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读后感100字
英文报纸读后感
高悬赏100字
一百字
100字英文读后感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After reading this novel,I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how British classical upper-class(上层阶级) behaved and their standards of choosing spouse(伴侣).Even in the same family,they had various thoughts about marriage.Jane and Lizzy wanted to marry someone they really loved,while Lydia and Kitty preferred to find someone funny.Their parents thought highly of family wealth,and the young thought it less important.However,most of them still had a ranking sense(阶级意识).They wanted to marry someone with similar fortune,similar social position.I love this story and enjoy reading it.
寻找小绿人读后感100字
这本书主要讲了:子的爷报纸上发现了小绿人种族还在地球上,就告诉了小叶子。
小叶子悄悄地告诉了好朋友小晓,最后一家人都知道了小绿人的事,几乎每天晚上吃饭时都在谈论这个小绿人的事。
也在无时无刻的寻找着。
从上一次和小晓玩捉迷藏的时候,小叶子就开始怀疑小晓也是小绿人。
孙犁的报纸的故事读后感250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句话高尔基说的。
正因如此,我很喜欢读书,但要是让我和孙犁比起读书,我甘拜下风,谈到孙犁,我便想起了那篇《报纸的故事》……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失业居家,订了一份报纸,作者每天都读报纸,先读社论,然后是通讯、地方版、国际版、副刊,甚至连广告、行情都一字不差地读过后,才珍重地把报纸叠好,放到屋里去。
这年雨水大,裱糊的壁纸已脱落,作者和妻子用报纸来裱糊房屋,这样,作者又可以重新阅读他所喜爱的文章了…… “先读社论,然后是通讯、地方版、国际版、副刊,甚至连广告、行情,都一字不漏地读过以后,才珍重地把报纸叠好,放到屋里去。
”看到这里,我便想起自己,虽然每天都在读书,但都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那些紧张动人的情节、结局是什么,最后整本书读完,主人公都忘记是谁了,我不由得佩服孙犁。
孙犁每次读完报纸后,都是珍重地把报纸放在屋子里,生怕一不留神给撕破了、撕烂了。
而我呢
每次看完书后,随手一放,放到哪里是哪里,每次都是妈妈帮我整理好后,放到书架上,我不禁为自己的行为羞愧。
孙犁是多么地喜爱读书啊,他竟可以把一张报纸的每一个角落都一字不差地看一遍,而且百看不厌。
他真不愧是一位著名的大作家。
我要虚心向他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怎么写关于读一个区发的报纸的读后感
怎么写读后感——四字决 我叫你怎么写内容提要——引 议 联结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
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
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
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读书笔记·带元巨资摘抄 赏析 读后感的50~100字 就行 还要好词
清晨,春姑娘穿着美丽的衣裳,舞着暖风,招展地笑着向我们走来,给大自然披上了新装,使万物显现出无限生机.一缕缕金黄色的阳光撒向刚披上新装的草地,阳光照耀着小草上的露珠儿,露珠儿显得晶莹透亮,美丽极了!……
《数学在哪里》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写读后感一般应做到三点:
【第1句】:要读懂原文的内容.“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先读后感.因此,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读,抓住了原文的重要内容,才会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
【第2句】:写自己体会最深刻的部分.一篇文章叙述的内容很多,要抓住文章中你自己体会最深的内容来写.体会不深,感想不丰富,读后感就写不成功.
跪求,《21份报纸》的读后感,350字左右。
近日读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的一篇关于报纸产即将消亡的文章——《报纸消亡与媒介市场的激变》。
他在文中说到,媒介都有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报纸也不例外,它的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并且预测报纸将大约于2030-2035年开始消亡。
按照国外报纸产业不景气的状况来看,报纸的未来走向的确如此,尤其以报业发展非常成熟的美国、英国、德国等为首的西方国家,报业的衰退和消亡,已颇具端倪。
刘教授在这篇文章中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点:1,网络的替代性。
我们知道网络新闻更新和传播的速度之快是无与伦比,这下报纸遇到了强劲的对手,而且这个对手越来越发展成熟壮大起来。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已有14亿居民正在使用互联网,而且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人每年约增加1·6~1·8亿。
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也近1·3亿人。
按照这个速度发展,报纸的未来不容乐观。
2, 报纸是否消亡取决于广告。
众所周知,报纸是依靠广告是生存的,当然其他媒体也是如此。
近2年来,报纸的广告收入急剧下滑,是谁抢了报纸的蛋糕——互联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网民达到了10%,而一个国家的网络受众达到40%时候,就约会有50%的广告流向互联网。
3,网络击垮报纸不可避免。
如果网络的发展永远保持今天的现状,也许报纸可以与其达到双赢的状况。
可是,我们知道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新速度之快已不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而且它的发展空间不可估量,然后报纸似乎大限已到,它已发展成熟到衰退阶段。
因此这股强劲的网络风潮将击跨已成为不争的现实。
此外,刘建明教授指出,报纸被网络消灭有以下几个主要条件:1,网络信息必须彻底自由流通,每个公民都能够从网络里获得他们想要获得的一切信息。
同时,网络法制必须健全。
2,网络不仅是综合的信息库,而且是名副其实的新闻媒体,有权建立自己的编辑记者队伍,从事独立的新闻采访与报道,这是网络成为主流媒体的决定性因素。
我想这也是网络增强其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3,互联网的宽带能够像电视那样顺畅的传播图象,同时受机也能够收到清晰的画面,在任何地点手机都能够实现伤亡功能。
4,用电脑,手机上网获取信息的费用要低廉,普通家庭都可以消费的起,不要设置消费门槛。
当西方报业市场效益日益递减的状况下,报纸发行人和编辑们采取各自响应的策划,这一现象在中国报业界即将或正在发生。
那么关于报纸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岁月,刘教授给出了以下观点:1,以“新闻娱乐化”抓住最后一皮阅报人。
严肃新闻大幅下降,休闲性的趣闻大幅上升。
但是我们知道新闻的首要功能是传播政治、经济等重要信息,监督或守望社会环境,而在娱乐化浪潮下,诸多报业纷纷被席卷下马,报纸的首要功能成了休闲娱乐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有悖于新闻专业主义和精神,不是长久之计。
最重要的案例是英国的经营了100多年之久的泰晤士报已由大报改为小报,以维持其发行量。
2,走小报化的道路,出现大量的小型大报。
这在英国的表现极为突出,最重要的案例是英国经营了100多年之久的泰晤士报由大报改小报,以维持增加其发行量。
报纸小型化主要是方便读者阅读,以其便利性赢得读者。
3,降价、推出免费报纸,是提高报纸发行量最有效的对策。
近几年来,西方的免费报纸陆续推出。
这一策略在美国实行的最为普遍。
4,各报社现在都在建设自己的网站,准备在将来成为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目前已出现了部分白热化的竞争状态,由此网站也将进入新一轮的重新洗阶段。
刘建明教授指出,哪家报纸在2030年前能最早把自己发展成为著名的综合或专业望站,并纳入网路电视的整合状态,就会踏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盛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