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读后感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读后感 快呀 急用
包豪斯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及设计与教育改革具有什么样的历史伟大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 包豪斯 ◎释义: 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u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简介: 包豪斯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HANNS MEYER)继任。
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L·密斯·凡·德·罗(L MIES VAN DE ROHE)继任。
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L·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虽然包豪斯名为建筑学校,但直到1927年之前并无建筑专业,只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因此,包豪斯主要是一所设计学校。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的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
包豪斯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它并不敌视机器,而是试图与工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生存的必须。
包豪斯成立之初,在格罗披乌斯支持下,欧洲一些最激进的艺术家来到包豪斯任教,使当时流行的一是思潮特别是表现主义对包豪斯的早期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包豪斯早期的一批基础课教师由俄罗斯人康定斯基、美国人费宁格、瑞士人克利和伊顿等,其中康定斯基曾担任过莫里斯教育学院金属和木制品车间的绘画课教师。
这些艺术家都与表现主义有很强的联系。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和奥地利的一种艺术流派。
主张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管感受和体验,鼓吹用艺术来改造世界。
用奇特、夸张的形体来表现时代精神。
这种理想主义的思想与包豪斯“发现象征世界的形式”和创造新的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
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它最先是由伊顿创立的,是所以学生的必修课。
伊顿提倡“从干中学”,即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讨形式、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
但由于伊顿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十分强调直觉方法和个性发展,鼓吹完全自发和自由的表现,追求“未知”与“内在和谐”甚至一度用深呼吸和振动练习来开始他的课程,以获取灵感。
这些都与工业设计的合作精神与理性分析相去甚远,从而遭到了很多批评。
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
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
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
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
另一方面,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又使包豪斯在设计上走向了另一种形式主义的道路。
1923年包豪斯举行了第一次展览会,展出了设计模型、学生作业以及绘画和雕塑等,取得了很多成功,受到欧洲许多国家设计界和工业界的重视和好评。
在这次展览会上,格罗披乌斯作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讲演,更加强调技术的作用。
从1923—1925年,包豪斯技术方面的课程得到了加强,并有意思地发展了与一些工业企业的密切联系。
1925年4月1日,由于受到魏玛反动政府的迫害,包豪斯关闭了再魏玛的校园,迁往当时工业已相当发达的小城德绍,继续自己的事业。
迁到德绍之后,包豪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格罗皮乌斯提拔了一些包豪斯自己培养的优秀教员为教授,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教育体系及课程设置都趋于完善,实习车间也相应建立起来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包豪斯新建的校舍,这座新校舍是格罗披乌斯设计的,1925年秋动工,次年年底落成。
它包括教室、车间、办公室、礼堂、饭厅及高年级学生宿舍。
校舍建筑面积接近一万平方米,是一组多功能的建筑群。
包豪斯校舍本身在建筑史上由重要地位,是现代建筑的杰作。
它再功能处理上有分有合,关系明确,方便而实用;在构图上采用了灵活的不规则布局,建筑体型纵横错落,变化丰富;立面造型充分体现了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特点,法古斯工厂的工业建筑风格被应用到了民用建筑之上,完全打破了古典主义的建筑设计传统,获得了简洁和清新的效果。
如果以包豪斯实际投产的设计原型来评价格罗披乌斯的教学方针的成果,那么这些成果并不像它在课程设置和理论研究方面那样显著。
包豪斯最有影响的设计出自纳吉负责的金属制品车间和布劳耶负责的家具车间。
包豪斯金属制品车间致力于用金属与玻璃结合的办法教育学生从事实习,这一努力为灯具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魏玛时期的金属制品设计还带有明显的手工艺特色。
例如布兰德1924年设计的茶壶虽然采用了几何形式,但却是用银以人工锻造的,与工艺美术运动异曲同工;而1926—1927年她设计的台灯不但造型简洁优美,功能效果好,并且是由莱比锡一家工厂批量生产的。
这说明包豪斯在工业设计上已趋成熟。
在包豪斯的家具车间,布劳耶创造了一系列影响极大的钢管椅,开辟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篇章。
尽管在谁先想到用钢管来制作家具这一点上尚有争议,但包豪斯首先实现了钢管家具的设想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却是没有疑义的。
这些钢管椅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造型轻巧优雅,结构也很简单,成了现代设计的典型代表。
1928年,迫于种种压力,特别是右派势力对于包豪斯进步思潮的无端攻击,格罗披乌斯辞去了包豪斯校长的职务。
格罗披乌斯去职后仍进行工业产品设计。
1930年设计的“阿德勒”小汽车是20世纪20年代功能主义造型原则的典型例子。
尽管小汽车的设计强调了实用功能和几何性原则,但它并未能批量生产,这说明如果设计只考虑功能和生产,而忽略了其它一些因素,如消费者对于象征性、趣味性等的需求,则设计也是难于成功的。
格罗披乌斯离开包豪斯后,由建筑师汉内斯?迈耶担任校长。
迈耶上任后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加强了设计与工业的联系。
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各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委托。
1930年迈耶与格罗披乌斯同样的原因而被迫辞职,由米斯担任第三任校长。
米斯是著名的建筑师,于1928年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名言。
1929年他设计了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管,这座建筑物本身和他为其设计的巴塞罗那椅成立现代建筑和设计的里程碑。
与布劳耶一样,米斯也长于钢管椅设计,1927年他设计了著名的魏森霍夫椅。
米斯到达包豪斯后,一方面禁止学生从事政治生活,一方面加强以建筑设计为主的学术研究,使学校又重现生机。
但到1932年10月纳粹党控制了德绍,并关闭了包豪斯。
米斯和师生只好将学校迁至柏林以图再起,后由于希特勒的国家社会党上台,盖世太保占领学校,包豪斯终于在1933年7月宣告正式解散,从而结束了14年的办学历程。
在这期间共有1250名学生和35名全日制教师在包豪斯学习和工作过。
学校解散后,包豪斯的成员将包豪斯的思想带到了其它国家,特别是美国。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包豪斯的思想在美国才得以完全实现。
格罗披乌斯于1937年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建筑系主任,并组建了协和设计事务所;布劳耶也于同期到达美国,与格罗披乌斯共同进行建筑创作;米斯1938年到美国后任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纳吉于1937年在芝加哥成立了新包豪斯,该校是作为包豪斯的延续而建立起来的,它将一种新的方法引入了美国的创造性教育,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多数被聘为艺术家、手工艺人和教师,而不是工业设计师。
新包豪斯后来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
现代主义流派的推动者“包豪斯学派” 包豪斯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和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比之下,包豪斯所设计出来的实际工业产品无论再范围上或数量上都是不显著的,在世界主要工业国之一德国的整体设计发展过程中,包豪斯的产品并未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包豪斯的影响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它的精神。
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但包豪斯的局限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因而它对工业设计造成的不良影响受到了批评。
例如包豪斯为了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
“立方体就是上帝”,无论何种产品,何种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环了产品的使用功能。
这说明包豪斯的“标准”和“经济”的含义更多是美学意义上的,因此所强调的“功能”也是高度抽象的。
另外,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最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
包豪斯积极倡导为普通大众的设计,但由于包豪斯的设计美学抽象而深奥,只能为少数知识分子和富有杰出所欣赏。
时至今日,不少包豪斯的产品仍价格高昂,只能被视为一种审美水准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如米斯的巴塞罗那椅就是典型的例子,售价达数百美元。
对于包豪斯最多的批评是针对所谓“国际式”风格的。
尽管格罗披乌斯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但由于包豪斯主张与传统决裂并提倡几何构图,事实上消除了设计的地域性,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脉被忽视了,加之一些建筑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代替创造,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
以平屋顶、白墙面、通长窗为特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对于各国的建筑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
无论对于包豪斯有多少保留意见,它的巨大影响是无可非议的。
集合再格罗披乌斯旗下的精英都有其鲜明的个性,但又发展了一种强烈的共性。
当他们从第三帝国移民各地时,都怀着鉴定的信念,在各自工作或任教的地方传播了包豪斯的思想,并使其发扬过大。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
【第1句】: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第2句】: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早成的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
【第3句】: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
以上几个要点,已经将教学的中心从比较个人的艺术型教育体系转移到理工型体系的方向上来了
【第4句】: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第5句】: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
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6句】: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1920年包豪斯重要教员、色彩专家约翰尼·伊顿创立“基础课”,在此以前是没有所谓基础课之说。
同时创造了结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7句】: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有了结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成立的宗旨: “BauHaus”这个词是由德语动词”bauen”建筑和名词“haus”组合而成,粗略地理解为“为建筑而设的学校”反映了其创建者心中的理念:
【第1句】: 确立建筑在设计论坛上的主导地位,
【第2句】:把工艺技术提高到与视觉艺术平等的位置,从而削弱传统的等级划分,
【第3句】:响应了1907年建于慕尼黑的“德国工业同盟的信条,即”通过艺术家、工业家和手工业者的合作而改进工业制品 影响: 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艺术院校,在当时它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
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
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见搭建桥梁的历程。
无论是在建筑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包豪斯都占有主导地位。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
【第1句】: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
【第2句】: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
【第3句】: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
【第4句】: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
【第5句】: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
【第6句】: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 包豪斯学派的局限性
【第1句】:包豪斯虽然对现代设计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包豪斯风格一度被成为国际主义风格。
但是由于他不能体现民族文化特征,而被称为没有国界的设计语言。
二战以后,随着西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各国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国际风格。
【第2句】:任何设计都是社会整体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与其他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风格流派样式的形成和发展,就必然地受到所处时代科技水平和学术思想的影响。
代表作: 格罗皮乌斯设计 法格斯制鞋厂(1910-1911) L·密斯·凡·德·罗作品: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1956)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1956-1958,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 “巴塞罗那”椅 1929 “先生”椅 1927 马谢·布鲁尔设计 休闲椅(1928-1929) 瓦西里扶手椅 1925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三折页广告:标准尺寸: (A4)210mm x 285mm 普通宣传册:标准尺寸: (A4)210mm x 285mm 文件封套:标准尺寸:220mm x 305mm 招贴画:标准尺寸:540mm x 380mm 挂旗:标准尺寸:8开 376mm x 265mm 4开 540mm x 380mm 手提袋:标准尺寸:400mm x 285mm x 80mm 信纸 便条:标准尺寸:185mm x 260mm 210mm x 285mm 正度纸张:787×1092mm 全开 781×1086 2开 530×760 3开 362×781 4开 390×543 6开 362×390 8开 271×390 16开 195×271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 大度纸张:850*1168mm 全开 844×1162 2开 581×844 3开 387×844 4开 422×581 6开 387×422 8开 290×422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 常见开本尺寸(单位:mm) 开本尺寸:787 x 1092 对开:736 x 520 4开:520 x 368 8开:368 x 260 16开:260 x 184 32开:184 x 130 开本尺寸(大度):850 x 1168 对开:570 x 840 4开:420 x 570 8开:285 x 420 16开:210 x 285 32开:203 x 140 16开 大度:210×285 正度:185×260 8开 大度:285×420 正度:260×370 4开 大度:420×570 正度:370×540 2开 大度:570×840 正度:540×740 全开 大:889×1194 小:787×1092 名片 横版:90*55mm<方角> 85*54mm<圆角> 竖版:50*90mm<方角> 54*85mm<圆角> 方版:90*90mm 90*95mm IC卡 85x54MM 实际上通常设计并不选用标准尺寸,通常国内纸张尺寸常见的也就两种787*1092,889*1194,上面对应的尺寸应该是光边过后可实现的最大尺寸,大家依情况而定
国际通用的纸张尺寸 我国常用的纸张尺寸与国际标准不符。
多年来一直沿用国外已废止的纸张尺寸,如31×43英寸(787×1092毫米)。
这种非标准的纸尺寸不适合书刊国际开本尺寸要求,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目前修订的国家标准GB788《图书期刊幅面开本尺寸》正是符合ISO9000国际开本尺寸的规定。
从2000 年起我国将废除787×1092毫米的全张纸印刷书刊的非标准开本尺寸。
为此,出版和印刷部门应积极做好准备,推行国际通用的开本尺寸。
现将国际标准纸张尺寸介绍如下: 国际标准尺寸是根据DLN476(德国工业标准)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
这个标准尺寸是根据奥斯特瓦尔教授的标准尺寸制定的。
纸张长边和短边的比例是:1:2或1:1.414。
这种尺寸无论是对开、四开或八开,其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始终保持一样。
有两个公式用于原尺寸(AO): X:Y=1:2 X·Y=1m 2(精确为999949mm 2)在小尺寸裁切时的纸张损耗计算在内。
A系列=基本系列,主要用于书刊、文件、表格、业务函件、样本、宣传画等。
B系列=A系列的几何平均值,未裁切尺寸。
主要用于信封、纸夹、档案袋等纸制品。
C系列=A和B系列之间的几何平均值。
4 A0 1682 ×2378 2 A0 1189 ×1682 0 841×1189 1000 ×1414 917×1297 1 594×841 707 ×1000 648×917 2 420×594 500 ×707 458×648 3 297×420 353 ×500 324×458 4 210×297 250 ×353 229×324 5 148×210 176 ×250 162×229 6 105×148 125 ×176 114×162 7 74×105 88 ×125 81×114 8 52×74 62 ×88 57×81 9 37×52 44 ×62 10 26 ×37 企业宣传册设计要素要素和页面的协调 空间……是不完整和无限的。
他是动态的,,与下个空间和下下个空间连接在一起。
石匠技术的好坏是由能否把砂浆均匀的用在砖块之间决定的。
石匠并不造砖,而是处理砖快间的空间间隔。
排印工人的技术坚定与之相仿,是由,是由字母。
单词和文字块之间的空间运用决定的。
空白空间就像砖块间的砂浆一样。
用来把要素粘在一起。
当空白空间和谐,均匀的用在设计中时,空白空间就连接起来了。
一组六点的空间,作为一个抽象的例子,只要改变了点与点的空间,就可表达某种意义。
空间连接要素 大的空间起分隔的作用,而小的空间起连接作用。
就是说,要素可以被永远距离隔开或进距离连接。
靠的越进,他们的关系看起来越密切。
上页左图的长方形可看成是一组3+1的图形。
把要素重叠,最大限度的显示了他们的关系。
四个长方形可看成是一个多边形的形状。
用方框限定面积有一定的风险。
方框有效围住空间的同时,他们可能会过多的分隔空间,从而损害页面的协调性。
在要素间用捎宽点的狭长地带代替方框进行分割。
精心调整的空间展现了内容是如何分割的。
在条目开始的附进添加铅线或线条。
而不是方框,就足以使他醒目。
如果一定要用方框,在正文和方框中留出不少于6点和不多于12点的空间。
如果正文印得几乎靠近方框铅线,正文会显得拥挤、不吸引人。
空间连接页面 一个多页面的文件,不管是一个杂志题材或一本用户技术指南,都是由许多单个片段组成的,摸必须把他们合成一个清晰,有条理的整体,看上去是经过简化,是有目的的展现出来的。
他们必须能够抓住读者注意力。
当空间间隔保持一致时,空白空间就把页面连接起来了。
在杂志设计中,空间和要素的重复性和节奏感帮助读者意识到版面之间和期与期之间的连贯性。
限定了杂志视觉特点的专栏版必须用特别的标题和外边页章头空白,以使他们重复出现产生一种熟悉的,可识别的风格。
特写题材,顾名思义,就是特别报道的题材,必须在整版中显出其特性。
因此。
他的设计也不能和专拦版和其他特写题材一样。
在特写题材中,要找出处理空间的特殊方式连接页面。
要素和周围空间间隔的放置必须协调、一致。
从手边的材料中提取共性、创造出实空间和空白空间的形状。
为了保证协调性,把页面设计成对开页,或最好设计成完整的题材,因为看见他们的是读者。
使他们的重复性和节奏感让人觉得是必然。
无法避免的。
重复并不是简单协调的。
变化本身,从另一个方面讲,会瓦解统一性。
要和谐处理的最明显的要素是四周的白边、空白空间、字体、插图的大小及格式、标识和色彩。
空间突出方向 读者首先从左上角开始看。
这是不是意味着设计师不许从左上角开始设计呢
不,但如沃尔特.德克塞尔,德国艺术史学家和包豪斯时代简排印的支持者所说的,偏离预期准则的作品必须是设计师友意设计成这样的。
设计师必须容忍偏离预期准备,如左上角开始表现信息。
以非常传统的方向引导读者需要更好的协调要素,如,使等级表现极为清楚,比方说,以使为于页面底部的焦点突出。
信息的传递是需要时间的,不管是花几秒钟钟粗略的扫一下页面或版面,还是多几秒钟的时间快速浏览一份多页的材料。
时间就暗示着空间和移动,从一个要素到另一个要素,从一个版面到另一个版面。
移动需要方向,方向用来协调和引导读者注意到关键的信息。
动态的设计需要以一种主导方向以示强调,不管这种方向是垂直的、水平的还是倾斜的。
方向的引力一样时,就产生静态的设计,看上去古典或传统些。
当然,静态的设计在适当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考虑的,但一般来说,他不能满足读者对动态表现的要求。
用斜的方向以示强调曾被人误认为是是最为动态的结构。
实际上是当设计师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时。
他们通常就采用这中方法。
斜向突出必须谨慎使用这种方法实际上常常会减损信息表达。
运用空白空间与设计要素的主导方向呼应。
为了便于理解,恰当拆开的标题形成自己独特的形状,必须好好利用。
信息图和方向标志图 信息是一种数据模式,因此,他可以标志着先后顺序。
他使读者扫视信息时变得简单一些,因而,读者可以更容易的接近信息。
调查显示,读者“喜欢”寻找信息,他们喜欢简化了寻找过程的文件,常识上看也应如此。
信息图要求写内容的结构必须是分割的、有等级的、调整画册设计页面上要素的放置以及排印结构、色彩和大小、给予结构清晰、可辨的形状。
方向标识图的功能基本上和信息图一样,但,例如,在标志系统中是以三围形式表现的。
在编页的文件中,方向标志图和标识系统同等重要,其中,随着页面的翻动三围设计逐渐明显起来。
空白空间创造出空白路径,引导读者在页面上的视线,就像人行小径引导人们穿过花园。
可以用以下方法运用这种空间来帮助信息图和方向标识图表现信息。
在任何情况下,重复精确的比例都是必要的。
把一个部分和另一部分分开,然而,表面上他们仍是单个的整体,在题材中形成标准化的间隔,比方说,把行距对半分开,然后,在题材中形成标准化的间隔。
比方说,把行距对半分开,然后,在题材和插图之间把他延长一倍后成为一个完整的行距。
这种像2-1和3-1的数学级数可以保证各组成部分的内在协调性。
把空白空间的点合并起来,成块地放在版面的底部,或顶部,使他显得意味深长。
这样、编辑过程会容易些,正文版面看上去随意、轻松。
在表格中,恰当运用空白空间可使他们读起来轻松。
只要水平跨过垂直的数据版面。
而不需要多余的铅线。
如果只要调整空间就能起到分隔的作用,那么它就可能是一中比添加铅线或进行字体颜色对比更好、更优雅的解决方法。
关于艺术生出国读预科
100分的英语,总分是多少
先别想这么多,先出去读一个语言或是社区大学,在读期间再慢慢去研究这些读语言或是社区就不需要语言成绩和高中成绩了,费用一般的在20万一年,7月份入学,前景就要看你选什么专业和你学的怎么样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49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