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保富法读后感评论

央视《家风》观后感

浅谈《水浒传》的忠义观 内容提要:孔师孟祖述忠义,自列丹青从古今。

《水浒传》作为一部反映起义的英雄小说,,忠、义道德观始终贯穿在轰轰烈烈的起义经过之中,而小说的悲剧结局却令人为这一百零八个好汉叹息万分,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梁山好汉为义相聚,为忠散亡,本文就《水浒传》的忠义观角度分析其思想主题。

关键词:忠义、招安、拔刀相助、平等相处 一、 “忠义”释义“忠”与“义”在先秦之前是两个独立概念。

在儒家祖师的语录里,“忠”指的是尽心为人办事,不分对上与对下。

“义”指的是办事准确,几乎包括处理一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先秦以后,“忠”的概念逐步转化为下对上特别是臣对君的道德观念,“义”的概念则逐步转化为同类人(家庭成员、亲朋戚友、官场同僚)之间互相对待的道德观念。

一般说来,“忠”与“义”这两个概念已经演化为一个对立的统一体。

汉代以后,“忠义”连缀的现象开始出现,人们用“忠义”来称赞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说明他既能对上讲忠,又能对同类人讲义,在“忠”与“义”这两个概念的发展中,“忠”的含义越来越固定,具有了官方意识形态内涵。

而“义”的含义却成为地方武装联合、民间组织的一种号召和纽带,而“聚义”则以“义”为号召联合反抗官府和朝廷的人民。

二、《水浒传》的忠义《水浒传》原名为《忠义水浒传》,记述了一百零八条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梁山,直至接受招安政使农民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原名冠以忠义二字,而一群好汉聚义、起义、而后招安以求能为朝廷尽忠,显而易见,忠义道德观无疑是贯穿作品始终的灵魂思想。

《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宣扬忠义,是作品中传达出来的几种思想倾向中最突出的思想倾向。

作品中,施耐庵塑造了许多忠义形象,这就是作品所盛赞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忠义观。

宋江以“义”来团结好那些有家难归,有国难投并且有能力的好汉。

而最终宋江又以“招安”做为那些好汉们的奋斗目标,这也就体现出了“忠”,而这个“忠”是凌驾于义之上的。

作品中,忠义道德观一直都是作为主要思想存在的,同时也作为衡量众多正面人物的主要道德标准之一。

作品中塑造的正面人物基本上都是忠义两全的英雄好汉,其作风行事也都以忠义为先,如《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了一个“义”字。

宋江的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梁山首领,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悲惨而死。

反映宋江仗义疏财的“及时雨”、忠于朝廷的“呼保义”和“孝义黑三郎”三个绰号都表现了他的侠义之气。

上梁山后,仗义疏财的个性是他成为义军首领重要因素之一。

但受招安以后,成了朝廷的忠臣。

为国出力,保境安民。

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受招安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他也由首领走到服从朝廷的顺臣。

可以说宋江的一生是成于“义”,败于“忠”。

而纵观梁山的首领传承线索,从第一任寨主王伦的不仁不义、第二寨主晁盖的有义无忠,到第三任宋江的全忠全义,体现了忠义的发展路线,可以看出,《水浒传》就是一部“忠义传”。

三、《水浒传》忠义观的特点

【第1句】:《水浒传》的“忠”与“义”是带着妥协性与反抗性的矛盾体。

作品里“忠”和“义”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概念,“义”的社会理想层面是要梁山义军反抗黑暗,替天行道;而“忠”的伦理道德规范是要梁山义军拥戴朝廷,维护现实的政治秩序。

正因为“忠义”内涵不一,相互对立,所以二者很难两全。

要“忠”就要舍“义”,要“义”就会不“忠”。

最能体现 “忠义”主旨的是义军领袖宋江的形象。

作为小说的第一主角,宋江俨然就是“忠义”的化身。

宋江的性格,就是在“忠”和“义”的相互矛盾中曲折发展的。

“义”使他结交江湖,济困扶危,乐善好施,反抗现实,“忠”则使他认为造反是大逆不道,虽然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勉勉强强上了梁山,也是身在梁山之中,心在朝廷之上,念念不忘“改邪归正”,效忠朝廷。

【第2句】:《水浒传》的“忠”则是凌驾于“义”之上的。

《水浒传》以义聚梁山为起,招安尽忠为止。

作为绿林中人,梁山英雄信守“义”的价值理念。

“义”既是他们标举的理想人格和行为准则,又是团结他们的精神纽带,评判是非的价值尺度,同时也是造成“众虑同心归水泊”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里忠义作为封建道德伦理是同构互补的。

对于宋江来说,接受招安、报效朝廷是实现忠的途径,那么对于梁山群雄而言,屈从首领宋江的招安路线以及实现招安后一连串叛卖性行为则是“义”的表现。

梁山英雄之间的“义”的道德规范限制着并且不允许对作为首领和兄长的宋江不忠。

于是,尽管梁山群雄的义、对宋江的忠和宋江对皇帝的忠之间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但冲突的结局则是以对宋江的“忠”的屈从而告终。

梁山聚义初具规模时,乃是“打家劫舍”的绿林草莽,后来挂起了“替天行道”的旗帜,由“打家劫舍”向“替天行道”的转变,昭示出他们行动上的自觉。

“替天”隐有“忠”的意义。

宋江成为梁山首领后,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标志着梁山义军思想上的演变和自觉,实现“忠”与“大一统”的终极目标。

梁山义军接受朝廷招安后,便受朝廷派遣去打方腊义军,这时的“义”已经臣服于“忠”之下了。

【第3句】:《水浒传》所宣扬的“义”则主要表现为拔刀相助、平等相处。

《水浒传》里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字里行间始终体现着对梁山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行为的赞赏与歌颂,这些都是“义”的表现。

鲁智深、武松性情刚直,好打不平,不畏强暴,不避危难。

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三拳打死镇关西。

武松性情刚强,为替兄报仇,死也不怕。

同时,梁山好汉们也有着“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理想。

四、结语《水浒传》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本质的艺术再现,其中用以组织群众和团结群众的思想基础是“忠义”。

小说中的叛逆者由叛逆最终走向招安,从聚义起义到招安一路走来,“忠”的思想逐步凸显,使作品的忠君思想凌架于义之上,实现了“道德的复归”,构成了小说独有的文化品性和存在形式。

[内容摘要]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作者施耐庵根据长期流传在民间的水浒故事加工而成。

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故事,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的梁山,直至接受招安政使农民起义失败的全过程,它正面歌颂了敢于造反的农民起义英雄,塑造了许多不柯的艺术典型,暴露了封建地主官僚鱼肉百姓的罪行,提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是宣扬忠义思想,这是《水浒传》中的传达出来的几种思想倾向中最突出的思想倾向。

作品中,施耐庵塑造了一个多重性格的人物——宋江。

他疏材仗义、济弱扶贫、孝亲敬反,这是他性格敦厚温柔的一面,他效忠皇帝、讲义气,这是他性格中正统思想的一面,他明处为大家办事,暗处结交江湖大盗,这蛤也性格中虚伪狡诈的一面,他聚众反国、题诗言志,这是他性格中反叛的一面,……施耐庵通过描写宋江充满矛盾的行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重性格的人物。

作品中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塑造宋江的忠义,故我认为宋江是一个忠义双全的人。

又因为宋江是梁山头领,英雄代表,故梁山好汉乃一批忠义之士,这就是作品所盛赞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忠义观。

[关键词] 《水浒传》 农民起义 忠义之士 忠义思想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传奇故事。

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祖国、亲人、朋友尽心竭力。

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尽,这也是忠。

在当今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的内容太多了。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了一个“义”字。

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

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

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水浒传》的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

但他却路见不平,能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

在现实生活中,虽没有这样惊心动魂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对朋友讲义气,是“小气”,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大义”。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

当前,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任务。

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中用以组织群众和团结群众的思想基础是“忠义”。

这里所说的“义”,它在某种程度上注入了被压迫阶级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

明人郎瑛说过:“逆料当时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江必有之”。

这实际上是说《水浒传》所说的义不完全同于历来统治阶级所说的义。

在封建社会里,下层人民也讲义,他们最讲朋友之间的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进而至于“济困扶危”、“杀富济贫”,都是“义”的表现。

因此,《水浒传》中所写的义,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反封建反压迫的性质,而不同于儒家的纲常伦理中的“义”。

在《水浒传》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为梁山泊领袖的宋江,他的思想和行动,关系着整个梁山事业的兴衰和存亡。

在评价《水浒传》中,对宋江这个人物看法并不一致。

宋江自己说:“貌黑身矮,出身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雨箭之功”。

《水浒传》六十八回这说明宋江还有自知之明。

对宋江,我从下面几方面来分析:

【第1句】:宋江的绰号表现了英雄本色,侠义之气。

宋江,表字公明,绰号有三:○1孝义黑三郎(可现宋江外理家庭关系是孝义为本);○2及时雨(主要说他仗义疏财、接济他人、周济朋友);○3呼保义(据考证与宋之官名有关,反映宋江对朝廷的态度之忠)。

【第2句】:宋江的出身、职业对他思想、性格、生活道路的影响之大。

宋江自幼读儒家书,受传统教育,走入社会在县衙中做押司,刀笔精通。

他的经历和性格,使他了解和体验百姓的痛苦,有正义感。

因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守法习惯。

宋江到了梁山泊之后,他处理问题比较周全。

他犯罪后衙门给他戴上枷,别人把枷打开时,他说不能,这是国家的法度。

【第3句】:宋江上梁山前一位仗义英雄,义放晁盖,当法与义发生矛盾时,就不顾法度了。

他对梁山的事业有一定的贡献,他为了梁山好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

【第4句】:宋江上梁山后,成了义军首领。

他自己说文武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还能当首领呢

这是由于宋江有以下优势:仗义疏财,在江湖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关怀兄弟,兄弟遇难设法相救;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如三打祝家庄,他注意总结经验,从调查虚实入手,又拆散祝家庄与其他二家联盟等。

【第5句】:宋江受招安以后,成了朝廷的忠臣。

他的思想是为国出力,保境安民。

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对义军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是《水浒传》中宋江的一大关键。

受招安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他也由首领走到服从朝廷的顺臣。

这时,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爱国的,皇帝代表国家,朝廷不负我,我不负朝廷。

他不听吴用等好汉的劝阻,去征方腊,打得十分惨烈。

【第6句】:悲剧的结局。

宋江征方腊,108位好汉还剩27个,其余的不是牺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并不信任他,对他加害致死。

宋江临死前,唯恐李逵造反,让李逵喝药酒被毒死。

宋江的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梁山首领,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悲惨而死。

可以说宋江的一生是成于“义”,败于“忠”。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历来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不外三种观点:一是农民起义说。

无论认为它是歌颂农民革命,还是认为它宣传投降主义,总之都承认它是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二是市民说。

认为它是市民阶层的生活,反映市民阶层的情绪和利益,“为市井细民写心”;三是忠奸斗争说。

认为它是忠臣与奸臣的斗争,歌颂忠义思想。

这三种思想,究竟谁是谁非,实在不好定论。

因为每种都包含合理成分,都从某个侧面反映小说的思想内容。

三者可以互为补充和包容。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它所传达出来的几种思想倾向是值得注意的:宣传忠义思想,这是《水浒传》客观存在的最突出的思想倾向。

其一,作品名冠以“忠义”。

《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

明代杨定见《忠义水浒全传小引》认为:“《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

其二,“忠义”是梁山好汉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传统道德的范畴。

《水浒传》的“忠义”内涵是复杂的。

全传本《水浒传》第55回说:“忠为君王恨贼臣,义连兄弟且藏身。

不因忠义心如一,安得团圆百八人”。

显然,“忠义”中有“为君”而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但“忠”字又包含着“保境安民”、“杀富济贫”等爱国精神和民本思想。

对“义”的强调,更反映着社会道德规范的变化。

小说沤歌“仗义疏财,济困扶危”,不仅仅在一般意义上反映了下层群众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戮力相助”,且更深刻地反映了由于城市居民、江湖游民等队伍的不断扩大,社会道德规范正发生着悄悄的变化。

总之,“忠义”以儒家论理道德为基础,既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现实秩序的一面,又有符合包括城市居民和江湖游民在内的广大百姓愿望和意志的一面。

这正是它被当时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的原因。

其三,塑造了以宋江为首的一批忠臣义士,尤其是宋江成为了忠义的化身。

小说描写了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志在“酷吏赃官全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但结果不仅未能如愿,反而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接受朝廷招安之后,他们北征辽,南打方腊,“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最后仍被误国之君、无道之臣逼向了绝路。

作者慨叹“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相尚依然”不平现实,发愤为忠臣义士谱写一曲忠义的悲歌。

最能体现“忠义”悲歌主旨的是义军领袖宋江的形象。

作为小说的第一主角,宋江俨然就是“忠义”的化身。

“忠”和“义”本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概念,“义”的社会理想层面是要梁山义军反抗黑暗,替天行道;而“忠”的伦理道德规范是要梁山义军拥戴朝廷,维护现实的政治秩序。

正因为“忠义”内涵不一,相互对立,所以二者很难两全。

要“忠”就要舍“义”,要“义”就会不“忠”。

宋江的性格,就是在“忠”和“义”的相互矛盾中曲折发展的。

由于宋江出身于地主家庭,“幼政经史”,加之做过小吏,与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他的灵魂深处,有着“浓厚”的“忠君孝亲”的道德伦理思想。

于是他养成了仗义轻财、乐善好施之性,所以河北、山东闻名,都称他为“及时雨”。

在宋江身上,如果说“义”使他结交江湖,济困扶危,乐善好施,反抗现实,那么,“忠”则使他认为造反是大逆不道,虽然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勉勉强强上了梁山,也是身在梁山之中,心在朝廷之上,念念不忘“改邪归正”,效忠朝廷。

“义”的反抗性和“忠”的妥协性的矛盾,早在第18回宋江刚一出场时就表现了出来: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事发,案子落到宋江手里,为了“义”,他冒着生命危险,“执法犯法”,先给晁盖通风报信,暗中放走七条好汉,使其在石碣村消灭了前来捕捉的五百官兵,从而正式揭开了武装斗争的序幕,七条好汉上梁山,又成了义军的基础和骨干。

不过,事后宋江又想,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工的,是灭九族的勾当,于法度上却饶不得。

接着,为了维护自己和梁山的关系,他一气杀死了企图出卖他的阎婆惜,不得不开始亡命江湖的生涯,但这时他既想逃避官府的缉拿,又不愿与官府直接对立而投奔梁山,结果只是暂居在孔明、孔亮、花荣等处,直到清风寨刘高欲陷他于死地,他才带领燕顺、花荣、秦明等投奔梁山。

但中途突然接到石勇给他的一封父亲病故的假信,他便立即改变了初衷,丢下大队人马,回家奔丧。

这里,“孝”的观念不取代了“义”的观念而占了上峰。

其实,“孝”与“忠”作为道德伦理观念是二而一的东西。

在“教”“义”面前,他以“孝”为先。

这时官府对他正缉拿得紧,他明知回家不会有好结果,但他宁愿被抓坐牢也不想再上梁山背叛朝廷。

“忠”的观念又支配了自己的行动。

到家后,果然被捕,于是他服服帖帖接受了官府断配江州。

临行前,父亲叮嘱他:“你如今此去,正从梁山迫过。

倘或他们下山劫持你入伙,切不可依随他,叫人骂做不忠不孝”。

因此,刺配途中经过梁山泊地界,他宁可多走几里,也要抄小路,为的是梁山好汉拉他入伙。

然而,事与愿违,梁山的刘唐、花荣果然来接宋江了。

刘唐要杀两个押解公人,把宋江救出来,宋江立刻就急了。

忙说:“这个不是你们第兄抬举宋江,倒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我不如死了。

”说着就把刀放在喉咙下要自刎。

花荣要给宋江打开枷锁说话,宋江却说“贤弟,是甚么话

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

”到了聚义厅,拒绝晁盖援救,同样也振振有词说:“小可不争随顺了哥哥,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

”都到刺配入狱的分儿上了,他口口声声还讲的是忠孝一套,可见忠孝观念在宋江的头脑中多么的根深蒂固。

直到江州服刑,在浔阳楼题了两首诗,其中有“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和“他年得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句子,被人告发为反诗,判刑当斩,梁山英雄冒死劫法场,把他救了出来后,实在无路可走,他才说:“今日不由宋江不上梁山泊投奔哥哥去……”这才上了梁山。

宋江上了梁山后,和晁盖一起积极斗争。

晁盖死后,他便接任了整个山寨的头领。

作为梁山的第三任寨主,宋江一改当初一任寨主王伦的不仁不义、二寨主晁盖的有义无忠,独立推行了“全忠全义”的路线。

他虽然武不如晁盖,文不如吴用,社会地位不如柴进,却能使“众虎同心归水泊”,就因为他“义胆包天,忠肝盖地”。

“义”,是他连接李逵一流人物思想的纽带,“忠”,是他沟通关胜一流人物思想的桥。

“义”,是他深得人心的基础,“忠”,是他结英雄于水泊的目的。

就在《水浒》歌颂宋江等梁山英雄“全忠仗义”的同时,作者也深刻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不忠不义”。

《水浒传》忠义观的形成由来已久。

“忠”和“义”从来就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观念中的重要范畴,自宋元以来在社会上尤其流行。

历史上宋江起义的性质,有待历史学家去慎重讨论,但它作为“重谈巷语”在民间流行,显然越来越清楚地涂上了“忠义”的色彩。

小说作者施耐庵就是沿着这一长期形式的思维格局,

经典古今中外名著文学 推荐50部

【第1句】:推天道以明之书 《周易》

【第2句】:高华宏阔的史诗典范 《荷马史诗》

【第3句】:西方寓言的始祖 《伊索寓言》

【第4句】:中国道家的开山之作 《老子》

【第5句】:中国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 《诗经》

【第6句】:兵家韬略之首 《孙子兵法》

【第7句】: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论语》

【第8句】: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开山之作 《左传》

【第9句】:第一部世界性通史著作《希腊波斯战争史》

【第10句】:第一部系统地论述政治哲学的著作《理想国》

【第11句】:希腊理智最完美的纪念碑《几何原本》

【第12句】:初学入德之门 《大学》

【第13句】:孔子传授之心法 《中庸》

【第14句】:儒学“内圣”走向的开启者 《孟子》

【第15句】:游逍遥、达齐物的智慧结晶 《庄子》

【第16句】: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韩非子》

【第17句】:印度心灵的镜子 《罗摩衍那》

【第18句】:世界上所有民法典结构的基础《法学阶梯》

【第19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20句】:开传统政治学体系之作《政治学》

【第21句】:道教丹学之宗 《抱朴子》

【第22句】:禅宗理论的基石 《金刚经》

【第23句】: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名著 《水经注》

【第24句】:古今家训之祖 《颜氏家训》

【第25句】:初唐政治的重要文献 《贞观政要》

【第26句】:中国禅宗精神的精髓 《坛经》

【第27句】:扶桑的空谷足音 《源氏物语》

【第28句】: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梦溪笔谈》

【第29句】:历史与文学的完美体现 《资治通鉴》

【第30句】:从地狱到天堂的旅程 《神曲》

【第31句】: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 《窦娥冤》

【第32句】:世界第一大奇书 《马可波罗游记》

【第33句】:最受中国人推荐的英雄传奇《水浒传》

【第34句】:包含处世权谋与人生智慧的杰作《三国演义》

【第35句】:驾驭与统治的教科书 《君主论》

【第36句】: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天体运行论》

【第37句】:阿拉伯世界的百科全书 《一千零一夜》

【第38句】:东方世界的《堂吉诃德》《西游记》

【第39句】:成就人生事业的大学问 《菜根谭》

【第40句】:探索自我心灵与世界的距离 《蒙田随笔全集》

【第41句】:舞台中的上帝 《莎士比亚全集》

【第42句】:骑士风尚的飘逝 《堂吉诃德》

【第43句】:东方医学巨典 《本草纲目》

【第44句】:古今游记之最 《徐霞客游记》

【第45句】:近代科学奠基之作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第46句】:现代实验科学的宣言 《新工具》

【第47句】:理性主义形而上学体系的代表作品 《伦理学》

【第48句】: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 《日知录》

【第49句】:花妖狐魅的笑影与诗情 《聊斋志异》

【第50句】:充满传奇色彩的冒险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

【第51句】:理性和自由的法典 《论法的精神》

【第52句】:第一部百科辞书 《百科全书》

【第53句】:世界政治学最著名的古典文献 《社会契约论》

【第54句】:第一部产生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 《少年维特之烦恼》

【第55句】: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 《国富论》

【第56句】: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红楼梦》

【第57句】:徜徉在幻想的天空 《格林童话》

【第58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红与黑》

【第59句】:与《孙子兵法》齐名的一代巨著 《战争论》

【第60句】:西方人口理论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著作 《人口原理》

【第61句】:第一部用人类学材料写成的原始社会发展史 《古代社会》

【第62句】:19世纪以前美学的高峰 《美学》

【第63句】:梦回美好的童年 《安徒生童话》

【第64句】:世界女权运动的图腾柱 《简爱》

【第65句】: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昆虫记》

【第66句】:瞻望我们最遥远的过去 《物种起源》

【第67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在 《资本论》

【第68句】:雄浑磅礴的史诗般的生活画卷 《悲惨世界》

【第69句】:汇兵迦奇谋方略之书 《三十六计》

【第70句】:日神和酒神的至深本能 《悲剧的诞生》

【第71句】:谆谆教诲中的睿智与光芒 《曾国藩家书》

【第72句】:俄国革命的镜子 《安娜卡列尼娜》

【第73句】:社会学理论的开山之作 《社会学原理》

【第74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源泉 《经济学原理》

【第75句】:人类心灵的旅途 《梦的解析》

【第76句】:东方宗教的神圣赞歌 《古檀迦利》

【第77句】: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之源 《科学管理原理》

【第78句】:民族脊梁的心血与灵魂 《鲁迅全集》

【第79句】:宗教社会学合伦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80句】:意识流小说的旗帜 《尤利西斯》

【第81句】:美国人民的“官方哲学”《实用主义》

【第82句】:革新生命意识的文学经典 《追忆似水年华》

【第83句】:现代西方经济崛起的动力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第84句】:开启人生的一把钥匙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

【第85句】:诠释最宝贵的生命历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86句】:随风而逝的爱情经典 《飘》

【第87句】:人生的徘徊与轮回 《围城》

【第88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诗词》

【第89句】:改变命运的必修学科 《经济学》

【第90句】:系统集中地反映萨特本本论和伦理学思想 《存在与虚无》

【第91句】:现代影响最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教育过程》

【第92句】:美国800多所大学管理学的教科书 《管理学》

【第93句】:散发青春气息的现代经典 《麦田的守望者》

【第94句】:光辉的生存法则和人生尊严 《老人与海》

【第95句】:迎接未来世界的行动指南 《第三次浪潮》

【第96句】:再现拉丁美洲社会历史的鸿篇巨著 《百年孤独》

【第97句】:美的回归与魅力 《美的历程》

【第98句】: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正义论》

【第99句】:21世纪的展望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00、人类灵魂的独特诠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水浒传一个人物分析1000字左右。

读了部分的«水浒传»,使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古代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性格。

书中刻画了许多英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武松、李逵和宋江。

武松赤手空拳地在景阳冈打虎,为他赢得了深广的声誉,也为他赢得了都头的职位。

在店家喝酒和打虎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武松很多英雄气概。

在店家喝酒可以看出武松坦白直爽、争强好胜、不拘一格的个性;在打虎过程中,可以看出武松顾及颜面甚于生命、颇识时务,不粗莽行事的个性。

在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之后,他主动到衙门自首。

在他杀了蒋门神、张都监和张团练十几口之后,甚至在墙上用血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这可以看出武松敢作敢当的性格。

但他这一次并没有自首,而是去了梁山。

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尽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醒悟过来,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渐渐地走向成熟。

李逵和宋江、武松相比是比较直来直去的。

他一生忠诚于宋江,在宋江给他毒酒时,他也要追随宋江,对死没有一点怨言。

在打仗时,李逵也是提着他的两柄大斧冲在最前面,从不畏惧,英勇可见。

李逵对老母也十分孝顺,老母被老虎吃了之后,他一生气就杀死了4只老虎;遇见李鬼,李逵不但没有杀了他,反而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回去孝敬父母。

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李逵的孝心。

李逵做过的一件事令我十分佩服,那就是在他以为宋江做了坏事之后,要惩罚宋江,甚至对他破口大骂。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逵对“忠义”两字是把“义”字放在“忠”字的前面的。

宋江的性格主体是忠义,但他的性格是比较复杂的。

他豪情仗义,喜欢结交江湖上的好汉。

他十分有计谋,对人也十分仁义,所以弟兄们非常信任他。

因为宋江想“招安”,导致整个梁山被利用,108名好汉被派去压制农民起义。

结果只剩下了36位好汉,朝廷趁此借刀杀人。

他壮大了梁山,却亲手毁灭了梁山。

因为面子,他又毒死了李逵。

对于宋江,我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

因为他的意愿,使整本书的结局成了悲剧。

梁山好汉聚集在梁山是因为“官逼民反”,他们只是想过上平静的生活,他们与朝廷的对抗深刻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腐败。

«水浒传»使我更深入地认识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读红楼梦之宝黛相会后的感悟

观《红楼梦》之“宝黛钗初会荣庆堂”有感 在“文学与法律”课上,老师为我们放了《红楼梦》的一集“宝黛钗初会荣庆堂”,观看完之后我感受颇深,深感《红楼梦》的博大精深。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世界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丰华绝代,独高一世,扮演了一个时代文学的天才总结者的角色,在作者曹雪芹犀利的笔锋下,把当时封建压迫的环境显露无疑。

让人读罢酣畅淋漓,其独特的视角深刻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其通过每一章回的叙述,把封建社会那种非人道、黑暗的生活状态都浓缩到了这部巨著中。

尤其是他的如缘巨笔,寥寥数下便勾勒出了《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一脍炙人口的篇章,而其中的“护官符”给人印象尤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今社会的黑暗。

由于我自身的文学功底不深,所以对本回仅作写简单的分析。

我觉得本集可以从法律以及文学两个角度来进行解读,虽然这集叫“宝黛钗初会荣庆堂”,但它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

这回讲的是“那贾雨村补授应天府,一到任就遇上一件‘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伤人命’的官司。

雨村传原告来审,听了事情经过与原告‘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

望大老爷拘拿凶犯,剪恶除凶,以求孤寡,死者感戴天恩不已’的恳求后,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

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

’随即发签差公人,要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

’”从法律的角度看,法律是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按当时的律法,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杀人者就该捉拿归案。

这时候的贾雨村何其大义凛然、一身正气,好一副为民作主的清官做派,让人肃然起敬。

但在这关键时刻,门子的一个眼色儿让贾雨村的态度陡然逆转,赶忙收回了成命。

后来,门子背地里开导贾雨村说:“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

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

”接着,门子又向贾雨村介绍了“护官符”,说的是‘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贾雨村才如梦初醒,得知本案中的被告——打死人命者薛蟠,原来是帮自己复官的贾政的亲外甥,薛家除了荣宁二府、史家、王家沾亲外,还有“世交亲友都在外者”。

这一张“关系网”太大了,贾雨村如果想在案件中主持公道就要被这张关系网所吞没。

而且贾雨村毕竟是靠贾、薛家的运作才坐上这把官椅的,他便做一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贾雨村在“关系网”面前两股颤颤,为官要为民作主的书生意气全失,只好乖乖地昧着良心“胡乱判断了此案”,死者家只“得了许多烧埋银子”。

可以见得当时的“法治社会”和当今的“法治社会”的区别,封建社会的“法治”是统治阶级以法律来管制被统治阶级,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官官相护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护官符” 不仅是保护当官的不会丢掉乌纱帽,更是保护占统治地位的官神地主不被律法管制,让他们更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这足以体现封建专制的腐败。

贾雨村的冷酷无情,趋炎附势固然令人心寒,而其中暴露出的封建官场的黑暗丑陋更令人震惊。

那短短四句的“护官符”则将这一丑陋撕开了面纱,赤裸裸的展示于世人。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何能横行金陵

无非是钱、势二字罢了。

“白玉为堂金作马”、“珍珠如土金如铁”,形象地提示了四大家族的富甲天下;又以他们的奢侈无度的生活埋下了深广的容量,他日趋衰败的种子。

说实在的,这“护官符”并不能算是诗,但它用生动的比喻,质朴的语言,概括了四大家族的总况。

这是一个多好的总结,我不禁要对曹雪芹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以一个伟大艺术家的极大臂力,担负起了时代的重担。

其实,无论古今都存在着“护官符”,它无疑是张吃人的网,里面每个人都被牢牢的套住,真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任何一个人想打破这张网,那便会遭到来自各方的攻击,这张关系网四处暗藏杀机,法纪在它前面也不值一提。

这让我想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官司进了门,两边都托人。

”,就像当今社会上表现的那样,很多公职人员时常用这样的话来抱怨“关系网”对秉公办案的干扰,并为之感到苦恼。

极个别办案人员由于屈从权势而办了错案,最后触犯了党纪国法,受到了责任追究。

这些人也可能像贾雨村一样,起初不乏一腔匡扶正义的热血,无奈在患得患失之间动摇了立场,把法律的天平倾向了权势一方。

因为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有时高尚的道德操守也会被生计方面的压力所击溃,所以导致秉公办案而举步维艰。

可见,人际交往中的“关系网”是我们许多办案人员的肘腋,也时常被这张网所影响。

近年来曝出的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给我们广大的办案人员予极大的警醒。

我们要时刻做到在办理任何一件案件中,一定要秉公执法,不丝一苟,依法行使宪法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在具体办案中,究竟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在今天,我们只有靠法律和制度阻挡住“关系网”对我们的干扰,排除办案人员依靠“ 护官符”来自保的后顾之忧,再辅之以办案人员的道德内修和对办案人员的外部监督制约,人民群众所翘首期盼的司法公正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这样做到从内部到外部共同双管齐下,坚决杜绝“关系网”影响,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更好的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另外从文学角度看,《红楼梦》的高深贵在对人物的描写以及性格刻画,还有对大观园里众多角色的人物关系处理上,曹雪芹像对每个人物都灌注了生命一般,把他们刻画得活灵活现,仿佛每个角色都是活的立体的。

我个人觉得本集最出彩的部分是宝黛钗相见的部分,书中并未对此做相关描写,但是编剧却栩栩如生的表现了这样的场景:宝钗落落大方、娴静知礼;宝玉对于这个表姐的心驰神往;黛玉在贾府众人都期盼见到薛家时却独有心事,独自感伤。

高潮是三春和宝玉、黛玉终于与宝钗相见,宝玉拉着黛玉的手迎上宝钗,黛玉却把手从宝玉手中抽走,宝玉又紧紧一把拉住,这一切被和三春寒暄的宝钗看的一清二楚,却只是莞尔一笑,三个人之后的关系就此一览无余了。

《红楼梦》是部好作品,不仅有文学价值,也有一定的法律价值,我理解能力有限只能领悟些皮毛,以上就是我对本集的观后感。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名字与绰号是什么

【第1句】: 天魁呼保义…宋 江.

【第2句】: 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

【第3句】: 星…智多星…吴 用.

【第4句】: 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第5句】: 天勇星…大 刀…关 胜.

【第6句】: 天雄星…豹子头…林 冲.

【第7句】: 天猛星…霹雳火…秦 明.

【第8句】: 天威星…双 鞭延灼.

【第9句】: 天英星…小李广…花 荣.

【第10句】: 天贵星…小旋风…柴 进.

【第11句】: 天富星…扑 天…李 应.

【第12句】: 天满星…美髯公…朱 仝.

【第13句】: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第14句】: 天伤星…行 者…武 松.

【第15句】: 天立星…双抢将…董 平.

【第16句】: 天捷星…没羽箭…张 清.

【第17句】: 天暗星…青面兽…扬 志.

【第18句】: 天佑星…金抢手…徐 宁.

【第19句】: 天空星…急先锋…索 超.

【第20句】: 天速星…神行太保…戴 宗.

【第21句】: 天异星…赤发鬼…刘 唐.

【第22句】: 天杀星…黑旋风…李 逵.

【第23句】: 天微星…九纹龙…史 进.

【第24句】: 天究星…没遮拦…穆 弘.

【第25句】: 天退星…插翅虎…雷 横.

【第26句】: 天寿星…混江龙…李 俊.

【第27句】: 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

【第28句】: 天平星…船火儿…张 横.

【第29句】: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第30句】: 天损星…浪里白条…张 顺.

【第31句】: 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

【第32句】: 天牢星…病关索…扬 雄.

【第33句】: 天慧星…拼命三郎…石 秀.

【第34句】: 天暴星…两头蛇…解 珍.

【第35句】: 天哭星…双尾蝎…解 宝.

【第36句】: 天巧星…浪 子…燕 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煞星」七十二员:

【第37句】:

【第1句】: 地魁星…神机军师…朱 武.

【第38句】:

【第2句】: 地煞星…镇三山…黄 信.

【第39句】:

【第3句】: 地勇星…病尉迟…孙 立.

【第40句】:

【第4句】: 地杰星…丑郡马…宣 赞.

【第41句】:

【第5句】: 地雄星…井木犴…赦思文.

【第42句】:

【第6句】: 地威星…百胜将军…韩 滔.

【第43句】:

【第7句】: 天英星…天目将军…彭 玑.

【第44句】:

【第8句】: 地奇星…圣水将军…单 廷.

【第45句】:

【第9句】: 地猛星…神火将军…魏定国.

【第46句】:

【第10句】:地文星…圣手书生…萧 让.

【第47句】:

【第11句】:地正星…铁面孔目…裴 宣.

【第48句】:

【第12句】:地辟星…摩云金翅…欧 鹏.

【第49句】:

【第13句】:地阖星…火眼狻猊…邓 飞.

【第50句】:

【第14句】:地强星…锦毛虎…燕 顺.

【第51句】:

【第15句】:地暗星…锦豹子…扬 林.

【第52句】:

【第16句】:地轴星…轰天雷…凌 振.

【第53句】:

【第17句】:地会星…神算子…蒋 敬.

【第54句】:

【第18句】:地佐星…小温候…吕 方.

【第55句】:

【第19句】:地佑星…赛仁贵…郭 盛.

【第56句】:

【第20句】:地灵星…神 医…安道全.

【第57句】:

【第21句】:地兽星…紫髯伯…皇浦端.

【第58句】:

【第22句】:地微星…矮脚虎…王 英.

【第59句】:

【第23句】: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第60句】:

【第24句】:地暴星…丧门神…鲍 旭.

【第61句】:

【第25句】:地默星…混世魔王…樊 瑞.

【第62句】:

【第26句】:地猖星…毛头星…孔 明.

【第63句】:

【第27句】:地狂星…独火星…孔 亮.

【第64句】:

【第28句】:地飞星…八臂哪吒…项 充.

【第65句】:

【第29句】:地走星…飞天大圣…李 衮.

【第66句】:

【第30句】: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

【第67句】:

【第31句】:地明星…铁笛仙…马 麟.

【第68句】:

【第32句】:地进星…出洞蛟…童 威.

【第69句】:

【第33句】:地退星…翻江蜃…童 猛.

【第70句】:

【第34句】:地满星…玉…笛…孟 康.

【第71句】:

【第35句】:地遂星…通臂猿…候 建.

【第72句】:

【第36句】:地周星…跳涧虎…陈 达.

【第73句】:

【第37句】:地隐星…白花蛇…扬 春.

【第74句】:

【第38句】:地异星…白面郎君…郑天寿.

【第75句】:

【第39句】:地理星…九尾龟…陶宗旺.

【第76句】:

【第40句】:地俊星…铁扇子…宋清.

【第77句】:

【第41句】:地乐星…铁叫子…乐和.

【第78句】:

【第42句】:地捷星…花项虎…龚旺.

【第79句】:

【第43句】: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孙.

【第80句】:

【第44句】:地镇星…没遮拦…穆 春.

【第81句】:

【第45句】:地嵇星…操刀鬼…曹 正.

【第82句】:

【第46句】:地魔星…云里金刚…宋 万.

【第83句】:

【第47句】:地妖星…摸着天…杜 迁.

【第84句】:

【第48句】:地幽星…病大虫…薛 永.

【第85句】:

【第49句】:地伏星…金眼彪…施 恩.

【第86句】:

【第50句】:地僻星…打虎将…李 忠.

【第87句】:

【第51句】:地空星…小霸王…周 通.

【第88句】:

【第52句】:地孤星…金钱豹子…汤 隆.

【第89句】:

【第53句】:地全星…鬼脸儿…杜 兴.

【第90句】:

【第54句】:地短星…出林龙…邹 渊.

【第91句】:

【第55句】:地角星…独角龙…邹 润.

【第92句】:

【第56句】:地囚星…旱地忽律…朱 贵.

【第93句】:

【第57句】:地藏星…笑面虎…朱 富.

【第94句】:

【第58句】:地平星…铁臂膊…蔡 福.

【第95句】:

【第59句】:地损星…一枝花…蔡 庆.

【第96句】:

【第60句】:地奴星…催命判官…李立.

【第97句】:

【第61句】:地察星…青眼虎…李 云.

【第98句】:

【第62句】:地恶星…没面目…焦 挺.

【第99句】:

【第63句】:地丑星…石将军…石 勇. 100.

【第64句】:地数星…小尉迟…孙 新. 10

【第1句】:

【第65句】: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 10

【第2句】:

【第66句】:地刑星…菜园子…张青. 10

【第3句】:

【第67句】: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 10

【第4句】:

【第68句】:地劣星…活阎婆…王定六. 10

【第5句】:

【第69句】:地健星…险道神…郁保四. 10

【第6句】:

【第70句】:地耗星…白日鼠…白 胜. 10

【第7句】:

【第71句】:地贼星…鼓上蚤…时 迁. 10

【第8句】:

【第72句】: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379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