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课读后感500字
我是学会计的,想考研,但我对哲学很感兴趣,想知道我都需要做什么,读什么书,考北大得多少分
你在百度上搜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打开后找这几年的硕士报名简章和专业目录,里面有哲学类的方向、导师和参考书目。
考北大哲学,勇气可嘉
新东方为什么这么成功
俞敏洪出生年月:1962年生 属虎 身高一米七七籍贯:江苏省江阴市人 汉族人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西语系毕业 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兼总裁 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俞敏洪创业经历 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接受中小学教育。
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
期间患病休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任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
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
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
截止到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
同时新东方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目前新东方学校的教育部门包括:国外考试培训部国内考试培训部基础英语一部(听说)基础英语二部(新概念)实用英语部高自考培训部少儿英语部小语种培训部电脑培训部等;新东方学校的服务部门包括:学生阅览室、学生信箱服务、出国咨询处、公证处、订票处等等。
新东方目前分别在上海、广州设立了分校,将新东方的精神与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传播。
在2000年为止,俞敏洪在教育过程中出版了数本英语教学与学术著作,其中包括:《GRE词汇精选》(学生中称为“红宝书”)《GRE词汇逆序小辞典》《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英语现代文背诵文选》等,主编了《英语我爱背单词》光盘、《英语GRE词汇大突破》光盘、《GRE模考》光盘、《GMAT模考》光盘等。
成为中国颇有名气的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推动了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
俞敏洪的办学事迹被中外众多报刊及杂志报导。
2000年,俞敏洪及领导团队成立了东方人投资有限公司,向教育产业化运作迈开了一大步。
同年,新东方与联想合作,由联想注资5000万,新东方出品牌资源各占50%股份成立了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东方远程教学。
这是新东方与外界第一次的正规合作,新东方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精神通过现代化科技以更快地速度渗透进社会。
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报告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
【第4句】:293亿元,同比增长
【第31句】:4%;净利润为
【第1句】: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
目前,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俞敏洪很早就起床。
最近上班,他得比平常提前近两个小时从家里出发。
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这几天又到了招收暑假班的时候,由于报名的人太多,学校所在地、中关村一带的主要交通路段常常为之堵塞,——这种“夸张”的场面,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俞敏洪将车停在北四环路旁的一幢普通白色四层小楼旁。
这是“新东方”的总部,也是被媒体称为京城最“热”的地方—— 据说,在美国、加拿大的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70%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身为“新东方”校长的俞敏洪,经常到北美考察访问,每次当他到附近的中餐馆就餐时,刚一落座,就会有几十个人站起来,同时称呼他“俞校长”。
俞敏洪编年史 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 1980年,三次高考后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 1985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1年,从北大辞职 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 2000年,携手联想成立新东方在线网站人物语录: 我这辈子什么都可以离开,就是不可以离开讲台。
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从自卑中间走向自信的人是真正的自信,从一开始就盲目自信的人其实没有自信。
只有两种人的成功是必然的。
第一种是经过生活严峻的考验,经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最后终于成大器。
另一种没有经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技术方面达到了顶尖的地步。
比如学化学的人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化学家,这也是成功。
当你是地平线上一棵草的时候,不要指望别人会在远处看到你,即使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甚至从你身上踩过,也没有办法,因为你只是一棵草;而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即使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因为你是一棵树
北大情结:北大踹了我一脚 大学5年没有一个女孩子爱上自己 俞敏洪不止一次提到北大,这个令他百感交集的伤心地。
现在的北大依然冰清如初,在他的梦痕里无法剥落。
树影婆娑的北大校道,爱情、学业、事业在激情地向前奔流,却似乎全与他无关。
“我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
进大学以前没有读过真正的书,大三的一场肺结核使我休学一年,结果练就了现在这副瘦削的土魔鬼身材。
”俞敏洪一打开话匣便不胜唏嘘。
在多数人眼里,俞敏洪属于沉默寡言被别人冷落的后进生,别人津津乐道的爱情对他来说却完全真空。
“北大5年,没有一个女孩子爱我。
”他说。
因此,孤独、耐心、坚韧……所有磨练人的品性他都一一具备了。
他说对爱情的饥渴使他“见到任何一个女孩都想扑上去”。
显然是夸张之说,但依然贴切地描述了他那时的心境。
俞敏洪回忆,他的第一次爱情邂逅是在1986年3月26日晚上9点,那时他的身份是北大一名英语教师。
这第一份忠贞的爱情在历经波折后一直延续至今天。
采访当中,他说他刚刚收到老婆的短信,并一五一十地念出来:“老公,我好想你啊。
”说这句话的神情竟然比他之前那句“去年已经有80万学生”还要振奋。
由于在外做培训惹怒了学校,当时北大给了他个处分。
他觉得呆下去没有意思,只好选择了离开。
那时是在1991年底,他即将迈向而立之年,走出北大成了人生的分水岭。
“北大踹了我一脚。
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充满了感激。
”俞敏洪说,“如果一直混下去,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
” 这些幸运和不幸,都在北大降临于他。
他注定是大器晚成的人:高考三年,迟到的爱情,病魇的耽误,拖沓三年半出国未果,还有学校的不公处分。
北大成了一切的酸甜苦辣的吞吐地。
“我是惟一他们不会想到我会搞出这个学校的人。
”俞敏洪坦然地说,“任何一个人办了新东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谅。
因为我在同学眼里是最没出息的人。
真是这样,你可以去问他们。
所以我用事实告诉那些在国外的大学同学,我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结果他们就回来了。
”现在他自诩他像“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在奋斗。
” 俞敏洪的高三补习班同学、现在北京新东方校长周成刚调侃地说,“苦苦奋斗了20几年,想不到竟要受他制裁
” 北大这个令他爱恨交加的地方成就了他和他的新东方。
俞敏洪表示他仔细思考过自己的一辈子,没有像别的同学盯着名次和荣誉,他的眼光跳过了这个境界。
难以承受之重 后悔把新东方做得那么大 回首过去的十几年创业,俞敏洪表示首先想到的是后悔把新东方做这么大。
他说当初可以在北京做成年收入一两百万的精品机构,把精华人物都集中到那里,有限制地发展。
小范围内也能实现理想,无论转型还是放弃,也比较容易。
“我给自己做了一个笼子,无法往外钻,否则笼子一收紧,我就被吊死了。
”他无不自嘲地表示。
“当时野心太大了,现在留给我的是难以承受之重。
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
”他猛喝了一口茶,继续用尖锐的方式剖析自己,“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让我不得不走下去。
” “做得特别累的时候,我很想关掉新东方,都没有做到,因为我发现要为4000员工负责,为股东负责,为自己负责。
我有时候想,假如新东方没有了,人家会把新东方和我收到全国所有的MBA案例中,那时我还是会出名,但那是负面教材了。
”他无奈地笑笑。
又是自嘲。
很难想象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还要把自己推到这样的境界。
难道这也是一种成功的哲学么
谈话中俞敏洪几次用了“后悔”这个词,不知道是故作姿态还是肺腑之言。
不过他的眼神告诉人,他是认真的,一如他在深圳的演讲中所言,他的财富不在银行账户上而是在他脑袋里。
他很想表白,他真的可以不在乎那些东西,而在乎另一些别人无法理喻的东西。
那些东西是什么
“我真心希望在新东方一点股份都没有,不管卖掉还是送别人都可以,这样我可以安心离开新东方。
”他回答得异常平静,“我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比如写书,驾车游走世界,或者到贫困山区教书。
” 他若有所思地补充:“很想到西北买一片荒地,变成绿洲。
因为我对土地有着无比的亲近。
” 难道俞敏洪想解甲归田,在事业的巅峰戛然而止落得美名
他不置可否。
他只是说他在渐渐剥离新东方,而且已经部分实现了他的理想。
他表示已经走访了40多个城市,讲学、旅游、看历史,写了10万字的日记。
一个有着人文主义情怀的商人 新东方要做长久,需要一些人文情怀的滋润俞敏洪在讲座中 在成功的光环背后,俞敏洪似乎没有变化,从脸到手都瘦得非常一致,与想象中的财大气粗的新东方掌门人身份实在不相称。
T恤、休闲裤和白得刺眼的运动鞋是他的招牌装束,他甚至穿着一双白色运动鞋就披挂上阵了。
他说以前的更差,那是回力鞋。
今年新东方完成了几个大项目:国际融资、国际化投资机构改造,还有全国大部分地方布点布局。
但俞敏洪说,“新东方还没有成功”。
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他认为,“有历史定论的东西才叫成功。
商人无所谓成功与否,因为商海永远是惊涛骇浪险象环生,把自己定义在商海中就没有成功出头日。
假如写一本书,受到历史定论,千百年都有人捧读,那是成功。
像陈忠实的《白鹿原》、冯巩的小品,就是成功。
新东方现在还没有这种永恒的东西。
”在俞敏洪看来,成功必须与永恒有着默契的对应。
“我是有点学者气的商人。
因为我写的文章是别的商人写不出来的。
”俞敏洪称。
他表示,那些游历的日记、感受其实可以给员工们带来底气。
新东方要做长久,需要一些人文情怀的滋润。
但是,当越来越多人觉得他更像一个商人的时候,他辩驳道:“这个是要求嘛
你没有创业的敏锐视角没有创业的竞争意识没有战略发展思路,新东方是活不下去的
不过,商人和老师的角色可以齐头并进,不必割裂。
” 直到现在,新东方上上下下所有人都称俞敏洪为老师,没有人喊他老板。
下属的投其所好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澄清。
“凡是不符合我价值观的的钱我都不赚”——这份矜持和清高学者气也使他在商海中失利过,他说他为此困惑了很久。
原深圳新东方的老师阎震说:“现在终于理解老俞了。
如果他仍然站在学术的潮尖上,新东方就没有希望了。
”俞敏洪人生小记 俞敏洪现任新东方学校校长、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其人博闻强志,娴于辞令,幽默儒雅。
他精通英语,尤工词汇,一本红宝书在业内有口皆碑,并主编了多套实用教学光盘,成为中外颇负盛名的英语教学专家,由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目前已经占据了北京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超过15万人次,国外的留学生70%是其弟子,由于他对留学教育专业的杰出贡献,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 俞敏洪高瞻远瞩,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仍然开拓进取,在2000年,与中国IT巨头联想集团强强联手,挺进互联网,成立新东方在线网站,各路精英,纷至麾下,俨然是一代帅才。
然,岁寒知松柏, 俞敏洪今日之成就是从昔日苦难、失败中锻炼出来的:高考数次落榜,他不气馁,复读时他还要务农,代课,终于在第三次高考一举考取北大西文系;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出国,他却失败了几次;他沉寂了七年,在北大教书,也思考了七年。
一九九一年,他勇敢地抛弃了工作,开始了艰辛的创业。
几年后,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俞敏洪获得了巨大成功。
但他依然面带微笑,十分谦虚,他的人格魅力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在新东方在线的网络课堂里,俞校长将多年来殚精竭虑的教学体会与经验充分展现给大家,融合了他奋斗的精神与乐观的人生观,希望广大有志青年可以从中得到帮助,让自己的人生终将辉煌
俞敏洪成功的秘诀 小时候我父亲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
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二块,或三块五块。
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
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
我搞不清这一堆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直到有一天,我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地和院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父亲把本来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当时我只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一个人就盖了一间房子,然后就继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贫困但不失快乐地过我的农村生活。
等到长大以后,才逐渐发现父亲做的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深刻影响。
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我父亲向我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
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
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钱去买砖,但我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捡砖头碎瓦,终于有一天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也成了我做事的指导思想。
在我做事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会浪费自己的生命。
第二个问题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
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我生命中的三件事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好处。
第一件是我的高考,目标明确:要上大学,第一第二年我都没考上,我的砖头没有捡够,第三年我继续拚命捡砖头,终于进了北大;第二件是我背单词,目标明确:成为中国最好的英语词汇老师之一,于是我开始一个一个单词背,在背过的单词不断遗忘的痛苦中,我父亲捡砖头的形象总能浮现在我眼前,最后我终于背下了两三万个单词,成了一名不错的词汇老师;第三件事是我做新东方,目标明确:要做成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然后我就开始给学生上课,平均每天给学生上六到十个小时的课,很多老师倒下了或放弃了,我没有放弃,十几年如一日。
每上一次课我就感觉多捡了一块砖头,梦想着把新东方这栋房子建起来。
到今天为止我还在努力着,并已经看到了新东方这座房子能够建好的希望。
好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切生活的基石,它会影响人的一生,当你面对任何问题或是困难时,你都会义无反顾,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高二开始努力学习还来得及么
请你相信我,绝对来得及。
我高一时从来没有认真习,除了语文和英语有初中老底其他什么科目都不会。
高二分科我和你一样选了文科,我从高二开始学习,刚开始我真的什么都不会。
但是每节课我都特别认真的听,一节课下来书上满是笔记。
课后我会把笔记中牵扯到高一内容的部分进行自学(基本是背书、刷题和查资料),这样就能把高一和高二的知识联系起来。
尤其是文科,积累是最重要的。
另外数学方面,必须要建立错题本,把同类型的题整理在一起,标记每个题的重要程度,每周定期重做。
此外数学的应试技巧很重要:选择题要灵活运用排除法和特殊值法,最后一个选择题如果难度太大就直接放弃,不要浪费时间,一般能排除掉一两个,剩下的两三个中果断蒙一个;填空题最后一个不会就放弃,别浪费时间,但是前三个尽量全对;解答题在高考中除了最后一个大题的第二或第三小问可能难度较大外,其他题目都比较基础。
一般难度大的分值不超过三分。
也就是说,你的数学不好没关系,你只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题和中等题,保证它们不出错,你就算空三道难题也能得135分以上,难道这还不够高吗
另外数学考场上的心理素质很重要,你要规划好选择、填空、解答题的时间,还有就是解答题实在不会也不可以空着,必须能写多少写多少,你的一个等式、一个方程、甚至一个公式都可能为你多争一两分。
另外文科政史地最重要的还是背书和理解,千万别觉得课本没用,只顾着刷题,我高三总复习的时候每天在做的事情就是拿着课本细细地翻一遍又一遍。
课本是万本之本,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
而且高考阅卷得分率最高的答案往往是跟课本语言最接近的答案。
我极其重视课本和基础知识,所以最后高考文综240分(全国一卷)英语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背单词,单词积累多了阅读写作自然没问题。
如果听力有困难建议尝试写听力原文。
我是一个高一什么都不会,高二上学期还经常逃课差点被开除的人。
但希望你和我一样都相信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我现在已经在北京的985了,相信你也可以
只要你一天天扎扎实实地努力,你就可以打败很多很多人。
我是大一新生,想考北大哲学研,但不知道需准备什么,求指点啊啊啊
第一,学好外语,最好有个二外。
第二,大一可以完成中西方哲学史的学习,参考多个版本。
我说的学好,指的是背诵基础上的理解。
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理解哲学史的同时,精读原著。
以西哲为例,古希腊1-2本,近代哲学的原著2本,古典时期的纯批,现代的海德格尔等。
选书以经典名著为例,不要偏。
目标是对每个时期的哲学风格、哲学内容、哲学深度有所认识,最好是有自己的理解。
中哲一样,可能要比西哲更加琐碎和繁多。
注意,边看原著边读解释性的著作。
第四,到了大三大四,可以去看一些感兴趣的论文。
论文要求,必须是中文核心以上。
最重要的一点,自己多想多悟,贵在坚持,如果你做到了,保证你在毕业时能够达到高校研究生的水平。
这样考北大比较有把握。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继续问。
大学哲学专业课本
大学哲学系会根据教师推荐指定一些课本,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比如北大出版社出的《伦理学原理》《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人民出版社的《美学概论》《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的《知识论导论》《政治哲学导论》,等等。
这些课本一般在一些大型的新华书店或靠近大学的专业书店可以买到,一般书店很少。
带北大两个字的成语或诗
北大荒, běi dà huāng 旧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开垦,已建立密山、合江、黑河等垦区。
盛产小麦、大豆、甜菜等 北大西洋暖流, běi dà xī yáng nuǎn liú 北大西洋的西风漂流。
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
在盛行西风下,横过大西洋北部。
在北纬40°附近分为两支,南支向南流,称加那利寒流;北支向东北流,至北纬60°附近再分为两支,一支偏向西北,最后成为西格陵兰暖流,另一支继续向东北流,伸入北冰洋。
北大英雄, 基本解释 北大英雄,是一款以北京大学为背景的角色扮演游戏,让新生提前了解北大。
在2010年北大发放的录取通知书中,附赠了这款名为“北大英雄”的游戏光盘。
北大英雄-简介 “北大英雄”游戏界面截图 2010年8月,网友在网上爆料称:“北大录取通知书里面有一张光盘,内含RPG游戏——北大英雄。
”(编注:RPG为“角色扮演游戏”的英文缩写,游戏中的主人公可在虚拟世界进行旅行和冒险。
在电脑上安装这款小游戏,玩家开启后,如同进入了真实的北京大学,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建筑尽收眼底。
这个名为“北大英雄”的小游戏,在以北京大学校门为背景的幻灯片上,两行字映入眼帘:“北大、燕园,从今天起,这个名字将和你紧紧相连,或许它还能够影响你一生的轨迹。
” 在展示了北京大学“春来鸟语花香,夏日荷叶满塘,秋后银杏纷飞,冬至满园银装”等如画风景后,游戏开始了。
北大英雄-玩法 “北大英雄”游戏界面截图 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一名北大新生,在校园内进行报到注册、领取校园卡,熟悉校内选课、学生资助中心、社团、食堂、图书馆等生活情景。
游戏制作者还用4个学期模拟4个学年,并设计了相应的学分。
游戏还为每名新生设置了多种不同的能力属性:逻辑能力主要通过理科学习增长;文采主要在文科学习中获得;政治属性通过团委、学生会和党校来塑造等。
在游戏主人公闲逛这虚拟的北大校园时,不少角色都与其展开了风趣的对话,如:“同学,你是来打酱油的么?”“楼下买饭楼上坐,火爆餐厅常没座。
”在“博雅塔”地图旁,一名“小女孩”感慨:“博雅塔下真知地,未名湖畔好读书。
”“庞大”的理科楼群则被设计成了游戏“迷宫”。
北大英雄-反响 北京大学招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举是为了让新生提前了解北大。
绝大部分受访学生认为通过玩电脑小游戏适应大学生活生动而新颖。
北大新生、新洲一中毕业生黄凌寒感觉这个游戏还不错:“让你扮演一个角色,在电脑游戏中模拟体验畅游北大校园的感受。
” 北大学术校猫, 基本解释 北大学术校猫 - 基本资料 北大学术校猫指的是经常出现在北大课堂上一只上了年纪的猫,它跟学生们一起听课,在网络上受到很大关注,因而被网友称为北大学术校猫,又称旁听猫,哲学猫. 北大学术校猫在课堂听课 2009年9月25日,在北大未名站出现了一个题为《记北大一只值得尊敬的猫》的帖子。
在帖子中,一只上了年纪的猫出现在北大课堂上,跟学生们一起“听课”。
它时而窜到讲台上成老师状,时而趴在课桌上成认真“听课”的学生,这一切都被一位自称是北大学生,署名为“北大老混混”的网友拍下。
网友“北大老混混”把拍下的图片上传至人人网(以前的校内网)相册里,即引起众多网友的极大兴趣,有不少网友留言表示要收养这只“学术校猫”。
据在北大未名站社区里网友的回复,这只断尾的流浪“学术校猫”早在2004年就“入读”北大,经常待在教室,喜欢和人长时间对视,最爱听哲学类和艺术类的课,当老师讲到梭罗的超验主义自然观时,它还微微摇了摇头。
这只断尾的老猫,任尔抚摸逗趣,他都淡然处之,对北大学子非常宽容,俨然一位宽厚长者。
北大电教,理教和一教都是其活动范围,经常上着课就踢门进来了。
此猫会和人长时间的对视,沧桑古义镌入人的眼帘,不知他怀着怎样的心事。
随后此猫走红网络,网友把图片转至各大网站,并把此猫称为北大“学术校猫”。
对于有网友质疑这只猫是PS而成,许多北大学生在跟帖里有相类似的回应:“这些照片都是北大学生自己拍的,绝对不是PS的。
如果有这个技术,我们早就在教室里P出个东北虎了。
” 丐帮网关于北大学术校猫的特点汇总 北大学术校猫特点一:断尾。
北大这只学术校猫好像是个流浪儿,不知何原因,这只学术校猫的尾巴是断的,这首先从内心博得北大学生的怜悯。
北大学术校猫特点二:最爱听哲学类和艺术类的课!爱听哲学类和艺术类的课显得这个猫的高雅,因此也就戴上了学术校猫的桂冠。
北大学术校猫特点三:外界对其狂轰乱炸。
首先对北大“学术校猫”做出反应的,当然是嗅觉灵敏的时评家们。
半个小时之内,已经有无数时评家妙笔生花写出了一大批锦绣文章,通过电子邮箱发往全国各大媒体。
有代表性的文章标题主要有——《为北大“学术校猫”喝彩(叫好)》、《从北大“学术校猫”蹭课所想到的》、《“学术校猫”北大蹭课警醒了谁(尴尬了谁、让谁脸红)》、《北大“学术校猫”蹭课的现实隐喻》、《北大“学术校猫”蹭课彰显XXXX》…… 随即,商家闻风而动,“学术校猫”成了广告明星。
无数的学习机、保健品、培训机构一类的商家争先恐后请“学术校猫”担任代言和形象大使,其风头和代言收益均盖过了历届高考状元。
某地的计生部门有感而发,拟出了最新的计生宣传标语——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猫!尽管不太押韵,但效果那是相当的好。
接着,出版家和书商也来凑热闹。
《北大“学术校猫”那点事儿》、《北大“学术校猫”啊,有了快感你就喊》、《我与北大“学术校猫”不得不说的故事》等系列丛书横空出世,占领了书店的柜台,进入了各大图书排行榜的前列。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基本解释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