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为人读后感2000
曾国藩传记读后感, 急求3000字以上给高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像[1]辛弃疾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关于更名一事,辛弃疾在抗击金人的战斗过程中,将原字“坦夫”改为“幼安”,旨在效仿西汉大将霍去病(前140-前117),也能奋勇杀敌,带领将士打败异族侵略。
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在唐曾任大理寺评事,由陇 辛弃疾(11张)西狄道迁济南,故为济南人。
高祖辛师古,曾任儒林郎。
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
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
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
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
词至此亦足矣。
”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 辛弃疾的画像(20张)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
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
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
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
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
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
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
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
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
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
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当年重回故宅闲居。
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享年67岁。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
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
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语言也精确、简洁。
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质朴无华,明晓畅达。
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
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
(节选自《应用写作》1998年第1期,《词坛巨擘 公文高手——读辛弃疾<议练民兵守淮疏>》)。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砺气节,切磋学问。
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
另外,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
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
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
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
他将豪放词推帜至一个顶峰.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
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 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充斥官场,把持权位,引导着一条苟且偷安的道路。
他愤慨地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卜算子》)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
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
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当代注本以邓广铭先生作的《稼轩词编年笺注》最为流行。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2]生平事迹ぢ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刻在铅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
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
1161年,辛弃疾自22岁率领2000多家乡父老兄弟起义抗金,便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20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可是,他中年却屡屡蒙受谗劾,赋闲20年,直至忧愤而死。
从1181年到1207年,他基本上是在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过着闲居的生活,其间有6年时间被起用又被罢官,来往于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任上和带湖、瓢泉之间;而居带湖亦时往瓢泉小住。
瓢泉,是这位爱国词人南渡后的最后归宿地。
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
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
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当年农历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都是辛弃疾常去寻古觅幽的地方。
鹅湖山下的鹅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驿站旁。
1175年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行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第一次鹅湖之会)。
鹅湖因而成了文化胜地。
辛弃疾常去鹅湖游憩。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
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
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
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
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
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的写照。
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
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士,将这次会晤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期思村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建了斩马亭。
至今,当地还流传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
斩马亭还在,虽经历风雨,仍有不少刻有“斩马亭”字样的釉瓦覆盖其上,为铅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1194年夏,辛弃疾又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庄园,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
1195年春,瓢泉“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浣溪沙·瓢泉偶作》),瓢泉园林式庄园建成。
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移居瓢泉。
1196年秋,辛弃疾生平所有的各种名衔全部被朝廷削夺得干干净净,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
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词。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玉楼春戏赋云山》等等,都是辛词中描写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邑中园亭》)。
这些词句表现了辛弃疾对瓢泉山水风物一往情深。
1203年,辛弃疾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
1205年秋,又被罢官,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
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
诏令到铅山,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
这年农历九月初十,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没有实现的遗愿离开了人世。
死后葬在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
爱因斯坦为大吗
你能举出那些例子
公历:2000年3月18日(星期六)17点农历:庚辰年二月十三日酉时春节:2月5日节前:己卯年节后:庚辰年八字:庚辰 己卯 乙亥 乙酉五行:金土 土木 木水 木金方位:西中 中东 东北 东西生肖:龙孩子五行木旺缺火;日主天干为木,生于春季;必须有火助,但忌土太多。
五行讲究平衡,以不偏不缺为佳,张字属火,孩子属木,八字过硬,八字喜火,火是孩子的喜神,所以宜补水火。
张字属火、芮字属火,思字属金,与孩子的五行不很相符,如果能将思子换成14画属性属水的字,名字就很不错了,且由于孩子八字过硬,建议最好是用满分名字,14画属性属水且适合女孩子的字有:华、嘉、菲、菁、涤、菏、翡、珲等。
姓名:张芮思 笔画分别是:11(火) 10(火) 9(金)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12(木) 21(木) 19(水) 30(水) 10(水) 总评数理得分:67 分 (半吉) 详细解说如下:天格数理 12(木)[又称先格,是祖先留下来的,对人生影响不大],暗示:(掘井无泉)无理之数,发展薄弱,虽生不足,难酬志向人格数理 21(木)[又称主格,是姓名的中心点,主管人一生命运],暗示:(明月中天)光风霁月,万物确立,官运亨通,大搏名利。
(吉) 善于计划并有领导才华,行事稳健,注重实际与工作,个性主观而理想高远,自律也甚严,比较受人尊重与佩服。
地格数理 19(水)[又称前运,是前半生的命运,会影响中年以前],暗示:(多难)风云蔽日,辛苦重来,虽有智谋,万事挫折。
(凶)总格数理 30(水)[又称后运,是后半生的命运,影响中年到老年],暗示:(非运)沉浮不定,凶吉难变,若明若暗,大成大败。
(半吉)外格数理 10(水)[又称灵运,主管命运之灵力、社交能力和智慧],暗示:(终结之数)终结之数,雪暗飘零,偶或有成,回顾茫然。
(凶)天、人、地三才 2 1 9(木木水)暗示健康、生活是否顺利为: 有一时的成功顺调发展,但不知何时致流亡失意中形成烦闷、疾病,或招致不安之兆。
(凶)
【第1句】:总论:有才华,头脑灵敏,做事都经过仔细考虑,观察力强,信用也好,能发展成功之配置。
但因数理有凶数,有家庭不幸或失败之倾向。
天运五行有助者,名利可得。
【第2句】:性格:善良优雅的个性,聪明又有判断力,但较为自私,花钱较小气,比较不注重物质生活,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经历的考验较多。
【第3句】:意志:意志坚定,为自己理想不断在奋斗,不浪费,耐性亦佳,能忍受艰苦。
【第4句】:事业:有进取心,一生辛勤奋发,中年后可一展报复,事业有成。
【第5句】:家庭:父母缘薄,夫妻不甚和睦,家庭不温暖。
【第6句】:婚姻:男娶好胜好强之妻,婚后常有小争吵;女嫁才干之夫,婚后大致圆满。
【第7句】:子女:子女个性较固执,身体较虚弱。
【第8句】:社交:外缘好,社交普通,人际关系尚称圆满。
【第9句】:精神:常有烦事来困扰,精神生活常在不安定中。
【第10句】:财运:如能减少意外损失,如天运五行有助于外格及总格时,中年后财源丰富。
【第11句】:健康:易患气喘、胃病、心脏病等。
【第12句】:老运:一生辛劳,晚景难裕,恐缺天伦之乐,身体也有病弱之象。
人格与外格(一十)搭配,暗示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事业等信息为:富于理性,不屈不挠,有充实的力量,必获相当大的成功。
能慷慨施贫者有大成功的希望。
易患皮肤病。
(吉) 更多信息:人格数理 21 暗示性格为:性情多好静,富于理智。
温厚中带有华丽气质,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表面看似非活动家,其实蕴涵着相当实力,必取得相当的成功。
其人生虽属渐进型,但终能为人首领。
还可获得家庭幸福。
人格与天格搭配(一二)暗示成功运:成功顺利,能平安实现自己的目的。
(上)人格与地格搭配(一九)暗示基础运:基础安泰,能得他人帮助,其雄心常在。
(上)人格或地格中有
【第3句】:
【第13句】:
【第16句】:
【第21句】:
【第23句】:
【第31句】:
【第33句】:41等首领诱导之数(智仁勇德全备,能领导众人)。
人格或地格中有
【第2句】:
【第4句】:
【第9句】:
【第10句】:
【第12句】:
【第14句】:
【第19句】:
【第20句】:
【第22句】:
【第26句】:36等败财运诱导之数(凶险病弱,家族缘薄)。
人格或地格中有
【第4句】:
【第9句】:
【第10句】:
【第14句】:
【第19句】:
【第20句】:
【第28句】:
【第34句】:44等损寿运诱导之数理(若天、地、人三格中两格有此数,一定要注意)。
-----姓名:张芮华 笔画分别是:11(火) 10(火) 14(水)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12(木) 21(木) 24(火) 35(土) 15(土) 总评数理得分:100 分 (吉) 详细解说如下:天格数理 12(木)[又称先格,是祖先留下来的,对人生影响不大],暗示:(掘井无泉)无理之数,发展薄弱,虽生不足,难酬志向人格数理 21(木)[又称主格,是姓名的中心点,主管人一生命运],暗示:(明月中天)光风霁月,万物确立,官运亨通,大搏名利。
(吉) 善于计划并有领导才华,行事稳健,注重实际与工作,个性主观而理想高远,自律也甚严,比较受人尊重与佩服。
地格数理 24(火)[又称前运,是前半生的命运,会影响中年以前],暗示:(掘藏得金)家门余庆,金钱丰盈,白手成家,财源广进。
(吉)总格数理 35(土)[又称后运,是后半生的命运,影响中年到老年],暗示:(高楼望月)温和平静,智达通畅,文昌技艺,奏功洋洋。
(吉)外格数理 15(土)[又称灵运,主管命运之灵力、社交能力和智慧],暗示:(福寿)福寿圆满,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
(吉)天、人、地三才 2 1 4(木木火)暗示健康、生活是否顺利为: 成功顺调,无障碍而向上发展,基础境遇也得安泰,终生享受幸福繁荣长寿的吉配。
(吉)
【第1句】:总论:成功运和基础运配置良好,做事有计划性且有进取心,容易发展成功。
在扩展事业和交际应酬时,要注意注意量力而行,精打细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第2句】:性格:为人聪明机智,做事有计划,待人诚恳,做事坦白,心情好坏都可由表情看出来,交友甚广,为别人多劳,且有浪费金钱的倾向,外表乐观,内心常有苦脑。
【第3句】:意志:意志坚定,注重实际与工作,耐性亦佳,能克苦耐劳,创立属于自己的事业。
【第4句】:事业:有进取心,对家庭责任感重,一生辛勤奋发,很容易功成名就。
【第5句】:家庭:圆满之象,子女贤孝。
【第6句】:婚姻:男娶贤慧之妻,但要注意因应酬较多,夫妻有意见冲突。
女嫁有家庭责任感之夫,感情和睦。
【第7句】:子女:子女身体健康又活泼,稍嫌顽皮,成年后都很有成就。
【第8句】:社交:与平辈朋友交往金钱上容易浪费或损失,若与晚辈或部下则较能够得到帮助与支持。
【第9句】:精神:常为亲友之事,带来精神困扰,其他大致能得到相当安慰。
【第10句】:财运:财运佳,物质丰富,兴隆通达。
【第11句】:健康:身心健康,注意因肾部虚弱及肝胆机能所起的精神疲劳。
【第12句】:老运:晚景呈祥,生活安定,子女贤孝。
人格与外格(一五)搭配,暗示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事业等信息为:性格固执,不善应酬,少劳多得。
能提高信誉实力的人,有成功的机会,但切勿鄙视他人,否则误事,错失扶持良机。
(吉) 更多信息:人格数理 21 暗示性格为:性情多好静,富于理智。
温厚中带有华丽气质,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表面看似非活动家,其实蕴涵着相当实力,必取得相当的成功。
其人生虽属渐进型,但终能为人首领。
还可获得家庭幸福。
人格与天格搭配(一二)暗示成功运:成功顺利,能平安实现自己的目的。
(上)人格与地格搭配(一四)暗示基础运:吉祥安泰,富贵荣华,健康长寿。
(上)人格或地格中有
【第3句】:
【第13句】:
【第16句】:
【第21句】:
【第23句】:
【第31句】:
【第33句】:41等首领诱导之数(智仁勇德全备,能领导众人)。
人格或地格中有
【第15句】:
【第16句】:
【第23句】:
【第24句】:
【第32句】:
【第33句】:
【第41句】:42等财运诱导之数(多钱财,富贵)。
地格数有
【第5句】:
【第6句】:
【第11句】:
【第13句】:
【第15句】:
【第16句】:
【第24句】:
【第32句】:35,如果是女性,则德行优良,助夫爱子。
跪求一篇心理学电影赏析论文 1500字左右 要从心理学角度
从电影《爱德华大夫》看精神分析治疗 一、“爱德华大夫”基本情况分析 影片的主要情节在于一位精神分析学家治疗一位患有失忆症和犯罪情结的病人,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相恋,最后水落石出,终成眷属。
以下是对男主人公JB的分析。
影片的男主人公JB本来是一位医科生,曾经在部队服役时当过航空兵。
他驻扎在康比利山的时候写信给爱德华大夫,想让爱德华大夫治疗他在空难后留下的神经紧张。
当时爱德华大夫正要去度假,邀请JB同去滑雪。
他们经过纽约,还举行了一场午餐宴会。
然后到了这个山谷,在滑雪时发生了事故。
爱德华大夫在他前面,砰的一声巨响后倒下。
JB童年时曾经因为滑梯事故直接导致自己弟弟的死亡,从此在心里留下犯罪情结。
他觉得自己害死了弟弟,同时为这个虚构的事实感到痛苦和内疚。
这一段往事被他深深地压抑在自己的潜意识里。
JB童年时的犯罪情结导致他觉得是自己在滑雪时害死了爱德华大夫。
他感到内疚和害怕,为了“掩盖”犯罪的事实,他实行自我催眠,把自己当成爱德华大夫,去新的医院履行院长的职责。
虽然JB“化身”为爱德华大夫,然而对现状感到迷惑和恐惧。
他不记得自己是谁,不记得过去的所有事情,惟一可以“确定”的是他知道爱德华大夫死了,而且是他害死的。
同时,出于犯罪情结的困扰,JB对一切白色的有竖条纹的东西都感到恐惧和焦虑,表现为呼吸急促,喃喃自语,神情紧张,严重时会昏厥。
在一位病人发生意外之后,JB在赶到手术现场时又被犯罪情结困扰,觉得内疚和焦虑,最后昏厥。
彼得森大夫发现了JB的异常,然后运用精神分析疗法试图唤醒JB的记忆。
在彼得森大夫的帮助下,JB艰难地回忆起一些片段,最后终于想起所有事情,解开了自己的犯罪情结。
通过影片中彼得森大夫和艾力克斯大夫对JB的治疗,我们可以了解许多关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二、精神分析的理论
【第1句】:影片中对精神分析学的解释 在影片开头有几段对精神分析学的解释,原文及本人的翻译如下: Our story deals with psychoanalysis, the method by which modern science treats the emotional problems of the sane. The analyst seeks only to induce the patient to talk about his hidden problems, to open the locked doors of his mind. Once the complexes that have been disturbing the patient are uncovered and interpreted, the illness and confusion disappear…..and the devils of unreason are driven from the human soul. 我们的故事涉及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法被现代科学用于治疗心理的情绪情感问题。
精神分析学家只追求引导患者谈论他(她)的隐藏的问题,从而打开他内心紧锁的大门。
使患者感到不安的情结一旦被揭开并解释,那些症状和迷惑就会消逝……引人错乱的魔鬼将被逐出人类的灵魂。
【第2句】:我对精神分析法的理解 看完本片以后,我结合过去学过的精神分析知识,对精神分析的理论有如下理解。
(1)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之所以患上心理疾病,以及出现行为偏差,与其过往的经历有直接关系。
(2)一个人的所有经历中,其童年的经验对他(她)日后的行为和情绪情感有最重要的影响。
例: “人们有时候会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感到内疚,这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时代。
小孩子总是希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他们不喜欢的人身上,然而一旦真的发生了,他们又觉得这是他们自己的过错,这就是犯罪情结,但其实只是小孩子的一场恶梦。
”——彼得森大夫在影片中如此对自己的病人解释什么是犯罪情结。
(3)一个人的情绪情感问题和行为偏差可以通过推理的方法得到解释。
(4)当这些问题得到合理的解释之后,患者将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从而不再焦虑,其症状会逐渐消失。
例: “当你弄明白为什么会做这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并且发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做,那么你的症状就会消失了。
”彼得森大夫对她的女病人这么说。
三、精神分析的方法
【第1句】:科学的方法论 影片中,彼得森大夫治疗男主角JB的犯罪情结和失忆症的过程,其实就是充分收集信息并做出推论的过程。
这些信息包括:患者的情绪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对于自己的记忆的表述,对于梦境的表述等。
在收集这些信息之后,精神分析学家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对患者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让患者明白自己的幻觉和焦虑究竟从何而来。
【第2句】:收集信息的方法 (1)劝说患者对分析者充分信任 (2)要求患者随心所欲地表述自己的所感所想 (3)要求患者说出过去是否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尤其是童年时期的事情 例: 在帝国大厦的房间里,彼得森大夫让JB躺在床上,自己则坐在床边引导对方回忆往事。
彼得森大夫:回忆一下你的童年,你的童年过得快乐吗
JB:我觉得很痛苦,但我什么也想不起来……没用的……(准备坐起来) 彼:(制止JB)你小的时候有妈妈,爸爸,还有一些朋友,对不对
JB:也许是吧。
说不定还有一个老婆呢。
算了,我的记忆被堵死了…… 彼:……我接下来要问你一些医学上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看见棕色的东西就感到焦虑,那是为什么
JB:那要看他过去的经历…… 彼:很显然你是一个大夫。
JB:也许是吧,我是一个X大夫。
彼:如果你能记起一丁点东西,那就能扩散回忆起更多的东西。
JB:不,一点也想不起来。
(坐起来)我心里只想着一件事情,就是要搞清楚一个逻辑关系。
彼:什么逻辑关系
JB:我是谁
爱德华大夫是谁
(拿起报纸来读)那个假设的病人和爱德华大夫离开康比利之后就再没有人见过他们…… 彼:你怎么知道你和爱德华大夫在一起
JB:我知道如果我要查证,我就一定不会去爱德华大夫那儿——因为我知道他已经死了。
可是为什么我会知道他死了呢
难道我当时和他在一起吗
彼:你当时在哪里
JB:我不记得了。
从逻辑上来讲,我知道我肯定在场,而且还知道尸体在哪里。
尸体被藏起来了,可能是我…… 彼:(做出结论)也就是说这两天你都处在幻觉之中。
你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坚持认为自己杀了爱德华大夫。
你知道这其实是怎么回事,犯罪情结使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么犯罪情结必须追溯到你童年的记忆。
JB:我觉得你也疯了,这和我的童年有什么关系
只要解决了名字的问题就会有进展了。
(其实JB在逃避回忆童年,因为他的确不记得过去的所有事情,为何又断定这些事情与童年无关呢) 彼:(继续推理)警方的公告中没有你的名字……说明爱德华大夫的病号花名册中没有你。
(发现JB手上的伤疤)你的手怎么了
你一定经历过事故
在哪里发生的
你的手当时怎么了
过去六个月你有做过手术吗
皮肤三级烧伤……你的手曾经烧伤
在哪里烧伤的
想一想
(反复追问) JB:(高度紧张,眼睛紧盯伤口,呼吸急促,坐立不安)手受伤……火烧着我的手……(突然又冷静下来) 彼:你还好吧
JB:刚才怎么了
彼:你的手受伤这一件事没有办法引起你过去的回忆。
事情的开端究竟在哪里,没有头绪。
(在这一番谈话中,彼得森大夫推理出JB过去是一位医生,他未必害死了爱德华大夫,只是出于犯罪情结才一口咬定自己害死了爱德华大夫,这种幻觉使他失去了原本的记忆,并且时时感到焦虑不安。
) (4)观察患者是否对某些事物特别敏感,询问患者为什么对这些事物如此敏感 例: 彼得森大夫和JB来到艾力克斯大夫的家。
在房间里,JB对白色竖条纹的床单产生恐惧。
彼得森大夫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她回想起之前也有类似的东西使JB感到紧张:手术室白色的床单,白色的长袍等。
她立即追问JB想起了什么,要求JB看着床单。
JB因为过度刺激而昏迷。
彼得森大夫为获得新线索而感到高兴。
(可见精神分析学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观察患者细微的情绪变化,并发现究竟是什么使得患者有这样的情绪变化,从而追踪这一刺激物对于患者的意义) (5)要求患者说出自己的梦境,并且越详细越好 例: 艾力克斯大夫和彼得森大夫一样要求JB信任和依赖医生,他对JB说:“只要你想起什么都对我说,不管你想起的是什么,你要不停地和我说话。
” JB:“我什么也想不起来。
” 艾:“那你有没有梦到什么
” JB:“……有。
” 艾:“你梦到什么了
” JB:“我不相信梦……” 艾:“你不相信梦,被犯罪情结困扰,还不知道自己是谁……你需要我帮你……把你的梦境告诉我,我来帮你解释,这样就能解开你的谜团。
你是谁,你为什么做这些事情,这些谜团都在你的潜意识里呈现。
但是你并不想知道,人们总是不想知道关于他们自身的事实,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事情会让他们生病,这样反而让他们真的病了。
“现在,我们从你的梦入手,梦可以告诉你你想隐藏什么,还会告诉你为什么你要隐藏这些事情。
分析梦境的人要检查这些杂乱无章的梦境,把混乱的碎片拼起来,最后找出事实的真相。
” (6)对于失忆的患者,分析者会要求患者重新体验过去的情景,从而刺激患者的记忆,使其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例: 彼得森大夫与JB离开旅馆来到中央车站。
彼得森大夫认为JB如果当时的确和爱德华大夫在一起从康比利山区出来的话,一定经过这个车站,那么JB一定听过爱德华大夫买票时说过去哪里。
于是彼得森大夫要求JB去买票,当售票员问他去哪里的时候,他要说出当时爱德华大夫说过的地方——一个他现在想不起来的地方。
彼得森大夫这么对JB说:“当你走到售票窗时,尽量放松,尽量想起爱德华大夫当时是怎么说的,然后你也说同样的话,要两张同样的票。
” 在排队的过程中JB高度焦虑,他呼吸急促,几乎要逃跑。
彼得森在他耳边强调:“当他问你去哪里,你就说出爱德华大夫说过的地名
” 当这个买票的情景终于发生时,JB想起了“罗马”,彼得森大夫马上对售票员说出一个相近的地名,买到两张车票。
这时JB因为高度焦虑的中止而几乎瘫软。
(7)为了让患者想起更多的过去的事情,酌量对患者施用促进记忆的药物。
例: 在影片开始没多久,彼得森大夫为了治疗一位有犯罪情结的患者,和“爱德华大夫”(即JB)商量是否有必要施用促进记忆的药物,以使患者尽早想起童年发生过的事情。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