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你知道宝葫
那是一种你想要什么什么的宝贝。
故事中的王小就听妈妈讲宝葫芦,后来他做梦梦到钓上一个宝葫芦,过上了“要什么来什么,想什么有什么”的快乐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宝葫芦分不出指令的意思,例如上次象棋比赛,王葆为了赢,悄悄地对宝葫芦说:“吃车
吃象
宝葫芦糊里糊涂就把棋子喂到了王葆嘴里。
还有一次他数学考试想作弊考一百分就委托宝葫芦帮忙,可它却等别人写完后搬了过来,受到了老师的训斥,一气之下他把宝葫芦扔到了湖里。
文中有一地方令我深爱启发:当王葆扔掉宝葫芦之后,他刻苦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成了校内数一数二的好学生。
虽然宝葫芦有无穷无尽的魔法,但它没有自己的想法,别人叫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根本不理解这件事的目的。
其实人身上也有“魔法”,那就是潜能,只是有些人不去挖掘它而已。
文中有两句话使我终生难忘。
王葆老师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自己靠自己”;王葆爸爸常说“不要把小心眼放在做坏事上,要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
”我还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只有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
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
“小葆,该起床了。
”“让我再睡会儿嘛
”“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
“哦。
”——真人动画片《宝葫芦的秘密》开播啦
片中主人公王葆的妈妈出差了,家里只有爸爸、奶奶、妹妹和王葆本人。
一天,王葆放学回家后,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他梦见了:他自己拿着鱼杆,拎着水桶,来到了小河边。
他把鱼杆架好后就躺下仰望着天空大喊:“我要做什么事情都不费力气
”这时,他的鱼竿动了一下,于是,他使劲力气把鱼杆拔起来。
一看,鱼钩上挂着一只宝葫芦。
这只万能的宝葫芦决定认王葆为它的主人。
从此以后,王葆就遇到了很多希奇古怪的事情。
其中有一件令我记忆犹新的是 :王葆将要数学考试了,他担心自己考不好,所以想让宝葫芦帮他,宝葫芦爽快地答应了。
考试时,宝葫芦观察了许久,发现王葆的同学苏鸣凤的试卷做的最好,就使出魔法,把苏鸣凤试卷上的答案全部转移到了王葆的空白试卷上。
可是宝葫芦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把试卷上的姓名也一起转移给了王葆。
当王葆把试卷交给老师,老师看好后,立刻皱起了眉头,疑问道:“王葆这是你做的吗
”“是我做的。
”“那怎么是苏鸣凤的名字。
” 王葆一看,心虚地吓跑了。
他跑向了小河边。
这时,王葆对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的宝葫芦大吼:“我要把你分成两瓣。
”一眨眼的工夫,宝葫芦真的变成了两块,里面空空如也。
“啊
原来你是没脑子的。
”王葆边说边把宝葫芦扔回了小河。
还有一件令我佩服的是:王葆马上要参加游泳比赛了。
离开了王葆后的宝葫芦十分担心王葆能不能得第一名。
然而,王葆因为上次作弊的事情发生后,他立志要靠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次游泳比赛中,王葆真的站上了领奖台,他获得了第一名。
王葆拿着奖牌,跑到小河边,大声喊:“宝葫芦,我赢了
”“什么
”躲在一旁的宝葫芦发问,“你赢了
”“对,你没来帮我吗
”“没有。
”“噢
是我自己赢回来的。
” 王葆在欢呼声中笑醒了。
醒来后,他慢慢回想梦中的一切,他明白了:想要在同学们面前出人头地,是很费劲的。
这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换取的。
王葆明白了,我也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丰硕的收获。
移动 您符合集团客户充值100元转预存50元送60元优惠积分的资格 100元转存50元是什么意
快乐的暑假又到了,玩的时间很多,看书的时间就更多了。
让我最喜欢看的当然是那本《城南旧事》了。
里面的内容真让我如痴如醉。
《城南旧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小英的人,在她小时候发生的事情。
里面的的故事有:《惠安院》,《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等等。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爸爸的花落了 我也不是小孩子》这篇故事。
里面讲的是小英的爸爸应为经常熬夜喝酒,患上了肺病,再过几天正好是毕业典礼,小英的爸爸不能去了。
她在毕业典礼上都伤心的哭了,回到家就得知爸爸已经去世了,令我很感动。
我很喜欢小英的助人为乐,她帮助惠安院的妞妞不被大人当成呆子,我更喜欢小英爸爸的乐观向上,不向死神低头。
这些正是我所缺少的。
我应该学习小英的乐于助人,小英爸爸的乐观向上再想想那些自卑,不乐于助人的人是不是要像他们那样做一个好人。
第二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 周晴天 在这个愉快的暑假,我读了一本感人肺腑的书,它的书名叫做《城南旧事》,它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林海音。
当我读完这本书是,深深的留下了两行热泪。
《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名叫英子的小姑娘,他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她结交的第一位朋友就是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之后两人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英子帮助秀贞找到了她失散多年的女儿,帮助她俩相认。
就在秀贞和女儿在寻找女儿的爸爸时,被飞驰的火车轧死了,因此英子十分难过,发了高烧,昏迷了数十天,差点丢了性命。
几个月之后英子的父亲也去世了,英子非常伤心。
但随着家人和亲友的离开,英子真正地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他真正的长大了。
城南旧事读后感350字作文城南旧事读后感350字作文 故事中,主人公英子的一生十分的不幸,与她相识的人都遭到了不幸,自己的父亲去世了,英子的朋友秀贞也被车给轧死了,就连他的女儿也随着母亲秀贞英年早逝……所有的不幸,都发生在了英子周围,主人公英子简直就是在不幸中长大的孩子。
但是她没有被不幸打倒,还坚强的活了下去。
这种坚强不屈,风雨难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十分令我佩服。
第三篇: 《城南旧事》——“惠安馆”读后感[350字] 胡乐善 《城南旧事》这本书让我忘记深刻,其中有“我们看海去”、“兰姨娘”、“惠安馆”等故事非常有意思。
但,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惠安馆”。
这个故事讲的是主人公的邻居——秀贞,生了个孩子,连看都没来得及看一眼,就被她的妈妈遗弃了,秀贞非常想念这个孩子,每时每刻都想着把孩子找回来,就让主人公帮忙找孩子。
最终,主人公帮秀贞找到了她的女儿。
看完这个故事,我感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母爱真是伟大至极。
秀贞为了找女儿,不惜付出自己的全部。
这让我不得不想起我的妈妈,妈妈平时把舍不得吃的都留给我,给我买新衣服,自己却很少买。
她爱我,关心我,细心的照顾我,点点滴滴陪我慢慢成长。
有时候妈对我很严厉,我也总存有不良的情绪,现在想想,那都是妈妈的爱,她在指导我正确的人生。
我暗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好好的回报我的妈妈和爸爸。
读了《城南旧事》,让我懂得,书一定要读熟,读透,细细品味,才能悟出其中的意义,使我更加有内涵。
这真是一本好书。
小英子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
她的爸爸去世了,宋妈也走了,小英子是大姐,得担当起家庭的责任。
她与一个住在安惠的疯子成为了好朋友,那个疯子的名字叫秀贞。
为什么说是疯子呢
让我来跟你说吧。
秀贞与一个从外地来北京上学的一个叫司康的男人相爱了。
开始那个叫司康的人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走了。
他在走之前对秀贞说了一句话:“我要回去了。
”他走的那年是春天,他看也没看一眼秀贞就走了。
秀贞这时已经怀孕了,她的孩子一出世,就被她娘扔在齐化门下了。
秀贞说:“我给那孩子取了个名,叫小桂子。
我听我娘说小桂子脖子后面有一块青记,不该来,非要来,让阎王爷一生气给戳到世上来的
” 后来,小英子帮她找到了小桂子,原来就是小英子的好朋友妞儿。
后来她们赶着去天津的洋车,结果双双惨死在火车轮下、 其实我觉得小英子是一个善良的小姑娘,她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觉得她这么善良也是因为自己的身世和别人不一样,她从小就知道要养家,早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她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五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 苏曦丹 城南旧事读后感350字作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 今天我读完了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这本书以作者7
—13岁
的生活为背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懵懂,单纯而又天真。
林海音五岁时跟着父母漂洋过海来到北京。
她在这儿遇到了很多人,交到了很多朋友,发生了很多不同寻常的事。
在《惠安馆传奇》这个故事中英子结识了两个朋友,一个是惠安馆的女疯子秀贞,一个是和英子年纪相仿的妞儿。
秀贞因为女儿刚生下来就被偷偷丢弃而疯了。
邻居们都避开秀贞并且不让孩子接近她。
但是英子却和秀贞成了好朋友。
妞儿经常被爸妈殴打,因为他们不是妞儿的亲生父母。
为了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妞儿决定离开这里寻找她的亲生父母,正当妞儿决定离开这里时英子发现妞儿就是秀贞苦苦寻找的女儿小桂子,于是秀贞带着妞儿踏上了寻找妞儿父亲的路程。
做个独立的思考者读后感500写作文
做个独立的思考者读后感在黑暗笼罩下的英国,宛如大雾笼罩的雾都:伦敦,但仍有许多人的心灵在迷雾中闪闪发光,照亮夜行的路,是光明和灿烂的,不被阴霾所污染,不因世俗的观念而改变,这是仍然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人性在发散着伟大的光辉,迷雾渐渐散开……本来,大卫就是遗腹子,没有爸爸,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摩德斯通娶了大卫的母亲,做了大卫的继父,但他异常暴虐,不仅监视着大卫和他母亲的一举一动,还在看不顺眼的时候鞭打他。
更可恶的是,他与学堂勾结,在大卫身上系上一块告示:“当心他,他咬人。
我愤怒了,也心碎了
他热情、真诚,追求自由,被贫困包围却始终充满乐观主义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大卫则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米考伯一家走过一段艰苦的岁月,他怀着一颗忠实的心给了米考伯许多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彼此感谢。
在后来看到威克菲尔先生的助手尤利亚在他病重的时候抓住他的弱点,加以利用,以牢牢地控制了威克菲尔先生,他毅然站出来,揭露尤利亚的卑鄙罪行,使他入狱,使威克菲尔先生摆脱了重荷,从而渐渐走向健康。
我读了《宝葫芦的秘密》读这个故事。
里面的主人公王葆,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以后, 要什么有什么, 想什么来什么。
可是, 这不但没帮他忙, 反而使他出尽了丑。
比如他和同学下象棋, 他想把对方的马吃掉, 那棋子就跑到嘴里去 了;他和同学玩扑克牌, 刚拿起牌, 就发现别人的牌跑到他手里去了;想做飞机模型, 可还没动手, 就做好了, 什么事也做不成, 真没意思。
沐浴书香感受经典作文300字
书是一缕阳光,温暖着我的身心;书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书是一位智者,启迪着我的心灵。
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给人以力量和智慧。
我就是沐浴着书香,健康成长的。
从我两岁起,妈妈始把我带入书的世界了。
每天晚上,我都是在妈妈读故事声中度过的。
那时候的书对我来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我是一定要看着书听故事的,尽管不认识字,我还是让妈妈指着字读,听的遍多了,我就开始咿咿呀呀的自己读,竟然一字不差的记下来了。
从这时起,一颗阅读的种子就种在了我的心里。
等到我识字多了,妈妈就让我自己读绘本,我也总是如饥似渴地读着。
《丑小鸭》、《龟兔赛跑》、《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等等都是我幼时的最爱。
从书中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丑小鸭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要积极向上努力进取,龟兔赛跑的故事让我明白“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白雪公主的故事让我认识了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
我从这些故事中知道了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恶,聪明与愚蠢。
伴随着五彩缤纷的书,我慢慢地成长起来,上小学后,在老师和妈妈指引下,我开始读那些经典的书籍。
读《小公鸡历险记》,我同情小公鸡和小鸭的遭遇,也感动于他们的友情;读《宝葫芦的秘密》,我认识到做人要做诚实、正直的人;读《城南旧事》我为英子爸爸的去世伤心不已,从英子身上汲取到精神的力量;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明白了亲情的伟大,为了亲人可以付出一切;读沈石溪的作品我明白了动物之间也有感情,人和动物可以和谐相处;读黄蓓佳,杨红樱的校园小说,我感受到校园生活更加美好。
我还读了一些名人传记,《岳飞的故事》、《孟子的故事》、《贝多芬传》、《爱因斯坦传》、《孔子传记》、《李世民传》、《韩信传》、《张良传》等,读这些书,我汲取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从伟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成功的经验。
妈妈说:读书就像吃饭一样,不能偏食,要广泛的阅读才能营养全面。
于是,我开始读一些科普类书籍。
《十万个为什么》、《神奇的化学》、《有趣的物理》、《它们是怎么来的》、《让孩子爱上科学的动物书》、《森林报》等等成了我的枕边书。
我知道了动物王国中的秘密,植物世界里的奥秘,知道了摩擦力、重力、浮力,水、火、氧气。
是这些书让我认识了大千世界的奇妙,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
现在,我开始看古典名著了。
书中吸引我的除了曲折的故事情节,还有英雄人物可贵的精神品质。
《三国演义》中孔明聪明过人的智慧,对刘备的赤胆忠心,忠心耿耿让我佩服;《水浒传》中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侠肝义胆,反抗封建暴政的传奇故事让我感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爱憎分明、爱打抱不平、忠诚,唐僧的冷静、乐善好施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置身于书的海洋,与主人公一起感受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与书的作者一起去感知另外的世界是多么美好的一种享受啊
冰心老人说过:“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是让我们与书为伴。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名言将伴随我一生,我仍将以书为友,畅游书海,去体验读书的快乐,沐浴在书香中,汲取全面的营养,在书香中健康地成长
急需一篇《我的寒假读书生活》的作文 600字左右
我与读书 人这一辈子其实最看不完的就是书了。
我不是那种特别喜欢读书的人,只是平时闲来无事,就随手拿起一本来读读罢了,没有目的,没有音乐,只有静静的双目和遐想的思绪。
记得上小学的日子,妈妈不准晚上看电视,于是我只能捧着旧书,坐在小椅子上看。
说到旧书,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都是一些别人看过的杂书---真是什么种类的都有啊,《宝葫芦里的秘密》类似于动画片《没头脑,不高兴》,《高玉宝》讲少年智斗财主的事,连《铁道游击队》都有,书的风面几乎都是发黄发霉的了。
现在想来,当时的情况下,我还觉得特别有趣。
在无压力的状态下,思想特别容易集中,而我爱幻想的毛病也是那会儿培养出来的。
那个年纪觉得学语文真是极其享受的事,我喜欢抄古诗(类似于碧玉妆成一树高等句子),抄文章甚至抄故事,然后把故事中的用得精彩的句子和段落拷贝到自己的作文里,当作业交给了老师。
其实我心里也是特别的害怕,生怕被人看出是抄的。
可是我这么做并不是偷懒,而是觉得这些文字实在是写的太妙了,太有共鸣了。
很快上了中学,我几乎就不再看除课本以外的书籍了。
成天就为了分数而发愁,苦闷的心情可想而知,哪里有闲情逸致地坐下看几本书呢。
我与心爱的书就这样分别了若干年直至大学。
这几个月,我与书,突然又有了久别重逢的感觉,捧起抽屉里那本席慕容《透明的哀伤》,似乎有太多的话要和它诉说,而我发现我的生活里,也骤然地重新充满了温暖的感觉,就像从前那样,是书给了我力量。
书籍是这样一种东西,你越是沉醉其中无可救药,越是能体会出它的美。
这种美,说不清,道不明,是情感的酝酿,还是接受上帝的洗礼。
在这个多媒体泛滥的时代里,人们花大量的时间看电视、上网、聊天,书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我也差点把它抛弃了,不过,现在我终于意识到,是我错了,我不该忽视了它。
通常年轻人都喜欢看偶像剧,我发现读完一本书和看完电视剧的感觉非常不同。
书中的人物往往是没有确定的相貌,只有作者大概的描写,因此我们更注重主人公的性格和语言,而对于电视剧,终究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过是演员的容貌以及他们富有磁性的声音,其他的时间一长就再也回想不起来了。
我要说,看书太好了,特别是现在这个躁动的年代,我们急需的是安静的读书,思索书中内容给我们的启示,把感动藏于心底,让其然后慢慢散发开来直至充满整个心灵。
我与读书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严重,可是,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理。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假如好久没接近书本了,那必定是因为他的心思分散在其他琐碎拉杂的事情上。
而这些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正是造成一个人思想庸俗肤浅的最大原因。
思想庸俗肤浅形之于外的时候,言语就自然无味,面目也随之可憎了。
没错,我就有过这般经历。
一个暑假时,我经常一个人在家,天天看电视吃饭睡觉像猪一样,索然无味地过日子,便时时进书房啃书本。
这一啃就养成习惯了:每天早上起床便阅读书籍,照镜子都觉得面色红润,与家人说话时常石破天惊,我便把读书作为我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事。
开学后,我的心思放在了服饰与玩的时间上了,不经意时照了照镜子,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说话像得了口吃样,即便流利,也是些庸俗的言语。
我吓了一大跳,立刻觉到读书很重要,所以无论如何每天我都要读几本书。
我喜爱阅读书籍还得从三岁时说起:那些双休日,每天我都要缠者父母给我讲《买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坚定的锡兵》等童话故事。
有那么一天,我十分想听故事,而父母又不在家,我又识些字,便捧起连环画看了起来。
不知觉中,产生了对书本的浓厚兴趣。
渐渐地,我的识字量大了,这些书已不能满足我的需要,我便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及《西游记》等名著。
现在,我已上小学六年级了,早期书本的熏陶使我的语文水平在班里、年级上都名列前茅,与家人、同学说话时常出口不凡,但是,我仍继续学习。
每逢节假日有时间便啃书本。
饭食是物质粮食,书本知识是精神粮食。
当一个人吃的油光满面,精神上却饿得疲惫不堪,其实他是很可怜的; 世上有人喜欢储蓄金钱,有人喜欢搜集邮票珍玩,也有人喜欢把佳言名句储存脑中。
我就是最后那种人。
读书能使人风度高雅,气宇轩昂,远胜过服饰上的装饰品及家宅中的堆金累玉,你们都来和我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吧
我与读书 --――读书的“苦”与“乐” 读书,对于一个爱看书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高兴、快乐的事情。
可是对于一个不爱看书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伤心、难过的事情。
我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读书期间,体会到了读书的苦恼与快乐。
苦 “星儿啊
把电视关了,看一会儿书吧
”爸爸说道。
我心想读书有什么好的,不仅仅没有意思,而且夺去了我看电视的时间。
“武艺星走啊
去打羽毛球,我一定把你打个落花流水。
”只听我的同学李诗琪说道。
我听了急忙放下刚看了一半的书,想和李诗琪去打羽毛球。
“咳
咳
”爸爸突然咳嗽了起来,我看了看爸爸,爸爸用严厉的目光瞪了我一眼。
我忙对李诗琪说:“你先玩会儿去吧
我这个故事还没看完呢
”李诗琪走后,爸爸对我满意的点点头,可是我心里气愤极了,不是爸爸让我看书,而是生气书赶走了我玩游戏的时间。
如果我对一本书产生兴趣,爸爸会让我给他讲一遍,然后再熟记,别说这招还真管用,我把我看过的书都记下来了,可记下这么多故事,费了我多少脑细胞呀
乐 读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知识。
比如说《世界奇闻》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世界上活的时间最长的夫妇是谁,他们活了多少岁;《小鹿班比》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自己长大应该独立;《快乐星球》带我走进了奇妙世界…… 读书让我感到快乐,比如我看了一个逗人的故事,就会笑的前俯后仰合不拢嘴。
是书让我懂得了亲情,是书让我知道了快乐与悲伤,是书给了我力量,是书给了我无穷的知识……书,你的名字怎能让我忘记
每一个人读书都会有快乐和悲伤,就像一首歌所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妈妈告诉我,那些写书的人,是没有经过磨练就成功了吗
我觉得,我如果不读书,我就会没有知识,我要是不读书,怎么考大学,我要是不读书,怎么能成为有用的人呢
所以我要读书。
我酷爱读书,我读书会坚持到永远。
读书——我的最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有人喜爱运动,有人酷爱旅游------性格不一,兴趣爱好不同。
我呢,就喜欢拿一本书,找个僻静之处,坐下来,津津有味地看。
时而被书里幽默有趣的故事逗得开怀大笑;时而被书里凄楚伤感的故事引得潸然泪下;时而也为书中的英雄人物顽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不已。
我喜欢看书,那是绝对的偶然。
从前,我不太喜欢看书,父母为我买的大堆的书,只能老老实实地躺在书橱里睡大觉。
妈妈还是三天两头把书往家带,更令我反感不已。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妈妈把我一个人丢在了图书馆,对我说:“盈颖,妈妈有事先离开一会儿,你就在这儿等我。
”说完,转身就急匆匆地走了。
没办法,只好乖乖地等喽。
我东瞧瞧,西看看,这地方除了书,还是书。
环顾四周,大人、小孩有的伏在书桌上看书,有的倚在高高的书架旁翻书。
似乎闲着的,就只有我了。
百无聊赖之下,我只好随手从架子上抽出一本《安徒生童话》翻看起来。
看着看着,我入了迷。
为卖火柴的小女孩伤心,为聪明的汉斯高兴,为美人鱼深深地叹息,为拇指姑娘暗暗地叫好。
真没想到,一本不起眼的书里有这么精彩的故事。
我贪婪地读着书中的每一个文字,简直与“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没有区别。
当妈妈来接我时,我才发现时间已接近中午。
妈妈笑眯眯地说:“回来啦
”我依依不舍的了得离开了图书馆。
(后来才知道妈妈是考验我。
) 打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看书,不,应该是热爱看书了。
满橱的书,再也不能满足我求知的欲望。
我开始向别人借书,也自己买书了。
书店、图书馆更是我假日必去的地方。
书开阔了我的视野。
《诗经》使我听到先民的歌唱;《左传》使我见到诸侯的争盟;《山海经》带我游历神仙的故乡;《颜氏家训》让我感受到一个父亲的叮咛------ 书不仅使我学到知识,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
当我读完老舍先生的《养花》之后,我知道要勤劳;当我读完冰心的《斯人独憔悴》之后,我知道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书,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书,是寒冷中的一缕阳光;书,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读书,我的最爱
享受读书的乐趣 幼年时代 小时候,我很早就与美丽的白雪公主,可爱的七个小矮人,善良的牧鹅公主,法力无边的金鱼…… 交上了朋友。
然后告诉小伙伴们安徒生和格林讲给我的一个个神秘有趣的童话故事,享受着他们羡慕的目光。
在那个现实与想像分不清的年龄,童话教会了我去爱他人,爱世界。
纯真的我终日沉浸在童话中,想像着自己也拥有一双美丽的水晶鞋,自己也拥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城堡,美滋滋地沉浸在泡沫一样五颜六色的梦幻中,充满快乐,充满幻想,充满对成长的渴望。
童年时代 走出天真烂漫的童话时代,一篇篇生动优美、清新质朴的美文如磁铁般吸引了我,看着它们,我领略了别人不一样的生活,足不出户却可纵观世界。
读书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热爱他人、热爱生命
书中的大千世界令人神往,它令我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助我鼓起挑战未来的勇气,我自信地向自己喊到:向前冲
少年时代 跨入中学的校门,我变得更加成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巴金选集》《上下五千年》闯进了我的生活,阅历的进一步扩大,让我学会了思考。
“读一本好书就如在同一个高贵的人谈话”,一本本好书给我的心灵上了一堂堂非同寻常的课。
对生活的赞美,对生命的热爱。
对人生的感悟,让我真切地意识到,只有不断拼搏、不断奋斗的人生才最有价值。
富国强民的神圣使命需要我们去完成,不容变更的人生目标让我感到每一天都很充实,而这一切都是读书带给我的。
读书点燃我心中的激情,插上我青春的翅膀,推动我向未来奋飞。
蓦然回首,书已伴我度过天真的幼年,纯真的童年,又迎来我人生中最美丽的少年,书带我一步步走向成熟,我想它终将伴我度过最完美的一生。
其实,享受读书的乐趣何尝不是在享受生活的乐趣呢
读书苦与乐 苦,不是好滋味。
人尝胆汁、黄连,其味即苦也。
然而,偏就有卧薪尝胆者,明知味苦,定要尝之。
何故
用以励志也。
苦行、苦斗、苦恋、苦苦地折磨自已,坚忍、执著,心甘情愿、锲而不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苦,至此便成为一种镜界。
为追求一种目的,达到一种镜界,虽苦犹乐,甘之如饴。
苦之极,亦乐之极也。
读书之苦乐亦如此也。
就本人自身而言我看过很多书,所以我也爱书,自然知道读书的苦与乐. 我喜欢书,在于它让我明白了太多太多,但是它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不少的痛苦和烦恼。
成天的
【第1句】:
【第2句】:
【第3句】:A、B、C,把我的头脑都弄破了,生活好枯燥,好不容易等到了周末,本来想好好地来个读书大战,结果苦苦等来的却都是些做也做不完的作业,时间全部被占用了,此刻的我觉得自己好像是困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失去了自己的蓝天,此刻读书成了让我牵心痛苦的事情。
再者说到读书的苦,关于我的光荣事迹不得不说。
我小学的时候,父母允许我去看各种健康有益的书,我毫不犹豫地开始了我的读书经历.上初中了,学习压力加大,学习负担也越来越重了,所以读书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我也越来越珍惜读书的时间。
我把课余不用复习的时间都花在读书上,很快我完成了自己指定的读书目标。
这个时候我喜欢的作家蔡骏又出了他的另外一本书《旋转门》,这本书从开头就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止不住看下去的欲望,但是平时又没有时间去看啊
于是我靠着我还不算太笨的头脑,想了一个方法,自己买了一只手电筒,到了晚上拉灯睡觉的时候我便偷偷拿出了手电筒,小心翼翼地拿出书来,躲在被窝里,打开手电筒,看起来,还不时地轻轻地探出头来,打望周围是不是有人来了。
半个小时过去,我已经热得满头大汗,哎只好半途而废了。
最后落个又没看好又累得满头大汗的地步。
那么读书就没有快乐了吗?非也!读书给我的快乐远远超过了苦, 书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对经过人生的沉思后精心筛滤过的自我陈述,所以经常的读书是一种走捷径的完成思想成熟的方式。
当我阅读时,我抛开一切的烦恼,悄然的被作者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文化境界里自由漫步。
在无数个夜晚里,我好像在与一位长者展开了平静深远的交谈,驰骋古今、横跨时空与地域。
长者充满智慧且言语坦诚,他的思想会慢慢溶入到我的心灵深处,字字扣击着我那曾经幼稚的灵魂。
我对世界万物的着眼角度开始发生变化,我学会用心去体会人生的真正含义,能够快乐积极的对待生活,学会欣赏美并去创造美。
一生不爱读书的人就像是一个个囚徒,他们囚禁在自我和无知的牢笼里,他们会经常的抱怨:“生活淡而无味,工作周而复始。
”他们一定无法感到快乐,因为他们把自己套在一成不变的生活程序里,更多的关注于利益和得失,不仅对于外界的精彩无知无觉,而且忽视了生活中的点滴快乐,这种损失是非常可怕的。
古人曾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我想这就是真实的写照吧。
巴罗曾经说过: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毕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只要有书陪伴,就有无穷的欢乐。
在读书的道路上要去不断地寻找快乐,必然会遇到很多的苦,但是若达到了一个境界,就会真正体会到此苦亦为甜,此甜藏苦中。
从小我爱书,,所以“买书”这个词就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睡觉前我正在缠着妈妈讲故事。
突然,爸爸推门走进来,把一套《西游记》的连环画举到我面前。
那套《西游记》是崭新的,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油墨味儿
不用说,我央求妈妈等一会儿再睡觉,屏住呼吸翻动起书页。
实际,那一夜我都没怎么睡好,因为,这是归我自己所有的第一套书
爱书之心给我快乐。
小时候爸爸、妈妈替我买书,虽然带给我的欢乐是巨大的,可唯一遗憾就是爸爸、妈妈买什么,我就得看什么,自己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直到小学四年级之后,情况才发生了变 四年级放暑假的一天晚上,爸爸和妈妈好像在商量什么和我有关的事情,我仔细一听,原来爸爸星期天要去书市。
“妈,你让我爸带我去吧
”我赶紧对妈妈大声地喊。
妈妈想了想,然后对爸爸说:“要不,星期天你就带孩子去吧
”从那晚之后,我就天天盼着快点到星期天。
可谁知星期六我却开始发烧,而且夜里还吐了三次,难受得我就象到了地狱一样,一夜睡不好。
第二天一早,我隐约听见妈妈在门口跟爸爸说:“趁着孩子没醒呢,你赶紧走吧
”我赶紧溜了床,跑到门口:“爸爸,你带我去吧,我没事。
”爸爸十分的反对,妈妈也反对我去书市,妈妈说:“你今天不能去,等下次没有病的时候再去。
”“不,我就想这次去,爸,你带我去吧,你带我去吧。
”也许是我的死磨硬泡起了作用,爸爸只好说:“行行行,带你去带你去,不过你得先把药吃了。
” 路上,我不停地想像着书市上的情景,也许那有许多许多的书,可以随便看,我要能拥有世界上所有的书该多好呀。
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书市,啊
里面的书摊可真多呀。
爸爸给了我20块钱,让我自己去买我自己喜欢的书。
我头一次可以自己买书了,我在这个书摊前看看,又在那个书摊前翻翻。
可总是拿起这本也想要,瞧瞧那本也不错。
总拿不定主意。
虽然我第一次自己买书一分钱没花,一本书没买,可是我的病却奇迹般地好了。
爱书之心能够治病
从那次去书市以后,我便开始注意每一次书市,只要有书市,就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带我去。
慢慢地也能够自己挑书、买书了。
在书市上,我不仅可以买到比平时便宜的书,也能够了解到图书发展的新动向。
我第一次一个人买书是2001年书市。
早在书市开始前一个月,我就知道这届书市将是历年来就大的一次书市,爸爸、妈妈那段时间很忙,答应我可以一个人去买书。
我以为这个书市还在工体停车场,便打算骑车去转一转。
谁知,今年由于种种原因,本届书市将改在地坛公园。
这下我可麻烦了,我家住南城,离地坛太远,我骑车的技术爸爸认定属于不及格之列,而且地坛那边的路面交通也确实拥挤,骑车去看来不可能,只能坐车,这对别人可能算不了什么,可对我却极不幸。
我这人严重晕车。
骑车带人违反交通规则,妈妈就买了一辆带兜的小三轮。
学校活动我特爱参加,可最怵的就是学校春游。
学校春游没有让家长用小三轮带的,必须坐汽车,可我上汽车如同上刑场一般。
恨不得能把五脏六腹一块吐出来。
大家为我晕车出谋划策。
晕车灵我吃过,还天旋地转。
太阳穴的蜂油精、清凉油我涂过,但我仍旧头重脚轻。
表弟告诉我,用橡皮膏捂住肚脐眼儿能治晕车。
我到商店买来橡皮膏,上车前跑进厕所把橡皮膏贴好,可车一动我还得马上找塑料袋。
特别让我为难的,去地坛书市不光坐汽车,如果坐地铁更方便,可我坐地铁背不住就会死掉
朋友,你们猜,我这回到底去没去书市。
对,有的朋友看到猜对了,我当然要去了。
我是走去的
爱书之心绝对能锻炼人的毅力。
我爱书,义无反顾
我与读书的故事 我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小书虫”,说起读书来,我的话就多了。
小时候,爸爸总在睡前给我念故事。
可是,他常常到了他觉得困了时,就把一整页密密麻麻的故事“浓缩”成一句或者两句。
我十分不高兴,就让妈妈给我讲睡前故事。
可妈妈经常干家务干到夜深,她还没讲故事,我已经呼呼地睡着了。
从那以后,我开始读一些注音读物,如果在没有注音的读物里,我遇到了不懂的字我就读它的一半或者它的形近字。
有一次,我觉得一个叫“玫瑰小姐”的故事很好听,就读给爸爸听,我读起来:“‘什么’‘鬼’小姐。
从前,……“我刚读完题目,爸爸就笑得前仰后合。
我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大概到了一二年级吧,我渐渐学会了查字典。
一口气读完了《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
一次,我在吃烤面包时,说:“今天我烤面包,明天我做酒,后天王后孩子到我手,我姓卢萨卡江东多幅锣鼓里根,这样的姓最少有
” 到了三四年级,我已经在语文课本中读了不少科幻故事,如:《院子里的悄悄话》、《纸奶奶过生日》、《万能胶水发明记》等。
我不再仅仅向往童话世界,我渐渐喜欢上了《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成了现代科技课上的活跃分子。
现在,我又喜欢上了杨红樱阿姨写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
我从书中学到了许多道理,比如说人不能有妒忌心,对每一个生命都要赋予爱,人不能记仇等。
我喜欢读书,我心中始终铭记着冰心奶奶说过的九个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我与书的故事 中关村三小 王淅白 早晨,阳光洒进屋里,温暖的抚摸我书房的一方天地。
不经意地一看,一本陈旧的《格林童话》却唤醒了我一年级时那陈旧的回忆…… 那时,我与同龄人一样,喜欢每天听故事入睡,殊不知,我与书籍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寒假的一天中午,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好奇地翻著书中厚厚的一摞东西。
突然,我眼睛一亮,找到了一件珍宝——《格林童话》。
我十分爱看,竟捧着它半个多钟头! 突然,钥匙打开锁的声音使我一惊,啊
妈妈回来了
我急中生智,连忙把书往被子底下一塞。
妈妈进了卧室,让我睡午觉。
我不情愿地躺进被子里,脑子中却酝酿出了一个秘密计划。
我蒙头便“睡”但耳朵却仔细地听着妈妈的动静。
不一会儿,妈妈见我似乎已经睡着了,就蹑手蹑脚地走出卧室。
我的窃读活动正式开始。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虽沉浸在书里,可仍十分担心的四处张望,突然,门口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有人
我一惊,乱了方寸。
我把书往枕头底下一塞,可是太引人注意。
怎么办,怎么办……随着门一点点打开我心里也越来越没底。
我急忙把书放在被子里,灵机一动,伸一个懒腰,好像刚刚醒。
然后装模作样的打了一个哈欠,径直走出门,直奔厕所。
我把门一甩,松了一大口气。
啊
有惊无险
我假装放了放水,走出门时不忘提醒妈妈:“不能打扰我,我真的‘累了’
”说罢,我便继续看我的书。
故事中的惊险情节时时刻刻吸引着我,而那亲人的离别又让我黯然神伤。
我时而欢喜,时而担忧。
不经意间,竟笑出声来
“啊!”我连忙捂住自己的嘴。
怎么办
怎么办
我手脚不停的哆嗦,上下牙也打起架来。
此时,似乎有千万只眼睛盯着我,摇摇头,隐隐约约听见妈妈说话的声音:“这个王淅白,做梦都这么开心
”我大喜,又逃过了一难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一个半小时了。
我也真的累了,躺在床上甜甜蜜蜜的进入了梦乡。
书籍,是知识的宝库。
它使人类的知识文化不断积累、发展,使无知的人变得博学多才;也正是它,不断充实我的头脑,给我的生活带来无限欢乐和希望。
窃读的紧张令我难忘,窃读的快乐令我回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42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