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保护珍稀动物的读后感

保护环境读后感

保护野生动物,拯危野种,是政府的事,是专业工作事,更是我一个人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也可以做动物卫士,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人类的伙伴吧

动物,动物,顾名思义就是善动之物,任何地方只要环境适宜都会有动物光顾。

我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往往缺乏距离感,因此,我们在动物眼中的形象就不太美好,甚至很恐怖,动物有腿能跑,有翅能飞,生性活泼,可谓“万类霜天竟自由”。

可我们往往缺乏宽容和善意,见到自由的动物就想抓起来、养起来甚至吃掉,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和贪婪心。

莎士比亚曾说:“有智者虚怀若谷,有力者耻于伤人”,请您以宽宏大量之心高抬贵手给生而自由的动物们一条生路吧。

全球共有9000多种鸟,中国有1200多种鸟。

无论哪种鸟类都独具魅力,或羽色艳丽,或鸣啭动听,或姿容曼妙,或娇态可人,是人们普遍喜爱的动物类群。

可是,您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爱鸟方式。

据说,英国皇家爱鸟协会有会员数十万,都是清一色的观鸟者,而北京有个爱鸟养鸟协会,是由养鸟者组成的。

笼养野鸟,满足的是个人占有欲,但剥夺了鸟儿的自由,使其有翅难飞,更导致自然界生态链的断裂。

因为大多数鸟(约60%)是食虫的,鸟被人们捕杀后,昆虫就会因推动天敌而泛滥成害。

为抑制虫灾,人们要投洒各种浓度越来越高,毒性越来越大的农药,这不仅荼毒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灵,残留于水及食物中的农药还导致人类产生恶性肿瘤等疾病。

古人早有“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的爱鸟忠告,您若爱鸟,请去观鸟,切勿关鸟。

令人欣慰的是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和“绿家园”的观鸟队已经行动起来,他们活跃于京郊的山水丛林,人手一架望远镜、一本观鸟图鉴和一颗爱鸟之心便可达到人鸟相观、天人和一的优游境界了。

最近国家林业局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出,“不食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观念”的倡议。

吃野味者自古就被称之为饕餮之徒即贪婪凶恶的食客,吃野生动物属于封建社会残留下来的糟泊,一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做权势、财富、资历的象征,甚至把小孩领入野味餐厅,什么猴脑、熊掌、娃娃鱼、穿山甲等等无所不吃,既违法、又缺德。

一切文明之士都应拒食野味,现在,一些少年儿童在餐馆就餐时,就理直气壮地拒食家长点的野生动物,甚至不在经营野味的餐厅用餐;有的小学生还对词典一类的工具书中违背保护珍稀动物的词条如:某某野生动物肉可食、皮可穿、骨可入药等提出纠正意见,真正成了动物保护的小卫士。

野生动物,顾名思义是野生的、自由之物,是属于大自然而非樊笼圈舍的。

有人以喜爱动物之由把它们抓起来。

关养起来,试想,这种“喜爱”是不是太残忍了,难道你喜欢谁就把谁拴或锁入牢笼吗

人们常误认为野生动物缺吃少喝、餐风露宿,很不幸,其实,大自然的风刀霜剑对动物是家常便饭,而人为侵入其领地,破坏其生态,捕杀其个体,割断其交流,污染其饮食,干扰其行为等才会对它们构成巨大威胁。

人类一方面去打破野生动物野生环境,一方面又以宠爱之名去捕养之,以致造成许多动物如麻雀被捕捉后的“不自由毋宁死”的悲剧。

把野生动物当宠物来养是人类对自然的占有欲、征服欲的体现,让我们记住弗兰西斯.巴库的这句话吧:“战胜自然的唯一方法就是顺服她。

”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林业公安破获一批野生动物走私案,将受困动物放生;可可西里反盗猎武装千里出击,打击偷猎藏羚团伙;少年举报某餐馆吃野味,执法人员及时赶到将野生动物从刀斧下解救,这些善勇之举救危扶困于水火之中,是真正在保护野生动物。

人类在自然界中属于动物类,只是由于其为“万物之灵”便自以为可以居临众生之上,为所欲为,肆意对大自然的其他生命生杀予夺。

对异类的态度,实际是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古代东方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仁爱及物、慈悲为怀”主张人与万物的和谐,反对任意杀戮、虐待动物。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驯化、利用动物的历史,动物为我们提供饱暖之需、精神安慰和身心享受。

可以说,动物改变了人类生活,所以我们应怀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对待动物,切不可虐待、折磨、欺辱动物。

一些地方开设射杀动物的见血娱乐活动,拿动物的痛苦取乐,从动物的哀鸣、挣扎、抽搐、淌血中寻求刺激,这叫兽性大发吗

其实,哪种野兽也不会、以此为乐。

这种超出生存所需的嗜好是人类行为的变态,是种族歧视的翻版,----物种歧视。

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往往能衡量出人的文明程度。

因为,爱护动物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保护自然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朋友,你知道吗,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25日是中国土地日,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12月29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这些绿色纪念日是唤起人们环境意识、关注生存状况的大好时机。

例如,在世界动物日我们重申:如果有一天所有笼中困兽都奔向它们祖先生活的地方,那么,这一天便是动物的节日;如果所有野生动物都因失去自由生存的空间而消亡,那么这一天也就是人类的末日。

所以,我们还郑重告诫大家:人类只有解放全世界的生灵,才能最后真正地拯救自己

保护动物介绍

一级保护动物 哺乳纲 白唇鹿 白暨豚 豹 北山羊 藏羚 藏酉猴 长臂猿 高鼻羚羊 河狸 黑鹿 虎 滇金丝猴 紫貂 鼷鹿 蒙古野驴 坡鹿 普氏原羚 马来熊 糜鹿 豚鹿 儒艮 西藏野驴 雪豹 亚洲象 野牛 野骆驼 野马 野牦牛 熊猴 熊狸 赤斑羚 大熊猫 蜂猴 扭角羚 猕猴 塔尔羊 台湾猴 台湾鬣羚 云豹 貂熊 中华白海豚 梅花鹿 鸟 纲 白腹军舰鸟 白鹤 白肩雕 白颈长尾雉 白尾海雕 白头鹤 白鹳 短尾信天翁 海南山鹧鸪 虹雉 红胸角雉 褐马鸡 黑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 黑鹳 虎头海雕 黄腹角雉 灰腹角雉 金雕 孔雀雉 蓝鹇 斑尾榛鸡 赤颈鹤 丹顶鹤 黑颈鹤 黑头角雉 胡兀鹫 拟兀鹫 细嘴松鸡 雉鹑 遗鸥 朱鹮 玉带海雕 中华沙秋鸭 鸨 绿孔雀 四川山鹧鸪 爬行纲 巨蜥 四爪陆龟 扬子鳄 鼋 蜥鳄 蟒 鱼 纲 白鲟 达氏鲟 中华鲟 新疆大头鱼 肠鳃纲 多鳃孔舌形虫 黄岛长吻虫 昆虫纲 金斑喙凤蝶 中华蛩蠊 瓣鳃纲 库氏砗磲 珊瑚纲 红珊瑚 头足纲 鹦鹉螺 1 保护动物 我们能做什么 保护动物,拯救濒危野生物种,是政府的事,是专业工作者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也可以做动物卫士,就让我们聆听一下野兽的呼叫并从下面的20件事做起吧

【第1句】:“请您留步吧,核心区是我们最后的家园

” 中国目前有各类自然保护区一千一百四十六个。

与全球的保护区一样,其功能区域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

核心区是保护的核心地带,是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是动植物最后的庇护所。

因此,这个区域严禁任何采伐、狩猎和浏览活动,以保持其生物的多样性尽量不受人为干扰。

实际上,核心区起着物种的遗传基因库作用。

现在,许多自然保护区都向公众开放,有的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态旅游景点。

但任何开放活动都必须在核心区之外进行,以突出保护为主的宗旨。

核心区不仅是物种保护之地,水源涵养之地,还是动物们最后无处可退的家。

如果这个家再遭践踏,被人们“私闯民宅”,那里面的动物就会落入“家破人亡”的绝境。

近两年,由于不文明的旅游活动,我国有22%的自然保护区遭到生境破坏的压力。

因此,请您怀着敬畏之心参观保护区,切莫闯入保护核心区;更不能打着开发建设的旗号,乱砍滥挖,破坏环境。

【第2句】:“谁都惜命,请高抬贵手,放我们一条生路吧

” 动物,动物,顾名思义就是善动之物,任何地方只要环境适宜都会有动物光顾。

十几年前,北京玉渊潭飞来一对疣鼻天鹅,美丽的大鸟是被这美妙的环境所吸引,才从高空降落到鳞鳞碧波之上的。

但正当它们优雅地游弋于水中,突然一声枪响打破了这诗画般的意境,雪白的羽毛染上殷殷血红,一个贪婪的偷猎者打死了这对夫妻中的雄性,雌天鹅仰天哀鸣几声凄然而去。

一个圆满祥和的天鹅之家从此破镜难圆。

我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往往缺乏距离感,因此,我们在动物眼中的形象就不太美好,甚至很恐怖,动物有腿能跑,有翅能飞,生性活泼,可谓“万类霜天竟自由”。

可我们往往缺乏宽容和善意,见到自由的动物就想抓起来、养起来甚至吃掉,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和贪婪心。

莎士比亚曾说:“有智者虚怀若谷,有力者耻于伤人”,请您以宽宏大量之心高抬贵手给生而自由的动物们一条生路吧。

【第3句】:“爱我就别烦我” 被人们关养的动物由于身陷囹圄、失去原生环境,往往很不幸福,多患抑郁症或神经质。

因而,我们在参观动物园、饲养区或保护基地时,应怀怜悯之心,不宜大呼小叫,不宜以过分的突然的动作恫吓动物,更不能吐唾味、扔烟头、投石子来侮辱动物。

人有休息的需要,动物也有打盹的时候,很多人看到动物在休息,往往不悦,只希望动物随时给自己展现身姿、表演动作,也不顾人家是否疲倦,这种要求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非礼行为。

有人以为喂喂动物表示一下爱心总该可以吧,错了

随便投喂动物只会给动物带来伤害,人工饲养的动物往往运动量小,进食过多或摄入高脂肪、高糖度的食物,会使身体发胖,因而,影响体质和营养均衡,甚至影响正常繁殖。

所以,您去看动物时,只尽情地欣赏或拍照最好,这样可以让人与动物相互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第4句】:“捕食田鸡,既伤身又害命” 田鸡即青蛙,常被一些见利忘义之人从水中捕捉,卖到菜市场,做了一些人的下酒菜。

孰不知,吃田鸡有碍身体健康。

蛙肉中常寄生一种曼氏裂头绦虫,其幼虫可随着人们食用蛙肉而进入人体的软组织和内脏,三周后便能发育成一米左右的成虫,使寄主腹痛、呕吐,软组织发炎、溶解、坏死,严重的还能导致瘫痪和失明。

另外,由于农田中施用了大量农药,在昆虫体内聚集,蛙吃虫后,又进一步将毒药富积于蛙体。

据卫生部门测定:蛙肉内的有机磷含量是猪肉的31倍,农药残留物毒性大大超过猪肉,以至造成近年频频出现畸型蛙。

当然,不应吃田鸡的更重要原因是,蛙类是益农动物,一只青蛙一个夏天能消灭害虫万只。

中国有这么一句农谚:“蛙满塘,谷满仓”。

可见,不论从身体健康、保护动物角度,还是从农业生态上看,食用田鸡都是错误的。

作者: 茫可一 2005-5-6 13:11 回复此发言 -------------------------------------------------------------------------------- 2 保护动物 我们能做什么

【第5句】:“如您爱鸟,请去观鸟,切勿关鸟” 全球共有9000多种鸟,中国有1200多种鸟。

无论哪种鸟类都独具魅力,或羽色艳丽,或鸣啭动听,或姿容曼妙,或娇态可人,是人们普遍喜爱的动物类群。

可是,您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爱鸟方式。

据说,英国皇家爱鸟协会有会员数十万,都是清一色的观鸟者,而北京有个爱鸟养鸟协会,是由养鸟者组成的。

笼养野鸟,满足的是个人占有欲,但剥夺了鸟儿的自由,使其有翅难飞,更导致自然界生态链的断裂。

因为大多数鸟(约60%)是食虫的,鸟被人们捕杀后,昆虫就会因推动天敌而泛滥成害。

为抑制虫灾,人们要投洒各种浓度越来越高,毒性越来越大的农药,这不仅荼毒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灵,残留于水及食物中的农药还导致人类产生恶性肿瘤等疾病。

古人早有“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的爱鸟忠告,您若爱鸟,请去观鸟,切勿关鸟。

令人欣慰的是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和“绿家园”的观鸟队已经行动起来,他们活跃于京郊的山水丛林,人手一架望远镜、一本观鸟图鉴和一颗爱鸟之心便可达到人鸟相观、天人和一的优游境界了。

【第6句】:“捡拾野禽之卵,无异于夺人之子” 某少年宫组织学生搞动物保护夏令营,其中一项活动竟然是收集野鸭蛋。

有人去制止时,组织者说:捡完都要收归公有。

请大家思考一下,捡拾野鸭蛋无论归谁,结果不都是使母鸭失去后代吗

这绝不是简单的公与私的小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的大关系。

鸟类以产卵的形式繁殖后代。

就像人生孩子一样。

如果你无情地将禽蛋捡走,不就等于夺走了人家的孩子吗

这些蛋无论归学生个人做纪念,还是上交归公,都同样给母鸟带来了丧仔之痛。

切记,鸟做妈妈也不易,不要捡拾野禽蛋

【第7句】:“你贪婪的口腹之欲,势必要断送儿孙的口腹之需” 蓝孔雀,尾屏华丽,姿仪典雅,因颈部色泽特别而独占一色:孔雀蓝。

蓝孔雀在印度等国被奉为仙鸟,可任意出没,是城市乡村随处可见的一道风景;可是到我们这里,却成了餐厅中的一道菜,有些动物被拴在饭馆前招来顾客,现宰现吃,全无怜悯之心。

对美丽的孔雀尚且大吃大嚼,对蛇一类面貌可“憎”之物更是格杀勿论,中国每年被食之蛇不下六千吨。

吃蛇之风横行导致鼠类失控,全国城乡的鼠口至少有四十二亿只,每年因鼠害损失粮食15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一年进口粮食的总和。

最近国家林业局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出,“不食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观念”的倡议。

吃野味者自古就被称之为饕餮之徒即贪婪凶恶的食客,吃野生动物属于封建社会残留下来的糟泊,一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做权势、财富、资历的象征,甚至把小孩领入野味餐厅,什么猴脑、熊掌、娃娃鱼、穿山甲等等无所不吃,既违法、又缺德。

一切文明之士都应拒食野味,现在,一些少年儿童在餐馆就餐时,就理直气壮地拒食家长点的野生动物,甚至不在经营野味的餐厅用餐;有的小学生还对词典一类的工具书中违背保护珍稀动物的词条如:某某野生动物肉可食、皮可穿、骨可入药等提出纠正意见,真正成了动物保护的小卫士。

【第8句】:“只有野兽有权穿裘皮” 有人说,每张野兽毛皮背后都可能是一桩杀案,这话听似恐怖,但仔细琢磨,确实如此,因为每只野兽只有一张毛皮,“与虎谋皮”难道还能留得虎命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的母亲买了件狐皮大衣,却引起女儿伤心的联想,因为书上说,母狐每次产5-8只小狐,她便做了一幅画,画上有一群可怜巴巴的小狐狸张着大嘴向女孩哭诉:你妈妈为了穿裘皮大衣,把我们的妈妈杀了

后来,这幅画被选入国际儿童环保绘画比赛,组委会以此印制了海报,上有一行大字:你的妈妈穿了一件裘皮大衣,100多只小野兽却因此失去妈妈

可想而知,穿野生动物毛皮制作的服装,其背后是多么悲惨的结局呀。

目前,全球很多文明国家都开始抵制兽皮服装,这是人类生态道德觉醒的体现。

全球共有9000多种鸟,中国有1200多种鸟。

无论哪种鸟类都独具魅力,或羽色艳丽,或鸣啭动听,或姿容曼妙,或娇态可人,是人们普遍喜爱的动物类群。

可是,您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爱鸟方式。

据说,英国皇家爱鸟协会有会员数十万,都是清一色的观鸟者,而北京有个爱鸟养鸟协会,是由养鸟者组成的。

笼养野鸟,满足的是个人占有欲,但剥夺了鸟儿的自由,使其有翅难飞,更导致自然界生态链的断裂。

因为大多数鸟(约60%)是食虫的,鸟被人们捕杀后,昆虫就会因推动天敌而泛滥成害。

为抑制虫灾,人们要投洒各种浓度越来越高,毒性越来越大的农药,这不仅荼毒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灵,残留于水及食物中的农药还导致人类产生恶性肿瘤等疾病。

古人早有“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的爱鸟忠告,您若爱鸟,请去观鸟,切勿关鸟。

令人欣慰的是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和“绿家园”的观鸟队已经行动起来,他们活跃于京郊的山水丛林,人手一架望远镜、一本观鸟图鉴和一颗爱鸟之心便可达到人鸟相观、天人和一的优游境界了。

【第6句】:“捡拾野禽之卵,无异于夺人之子” 某少年宫组织学生搞动物保护夏令营,其中一项活动竟然是收集野鸭蛋。

有人去制止时,组织者说:捡完都要收归公有。

请大家思考一下,捡拾野鸭蛋无论归谁,结果不都是使母鸭失去后代吗

这绝不是简单的公与私的小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的大关系。

鸟类以产卵的形式繁殖后代。

就像人生孩子一样。

如果你无情地将禽蛋捡走,不就等于夺走了人家的孩子吗

这些蛋无论归学生个人做纪念,还是上交归公,都同样给母鸟带来了丧仔之痛。

切记,鸟做妈妈也不易,不要捡拾野禽蛋

【第7句】:“你贪婪的口腹之欲,势必要断送儿孙的口腹之需” 蓝孔雀,尾屏华丽,姿仪典雅,因颈部色泽特别而独占一色:孔雀蓝。

蓝孔雀在印度等国被奉为仙鸟,可任意出没,是城市乡村随处可见的一道风景;可是到我们这里,却成了餐厅中的一道菜,有些动物被拴在饭馆前招来顾客,现宰现吃,全无怜悯之心。

对美丽的孔雀尚且大吃大嚼,对蛇一类面貌可“憎”之物更是格杀勿论,中国每年被食之蛇不下六千吨。

吃蛇之风横行导致鼠类失控,全国城乡的鼠口至少有四十二亿只,每年因鼠害损失粮食15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一年进口粮食的总和。

最近国家林业局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出,“不食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观念”的倡议。

吃野味者自古就被称之为饕餮之徒即贪婪凶恶的食客,吃野生动物属于封建社会残留下来的糟泊,一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做权势、财富、资历的象征,甚至把小孩领入野味餐厅,什么猴脑、熊掌、娃娃鱼、穿山甲等等无所不吃,既违法、又缺德。

一切文明之士都应拒食野味,现在,一些少年儿童在餐馆就餐时,就理直气壮地拒食家长点的野生动物,甚至不在经营野味的餐厅用餐;有的小学生还对词典一类的工具书中违背保护珍稀动物的词条如:某某野生动物肉可食、皮可穿、骨可入药等提出纠正意见,真正成了动物保护的小卫士。

【第8句】:“只有野兽有权穿裘皮” 有人说,每张野兽毛皮背后都可能是一桩杀案,这话听似恐怖,但仔细琢磨,确实如此,因为每只野兽只有一张毛皮,“与虎谋皮”难道还能留得虎命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的母亲买了件狐皮大衣,却引起女儿伤心的联想,因为书上说,母狐每次产5-8只小狐,她便做了一幅画,画上有一群可怜巴巴的小狐狸张着大嘴向女孩哭诉:你妈妈为了穿裘皮大衣,把我们的妈妈杀了

后来,这幅画被选入国际儿童环保绘画比赛,组委会以此印制了海报,上有一行大字:你的妈妈穿了一件裘皮大衣,100多只小野兽却因此失去妈妈

可想而知,穿野生动物毛皮制作的服装,其背后是多么悲惨的结局呀。

目前,全球很多文明国家都开始抵制兽皮服装,这是人类生态道德觉醒的体现。

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警句

莫道众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人不害物,物不惊扰。

犹如明月,众星围绕。

—— 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应起悲心,怜彼错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 声与无声莫浪听,无声隐痛转惺惺。

请君下箸睁眼看,血肉团中有性灵。

——宋守一 口腹贪饕岂有穷,咽喉一过总成空。

何为惜福留余地,养得清虚乐在中。

—— 每馔必烹鲜,未见长肌肉。

今朝血溅地,明日仍枵腹。

彼命纵微贱,痛苦不能哭。

杀我待如何,将人试比畜。

—— 若慕牛力大,牛食草为粮。

若慕猪体肥,猪食糟与糠,请观牛与猪,不因食肉强。

若慕肉味美,何不自割尝

自割知痛苦,割他意扬扬。

世无食肉者,屠门不开张。

——狄葆贤 若知世上刀兵劫,且听屠门夜半声。

—— 大树被斩伐,生机不肯息。

春来勤来抽条,气象何蓬勃。

悠悠天地间,咸被好生德。

无情且如此,有情不必说。

—— 好生之德本乎天,物物贪生乐自全。

我要长年千岁祝,不教物命一朝延。

—— 天地别无勾当,只有生物为心。

如此看来,天地全是一团生意,覆载万物,人若爱惜物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

—— 莫道众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 1.众生 是亦众生,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2.生的扶持 一蟹失足,二蟹持扶, 物知慈悲,人何不如

3.今日与明朝 日暖春风和,策杖游郊园, 双鸭泛清波,群鱼戏碧川。

为念世途险,欢乐何足言

明朝落网罟,系颈陈市廛。

思彼刀砧苦,不觉悲泪潸

4.母之羽 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

母亡儿不知,尤复相环守。

念此亲爱情,能勿凄心否

(云:眉州鲜于氏,因合药,碾一蝙蝠为末。

及和剂时,有数小蝙蝠围聚其上,面目未开,盖识母气而来也。

一家为之洒泪。

今略拟其意,作“母之羽”图。

) 5.“吾儿

” 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舐犊, 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惴缩。

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

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慧道人诗 删润) 6.亲与子 今日尔吃他,将来他吃尔, 循环做主人,同是亲与子。

(参用宋诗句。

日本风俗,有以鸡肉与卵置于饭上而食之者,名“亲子丼”。

“亲”谓父母,“子”谓儿女。

“丼”者,彼邦俗解,谓是陶制大碗也。

鸡为“亲”,卵为“子”,以此二物共置碗中,故曰“亲子丼”。

) 7.芦菔生儿芥有孙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宋诗) 8. 麟为仁兽,灵秀所钟, 不践生草,不履生虫。

繄吾人类,应知其义, 举足下足,常须留意。

既勿故杀,亦勿误伤, 长我慈心,存我天良。

(儿时读《毛诗·麟趾章注》云:“麟为仁兽,不践生草,不履生虫。

”余讽其文,深为感叹。

四十年来,未尝忘怀。

今撰护生诗歌,引述其义。

后之览者,幸共知所警惕焉

) 9.儿戏(其一)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唐杜甫诗) 10.儿戏(其二)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 先入为主,终身不移。

长养慈心,勿伤物命, 充此一念,可为仁圣。

11.沉溺 莫谓虫命微,沉溺而不援, 应知恻隐心,是为仁之端。

12.暗杀(其一) 若谓青蝇污,挥扇可驱除, 岂必矜残杀,伤生而自娱。

13.暗杀(其二)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唐白居易诗) 14.诀别之音 落花辞枝,夕阳欲沉, 裂帛一声,凄入秋心。

15.生离欤

死别欤

生离尝恻恻,临行复回首, 此去不再还,念儿儿知否

16.倘使羊识字 倘使羊识字,泪珠落如雨, 口虽不能言,心中暗叫苦。

17.乞命 吾不忍其觳觫,无罪而就死地, 普劝诸仁者,同发慈悲意。

18.农夫与乳母 忆昔襁褓时,尝啜老牛乳, 年长食稻粱,赖尔耕作苦, 念此养育恩,何忍相忘汝。

西方之学者,倡人道主义, 不啖老牛肉,淡泊乐蔬食, 卓哉此美风,可以昭百世

19. 挟弩隐衣袂,入林群鸟号, 狗屠一鸣鞭,众吠从之嚣。

因果苟无征,视斯亦已昭, 与其啖群生,宁我吞千刀

(明陶周望诗) 20.示众 景象太凄惨,伤心不忍睹, 夫复有何言,掩卷泪如雨

21.修罗 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愿云禅师《戒杀诗》) 22.喜庆的代价 喜气溢门楣,如何惨杀戮

唯欲家人欢,哪管畜生哭。

23.萧然的除夜 邻鸡夜夜竞先鸣,到此萧然度五更, 血染千刀流不尽,佐他杯酒话春生。

(清彭际清《除夕有感诗》) 24.残废的美 好花经摧折,曾无几日香, 憔悴剩残姿,明朝弃道旁。

25.生机 小草出墙腰,亦复饶佳致, 我为勤灌溉,欣欣有生意。

26.囚徒之歌 人在牢狱,终日愁欷, 鸟在樊笼,终日悲啼。

聆此哀音,凄入心脾, 何如放舍,任彼高飞

27.遇赦 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

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他若死时你救他,汝若死时人救你。

(回道人诗) 28.投宿 夕日落江渚,炊烟起村墅, 小鸟亦归家,殷殷恋旧主。

29.雀巢可俯而窥 人不害物,物不惊扰, 犹如明月,众星围绕。

30.松间的音乐队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湾流水绕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明叶唐夫诗) 31.诱杀 水边垂钓,闲情逸致, 是以物命,而为儿戏。

刺骨穿肠,于心何忍

愿发仁慈,常起悲悯。

32.刽子手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欲裂, 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

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 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

(明陶周望诗) 33.肉 竖首横目人,竖目横身兽, 从兽者智撄,甘人者勇斗, 悲哉肉世界,奚物获长寿

一虎当邑居,万人怖而走, 万人惧虎心,物命谁当救

莫言他肉肥,可疗吾身瘦, 彼此电露命,但当相悯宥, 共修三坚法,人兽两无负。

(明陶周望诗) 34. 养猪充口腹,因爱结成仇, 猪若知此意,终朝不食愁。

颇赖猪未知,肥肉过汝喉, 将来汝做猪,还须偿猪油。

此理果弗谬,劝汝养猪休

(明紫柏大师《猪偈》) 35.被虏 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 最怕是杀烹,最苦是割肉。

擒执未施刀,魂惊气先窒, 喉断叫声绝,颠倒三起伏。

念此恻肺肝,何忍纵口腹

(耐庵道人诗) 36.倒悬 始而倒悬,终以诛戮, 彼有何辜,受此荼毒

人命则贵,物命则微, 汝自问心,判其是非。

37.尸林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应起悲心,勿贪口腹。

38.刑场 蓦受刀砧苦,肠断命犹牵, 白刃千翻割,红炉百沸煎。

炮烙加彼体,甘肥佐我筵, 此事若无罪,勿畏苍苍天

(清周思仁诗) 39.开棺 恶臭陈秽,何云美味

掩鼻伤心,为之堕泪。

智者善思,能毋悲愧

40.蚕的刑具 残杀百千命,完成一袭衣, 唯知求适体,岂毋伤仁慈

(布葛可以代绮罗,冬畏寒者宜衣驼绒,以代丝绵。

) 41.昨晚的成绩 是为恶业,何谓成绩

宜速忏悔,痛自呵责。

发起善心,勤修慈德。

42.拾遗 钓廉归乳燕,穴牖出痴蝇,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宋苏轼诗) 43.惠而不费 勿谓善小,不乐为之, 惠而不费,亦曰仁慈。

44.平等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宋黄庭坚诗) 45.醉人与醉蟹 肉食者鄙,不为仁人, 况复饮酒,能令智昏。

誓于今日,改过自新, 长养悲心,成就慧身。

46.忏悔 人非圣贤,其孰无过

犹如素衣,偶著尘涴。

改过自新,若衣拭尘, 一念慈心,天下归仁。

47.冬日的同乐 盛世乐太平,民康而物阜, 万类咸喁喁,同浴仁恩厚。

昔日互残杀,而今共爱亲, 何分物与我,大地一家春。

48.幸福的同情 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峻激多倾险,莫学长鲸拟害人。

(唐白居易《放鱼诗》) 49.老鸭造象 罪恶第一为杀,天地大德曰生。

老鸭扎扎,延颈哀鸣, 我为赎归,畜于灵囿。

功德回施群生,愿悉无病长寿。

(戊辰十一月,余乘番舶,见有老鸭囚于樊,将赍送他乡以饷病者,谓食其肉可起沉疴。

余悯鸭老而将受戮,乃乞舶主为之哀请,以三金赎老鸭归。

属子恺图其形,补入《画集》,聊志遗念。

) 50.杨枝净水 杨枝净水,一滴清凉, 远离众苦,归命觉王。

(放生仪轨,若放生时,应以杨枝净水为物灌顶,令其消除业障、增长善根。

最新中央10自然传奇观后感

善待自然,善待自己。

——读《黑天鹅紫水晶》有感一只全身漆黑的天鹅,沈石溪赋予了它人类的感情与智慧;一个背负使命的猎人,沈石溪赋予了他女子般的温柔与体贴;一段人与自然的情谊,沈石溪赋予了它生死相依的感动。

  初读这本书,我以为它只是一本普通的动物小说,诉说着猎人约翰·威廉斯与黑天鹅紫水晶生活的点点滴滴。

随着我对这本书的深入,我发现它更像是大自然的叹息与不满,呵斥着人类因贪婪而肆意破坏自然的愚蠢行为,低吟着自己受到创伤的悲哀。

沈石溪希望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他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这只黑天鹅身上,送到读者心中。

就像严春友说的:“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

”  在沈石溪笔下,一只微不足道的残疾天鹅幼崽都值得猎人用生命去保护,而在现实世界里,一只贵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都有可能成为猎枪的耙子。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残忍的对比

这恐怕要问问那些被金钱蒙蔽了的心。

沈石溪用自己独有的文笔告诉世人:放下手中的猎枪,不要再让人与动物之间的怨恨延续。

当我们砍伐苍天大树时,只听到耳边金币碰撞的声响,却忽略了树木那好似哀鸣的落地声;当我们猎杀动物时,只看到眼前的山珍海味,却忽略了动物那好似抗议的鲜血。

这时的人类对大自然没有一丝爱怜,沈石溪正是用笔做武器,来反对这个冷血的世界,也号召每个人,从小事做起,善待自然。

  在黑天鹅紫水晶的生活里,有和平、有杀戮、有幸福、有痛楚,让我感动的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有感人至深的爱,紫水晶对小天鹅崽的母爱,约翰·威廉斯对紫水晶一家的关爱,约翰·威廉斯的祖先希望自己的后代拿黑天鹅的血来祭奠他,而约翰·威廉斯却用自己的生命在守护黑天鹅。

不仅仅是因为他令紫水晶的丈夫丧命的内疚,更因为他爱护动物善待自然的本性。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约翰·威廉斯一样,与大自然的一切和平相处,那么世界会更加美好。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你好,希望有帮到你哟,如果不满意可以继续追问的呢

保护动物 心得

由于人类的破坏,与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

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三百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每8000年灭绝一种。

但是自从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出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

全世界1\\\\8的植物,1\\\\4的哺乳动物,1\\\\9的鸟类,1\\\\5的爬行动物,1\\\\4两栖动物,1\\\\3鱼类,都濒临灭绝。

  一切自然物种及其群落都与所在地域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只要条件不变,就能长期生存,即使发生扩散或缩减,其历程也是缓慢和渐变的。

人类活动的加剧,却打破了这千古不变的平衡,导致物种灭绝:  1)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 人类能在短期内把山头削平、令河流改道,百年内使全球森林减少50%,这种毁灭性的干预导致的环境突变,导致许多物种失去相依为命、赖以为生的家——生境,沦落到灭绝的境地,而且这种事态仍在持续着。

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67%的物种遭受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的威胁。

  世界上61个热带国家中,已有49个国家的半壁江山失去野生环境,森林被砍伐、湿地被排干、草原被翻垦、珊瑚遭毁坏……亚洲尤为严重。

孟加拉的94%、香港的97%、斯里兰卡的83%、印度的80%的野生生境已不复存在。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如果森林没有了,林栖的猴子与许多动物当然无“家”可归,“生态”一词原本就是来源于希腊文ECO即“家”、“住所”之意。

  灭绝物种中,迁徙能力差的两栖爬行类及无处迁徙的岛屿种类更为明显,马达加斯加上的物种有85%为特有种,狐猴类就有60多种,1500年前人类登岛后,90%的原始森林消失,狐猴类动物仅剩下28种(包括神秘的、体大如猫的指猴)。

大陆生境的片断化、岛屿化是近百年来日趋严重的事件,这不仅限制了动物的扩散、采食、繁殖,还增加了对生存的威胁,当某动物从甲地向乙地迁移时,被发现、被消灭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目前我国计划为大熊猫建的绿色走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2)过度开发 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是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许多野生动物因被做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利用对象而遭灭顶之灾。

象的牙、犀的角、虎的皮、熊的胆、鸟的羽、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羊的绒……更多更多的是野生动物的肉,无不成为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大肆捕杀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鲸,就是为了食用鲸油和生产宠物食品;惨忍地捕鲨,这种已进化4亿年之久的软骨鱼类被割鳍后抛弃,只是为品尝鱼翅这道所谓的美食。

人类正在为了满足自己的边际利益(时尚、炫耀、取乐、口腹之欲),而去剥夺野生动物的生命。

对野生物种的商业性获取,往往结果是“商业性灭绝”。

目前,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与军火、毒品并驾齐驱,销蚀着人类的良心,加重着世界的罪孽。

北美旅鸽曾有几十亿只,是随处可见的鸟类,大群飞来时多得遮云蔽日,殖民者开发美洲100多年,就将这种鸟捕尽杀绝了。

当1914年9月最后一只旅鸽死去,许多美国人感到震惊,眼瞧着这种曾多得不可胜数的动物竟在人类的开发利用下灭绝,他们为旅鸽树起纪念碑,碑文充满自责与忏悔:“旅鸽,做为一个物种因人类的贪婪和自私,灭绝了。

”  3)盲目引种 人类盲目引种对濒危、稀有脊椎动物的威胁程度达19%,对岛屿物种则是致命的。

公元400年,波利尼西亚人进入夏威夷,并引入鼠、犬、猪,使该地半数的鸟类(44种)灭绝了。

1778年,欧洲人又带来了猫、马、牛、山羊,新种类的鼠及鸟病,加上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又使17种本地特有鸟灭绝了。

人们引进猫鼬是为了对付以前错误引入的鼠类,不料,却将岛上不会飞的秧鸡吃绝了。

15世纪欧洲人相继来到毛里求斯,1507年葡萄牙人,1598年荷兰人把这里做为航海的中转站,同时随意引入了猴和猪,使8种爬行动物,19种本地鸟先后灭绝了,特别是渡渡鸟。

在新西兰斯蒂芬岛,有一种该岛特有的异鹩,由于灯塔看守人带来1只猫,这位捕食者竟将岛上的全部异鹩消灭了,1894年,斯蒂芬异鹩灭绝,是1只动物灭绝了1个物种。

  4)环境污染 1962年,美国的雷切尔·卡逊著的《寂静的春天》引起了全球对农药危害性的关注;人类为了经济目的,急功近利地向自然界施放有毒物质的行为不胜枚举:化工产品、汽车尾气、工业废水、有毒金属、原油泻漏、固体垃圾、去污剂、制冷剂、防腐剂、水体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甚至海洋中军事及船舶的噪音污染都在干扰着鲸类的通讯行为和取食能力。

  科学家发现,对环境质量高度敏感的两栖爬行动物正大范围的消逝。

温度的增高、紫外光的强化,栖息地的分割、化学物质横溢,已使蝉噪蛙鸣成为儿时的记忆。

与其它因素不同,污染对物种的影响是微妙的、积累的、慢性的致生物于死地的“软刀子”,危害程度与生境丧失不相上下。

  以上原因使许多动物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保护动物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大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363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