,培养个性
【第48句】: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第49句】:广东省湛江市第八小学:自觉守纪、勤奋学习,热爱劳动,锻炼身体,爱我八小,为校争光
【第50句】:金山区钱圩小学:爱我钱小、建我钱小、校兴我荣、校衰我辱
【第51句】:西店镇香岩小学:求实、奋进
【第52句】:常熟市实验小学:崇德尚文,厚积薄发.
【第53句】:东台市实验小学:敬 静 净 竞
【第54句】:上海民办远东学校:创见、创业、齐国、齐家
【第55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第56句】:风华学园小学:培育健全的身心,令自己的才能开花
【第57句】:贵阳市毓秀路小学:争当毓秀之星,要做有用的人
【第58句】:枣庄薛城实验小学:做现代中国人
【第59句】:福冈市笹丘小学:善体人意、充满自信、聪颖
【第60句】:上饶市逸夫小学:知勤知勉、永期上进
【第61句】:教育路上的瓜洲小学:我们要有狮子般的体魄;我们要有农工们的身手;我们要有革命家的精神;我们要有科学家的头脑;我们要有艺术家的情感;我们要有哲学家的思想。
【第62句】: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中心后牛坊小学:志当存高远,从小学做人
【第63句】:日本小学的校训通常就一句话,“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
【第64句】:日本小学的校训:不给别人添麻烦
【第65句】:四川泸州梓桐路:灵性在这里创造,人格在这里升华
【第66句】:四川泸州梓桐路:与理想同行
【第67句】:厦门第一小学:爱生学好,尊师教好
【第68句】: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博学而笃志
【第69句】:枣庄市薛城双语实验小学:走双语路,做现代人
【第70句】:春蕾小学:自强自立,勤奋上进
【第71句】:鲁迅小学:勤学勤思勤劳勤俭
【第72句】:汕头市外马路第三小学:尊重真诚相处,快乐扎实求学,创新积极从教
【第73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学做人,会求知,健身心,育特长
【第74句】:广东金山小学校训:求实、求善、求真、求美
【第75句】:四川都江堰蒲阳中心小学校训: 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幸福,并懂得如何追求幸福。
八大艺术学院是哪几个?
问的不对,只有六大艺术学院;答的也不对,几个回答都是八大美院。
六大艺术学院是: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
北师大网络教育学前教育学历。
和上海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学历哪个好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著名学府,教学和科研力量居于全国一流水平。
百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了 20 余万优秀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形成了以对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为核心的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书写了光辉篇章。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1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后流动站,16 个硕士、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硕士、博士点数在全国高校居于前列。
有 16 个国家重点学科、 1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百年校庆又给北师大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她将继续秉承优良的传统和校风,积极落实江泽民同志在师大百年校庆上提出的与时俱进、推进教育创新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开展科学研究、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为把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2006年5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与奥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中国最大的网络教育超市)开展远程学历教育合作, 为学员的远程学习提供统一的、标准化、专业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设在各地的奥鹏学习中心报读奥鹏合作高校的远程教育,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所以 北师大较好
法律硕士报考哪个学校好
批(八所院校)北学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实力雄厚,对任书的人来说可能都个梦想。
北大跟人大一样,每学期开设的讲座很多,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律师去讲课,很吸引人。
不过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
除了4万多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是很好。
需要注意的:报考北京大学不能保证一定在北京上学,每年分数排名在后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
关于北大深院:
【第1句】:同样是法律硕士,其他学校收费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
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
悬殊甚大。
【第2句】:尽管有个别优秀的老师来深圳上课,但在整体上,其师资、图书、体育设施等严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较大。
当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广州与深圳工作(很有钱的城市,法律职业也比较发达。
)同学,我觉得去深圳读书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真心做学术的这年头也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培养法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第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
人大每年报的人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
从04年开始招生规模缩减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
学费不便宜,往年(现在已经没有了)有20左右的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左右。
另外人大由于宿舍比较紧张,所以不解决住宿,但学校最后会尽力想办法解决的,人大每年在大运村给安排部分住宿,那边环境很好,学习生活都很方便,离人大也不远。
人大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人大法硕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人大毕业生向来有去国家机关的传统,人脉很广。
03年结业的形势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单单就人大法硕的就业来说,还是不错,比法学总体会好一点。
去机关的最多,占一半以上。
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为应届生比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
去部委的不少,中纪委、工商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审计署、国务院对台办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厅机关,或者在一些大单位的省级机构,如保检会分会。
有部分去了公检法,如北京市高检,一中院,区级法院。
去银行也比较特别多,除了北京也许去广州的最多,有广州日报2个,市委办公厅,人事厅,中行深分,广东中行等等。
还有部分去了企业,象什么中兴,大唐之类的。
人大法硕只有2年,这是全国唯一的,早毕业早就业,未尝不是好事
中国政法大学大量的公费和地处北京,吸引了千万学子,是该校难考的最重要的原因。
再次,他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性价比比较高。
所以中国政法大学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
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坐公共汽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也有可能丧失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硬件很好,就像上海的复旦,吃的好,住的好,还在繁华的朝阳区,离CBD中心近,宿舍还有凤凰卫视看。
国际法实力雄厚,与经济有关的学科以及与外贸有关的学科实力很强大,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
贸大名气没北大人大响,但学费不贵,就业不错(主要去“国”字号的大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以及与经贸有关的国家机关),是值得报考的学校之一。
吉林大学03年宣传的比较多,法律硕士们也很团结,学校对法硕培育也比较重视,在BBS上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还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介绍吉大的情况。
04年有2200人报考,这跟吉林大学对法硕的重视程度和雄厚的法学实力是分不开的。
但吉大的缺点也很明显:地域较差,东北三省的重工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太弱;就业信息的获得有限,从其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国,就业的地区性歧视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消除;外部声誉方面与原来的法学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几位相比已经有所下滑。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与吉林大学比较相似。
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不过现在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莫洪宪等为副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各校现在几乎都已经成立独立的“法律硕士管理中心”等类似的专门机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法硕师姐师哥抗争的结果。
),其中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的教授指导实习,有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还可以。
不过由于法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课老师中仍存在误解,教理论法学的老师大都对法硕薄有微词,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课的老师则较重视法硕。
武大整个校风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园,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确实很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漂亮的校园。
华东政法学院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五院四系”。
“五院”是:中国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
“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
这些才是现在我国法律教育的顶峰所在。
甚至可以有点夸张的说,只有这五院四系的法学毕业生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法学“科班出身”。
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的经济中心,自由法制的社会氛围,上海自然很有魅力
在上海开设法律的大学不少于10家,但只有华政在这五院四系之中,复旦法学院的上升势头很强,不过至少现在他的法学教育实力还不能和华政相比。
华政有法学教授40多位,博导数十位,法学博士点四个。
考华政容易一些,因为招生名额多。
如果不想去北京,选择华政也是不错的。
西南政法大学传统的法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术特点体现务实。
03总人数259人,按生源地分5个班,住宿为新装修宿舍,约30平米,带卫生间,水房,201电话,宽带接口,空调,家具与床一体,费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骄傲的,强大的法学科研实力,辉煌的法学业绩,大量优秀的法学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让法律院校汗颜的“西政现象”等等。
当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为“地方队”的尴尬,但仍旧无法掩盖它在法学界的地位
04招生规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盖了其在就业方面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一部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院校,另外由于不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吸引力在下降。
但说实话在法律系统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厦门大学环境一流,在那里上三年真的一点都不亏。
厦门经济不错,法学院实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厦大的就业也不错。
南京大学学费很低,就业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错。
虽然南大法学院实力是确实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为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
南大法硕学习气氛特别刻苦,很另人钦佩。
基本情况:
【第1句】:招生名额一直控制在80左右。
【第2句】:有十个公费名额,不用交培养费和住宿费,均为应届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补助。
【第3句】:对自费生和委培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第4句】:复试公平,严格的差额复试。
【第5句】: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间,每人600\\\/年。
【第6句】:授课老师都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法学硕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第一学年末分配导师,每个导师大约带5名左右。
中山大学新生进中山大学,首先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大历史,校训和中山先生的精神。
法学院在中大历史不是很久,在中国不算前几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学院。
对法硕也非常重视。
另外中大招生广东省考生占多数。
中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大学法学实力一般,但幸运的是它与别人合并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原来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这样在学校硬件,资金投入方面无疑占了一些优势。
西北政法学院业内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实力不错。
大家都在研究生楼上住,收费一模一样。
宿舍按级分不按专业分,一个宿舍四个人有阳台有空调。
各方面都不错。
03年有近30个公费名额。
第三批(九所院校)复旦大学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
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所以对全国各地想去上海发展的学生来说,吸引力特别大。
不过应届生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外地生员户籍调入学校;非应届毕业生一律不转户口和档案。
浙江大学给的我感觉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
浙大就在西湖边上,风景很美,伙食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女就不用说了吧。
基本情况:
【第1句】:法学院在合并以前属于杭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浙大有雄厚的资金,在引进人才和教学质量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浙大的强项是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龙,孙笑侠,林来梵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
在民商法方面,原来确实比较弱,但是马上将变得“强大的不能再强大”,原因是法学院即将引进几位超重量级的人物。
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硕士点。
【第2句】:对法硕的教学非常重视,每天上午都是课满,有的老师说相比法学硕士,更喜欢法硕。
每两个人跟一个导师,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
压力挺大,因为法硕和法学硕士一样,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才能发学位证书。
不过这体现了浙大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
【第3句】:待遇方面,与别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往界生没有补助与医疗保险。
住的是硕博楼,居住氛围感觉不错。
黑龙江大学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法学实力都是很一般,还不如辽大,估计是为了照顾东北三省的缘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硕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龙江工作,还是可以考虑的。
湘潭大学实力一般,师资还可以,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广东一带工作的学生报考,经济实惠,就业主要去南方的广州深圳佛山等,法学实力比湖南大学强,有几个在法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入他们的法学院院长邱兴隆教授,知识产权的冯晓青教授,还有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的青年法学家。
四川大学法律系传统上有一定的实力,就业方面亦可。
同时因在西部,分数线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划线,有望降分录取。
每年都接受调剂。
安徽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苏州大学苏大的法学实力较强,历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国民党的动武大学法学院,加上苏州异常发达的经济实力(比省会南京发达的多),就业很不错。
山东大学在山东是绝对的老大,其他学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并后实力和吉大有一拼,师资力量强大。
就业显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郑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清华大学法学楼非常气派,我估计大门口的那几跟柱子一根就值几百万。
法学院资金雄厚,发展很快,对法硕非常重视,学院从03年开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硕的培养。
住宿条件不错,女生三人一间,男生两人一间,一般是一个法硕和一个法学研究生住一起。
不过招生人数比较少,每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难度大。
考上的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学风是有目共睹的。
往年的毕业生就业不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些大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人去了。
但由于不是传统法律名校,整体实力还逊一些,毕业生以后发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样有人脉支撑。
另外清华大学在深圳设了一个研究生分院,那边招100的法硕。
不过有人反映那边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南开大学法硕可以选修任何法学的课程,无论是研一还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
老师是南开法学院最好的老师,因此师资问题是不用考虑的。
上课的地方是南开教学设施最好的地方—模拟法庭,是法硕专用的教室。
法硕的统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每本书的撰稿人都是本领域的权威人士。
法硕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为学校住宿条件有限,法硕也安排在校外住宿。
四人一间,单独卫生间,有电扇,每人一个书桌和大衣柜还有一个贮物箱。
条件还是不错的。
实力一般,但牌子好就业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选择.山西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兰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云南大学地方太过偏远,虽然云大实力很强,但现状不好,又因为出了马事件,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就业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辽宁大学对法硕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大连与沈阳就业还是很有区位优势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贵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海南大学实话实力一般,但海南做为一个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他的一个卖点,今年报考人数不多,接受调剂。
河南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更何况还有法律实力名气更强的郑大。
湖南大学实力一般,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报考,经济实惠。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位置不错,江苏省经济实力很强,法学实力也不错,法理学、诉讼法学蛮有实力,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就是他们法学院的院长公丕祥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烟台大学地理位置好,自然环境一流,民商法学实力在全国很有影响,有几个著名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北京,就业渠道稳定,很强的军事院校色彩,以后会越来越受到考生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学院。
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硕,在宣传上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他的吸引力在于二年半二万元学费上,这在第一档高校中,无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缘优势也是很强的
这无疑会成为很多考生报考的目标。
他的缺点在于他不是法学传统强校,在业内人脉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新增招生单位中最受期待的,当然他的吸引力一是传统法学实力强悍,二是地处北京的优势,三是未来的就业期望较高,四是他们有意在法硕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点贡献
05年不招生,估计与去年的招生丑闻有关吧。
明德,求是,拓新,笃行是什么意思?
“明德 求是 拓新 笃行”就是河南工业大学的校训。
明德,旧谓美德,《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美德比粮食更馨香。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求是,求乃探索、寻取之意,是则为正确或认为是正确的。
寻求科学真理。
拓新,拓乃开辟、扩充之意,拓新则创新之意。
笃行,笃乃忠实、专一之意,笃行系诚挚而专一的践行。
总体的意思是希望工大师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德,通过探索去求真,努力创新并专注地践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14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