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北窗杂记读后感

属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属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续;连接(侧重于互相)  亡国破家相随属。

--《史记·屈原列传》  冠盖相属。

--《史记·魏公子列传》  

【第2句】:缀辑;撰写  屈平属草稿未定。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衡少善属文。

--《后汉书·张衡传》  

【第3句】: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

--《左传》  

【第4句】:通“嘱”。

托付;委托 孟尝君。

--《战国策·齐策四》  属予作文以记之。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属巡盐御史。

--《明史》  

【第5句】:叮嘱;告诫。

后作“嘱”  属儿善藏之,勿遣俗子见。

--陆游《北窗试笔》  

【第6句】:推托;借口  [房法乘]常属疾不治事。

--《资治通鉴》  

【第7句】:通“瞩”。

关注  师属之目。

--《左传·定公十四年》  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

--《国语·晋语五》  坐者皆属目卑下之。

--《汉书·盖宽饶传》  

【第8句】:佩带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第9句】:跟随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史记·项羽本纪》  

【第10句】:通“注”(zhù)倾注。

  酌玄酒,三属于尊。

--《仪礼·士昏礼》  水属不理孙。

--《周礼·考工记·匠人》。

郑玄注:“属,读为注。

文言文中的“虽”是什么意思

安安逸逸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给他娶了亲,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过日子,不想命该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一个不安静的,所以哥哥躲出门的。

”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

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 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

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明·李贽《焚书·预约·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 昂然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

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 北窗高卧 比喻悠闲自得。

出处:晋·陶渊明《与子俨等书》:“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有别、归来意。

” 博弈犹贤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出处: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不有博弈者乎

为之,犹贤乎已。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

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 不慌不忙 不慌张,不忙乱。

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缩了头。

” 称心快意 遇事如意,心情舒畅。

称心:恰合心愿。

快意:心情爽快舒适。

出处:《与妻书》:“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 称心满意 称心如意。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 称心如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 趁心如意 称心如意。

指符合心意,满足愿望。

趁,通“称”。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

” 逞心如意 犹言称心如意。

出处: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魔鬼夜访钱锤书先生》:“反过来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

” 处之泰然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

若无其事的样子。

形容处理事情沉着镇定。

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 春风满面 春风:指笑容。

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

形容和霭愉快的面容。

出处:宋·程节斋《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 春风沂水 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出处:《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 从容应对 从容:舒缓,悠然。

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

出处:明·李贽《焚书·杂述·豫约》:“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 从容自若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样。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 得意洋洋 洋洋:得意的样子。

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东游西荡 无所事事,到处闲诳。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朕又恐别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园。

” 东游西逛 无所事事,到处闲诳。

同“东游西荡”。

出处:《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

” 方寸不乱 方寸:指心。

心绪不乱。

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出处: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徇日,方寸不乱。

” 附肤落毛 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出处:晋·范亨《燕书》:“恪大笑。

射发一矢,拂脊;再一矢,磨腹。

皆附肤落毛,上下如一。

鼓舞欢欣 形容高兴而振奋。

同“欢欣鼓舞”。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个个鼓舞欢欣,出门上马而去。

” 酣畅淋漓 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

形容非常畅快。

出处:《晋书·阮修传》:“常步行,以百姓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

”宋·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 酣痛淋漓 形容非常畅快。

同“酣畅淋漓”。

出处:清·魏源《夜雨行》:“仓卒不工且快意,酣痛淋漓聊一贾。

” 豪情逸致 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

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出处: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三话·上·戏楼旧联》:“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豪情逸致,飘飘若仙。

” 壶中日月 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出处:唐·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 吉祥如意 祥:祥瑞。

如意称心。

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

” 精神抖擞 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

形容精神振奋。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

’师曰:‘抖擞精神着。

’” 精神焕发 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

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

” 举棋若定 下棋子好像有预断。

比喻行事沉着果断。

出处:朱德《十月战景》诗:“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 可心如意 符合心意。

出处: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 快心满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同“快心遂意”。

快心遂意 犹言称心如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旷心怡神 舒畅心胸,愉悦精神。

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古墨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旷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

” 淋漓尽致 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刘若愚)著《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 纶巾羽扇 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

形容态度从容。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满面红光 满面:整个面部。

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面不改色 脸色不变。

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我这虎头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 清风朗月 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

也比喻清闲无事。

同“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

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

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南史·谢惠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 清闲自在 清静空闲,无拘无束。

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昼之所思,夜之所梦,连睡去的魂魄,都是忙的,那得清闲自在。

” 容光焕发 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

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出处:方纪《歌声和笛音》:“我望着他那年青的,容光焕发,毫无倦色的脸,不知怎么,竟想伸手去抚摸他的孩子般的蓬松的头发。

” 如无其事 象没有那回事一样。

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统领听不见,庄大老爷也听不见,就作为如无其事,不去提他了。

” 如愿以偿 偿:实现、满足。

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

指愿望实现。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

” 如坐春风 象坐在春风中间。

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出处: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

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 若无其事 象没有那回事一样。

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王柬芝若无其事地闩上门,又叫她点着灯,他那双眼睛四处巡视着。

” 赏心悦目 悦目:看了舒服。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

” 神采飞扬 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 神采焕发 神采:人的精神、神气和光彩;焕发:光彩四射。

形容精神饱满,生气勃勃的风貌。

出处:《宋史·赵孟頫传》:“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

” 神采奕然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

绢素稍暗,字亦惨淡。

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然。

” 神采奕奕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

绢素稍暗,字亦惨淡。

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然。

” 神闲气定 指神气悠闲安静。

神清气朗 ①形容人心神清爽。

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神清气爽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续玄怪录·裴谌》:“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 神色不惊 神色:神情。

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 神色自若 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

神情脸色毫无异样。

形容态度镇静。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

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

’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 神完气足 精神饱满,气息充足。

神闲气定 指神气悠闲安静。

神闲气静 指神气悠闲安静。

同“神闲气定”。

神怡心旷 精神愉悦,心胸开阔。

神怿气愉 形容欢欣愉快。

神意自若 神情脸色毫无异样。

形容态度镇静。

同“神色自若”。

尸禄素飡 指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同“尸禄素餐”。

尸禄素餐 指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亦作“尸禄素飡”。

舒眉展眼 神态舒适,无忧无虑的样子。

爽心悦目 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遂心快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同“遂心如意”。

遂心满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同“遂心如意”。

遂心如意 犹言称心如意。

亦作“遂心满意”、“遂心快意”。

出处:《红楼梦》第四六回:“天底下的事,未必都那么遂心如意的。

” 泰然处之 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

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 泰然自若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出处:华而实《汉衣冠》三:“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泰然自若地摇头。

” 恬然自足 指胸中恬淡,无处不感到满足。

出处:《西湖佳话·孤山隐迹》:“故和靖能高卧孤山,而足迹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从无一日不恬然自足,诚甘心于隐,而非假借也。

” 痛快淋漓 淋漓:心情舒畅。

形容非常痛快。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3回:“买了一票砖,害得人家一个痛快淋漓。

” 闲情别致 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同“闲情逸致”。

闲情逸趣 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同“闲情逸致”。

闲情逸志 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同“闲情逸致”。

闲情逸致 逸:安闲;致:情趣。

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致弄这笔墨。

” 像心称意 指称心满意。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一个是萧管朋友贾清夫,一个是拳棒教师赵能武。

一文一武,出入不离左右。

” 笑傲风月 犹言吟风弄月。

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

” 心广体胖 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

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出处:《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 心旷神飞 犹言心境愉悦,飘飘欲仙。

心旷神恬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同“心旷神怡”。

心旷神怡 旷:开阔;怡:愉快。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 心旷神愉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同“心旷神怡”。

心满意得 心中满足,洋洋得意。

出处:茅盾《子夜》六:“在这些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 心满意足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出处:宋·吕祖谦《晋论》中:“君臣上下,自以为江东之业为万世之安,心满意足。

” 心怡神旷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同“心旷神怡”。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泰和记·刘苏州席上写风情〉》:“幸青皇肯怜,故红妆相向,心怡神旷。

”明·张居正《游衡岳后记》:“及登衡岳,览洞壑之幽邃,与林泉之隈隩,虑澹物轻,心怡神旷。

” 心悦神怡 犹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欣然自得 心情舒适、自觉得意的样子。

欣欣自得 犹言欣然自得。

心情舒适、自觉得意的样子。

兴高采烈 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 兴高彩烈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同“兴高采烈”。

言笑自如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出处:清·方苞《通议大夫江南布政使陈介墓志铭》:“群夷纵火,牛街镇去城三十馀里,火光烛天。

公言笑自如,日夜为守战计,贼不敢逼。

” 岩居川观 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

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出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而授之,退而岩居川观。

” 夷然自若 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出处:《魏书·卢义僖传》:“内外惶怖,义僖夷然自若。

” 怡然自得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 怡然自乐 怡然:喜悦的样子。

形容高兴而满足。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意满志得 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

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

同“意得志满”。

出处:清·黄宗羲《进士心友张君墓志铭》:“一第进士,便意满志得,以为读书之事毕矣。

” 意气自如 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

同“意气自若”。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 意气自若 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

神情自然如常。

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

亦作“意气自如”。

出处:《汉书·李广传》:“广为匈奴所败,吏士皆无人色,广意气自若。

” 应付裕如 应付:对付,处置。

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

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出处:邹韬奋《经历·英文的学习》:“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然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

” 应付自如 应付:对付,处置。

自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

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出处:茅盾《子夜》五:“这样才能应付自如,所向必利。

” 雍容不迫 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

出处:《元史·刘敏中传》:“敏中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

” 雍容雅步 指神态从容,举止斯文。

优游岁月 悠闲舒适地过日子。

出处:茅盾《子夜》四:“可惜他这位儿子虽名为‘家驹’,实在还比不上一条‘家狗’,因此早该是退休享福的曾沧海却还不能优游岁月,甚至柴米油盐等等琐细,都得他老人家操一份心。

” 优游自得 指悠闲如意。

出处:汉·班固《东都赋》:“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

” 优游自如 ①悠闲适意,无拘无束。

②犹言从容不迫。

出处:明·彭时《彭文宪笔记》:“然职清务简,优游自如,世谓之玉堂仙。

” 优游自若 从容不迫,不变常态。

出处:清·陆以湉《冷庐识·彭文勤公》:“凡置卷数百,二仆待侧,左展卷,右收卷,循环不息。

待者告疲,公优游自若也。

” 优游自适 悠闲适意。

优游自在 指悠闲舒适。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太平无事,尚可优游自在,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等到上头派了下来,更把他急的走头无路。

” 优游卒岁 悠闲度日。

出处:《诗经·小雅·采菽》:“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 优哉游哉 指生活悠闲自在。

出处:《诗经·小雅·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 悠然自得 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

形容悠闲而舒适。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

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 悠闲自在 闲暇舒适,无忧无虑。

出处:清·张贵胜《遗愁集·忠义》卷四:“此之谓从容就义也,死是何等事,乃能夫妇同心,又做得如此悠闲自在。

” 悠悠忽忽 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怊怅自失。

” 悠游自得 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

形容悠闲而舒适。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

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 悠游自在 形容悠闲而舒适。

同“悠游自得”。

一个文言文的翻译的问题,《礼记·乐记》中的

“是故”翻译成此”而不因为……所以”所以翻译应该是因此世道的话,音乐安适欢乐,政治也会平和。

灭亡及濒于灭亡的国家其音充满哀和愁思。

百姓困苦无望。

这段话的意思应该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音乐,他们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质”其实文学也是这样。

《说部丛书》都包括什么书啊

谢谢

《古今说部丛书》  一集  1 汉官仪 一卷 (汉)应劭撰 FB.503:

【第28句】:1(1)  2 献帝春秋 一卷 佚名撰 FB.503:

【第28句】:1(2)  3 九州春秋 一卷 (晋)司马彪撰 FB.503:

【第28句】:1(3)  4 三国典略 一卷 (晋)鱼豢撰 FB.503:

【第28句】:1(4)  5 会稽典录 一卷 (晋)虞预撰 FB.503:

【第28句】:1(5)  6 魏春秋 一卷 (晋)孙盛撰 FB.503:

【第28句】:1(6)  7 邺中记 一卷 (晋)陆〓撰 FB.503:

【第28句】:1(7)  8 群辅录 一卷 (晋)陶潜撰 FB.503:

【第28句】:1(8)  9 晋阳秋 一卷 (晋)庾翼撰 FB.503:

【第28句】:1(9)  10 续晋阳秋 一卷 (刘宋)檀道鸾撰 FB.503:

【第28句】:1(10)  11 晋中兴书 一卷 (刘宋)何法盛撰 FB.503:

【第28句】:1(11)  12 次柳氏旧闻 一卷 (唐)李德裕撰 FB.503:

【第28句】:1(12)  13 曲洧旧闻 一卷 (宋)朱弁撰 FB.503:

【第28句】:1(13)  14 灯下闲谈 一卷 (宋)江洵撰 FB.503:

【第28句】:1(14)  15 皇朝类苑 一卷 (宋)江少虞撰 FB.503:

【第28句】:1(15)  16 宜斋野乘 一卷 (宋)吴枋撰 FB.503:

【第28句】:1(16)  17 养鱼经 一卷 (周)范蠡撰 FB.503:

【第28句】:1(17)  18 拾遗名山记 一卷 (前秦)王嘉撰 FB.503:

【第28句】:1(18)  19 北户录 一卷 (唐)段公路撰 FB.503:

【第28句】:1(19)  20 黔西古迹考 一卷 (清)钱〓撰 FB.503:

【第28句】:1(20)  21 灌园十二师 一卷 (清)徐沁撰 FB.503:

【第28句】:1(21)  22 溪蛮丛笑 一卷 (宋)朱辅撰 FB.503:

【第28句】:1(22)  23 广东月令 一卷 (清)钮锈撰 FB.503:

【第28句】:1(23)  24 陆机要览 一卷 (晋)陆机撰 FB.503:

【第28句】:1(24)  25 异闻实录 一卷 (唐)李玖撰 FB.503:

【第28句】:1(25)  26 江淮异人录 一卷 (宋)吴淑撰 FB.503:

【第28句】:1(26)  27 述异记 三卷 (清)东轩主人撰 FB.503:

【第28句】:1(27)  28 梅涧诗话 一卷 (宋)韦居安撰 FB.503:

【第28句】:1(28)  29 诗本事 一卷 (明)程羽文撰 FB.503:

【第28句】:1(29)  30 竹连珠 一卷 (清)钮锈撰 FB.503:

【第28句】:1(30)  31 山林经济策 一卷 (清)陆次云撰 FB.503:

【第28句】:1(31)  32 剑气 一卷 (明)程羽文撰 FB.503:

【第28句】:1(32)  33 征南射法 一卷 (清)黄百家撰 FB.503:

【第28句】:1(33)  34 艮堂十戒 一卷 (清)方象瑛撰 FB.503:

【第28句】:1(34)  35 酒约 一卷 (清)吴肃公撰 FB.503:

【第28句】:1(35)  36 宦海慈航 一卷 (清)蒋埴撰 FB.503:

【第28句】:1(36)  37 食珍录 一卷 (刘宋)虞〓撰 FB.503:

【第28句】:1(37)  38 长物志 十二卷 (明)文震亨撰 FB.503:

【第28句】:2(1)  39 芸窗雅事 一卷 (明)施清撰 FB.503:

【第28句】:2(2)  40 玩月约 一卷 (清)张潮撰 FB.503:

【第28句】:2(3)  41 书斋快事 一卷 (清)沈元琨撰 FB.503:

【第28句】:2(4)  42 石交 一卷 (明)程羽文撰 FB.503:

【第28句】:2(5)  43 选石记 一卷 (清)成性撰 FB.503:

【第28句】:2(6)  44 纪草堂十六宜 一卷 (清)王〓撰 FB.503:

【第28句】:2(7)  45 仿园酒评 一卷 (清)张荩撰 FB.503:

【第28句】:2(8)  46 香雪斋乐事 一卷 (清)江之兰撰 FB.503:

【第28句】:2(9)  47 读书法 一卷 (清)魏际瑞撰 FB.503:

【第28句】:2(10)  48 客斋使令反 一卷 (明)程羽文撰 FB.503:

【第28句】:2(11)  49 约言 一卷 (清)张适撰 FB.503:

【第28句】:2(12)  50 半庵笑政 一卷 (清)陈皋谟撰 FB.503:

【第28句】:2(13)  51 病约三章 一卷 (清)尤侗撰 FB.503:

【第28句】:2(14)  52 小半斤谣 一卷 (清)黄周星撰 FB.503:

【第28句】:2(15)  53 四十张纸牌说 一卷 (清)李式玉撰 FB.503:

【第28句】:2(16)  54 五岳约 一卷 (清)韩则愈撰 FB.503:

【第28句】:2(17)  55 桓谭新论 一卷 (汉)桓谭撰 FB.503:

【第28句】:2(18)  56 谯周法训 一卷 (蜀)谯周撰 FB.503:

【第28句】:2(19)  57 虞喜志林 一卷 (晋)虞喜撰 FB.503:

【第28句】:2(20)  58 裴启语林 一卷 (晋)裴启撰 FB.503:

【第28句】:2(21)  59 宋拾遗录 一卷 (梁)谢绰撰 FB.503:

【第28句】:2(22)  60 三辅决录 一卷 (汉)赵岐撰 FB.503:

【第28句】:2(23)  61 义山杂记 一卷 (唐)李商隐撰 FB.503:

【第28句】:2(24)  62 龙城录 一卷 (唐)柳宗元撰 FB.503:

【第28句】:2(25)  63 穷愁志 一卷 (唐)李德裕撰 FB.503:

【第28句】:2(26)  64 松窗杂记 一卷 (唐)杜荀鹤撰 FB.503:

【第28句】:2(27)  65 商芸小说 一卷 (唐)佚名撰 FB.503:

【第28句】:2(28)  66 杜阳杂编 三卷 (唐)苏鹗撰 FB.503:

【第28句】:2(29)  67 秀水闲居录 一卷 (宋)朱胜非撰 FB.503:

【第28句】:2(30)  68 苍梧杂志 一卷 (宋)胡〓撰 FB.503:

【第28句】:2(31)  69 谈薮 一卷 (宋)庞元英撰 FB.503:

【第28句】:2(32)  70 青箱杂记 一卷 (宋)吴处厚撰 FB.503:

【第28句】:2(33)  71 林下偶谭 一卷 (宋)吴氏撰 FB.503:

【第28句】:2(34)  72 独醒杂志 一卷 (宋)吴宏撰 FB.503:

【第28句】:2(35)  73 可谈 一卷 (宋)朱〓撰 FB.503:

【第28句】:2(36)  74 小窗自纪杂著 一卷 (明)吴从先撰 FB.503:

【第28句】:2(37)  二集  1 文士传 一卷 (晋)张隐撰 FB.503:

【第28句】:3(1)  2 衣冠盛事 一卷 (唐)苏特撰 FB.503:

【第28句】:3(2)  3 幽闲鼓吹 一卷 (唐)张固撰 FB.503:

【第28句】:3(3)  4 法苑珠林 一卷 佚名撰 FB.503:

【第28句】:3(4)  5 谐史 一卷 (宋)沈〓撰 FB.503:

【第28句】:3(5)  6 三朝野史 一卷 (元)吴莱撰 FB.503:

【第28句】:3(6)  7 闲中今古录 一卷 (明)黄溥撰 FB.503:

【第28句】:3(7)  8 西峰淡话 一卷 (明)茅元仪撰 FB.503:

【第28句】:3(8)  9 琅琊漫抄 一卷 (明)文林撰 FB.503:

【第28句】:3(9)  10 相贝经 一卷 (汉)朱仲撰 FB.503:

【第28句】:3(10)  11 禽经 一卷 (周)师旷撰 FB.503:

【第28句】:3(11)  12 〓轩绝代语 一卷 (汉)扬雄撰 FB.503:

【第28句】:3(12)  13 神异经 一卷 (汉)东方朔撰 FB.503:

【第28句】:3(13)  14 海内十洲记 一卷 (汉)东方朔撰 FB.503:

【第28句】:3(14)  15 列仙传 一卷 (汉)刘向撰 FB.503:

【第28句】:3(15)  16 搜神记 一卷 (晋)干宝撰 FB.503:

【第28句】:3(16)  17 搜神后记 一卷 (晋)陶潜撰 FB.503:

【第28句】:3(17)  18 冥祥记 一卷 (晋)王琰撰 FB.503:

【第28句】:3(18)  19 述异记 一卷 (梁)任〓撰 FB.503:

【第28句】:3(19)  20 原化记 一卷 (唐)皇甫氏撰 FB.503:

【第28句】:3(20)  21 宝椟记 一卷 (明)佚名撰 FB.503:

【第28句】:3(21)  22 杼情录 一卷 (宋)卢怀撰 FB.503:

【第28句】:3(22)  23 碧湖杂记 一卷 (宋)谢枋得撰 FB.503:

【第28句】:3(23)  24 临汉隐居诗话 一卷 (宋)魏泰撰 FB.503:

【第28句】:3(24)  25 延州笔记 一卷 (明)唐觐撰 FB.503:

【第28句】:3(25)  26 北窗呓语 一卷 (清)朱焘撰 FB.503:

【第28句】:3(26)  27 松亭行纪 二卷 (清)高士奇撰 FB.503:

【第28句】:3(27)  28 十六汤品 一卷 (唐)苏〓撰 FB.503:

【第28句】:4(1)  29 采茶录 一卷 (唐)温庭筠撰 FB.503:

【第28句】:4(2)  30 茶疏 一卷 (明)许次纾撰 FB.503:

【第28句】:4(3)  31 炙毂子录 一卷 (唐)王睿撰 FB.503:

【第28句】:4(4)  32 桂苑丛谈 一卷 (唐)冯翊撰 FB.503:

【第28句】:4(5)  33 葆化录 一卷 (唐)陈京撰 FB.503:

【第28句】:4(6)  34 西墅记谭 一卷 (前蜀)潘远撰 FB.503:

【第28句】:4(7)  35 乾〓子 一卷 (唐)温庭筠撰 FB.503:

【第28句】:4(8)  36 吹剑录 一卷 (宋)俞文豹撰 FB.503:

【第28句】:4(9)  37 鸡肋 一卷 (宋)赵崇绚辑 FB.503:

【第28句】:4(10)  38 南部新书 一卷 (宋)钱希白撰 FB.503:

【第28句】:4(11)  39 五色线 一卷 (宋)佚名撰 FB.503:

【第28句】:4(12)  40 采兰杂志 一卷 佚名撰 FB.503:

【第28句】:4(13)  41 异苑 十卷 (宋)刘敬叔撰 FB.503:

【第28句】:4(14)  42 戒庵漫笔 一卷 (明)李诩撰 FB.503:

【第28句】:4(15)  43 苏谈 一卷 (明)杨循吉撰 FB.503:

【第28句】:4(16)  44 耳新 八卷 (明)郑仲夔撰 FB.503:

【第28句】:4(17)  三集  1 传信记 一卷 (唐)郑〓撰 FB.503:

【第28句】:5(1)  2 野航史话 一卷 (明)茅元仪撰 FB.503:

【第28句】:5(2)  3 小隐书 一卷 (明)敬虚子撰 FB.503:

【第28句】:5(3)  4 云蕉馆纪谈 一卷 (明)孔迩撰 FB.503:

【第28句】:5(4)  5 汴围湿襟录 一卷 (明)白愚撰 FB.503:

【第28句】:5(5)  6 渔洋感旧集小传 四卷补遗一卷 (清)卢见曾撰 FB.503:

【第28句】:5(6)  7 袖中记 一卷 (梁)沈约撰 FB.503:

【第28句】:5(7)  8 玄亭涉笔 一卷 (明)王志远撰 FB.503:

【第28句】:5(8)  9 荔枝谱 一卷 (宋)蔡襄撰 FB.503:

【第28句】:5(9)  10 峤南琐记 二卷 (明)魏浚撰 FB.503:

【第28句】:5(10)  11 志怪录 一卷 (晋)祖台之撰 FB.503:

【第28句】:6(1)  12 集灵记 一卷 佚名撰 FB.503:

【第28句】:6(2)  13 祥异记 一卷 佚名撰 FB.503:

【第28句】:6(3)  14 风骚旨格 一卷 (唐释)齐己撰 FB.503:

【第28句】:6(4)  15 灌畦暇语 一卷 佚名撰 FB.503:

【第28句】:6(5)  16 春雨杂述 一卷 (明)解缙撰 FB.503:

【第28句】:6(6)  17 天爵堂笔余 一卷 (明)薛岗撰 FB.503:

【第28句】:6(7)  18 资暇录 一卷 (唐)李济翁撰 FB.503:

【第28句】:6(8)  19 戏瑕 一卷 (明)钱希言撰 FB.503:

【第28句】:6(9)  20 玉笑零音 一卷 (明)田艺蘅撰 FB.503:

【第28句】:6(10)  21 竹坡老人诗话 一卷 (宋)周少隐撰 FB.503:

【第28句】:6(11)  22 笔经 一卷 (晋)王羲之撰 FB.503:

【第28句】:6(12)  23 膳夫录 一卷 (唐)郑望之撰 FB.503:

【第28句】:6(13)  24 林下盟 一卷 (明)沈仕撰 FB.503:

【第28句】:6(14)  25 〓花谱 一卷 (明)张谦德撰 FB.503:

【第28句】:6(15) 365kuaile.cn 26 摄生要录 一卷 (明)沈仕撰 FB.503:

【第28句】:6(16)  27 滇行日录 一卷 (清)王昶撰 FB.503:

【第28句】:6(17)  28 太清记 一卷 (刘宋)王韶之撰 FB.503:

【第28句】:6(18)  29 寓简 一卷 (宋)沈作〓撰 FB.503:

【第28句】:6(19)  30 林下清录 一卷 (明)沈仕撰 FB.503:

【第28句】:6(20)  31 真率笔记 一卷 佚名撰 FB.503:

【第28句】:6(21)  32 致虚杂俎 一卷 佚名撰 FB.503:

【第28句】:6(22)  33 下帷短牒 一卷 佚名撰 FB.503:

【第28句】:6(23)  34 燕闲录 一卷 (明)陆深撰 FB.503:

【第28句】:6(24)  35 春风堂随笔 一卷 (明)陆深撰 FB.503:

【第28句】:6(25)  36 枕谭 一卷 (明)陈继儒撰 FB.503:

【第28句】:6(26)  37 群碎录 一卷 (明)陈继儒撰 FB.503:

【第28句】:6(27)  四集  1 冷斋夜话 一卷 (宋释)惠洪撰 FB.503:

【第28句】:7(1)  2 宜春传信录 一卷 (宋)罗诱撰 FB.503:

【第28句】:7(2)  3 钱塘遗事 一卷 (元)刘一清撰 FB.503:

【第28句】:7(3)  4 相学斋杂钞 一卷 (元)鲜于枢撰 FB.503:

【第28句】:7(4)  5 明良记 一卷 (明)杨仪撰 FB.503:

【第28句】:7(5)  6 陇蜀余闻 一卷 (清)王士〓撰 FB.503:

【第28句】:7(6)  7 征缅纪闻 一卷 (清)王昶撰 FB.503:

【第28句】:7(7)  8 蜀徼纪闻 一卷 (清)王昶撰 FB.503:

【第28句】:7(8)  9 南中纪闻 一卷 (明)包汝楫撰 FB.503:

【第28句】:7(9)  10 桂海果志 一卷 (宋)范成大撰 FB.503:

【第28句】:7(10)  11 桂海虫鱼志 一卷 (宋)范成大撰 FB.503:

【第28句】:7(11)  12 还冤记 一卷 (北齐)颜之推撰 FB.503:

【第28句】:7(12)  13 蚓庵琐语 一卷 (清)王逋撰 FB.503:

【第28句】:7(13)  14 西清诗话 一卷 (宋)蔡绦撰 FB.503:

【第28句】:7(14)  15 研北杂志 一卷 (元)陆友仁撰 FB.503:

【第28句】:7(15)  16 叩舷凭轼录 一卷 (明)姜南撰 FB.503:

【第28句】:7(16)  17 华阳散稿 二卷 (明)史震林撰 FB.503:

【第28句】:8(1)  18 醉乡日月 一卷 (唐)皇甫崧撰 FB.503:

【第28句】:8(2)  19 蔬食谱 一卷 (宋)陈达叟编 FB.503:

【第28句】:8(3)  20 佩楚轩客谈 一卷 (元)戚辅之编 FB.503:

【第28句】:8(4)  21 雪鸿再录 一卷 (清)王昶撰 FB.503:

【第28句】:8(5)  22 使楚丛谭 一卷 (清)王昶撰 FB.503:

【第28句】:8(6)  23 台怀随笔 一卷 (清)王昶撰 FB.503:

【第28句】:8(7)  24 投荒杂录 一卷 (唐)房千里撰 FB.503:

【第28句】:8(8)  25 金华子杂编 一卷 (南唐)刘崇远撰 FB.503:

【第28句】:8(9)  26 虚谷闲抄 一卷 (元)方回录 FB.503:

【第28句】:8(10)  27 桂海杂志 一卷 (宋)范成大撰 FB.503:

【第28句】:8(11)  28 山陵杂记 一卷 (元)杨奂撰 FB.503:

【第28句】:8(12)  29 志雅堂杂抄 一卷 (宋)周密纂 FB.503:

【第28句】:8(13)  30 浩然斋视听抄 一卷 (宋)周密纂 FB.503:

【第28句】:8(14)  31 诚斋杂记 一卷 (元)周达观辑 FB.503:

【第28句】:8(15)  32 顾曲杂言 一卷 (明)沈德符撰 FB.503:

【第28句】:8(16)  33 北窗琐语 一卷 (明)余永麟撰 FB.503:

【第28句】:8(17)  34 谭辂 一卷 (明)张凤翼撰 FB.503:

【第28句】:8(18)  35 分甘余话 二卷 (清)王士祯撰 FB.503:

【第28句】:8(19)  五集  1 征缅纪略 一卷 (清)王昶撰 FB.503:

【第28句】:9(1)  2 高坡异纂 三卷 (明)杨仪撰 FB.503:

【第28句】:9(2)  3 瓠里子笔谈 一卷 (明)姜南撰 FB.503:

【第28句】:9(3)  4 遣戍伊犁日记 一卷 (清)洪亮吉撰 FB.503:

【第28句】:9(4)  5 天山客话 一卷 (清)洪亮吉撰 FB.503:

【第28句】:9(5)  6 艾子后语 一卷 (明)陆灼撰 FB.503:

【第28句】:9(6)  7 猥谈 一卷 (明)祝允明撰 FB.503:

【第28句】:9(7)  8 半野村人闲谈 一卷 (明)姜南撰 FB.503:

【第28句】:9(8)  9 蓉塘纪闻 一卷 (明)姜南撰 FB.503:

【第28句】:9(9)  10 蓬轩吴记 二卷 (明)杨循吉撰 FB.503:

【第28句】:9(10)  11 蓬轩别记 一卷 (明)杨循吉撰 FB.503:

【第28句】:9(11)  12 吴中故语 一卷 (明)杨循吉撰 FB.503:

【第28句】:9(12)  13 觚剩 八卷续编四卷 (清)钮〓辑 FB.503:

【第28句】:9(13)-10(1)  14 然脂百一编六种 (清)傅以礼辑 FB.503:

【第28句】:10(2-7)  东归纪事 一卷 (明)王凤娴撰 FB.503:

【第28句】:10(2)  灯花占 一卷 (明)王氏撰 FB.503:

【第28句】:10(3)  追述黔涂略 一卷 (明)邢慈静撰 FB.503:

【第28句】:10(4)  革除建文皇帝纪 一卷 (明)徐德英撰 FB.503:

【第28句】:10(5)  老父云游始末 一卷 (清)陆莘行撰 FB.503:

【第28句】:10(6)  尊前话旧 一卷 (清)陆莘行撰 FB.503:

【第28句】:10(7)  15 外家纪闻 一卷 (清)洪亮吉撰 FB.503:

【第28句】:10(8)  六集  1 玉照新志 四卷 (宋)王明清撰 FB.503:

【第28句】:11(1)  2 王文正笔录 一卷 (宋)王曾撰 FB.503:

【第28句】:11(2)  3 觚不觚录 一卷 (明)王世贞撰 FB.503:

【第28句】:11(3)  4 睽车志 一卷 (元)欧阳玄撰 FB.503:

【第28句】:11(4)  5 说听 二卷 (明)陆延枝撰 FB.503:

【第28句】:11(5)  6 石林诗话 三卷 (宋)叶梦得撰 FB.503:

【第28句】:11(6)  7 然镫记闻 一卷 (清)渔洋夫子口授 FB.503:

【第28句】:11(7)  8 律诗定体 一卷 (清)王士正撰 FB.503:

【第28句】:11(8)  9 声调谱 一卷 (清)赵执信撰 FB.503:

【第28句】:11(9)  10 谈龙录 一卷 (清)赵执信撰 FB.503:

【第28句】:11(10)  11 西湖秋柳词 一卷 (清)杨凤苞撰 FB.503:

【第28句】:11(11)  12 幽梦影 二卷 (清)张潮撰 FB.503:

【第28句】:12(1)  13 幽梦续影 一卷 (清)〓山草衣撰 FB.503:

【第28句】:12(2)  14 匡庐纪游 一卷 (清)吴阐思撰 FB.503:

【第28句】:12(3)  15 安南纪游 一卷 (清)潘鼎硅撰 FB.503:

【第28句】:12(4)  16 涪翁杂说 一卷 (宋)黄庭坚撰 FB.503:

【第28句】:12(5)  17 湖〓杂记 一卷 (清)陆次云撰 FB.503:

【第28句】:12(6)  18 簪云楼杂说 一卷 (清)陈尚古撰 FB.503:

【第28句】:12(7)  19 天香楼偶得 一卷 (清)虞兆〓撰 FB.503:

【第28句】:12(8)  20 筠廊偶笔 二卷 (清)宋荦撰 FB.503:

【第28句】:12(9)  七集  1 枫窗小牍 二卷 (宋)袁〓撰 FB.503:

【第28句】:13(1)  2 幸蜀记 一卷 (唐)宋居白撰 FB.503:

【第28句】:13(2)  3 谈助 一卷 (清)王崇简撰 FB.503:

【第28句】:13(3)  4 庚巳编 四卷 (明)陆粲撰 FB.503:

【第28句】:13(4)  5 樊榭山房集外诗 一卷 (清)厉鹗撰 FB.503:

【第28句】:13(5)  6 碧鸡漫志 一卷 (宋)王灼撰 FB.503:

【第28句】:13(6)  7 仿园清语 一卷 (清)张荩撰 FB.503:

【第28句】:13(7)  8 赐砚斋题画偶录 一卷 (清)戴熙撰 FB.503:

【第28句】:13(8)  9 九华新谱 一卷 (清)吴升编 FB.503:

【第28句】:13(9)  10 麈余 一卷 (清)曹宗〓撰 FB.503:

【第28句】:14(1)  11 泰山纪胜 一卷 (清)孔贞萱撰 FB.503:

【第28句】:14(2)  12 孙公谈圃 三卷 (宋)孙升述 FB.503:

【第28句】:14(3)  13 玉涧杂书 一卷 (宋)叶梦得撰 FB.503:

【第28句】:14(4)  14 道山清话 一卷 (宋)王〓撰 FB.503:

【第28句】:14(5)  15 天禄识余 二卷 (清)高士奇辑 FB.503:

【第28句】:14(6)  八集  1 归田诗话 三卷 (明)瞿佑撰 FB.503:

【第28句】:15(1)  2 麓堂诗话 一卷 (明)李东阳撰 FB.503:

【第28句】:15(2)  3 明季咏史百一诗 一卷 (清)张笃庆撰 FB.503:

【第28句】:15(3)  4 竹〓小志 五卷 (清)杨蟠编录 FB.503:

【第28句】:15(4)  5 骖鸾录 一卷 (宋)范成大撰 FB.503:

【第28句】:16(1)  6 续骖鸾录 一卷 (清)张祥河撰 FB.503:

【第28句】:16(2)  7 游雁荡山记 一卷 (清)周清原撰 FB.503:

【第28句】:16(3)  8 雅谑 一卷 (明)浮白斋主人 FB.503:

【第28句】:16(4)  9 闽小记 二卷 (清)周亮工撰 FB.503:

【第28句】:16(5)  10 遁斋偶笔 二卷 (清)徐昆撰 FB.503:

【第28句】:16(6)  九集  1 莲子居词话 四卷 (清)吴衡照撰 FB.503:

【第28句】:17(1)  2 锄经书舍零墨 四卷 (清)黄协埙撰 FB.503:

【第28句】:17(2)  3 滹南诗话 三卷 (金)王若虚撰 FB.503:

【第28句】:17(3)  4 南行日记 一卷 (清)吴广霈撰 FB.503:

【第28句】:18(1)  5 龙辅女红余志 二卷 (元)龙辅撰 FB.503:

【第28句】:18(2)  6 酒颠 二卷 (明)夏树芳辑 FB.503:

【第28句】:18(3)  7 茶董 二卷 (明)夏树芳撰 FB.503:

【第28句】:18(4)  8 冬集纪程 一卷 (清)周广业撰 FB.503:

【第28句】:18(5)  十集  1 救文格论 一卷 (清)顾炎武撰 FB.503:

【第28句】:19(1)  2 师友诗传录 一卷 (清)郎廷槐问 FB.503:

【第28句】:19(2)  3 师友诗传续录 一卷 (清)刘大勤问 FB.503:

【第28句】:19(3)  4 金石要例 一卷 (清)黄宗羲撰 FB.503:

【第28句】:19(4)  5 贮香小品 九卷 万后贤撰 FB.503:

【第28句】:19(5)  6 语新 二卷 (清)钱学纶撰 FB.503:

【第28句】:20(1)  7 怀芳记 一卷补遗一卷 (清)萝摩庵老人撰 FB.503:

【第28句】:20(2)  8 黄奶余话 八卷 (清)陈锡路撰 FB.503:

【第28句】:20(3)

成语带高或带吴或带鹏要积极向上

木有 目前只有第一话。

一话而已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描写的夏天四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绩麻,村庄儿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简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希望能帮到您。

请采纳一下吧,谢谢您的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三重门>>里的属是什么意思?见里面的上下文.

属注解--------------------------------------------------------------------------------属(属)shǔ (1) ㄕㄨˇ(2) 同一家族的:亲~。

眷~。

烈~。

(3) 类别:金~。

吾~。

(4) 有管辖关系的,归类:~于。

~下。

~地。

归~。

直~。

附~。

隶~。

(5)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科”下有“属”,“属”下有“种”。

(6) 系,是:~实。

纯~谣言。

(7) 用十二生肖记生年:~相。

(8) 郑码:XMIL,U:5C5E,GBK:CAF4(9) 笔画数:12,部首:尸,笔顺编号:513325125214参考词汇--------------------------------------------------------------------------------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基本词义--------------------------------------------------------------------------------属(属)zhǔ (1) ㄓㄨˇ(2) 连缀,接连:~文。

~和(h?)。

(3) (意念)集中于一点:~仰(注视仰望)。

~望。

~意。

(4) 古同“嘱”,嘱咐,托付。

(5) 倾注,引申为劝酒:“举酒~客”。

(6) 恰好遇到:~京师乱。

(7) 郑码:XMIL,U:5C5E,GBK:CAF4(8) 笔画数:12,部首:尸,笔顺编号:513325125214参考词汇--------------------------------------------------------------------------------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详细注解--------------------------------------------------------------------------------属属shǔ〔名〕(1) (形声。

从尾,蜀声。

“尾”与身体相连。

①(zhǔ)本义:连接。

②类,族)(2) 种类。

亦特指牲类 [category]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左传·庄公十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3) 又如:金属;属禽(分别飞禽的种类)(4) 亲属 [kins folk;dependent;family members]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

——清·方苞《狱中杂记》(5) 又如:家属(户主外的家庭成员);军属;眷属;属从(指按亲属关系而从其丧服);属党(亲属);属姓(同宗);属疏(宗族关系疏远)(6) 侪辈。

指同一类人 [fellows;associates]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汉·贾谊《过秦论》(7) 官属;部属 [subordinate]徒属皆曰:“敬受命”。

——《史记·陈涉世家》六卿分职各率其属。

——《书·周官》台谒当以属礼。

——《明史·海瑞传》(8) 又如:下属(部下);属名(南北朝时,壮丁为了逃避繁苛的赋役,多投身于豪门势族为附隶,称为属名);属别(下属的类别);属官(属下的官吏);属佐(指下属佐助人员);属役(仆役,佣人);属部(部下,部属)(9) 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 [genus]。

动植物分类以种为单位,相近的种合为属,相近的属合为科(10) 特指在十二属相中的归属 [be born in the year of (one of the twelve animals)]。

如:属相词性变化--------------------------------------------------------------------------------属属shǔ〔动〕(1) 归属;隶属 [be under;be subordinate to;belong to]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小孤属舒州宿松县。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2) 又如:属邦(附属国);属心(诚心归附);属车(随从的车辆。

也称副车);属城(隶属的县城);属妇(指妾);属僚(属下,部下)(3) 系;是 [be]今营中枪弹火药皆在荣贼之手,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4) 又如:查明属实(5) 另见zhǚ常用词组--------------------------------------------------------------------------------属地shǔdì[possession;dependency] 某些国家侵占的殖民地或所控制的附属国殖民地和属地属国shǔguó[dependency] 古时附属于宗主国的国家属吏shǔlì[staff member] 下属的官吏属下shǔxià(1) [subordinate]∶部下;下属在下属面前,他总是神气十足(2) [subordinate]∶统属下;管辖下他是经理属下的干将属相shǔxiàng[any of the twelve animals, representing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used to symbolize the year in which a person is born] 用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相配合来记人生出年份,如子年出生则属鼠,称“属相”。

又称“生肖”属性shǔxìng[attribute] 事物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性质属于shǔyú[belong to] 归于某一方面;为某一方面所有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属员shǔyuán[staff member] 旧指统属下的官吏基本词义--------------------------------------------------------------------------------属属zhǔ〔动〕(1)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join;combine]亡国破家相随属。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冠盖相属。

——《史记·魏公子列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水经注·江水》挽炮车者,络绎相属。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2) 又如:属纩(用新棉放在临死病人鼻前,验其是否有气);属界(毗连地带);属连(相连缀);属志(犹连心);属引(连续不断);属文(连缀字句为文章);属读(连读);属聚(聚集);属丝(连续之丝);属好(结好);属怨(结怨);前后相属(3) 缀辑;撰写 [compose]屈平属草稿未定。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衡少善属文。

——《后汉书·张衡传》(4) 又如:属文(撰写文章。

属句;属章;属笔);属辞(撰写诗文。

属咏);属书(著作);属对(诗文对仗);属缀(著作);属稿(起草文稿);属诗(作诗)(5) 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gather]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

——《左传》(6) 又如:属民(聚集民众);属兵(调集士兵);属役(聚集下役);属神(会聚群神);属游(聚游);属行(集结军队)(7) 通“嘱”。

托付;委托 [entrust]属孟尝君。

——《战国策·齐策四》属予作文以记之。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属巡盐御史。

——《明史》(8) 又如:属请(请托);属调(寄托的情调);属累(托付);属国(委托国事);属邦(付托国事);属任(委任,任用);属寓(寄托);属吏(交给执法官吏处理);属命(委身托命);属情(寄情)(9) 叮嘱;告诫。

后作“嘱” [enjoin]属儿善藏之,勿遣俗子见。

——陆游《北窗试笔》(10) 又如:属付(叮嘱);属令(告戒)(11) 推托;借口 [excuse][房法乘]常属疾不治事。

——《资治通鉴》(12) 又如:属国(委弃国家;委托国事);属疾(托病;生病)(13) 通“瞩”。

关注 [concentrate one"s attention on]师属之目。

——《左传·定公十四年》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

——《国语·晋语五》坐者皆属目卑下之。

——《汉书·盖宽饶传》(14) 佩带 [wear]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15) 关连 [be related with]神情与苏、黄不属。

——明·魏学洢《核舟记》(16) 跟随 [follow]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史记·项羽本纪》(17) 通“注”(zhù)倾注。

[pour]酌玄酒,三属于尊。

——《仪礼·士昏礼》水属不理孙。

——《周礼·考工记·匠人》。

郑玄注:“属,读为注。

”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

——《汉书·燕剌王旦传》(18) 另见shǔ常用词组--------------------------------------------------------------------------------属目zhǔmù[focus one"s attention upon] 同“瞩目”,注视属望zhǔwàng[hope;expect] 期望;期待属意zhǔyì[fix one’s mind on sb.or sth.] 意向集中或倾向于某人或某事属垣有耳zhǔyuán-yǒu"ěr[beware of eavesdropper!] 有人耳朵贴着墙偷听汉译英--------------------------------------------------------------------------------属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English --------------------------------------------------------------------------------属( 属 )Sh ǔSame household of.Category.Rule over the relation of, categorize.On the living creature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ere is belong to under the section, there is grow under the belong to .Department, is.Use 12 Chinese Zodiac Signs record to living the year.The 属( 属 )Zh ǔConnect the 缀 , continue.( the idea reads aloud) concentrate in

【第1句】:Thou together 嘱 , instruct, entrust.The 倾 notes, leading 申 as to advise the wine.Meet by luck.belong tocategorydependentsgenussubordinate to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199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