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拜伦勇气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00字左右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

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

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

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慧骃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了拜伦和罗伯特比尔的故事心中有哪些感想

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是拜伦、雪莱和济慈,他们成长在大革命之后的年代,他们的理想从一开始就遇到严酷现实的压制。

法国大革命吓坏了英国的统治者,生怕英国会发生类似的革命,于是对内采取了高压手段,特别视自由思想和舆论为洪水猛兽。

他们的高压政治激发了第二代诗人的反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英国两代浪漫主义诗人的差异。

年轻一代的诗人,特别是拜伦和雪莱,继承启蒙思想和民主思想的传统,支持国内的勒德运动和国外的民族解放斗争,把文学紧密地和现实联系在一起。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革命激情,追求个性解放。

这种激情也体现在他们对大自然的描写中。

由拜伦、雪莱和济慈代表的第二代诗人创造了与第一代诗人不大相同的浪漫文风。

尤其拜伦,基本上未公开表示过对华兹华斯或柯尔律治有何好感,至少在风格上划清界线。

他并不崇拜深刻,对哲思三心二意,却更具现实的浪漫情绪和时代感;他易被读懂,引起热情的共鸣,更具普遍的影响力。

拜伦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奇观,在一段时间内显出叱咤风云的魅力,引起歌德、雨果、普希金,下至青年男女的喜爱,将许多文人罩入其巨影。

但今天若绘制浪漫诗人的命运图表,会发现他的名声经历了最大的落差。

布莱克终于被发现,迅速成为世界文化名人;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的名誉一向稳步缓升,华兹华斯于20世纪初期遭过轻蔑,但二战后二人稳居经典位置,华兹华斯被大多数学者认定为最伟大的浪漫诗人;济慈的伟名从未有大的波动;雪莱创造了尖锐对立的阵营,在20世纪20年代后曾受过最严重的轻蔑,后被左派和保守派共视为伟大诗人。

而拜伦则于19世纪中叶从最高处快速下滑,世纪末已有人反思拜伦现象,虽仍有慕名崇拜者,但更多的是不甚公正的贬低和漠视,只在20世纪中叶后才受到较深刻的解读和较客观的评价。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拜伦现象是19世纪西方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体现了那个不朽时代的激情,代表了它的才智、深思、狂暴和力量;他那普罗米修斯式的孤独的反抗意志,在上个世纪欧洲人的精神生活中非同凡响,以致改变着“社会结构、价值判断标准及文化面貌”。

(罗素)这个独立不羁的天才,有博大的政治家的胸襟和哲人的才智。

他的气质敏感而暴烈,感情深沉而细腻。

但他也是个放浪形骸的公子、虚荣傲岸的爵爷和孤高悒郁的自我主义者。

他崇尚伟大的精神,向往壮丽的事业,却被黑暗的时代所窒息。

他的心是伤感的,他的叹息充斥了整个生涯……别的诗人编织梦想,他却曾被认为是梦想的本身,在诗、行动、人格之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生命。

他融入文学但又大于文学。

他说两种情感即能限定他的实质:热爱自由,痛恨虚伪(政治的、宗教的、社会的、情爱的等),但他是个复杂的矛盾集合体:生来微跛,却爱四方漫游;身为贵族,充满等级观念,却又具有平民的反抗意识;他时而阴沉、焦躁,但更多时表现出和蔼、幽默或玩世的轻松;他崇尚自由,却坚守浪漫时代之前的古旧文体;他主观自信,却富有经验式的常识;他有强烈的男权中心意识,却常陷入他所谓的“女性思维”;他痛恨战争,但热衷于“争取自由的战役”。

最后,他从物质和行动上投入战争,似乎是对他超越或毁弃文学文本而去用行动创造人生文本的诠释。

现代的评论家多认为拜伦虽有一流的讽刺与叙事才华,但总的说来享受了与其才华不配的名誉。

说他伟大,似主要不是诗文本身的缘故,因在所谓六大诗人中,他的文思较缺乏深度,用词、组句、织体的丰富性与文本的平衡感等也不如他人,后来,T·S·艾略特甚至说他对英国语言无任何贡献。

其实拜伦无论在思路、意象或词语方面都曾以间接的方式仿效他所蔑视的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有时套用好友雪莱、甚至济慈的灵感,难免显出平庸。

拜伦现象的核心是他创造了“拜伦式英雄”,这类人物四方游荡,性格忧郁,常自觉高居人群与习俗之上,论古讽今;虽有强烈的男性中心意识,对女性却有不断的魅力。

哈罗尔德与曼弗莱德尤能代表这位孤独的反叛者;此外,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奇组诗“东方叙事诗”中,各中心人物亦属这一类型之典型。

这些人物体貌非凡、精力充沛、才干出众,有能力做一番事业,可是罪恶的社会不允许他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了社会的牺牲品。

他们无不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叱咤风云的勇气和各种狂热而又浪漫的冒险经历,他们是单枪匹马的“复仇者”。

在精神面貌上,他们顽强高傲、勇敢坚定、忧郁孤独、神秘而痛苦。

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因体现其思想之精髓而在雪莱诗中占中心位置。

该诗剧分四幕,写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被缚与解放。

该诗使雪莱的两大主题)——社会变革与人间情爱——交织互补,并配之以两条线索:普罗米修斯与朱庇特的善恶关系和他与亚细亚的分别与重逢。

这两条线索由代表必然性和原始生命力的冥王来串连,由他来影响众神之命运,决定不同人物的胜败。

这位埃斯库罗斯笔下的巨人吸引诗人,是因为他以美德抗暴,他基本代表完美人格,无私、无野心、无妒意,集人类灵智与永恒灵智为一体。

雪莱写这首诗时不再过分强调外在变革,而更注重自我完善和爱的力量,不再涉及具体的政治自由,而聚焦于超然而又深厚的自由含意。

因此,《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实际是理念诗,旨在展现理想生活的幻景,提供宇宙新生的启示。

相对拜伦的现实革命精神而言,雪莱的革命概念更具理想色彩,因而也更彻底,是对现有世界方方面面的哲学否定。

“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即是雪莱对未来美好世界必将来临的预言,发人深省。

雪莱还以抒情诗著称于世,继承华兹华斯的传统,以大自然入诗,《西风颂》、《云》、《致云雀》等作品,音韵铿锵,感情真挚,闪耀着深邃的思想光辉。

对于雪莱,曾有著名评论家有所贬损,但也有人持平而论,认为弥尔顿的厚重与雪莱的“空气与火”各代表但丁的一半,而能顶其一半即是荣幸,雪莱的诗有时堪与莫扎特的音乐相比。

约翰·济慈(1795——1821):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都寿命短暂,济慈最令人叹息,享年仅26岁,却留下许多精美的诗篇,包括莎翁与但丁在内的巨笔在那样年轻时尚未写出相当水平的作品。

就诗艺,有人认为他是19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他不独属于浪漫主义,唯美派与颓废派都受到他的影响。

尽管相对欧洲历史而言,济慈的影响力不及拜伦,但说到英国诗歌史,拜伦的声望则无法与济慈相比。

与雪莱比较,济慈更愿以热心而冷眼的观者姿态绘制生活的戏剧画面,对在真实的生活中扮演各种角色的真人表现出艺术家的兴趣,他并不因至上的理想而厌弃有限的世事,而是以具体人间情感证实无限的存在。

济慈在1818年的一封信中指出,华兹华斯较弥尔顿“更深刻”,因为他重视灵魂在俗界的旅程,比弥尔顿更关注“人心”或“人性”,其特有的才华能帮我们“探索”人生“巨宅”中那些“漆黑的通道”,从而减轻“生死奥秘的重压”。

济慈发展了有关信念,认为人间是“造就灵魂的深谷”,除此无其他途径。

有评论家认为,济慈的倾向是要发掘新的永久价值,他主要不是让我们相信世间充满苦难与压迫,而是让我们鼓足勇气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世界充满欢乐、健康、自由。

这些都属于他人,但只要争取,也能属于我们自己。

济慈思想与艺术的精髓就是让我们有勇气相信他人是幸福的,并能为此感到由衷的喜悦。

济慈之后有多人将他与莎翁比较,甚至认为他是在资质、意识等方面最像莎翁的诗人。

济慈曾强调,诗人应像莎翁那样有能力排除内外世界各种干扰,主动做到不急于介入作品的冲突中,保持戏剧的视角。

他称华兹华斯表现出“自我的超卓”,似暗示自己更愿像莎翁那样摆脱自我人格的困扰,尽量潜入剧中人物的视角,使自我化为每一个人物。

在20世纪一些现代主义批评家眼中,济慈摆脱了同时代浪漫主义诗人的那些不合现代人口味的“毛病”,其作品可算现代意义上的理想文本。

今人则更看重济慈所代表的某种新人的气质:他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包括疚痛、欲念、尴尬与窘迫、美感与疾病、孤独、快乐等,都有敏锐的把握,能以生动而具体的感觉表达这类痛苦和欢乐。

济慈代表性的作品有:《恩底弥翁》(1818)、《圣阿格尼斯节前夕》(1819)等叙事诗,还有《夜莺颂》(1819)、《希腊古瓮颂》(1819)等颂歌。

拜伦和雪莱于1816年四月在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畔相识,雪莱的无神论和乐观主义对拜伦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8月,雪莱夫妇离开日内瓦。

1818年8月,雪莱来威尼斯与其相见。

秋冬之间,雪莱作《朱利安与马达洛》一诗,实际上是对拜伦提出善意的批评和规劝。

从拜伦尔后的作品和实际行动来看,他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雪莱的批评。

1822年5月,偕同甘巴一家移居里窝娜。

夏天,与雪莱一起,邀请在英国受到迫害的李·亨特前来意大利,共同筹办文学期刊《自由人》。

7月8日,雪莱溺死于斯塔西亚湾。

拜伦火葬雪莱 总之这两个人是很好的朋友. 拜伦和济慈基本上无甚过从,因为济慈出身寒微,无缘与二位贵族经常见面,但济慈早年热烈赞颂拜伦的诗歌,并写成十四行诗《致拜伦》,后来他对拜伦的看法有了改变,既承认拜伦在诗坛的崇高地位,也含蓄地表明拜伦某些诗歌只是“单纯的力量”,“虽然是缪斯所产,却像堕落的天使”,同时认为诗的目标在于“化解忧伤,提高人的想象力”(睡与诗) 尽管如此,拜伦对济慈并没有偏见,曾称许济慈未完成的长诗《海披里安》“崇高肃穆,堪与埃斯库罗斯的悲剧相媲美”,拜伦在济慈二十五岁因肺病去世后,作诗谴责恶意中伤济慈的批评家。

雪莱和济慈则虽无深交,但雪莱一直关注济慈,在济慈病情不断恶化时,邀请他到意大利过冬,但济慈婉言谢绝。

济慈死后作长诗《阿童尼》,将济慈比作希腊神话中为美神维纳斯所爱的的美少年阿童尼,以阿童尼被野猪所伤比济慈生前受到的伤害。

同时也是对济慈诗作的肯定。

称他“本是美的一部分”恩~如果要三人的详细资料这里有字数限制的,可以在百科里查.

世界名著好句摘抄

【第1句】:人生好似调味盘,酸得是惆怅,苦的是锻炼,辣的是过程,甜的是成功。

【第2句】:友人来访/不小心碰翻一杯乡愁/浓浓的气氛四溢弥漫/情绪漂泊成不系之舟。

【第3句】:面对着苍茫的群山,面对着无际的原野,面对着清澈的小溪,面对着芳郁的野花,面对着浅浅的草叶,我沉默,我惊叹,我欣喜,我欢乐,我无言。

【第5句】:美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美丽是平淡的,平淡得只剩下温馨的记忆;美丽又是平静的,平静的只有你费尽心思才能激起她的涟漪。

【第6句】:有人爱雾,爱它的朦胧,爱它的缥缈;有人爱霜,爱它的洁白,爱它的淡雅;也有人爱露,爱它的晶莹剔透,爱它的娇小玲珑;更有人爱雪,爱它的纯洁,爱它的素雅。

【第7句】:是的,童心无价。

拥有了童心,你便会拥有天真纯洁、无私无邪的品格;拥有了童心,你便会忘记生活中的琐屑愁事,快乐的面对人生;拥有了童心,你便会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享受生活。

【第8句】:我在“流水落花春去也”中感受到了李煜人生沉浮的无奈;我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体味苏轼壮志难酬的压抑;我在“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中聆听李清照国破家亡的心语

【第9句】: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贞不渝。

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刚正不阿。

骨气就是陈然“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的凛然不苟。

【第10句】:月光如水,水如天。

静静的夜,柔柔的月光,我站在花儿的面前,凝视着,花儿无语,我无语。

我慢慢地听,给我以心静,给我以力量,这就是情

拜伦诗集赏析

我看过你哭 拜伦 我看过你哭——一滴明亮的泪 涌上你蓝色的眼珠; 那时候,我心想,这岂不就是 一朵紫罗兰上垂着露; 我看过你笑-蓝宝石的火焰 在你之前也不再发闪; 啊,宝石的闪烁怎么比得上 你那灵活一瞥的光线。

仿佛是乌云从远方的太阳 得到浓厚而柔和的色彩, 就是冉冉的黄昏的暗影 也不能将它从天空逐开; 你那微笑给我阴沉的脑中 也灌注了纯洁的欢乐; 你的容光留下了光明一闪, 恰似太阳在我心里放射。

《秘密》 我灵魂的深处埋着一个秘密, 寂寞的 冷落的 更不露痕迹, 只有时我的心又无端的抨击, 回忆着旧情在惆怅中涕泣. 《失眠人的太阳》 呵,失眠人的太阳

忧郁的星

有如泪珠,你射来抖颤的光明 只不过显现你逐不开的幽暗, 你多么象欢乐追忆在心坎

“过去”,那往日的明辉也在闪烁, 但它微弱的光却没有一丝热; “忧伤”尽在了望黑夜的一线光明, 它清晰,却遥远;灿烂,但多么寒冷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消磨这幽深的夜晚, 尽管这颗心仍旧迷恋, 尽管月光还那么灿烂。

因为利剑能够磨 剑鞘, 灵魂也把胸膛磨得够受, 这颗心呵,它得停下来呼吸, 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虽然夜晚为爱情而降临, 很快的,很快又是白昼, 但是在这月光的世界, 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

耶弗他之女 拜伦 父亲呵,祖国和上帝 既然要女儿去死, 许愿能换来胜利-- 那就刺穿这袒露的胸膛,让我就义。

我的悲哀已平息, 山恋无法将我觅, 是你亲手送我去, 这是毫无痛苦的分离。

父亲啊,请相信我, 孩儿周身的血液纯净无比, 有如我所祈求的福祉, 就像我临终前沉寂的思绪。

撒冷的少女们莫哭泣, 我为你们取得胜利; 士卒和英雄们莫哀求啊, 父亲和祖国已获自由

你所赋予的碧血已洒尽, 你崇爱的歌喉喑哑无音 但愿我能成为你的骄傲, 切莫忘掉我临终的微笑。

求《格列拂游记》读后感1000字左右,速度

【第1句】: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荀子

【第2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第3句】: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

——萧伯纳

【第4句】:我努力求取知识,目的在于希望日后能使用,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

——海伦·凯勒

【第5句】:只要是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而又是我能做的,我都将全力以赴。

——海伦·凯勒

【第6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第7句】: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

——斯威特切尼

【第8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第9句】: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就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海伦·凯勒

【第10句】: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

——海伦·凯勒

【第11句】: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第12句】: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第13句】: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

——爱默生

【第14句】: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

——爱默生

【第15句】: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

——拿破仓

【第16句】:我的任务是练习,练习,不断地练习。

失败和疲劳常常将我绊倒,但一想到再坚持一会儿就能让我所爱的人看到我的进步,我就有了勇气。

——海伦·凯勒

【第17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第18句】: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

——爱迪生

【第19句】:要知道,能在困境中保持自强是多么令人崇敬啊

——朗费罗

【第20句】:生活是锻炼灵魂的妙方。

——勃朗宁

【第21句】: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

——歌德

【第22句】:我用整个身心来感受世界万物,一刻也闲不住。

我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就像那些朝生夕死的小昆虫,把一生挤到一天之内,生命或是一种大胆的冒险,或是一无是处。

——海伦·凯勒

【第23句】: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卡莱尔

【第24句】: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修身》

【第25句】: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命运建筑师。

——沙拉斯特

【第26句】:面对光明,阴影就在我们身后。

——海伦凯勒

【第27句】:如果你足够坚强,你就是史无前例的。

——司科特·菲茨杰拉德

【第28句】: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清·康有为

【第29句】: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

——爱因斯坦

【第30句】: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清·金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686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