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勒洛丰的故事读后感
希腊神话中《酒神巴克科斯》《罪有应得的坦塔罗斯》《逃亡的柏勒落丰》《英雄赫拉克勒斯》读后感。
100字
希腊神话故事》读后感 记放暑假,我就地赶到书店,挑选起我的课外书。
当我看到盼久的《希腊神话故事》时,别提有多开心了
新书一买到后,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希腊神话故事》里面的人物可真多啊,有:众神之主宙斯,天后赫拉,海王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射术神及光明神阿波罗……,还有一些英雄人物: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伊阿宋、柏勒洛丰、忒修斯…… 在这么多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英雄人物阿喀琉斯了。
书中讲到:古希腊那时期是一个城邦制的奴隶社会,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国家。
各个独立的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结成同盟,奉强大的城邦为盟主。
而不属于希腊诸城邦的则被他们称为“异邦人”。
有一天,“异邦人”特洛亚人突然打开了特洛亚的城门,攻击毫无准备的希腊人的船队。
海洋女神的儿子阿喀琉斯带领着士兵勇敢地出现在战场上。
最后,所有的敌人都被击退了,特洛亚人又紧紧关上城门。
之后,特洛亚人和附近的科罗奈人结盟,带着庞大的军队又去攻击希腊。
最终,希腊人阿喀琉斯依然带领着士兵勇敢地与敌人作战,又一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阿喀琉斯在战场上英勇的样子。
他戴着头盔,一手执着盾牌,一手挥动着长矛向敌人投去。
“擒贼先擒王”,阿喀琉斯用手抓住科罗奈国王库克诺斯的背,把他完全摔倒在地,用盾牌和膝盖压住他的胸膛,用自己头盔上的皮带紧紧勒住他的喉咙……。
为了保护城邦,阿喀琉斯不顾牺牲,顽强作战的伟大精神真让我佩服
看完了《希腊神话故事》,不仅使我更了解了希腊,而且使我学习了勇敢、顽强、无私的英雄精神,真使我受益非浅。
世界经典神话传说你的克拉克勒斯的读后感
希腊神话故事》读后感 记得一放暑假,我就匆匆地赶到书店,挑选起我喜爱的课外书。
当我看到盼望已久的《希腊神话故事》时,别提有多开心了
新书一买到后,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希腊神话故事》里面的人物可真多啊,有:众神之主宙斯,天后赫拉,海王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射术神及光明神阿波罗……,还有一些英雄人物: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伊阿宋、柏勒洛丰、忒修斯…… 在这么多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英雄人物阿喀琉斯了。
书中讲到:古希腊那时期是一个城邦制的奴隶社会,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国家。
各个独立的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结成同盟,奉强大的城邦为盟主。
而不属于希腊诸城邦的则被他们称为“异邦人”。
有一天,“异邦人”特洛亚人突然打开了特洛亚的城门,攻击毫无准备的希腊人的船队。
海洋女神的儿子阿喀琉斯带领着士兵勇敢地出现在战场上。
最后,所有的敌人都被击退了,特洛亚人又紧紧关上城门。
之后,特洛亚人和附近的科罗奈人结盟,带着庞大的军队又去攻击希腊。
最终,希腊人阿喀琉斯依然带领着士兵勇敢地与敌人作战,又一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阿喀琉斯在战场上英勇的样子。
他戴着头盔,一手执着盾牌,一手挥动着长矛向敌人投去。
“擒贼先擒王”,阿喀琉斯用手抓住科罗奈国王库克诺斯的背,把他完全摔倒在地,用盾牌和膝盖压住他的胸膛,用自己头盔上的皮带紧紧勒住他的喉咙……。
为了保护城邦,阿喀琉斯不顾牺牲,顽强作战的伟大精神真让我佩服
看完了《希腊神话故事》,不仅使我更了解了希腊,而且使我学习了勇敢、顽强、无私的英雄精神,真使我受益非浅。
谁知道有关希腊神话故事的作文编写啊
求解、太感谢了。
老师要我们写的...
第一章 普罗米修斯 第二章 人类的时代 第三章 丢卡利翁和皮拉 第四章 伊娥 第五章 法厄同 第六章 欧罗巴 第七章 卡德摩斯 第八章 彭透斯 第九章 珀耳修斯 第十章 伊翁 第十一章 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 第十二章 坦塔罗斯 第十三章 珀罗普斯 第十四章 尼俄柏 第十五章 阿克特翁 第十六章 普洛克涅和菲罗墨拉 第十七章 墨勒阿革洛斯和野猪 第十八章 西绪福斯和柏勒洛丰 第十九章 阿耳戈英雄们的故事 伊阿宋和珀利阿斯 阿耳戈英雄们乘船出发 阿耳戈英雄们在雷姆诺斯岛 阿耳戈英雄们在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赫拉克勒斯留了下来 波吕丢刻斯和珀布律喀亚国王 菲纽斯和妇人鸟 两座巨大的撞岩 伊阿宋在埃厄忒斯的宫殿里 美狄亚和埃厄忒斯 阿耳戈斯的建议 美狄亚答应援助阿耳戈英雄们 伊阿宋和美狄亚 伊阿宋完成了埃厄忒斯的使命 美狄亚取得金羊毛 阿耳戈英雄们带着美狄亚逃跑 阿耳戈英雄们在归途中 科尔喀斯人追击而来 阿耳戈英雄们的最后一次冒险 伊阿宋的结局 第二十章 赫拉克勒斯的故事 赫拉克勒斯的出生和童年时代 赫拉克勒斯所受的教育 赫拉克勒斯选择生活道路 赫拉克勒斯最初的英雄行为 赫拉克勒斯与巨人的战斗 赫拉克勒斯与欧律斯透斯 勇斗尼密阿巨狮 杀死九头蛇许德拉 生擒刻律涅亚山上的牝鹿 活捉厄律曼托斯山上的野猪 清扫奥革阿斯的牛棚 驱赶斯廷法罗斯湖的怪鸟 驯服克里特岛上的公牛 制服狄俄墨得斯的牝马 征服亚马孙人 牵回巨人革律翁的牛群 摘取赫斯珀里得斯的金苹果 带回地狱的恶狗刻耳柏洛斯 赫拉克勒斯和欧律托斯 赫拉克勒斯和阿德墨托斯 赫拉克勒斯为翁法勒服役 赫拉克勒斯以后的业绩 赫拉克勒斯和得伊阿尼拉 赫拉克勒斯和涅索斯 赫拉克勒斯的结局 第二十一章 赫拉克勒斯的后裔 赫拉克勒斯的后裔来到雅典 得摩丰 玛卡里阿 拯救赫拉克勒斯的子孙们的战争 欧律斯透斯和阿尔克墨涅 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赫拉克勒斯的子孙瓜分伯罗奔尼撒 墨洛柏和埃比托斯 第二十二章 忒修斯的故事 忒修斯的出生和少年时代 忒修斯在寻访父亲的路上 忒修斯在雅典 忒修斯和弥诺斯 忒修斯当了国王 忒修斯和亚马孙人的战争 忒修斯和庇里托俄斯 忒修斯和淮德拉 忒修斯和海伦 忒修斯的结局 第二十三章 俄狄甫斯的故事 俄狄甫斯杀害父亲 俄狄甫斯娶母为妻 秘密被揭露 俄狄甫斯惩罚自己 俄狄甫斯和安提戈涅 俄狄甫斯在库洛诺斯 俄狄甫斯和忒修斯 俄狄甫斯和克瑞翁 俄狄甫斯和波吕尼刻斯 俄狄甫斯的结局 第二十四章 七英雄远征底比斯 阿德拉斯托斯的女婿波吕尼刻斯和堤丢斯 七英雄在远征途中 围困底比斯 墨诺扣斯 攻打底比斯 两兄弟对阵 克瑞翁的决定 安提戈涅和克瑞翁 海蒙和安提戈涅 克瑞翁受到惩罚 安葬亚各斯的英雄们 后辈英雄们 阿尔克迈翁和项链 第二十五章 特洛伊的故事 特洛伊城的建立 普里阿摩斯,赫卡柏和帕里斯 劫走海伦 希腊人 希腊人派出和平使节 阿伽门农和伊菲革涅亚 菲罗克忒忒斯被遗弃 希腊人进攻密西埃 帕里斯的归来 希腊人到达特洛伊城外 战争开始 库克诺斯国王袭击希腊人 帕拉墨得斯之死 阿喀琉斯和埃阿斯 波吕多洛斯 阿喀琉斯的愤怒 阿伽门农试探希腊人 帕里斯和墨涅拉俄斯 潘达洛斯 两军大战 狄俄墨得斯 格劳库斯和狄俄墨得斯 赫克托耳在特洛伊城 赫克托耳和埃阿斯决战 休战 特洛伊人的胜利 希腊人去见阿喀琉斯 多隆和瑞索斯 希腊人第二次溃败 围墙边的战斗 保卫战船的战斗 波塞冬激励希腊人 阿波罗激励赫克托耳 帕特洛克罗斯之死 阿喀琉斯的悲痛 阿喀琉斯重新武装 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的和解 人和神只的战斗 阿喀琉斯和河神斯卡曼德洛斯的战斗 神只和神只的战斗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在特洛伊城前 赫克托耳之死 帕特洛克罗斯的葬礼 普里阿摩斯去见阿喀琉斯 赫克托耳的尸体在特洛伊城 彭忒西勒亚 门农 阿喀琉斯之死 大埃阿斯之死 预言家的建议 涅俄普托勒摩斯 菲罗克忒忒斯在雷姆诺斯岛 帕里斯之死 围攻特洛伊 木马计 特洛伊城的毁灭 墨涅拉俄斯,海伦,波吕克塞娜 归途中的灾难 第二十六章 坦塔罗斯的后裔 阿伽门农的家族 阿伽门农的结局 俄瑞斯忒斯为父报仇 俄瑞斯忒斯和复仇女神 伊菲革涅亚和陶里斯人 第二十七章 奥德修斯的故事 忒勒玛科斯和求婚人 忒勒玛科斯和涅斯托耳 忒勒玛科斯在斯巴达 求婚人的阴谋 奥德修斯离开卡吕普索,船沉落水 瑙西卡 奥德修斯和淮阿喀亚人 奥德修斯叙述他的漂流故事 喀孔涅斯人,食忘忧果的民族,库克罗普斯人,波吕斐摩斯 埃洛斯的风袋,莱斯特律戈涅斯人,喀耳刻 在阴间 塞壬女仙,斯策拉和卡律布狄斯,太阳神的牛群 奥德修斯告别淮阿喀亚人 奥德修斯回到伊塔刻 奥德修斯和牧猪人 忒勒玛科斯离开斯巴达 和牧猪人的谈话 忒勒玛科斯回到伊塔刻 奥德修斯对儿子表明身份 城内和宫中 忒勒玛科斯,奥德修斯和欧迈俄斯来到城里 乞丐奥德修斯来到大厅 奥德修斯和乞丐伊洛斯 珀涅罗珀和求婚人 奥德修斯受讥讽 奥德修斯和忒勒玛科斯、珀涅罗珀在一起 从夜晚到天明 宴会 射箭比赛 奥德修斯向忠实的牧人表明身份 向求婚人复仇 惩罚不忠的女仆们 奥德修斯和珀涅罗珀 奥德修斯和拉厄耳忒斯 平息城里的叛乱 奥德修斯的胜利 去有详细的故事情节
西方神话传说都有哪些
第一章 传说中的众神 从前,宇宙浑沌,随着宇宙沧桑巨变,天地有灵。
随着天 神乌拉诺斯和地神特拉(即该亚)的结合,在奥林匹斯山,产 生了天地间十二大神主宰宇宙的局面。
神都居住在人们无法攀 登的奥林匹斯山上。
奥林匹斯山雄伟壮丽,巍然耸立在希腊的 群山之中。
冬天,白雪皑皑的山峰,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夏天,谷地绿树成荫。
无论哪一时间,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 曙光首先照射到这座圣山的顶峰;当太阳下山,银色的月亮从 东方升起时,辉煌的奥林匹斯山顶峰又洒满了夕阳。
不仅如 此,而且乌云滚滚而来,雷电轰鸣,霎时间,狂风暴雨哗哗而 下。
奥林匹斯山是一座神圣峻峭的山,大神们就选择了这块地 方来建造他们的宫殿并在那里统一宇宙。
在云海之上,是一条 条柱廊,柱廊前面是长着奇花异草的花园。
强风从来不会刮到 这个乐园,周围的楼台亭阁,比比皆是,并且固若金汤,上空 也从未出现过暴风骤雨。
山顶上总是风和日丽,阳光明媚,花 香扑鼻。
在这个光辉的奥林匹斯山上,每个大神都拥有自己的宫 殿。
最富丽堂皇的宫殿,要数众神之王天公宙斯(即朱庇特) 的宫殿了。
每天清晨,当曙光女神奥罗拉用玫瑰色的手指打开 天门放出阳光时,奥林匹斯山上众神就会集到天公殿堂里。
他 们的最高统帅天公宙斯坐在金色的宝座上,在宫殿最大的厅堂 里接待他们。
众神坐在天公宙斯周围,犹如一家人围着父亲一 样,他们一块享受那永恒的欢乐和无限的喜悦。
众神与天公一 直沉浸在极乐世界之中。
满面红光、长着棕色环形髻发的太阳 神阿波罗(即福玻斯,或称辛西厄斯),为他们弹奏竖琴,悠 扬悦耳的乐声使他们神魂颠倒,想入非非。
美丽的卡里忒斯 (妩媚、优雅、美丽三位女神的总称)穿红戴绿,在草地上, 在树丛间翩翩起舞。
缪斯(主管文艺和科学的神)那柔和悦耳 的歌声使众神陶醉。
晚上,婀娜苗条的青春女神赫柏给宙斯的 客人们送上精美的食品和仙酒。
她用金杯盛着仙酒,送到天庭 奥林匹斯山众神面前,这种仙酒,能让众神长生不老,精神旺 盛,欣喜若狂,以便有精力治理天下大事。
他们像一家人一 样,每天聚集在一起。
当黑夜女神诺克斯点亮天上的繁星时, 众神都回到各自的寓所,天庭顿然万籁俱寂。
只有终身保护少 女纯洁的家室女神赫斯提仍然呆在众神的公共殿堂里,以便继 续为各神宫殿张灯结彩,不辞劳苦,勤勤恳恳。
每个神并不是单独住在各自华丽的宫殿里,他们就像国王 一样,十二位大神都有各自的一大批属下职员。
并且这些属下 职员不辞辛苦地为他们各自的大神而服务。
他们主要作的是后 勤服务工作,掌握天下第一手材料,以便在众神大会上,提出 治理天下的纲领。
例如:有些负责传达命令,有些负责筹办盛 宴、斟茶倒水,有些负责表演歌舞,以便众神生活愉快,精神 百倍地处理天下大事。
再例如,缪斯和美惠三女神卡里忒斯的 任务是在天庭为众神表演文艺节目,青春女神赫柏则在幕间众 神休息时给他们端上精美的饮食服务。
光辉的奥林匹斯山的天 门则由三位终身保持少女贞洁的时光女神赫耳负责关照。
她们 和蔼可亲,形态优美,谈吐大方,脖子上套着金项链,穿着饰 有花果图案的服装。
--------------------------------------------------------------------------------目录: 第一章 传说中的众神 第二章 传说中的天公朱庇特 第三章 朱庇特创造人类 第四章 人类的诞生 第五章 女人的保护神朱诺 第六章 伊娥的爱情故事 第七章 朱庇特和欧罗巴 第八章 萨图恩与朱庇特 第九章 年轻英俊的太阳神 第十章 太阳神之子 第十一章 阿波罗与玛息阿 第十二章 阿波罗与达夫尼 第十三章 阿波罗之子伊翁 第十四章 阿波罗与雅辛托斯 第十五章 阿波罗与克吕蒂 第十六章 智慧女神雅典娜 第十七章 美丽动人的月亮女神 第十八章 月亮女神的爱情故事 第十九章 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 第二十章 凶残的战神阿瑞斯 第二十一章 美丽的爱神维纳斯 第二十二章 丘比特与普赛克的婚恋故事 第二十三章 丑陋的火神赫淮斯托斯 第二十四章 海神波塞冬 第二十五章 冥王哈得斯和冥界 第二十六章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第二十七章 艺术家代达罗斯 第二十八章 一百只眼的布里阿柔斯 第二十九章 底比斯城的故事 第三十章 巴克斯和彭透斯 第三十一章 珀尔修斯和安德洛墨达 第三十二章 伊阿宋和美狄亚 第三十三章 亵渎神只的坦塔罗斯 第三十四章 珀罗普斯和希波达弥亚 第三十五章 代达罗斯的“三大发明” 第三十六章 尼俄伯与她的儿女 第三十七章 猎人的故事 第三十八章 戴胜鸟与夜莺和燕子 第三十九章 人造物神的点金术 第四十章 梅利埃格和阿塔兰特 第四十一章 英雄柏勒洛丰 第四十二章 迈达斯国王的驴耳朵 第四十三章 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任务 第一个任务:射杀涅墨亚巨狮 第二个任务:勇斗九头蛇 第三个任务:追杀梅花鹿 第四个任务:活捉野猪 第五个任务:清扫牛棚 第六个任务:铜钹驱怪鸟 第七个任务:驯服公牛 第八个任务:巧制牝马 第九个任务:强夺希波吕忒的腰带 第十个任务:夺取革律翁的牛群 第十一个任务:摘取金苹果 第十二个任务:徒手擒恶狗 第四十四章 赫拉克勒斯的选择 第四十五章 赫拉克勒斯的归宿 第四十六章 忒修斯的故事 一、踏上寻父征程 二、一路除恶降魔 三、雅典父子相认 四、勇闯克里特迷宫 五、继承雅典国王 六、娶希波吕忒为后 七、婚宴引起的争战 八、父与子的误解 九、忒修斯与海伦 十、忒修斯之死 第四十七章 水仙花的故事 第四十八章 神只大战奥林匹斯山 第四十九章 引起战争的金苹果 一、帕里斯与海伦 二、帕里斯和墨涅拉俄斯决斗 三、夜探色雷斯营 四、特洛伊城的激战 五、争夺帕特洛克罗斯 六 英雄阿喀琉斯
文言文,隋书,列传第二十一
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也.父柔,终于魏中书监.恺性孝友,神情爽悟,略涉书记,颇解属文.周齐王宪引为记室.其后袭爵容城伯,邑千一百户.从宪伐齐,恺说柏杜镇下之.迁小吏部大夫,增邑七百户.染工上士王神欢者,尝以赂自进,冢宰擢为计部下大夫.恺谏曰:“古者登高能赋,可为大夫,求贤审官,理须详慎.今神欢出自染工,更无殊异,徒以家富自通,遂与搢绅并列,实恐惟鹈之刺,闻之外境.”护竟寝其事.建德中,增邑二百户.岁馀,转内史下大夫.武帝在云阳宫,敕诸屯简老牛,欲以享士.恺进谏曰:“昔,君子以为美谈.向奉明敕,欲以老牛享士,有亏仁政.”帝美其言而止.转礼部大夫,为聘陈使副.先是,行人多从其国礼,及恺为使,一依本朝,陈人莫能屈.四年秋,李穆攻拔轵关、柏崖二镇,命恺作露布,帝读之大悦,曰:“卢恺文章大进,荀景倩故是令君之子.”寻授襄州总管司录,转治中.大象元年,征拜东京吏部大夫.开皇初,加上仪同三司,除尚书吏部侍郎,进爵为侯,仍摄尚书左丞.每有敷奏,侃然正色,虽逢喜怒,不改其常.帝嘉恺有吏干,赐钱二十万,并赉杂彩三百匹,加散骑常侍.八年,上亲考百僚,以恺为上.恺固让,不敢受,高祖曰:“吏部勤干,旧所闻悉.今者上考,佥议攸同,当仁不让,何愧之有!皆在朕心,无劳饰让.”岁馀,拜礼部尚书,摄事.会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平,奏威阴事.恺坐与相连,上以恺属吏.宪司奏恺曰:“房恭懿者,之党,不当仕进.威、恺二人曲相荐达,累转为刺史.又吏部预选者甚多,恺不即授官,皆注色而遣.威之从父弟彻、肃二人,并以乡正征诣吏部.彻文状后至而先任用,肃左足挛蹇,才用无算,恺以威故,授朝请郎.恺之朋党,事甚明白.”上大怒曰:“恺敢将天官以为私惠!”恺免冠顿首曰:“皇太子将以通事舍人苏夔为舍人,夔即苏威之子,臣以夔未当迁,固启而止.臣若与威有私,岂当如此!”上曰:“苏威之子,朝廷共知,卿乃固执,以徼身幸.至所不知者,便行朋附,奸臣之行也.”于是除名为百姓.未几,卒于家.自周氏以降,选无清浊,及恺摄吏部,与薛道衡、陆彦师等甄别士流,故涉党固之谮,遂及于此.子义恭嗣. ○令狐熙 令狐熙,字长熙,炖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父整,仕周,官至大将军、始、丰二州刺史.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给,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以母忧去职,殆不胜丧.其父戒之曰:“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吾今见存,汝又只立,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熙自是稍加饘粥.服阕,除小驾部,复丁父忧,非杖不起,人有闻其哭声,莫不为之下泣.河阴之役,诏令墨缞从事,还授职方下大夫,袭爵彭阳县公,邑二千一百户.及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进位仪同,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加上仪同,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会蜀王秀出镇于蜀,纲纪之选,咸属正人,以熙为益州总管长史.未之官,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称为良二千石.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在州获白乌、白麞、嘉麦,甘露降于庭前柳树.八年,徙为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吏民追思,相与立碑颂德.及行台废,授并州总管司马.后征为雍州别驾.寻为长史,迁鸿胪卿.后以本官兼,往判五曹尚书事,号为明干,上甚任之.及上祠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天下难理处也.”敕相州刺史豆卢通,令习熙之法.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给帐内五百人,赐帛五百匹,发传送其家累,改封武康郡公.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先是,州县生梗,长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总管府.熙悉遣之,为建城邑,开设学校,华夷感敬,称为大化.时有宁猛力者,与陈后主同日生,自言貌有贵相,在陈日,已据南海,平陈后,高祖因而抚之,即拜安州刺史.然骄倨,恃其阻险,未尝参谒.熙手书谕之,申以交友之分.其母有疢,熙复遗以药物.猛力感之,诣府请谒,不敢为非.熙以州县多有同名者,于是奏改安州为,为峰州,利州为智州,德州为欢州,东宁为融州,上皆从之.在职数年,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愧惧兼深,常愿收拙避贤,稍免官谤.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但臣夙患消渴,比更增甚,筋力精神,转就衰迈.昔在壮齿,犹不如人,况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熙奉诏,令交州渠帅李佛子入朝.佛子欲为乱,请至仲冬上道,熙意在羁縻,遂从之.有人诣阙讼熙受佛子赂而舍之,上闻而固疑之.既而佛子反问至,上大怒,以为信然,遣使者锁熙诣阙.熙性素刚,,行至永州,忧愤发病而卒,时年六十三.上怒不解,于是没其家财.及行军总管刘方擒佛子送于京师,言熙实无赃货,上乃悟,于是召其四子,听预仕焉.少子德棻,最知名. ○薛胄 薛胄,字绍玄,河东汾阴人也.父端,周蔡州刺史.胄少聪明,每览异书,便晓其义.常叹训注者不会圣人深旨,辄以意辩之,诸儒莫不称善.性慷慨,志立功名.周明帝时,袭爵文城郡公.累迁上仪同,寻拜司金大夫,后加开府.高祖受禅,擢拜鲁州刺史,未之官,检校总管事.寻除兖州刺史.及到官,系囚数百,胄剖断旬日便了,囹圄空虚.有陈州人向道力者,伪作高平郡守,将之官,胄遇诸途,察其有异,将留诘之.司马王君馥固谏,乃听诣郡.既而悔之,即遣主簿追禁道力.有部人徐俱罗者,尝任郡守,先是已为道力伪代之.比至秩满,公私不悟.俱罗遂语君馥曰:“向道力以经代俱罗为郡,使君岂容疑之?”君馥以俱罗所陈,又固请胄.胄呵君馥曰:“吾已察知此人诈也.司马容奸,当连其坐!”君馥乃止.遂往收之,道力惧而引伪.其发奸摘伏,皆此类也,时人谓为神明.先是,兖州城东沂、泗二水合而南流,泛滥大泽中,胄遂积石堰之,使决令西注,陂泽尽为良田.又通转运,利尽淮海,百姓赖之,号为薛公丰兖渠.胄以天下太平,登封告禅,帝王盛烈,遂遣博士登,观古迹,撰及仪上之.高祖谦让不许.后转郢州刺史,前后俱有惠政.征拜卫尉卿,寻转大理卿,持法宽平,名为称职.后迁刑部尚书.时左仆射稍被疏忌,及王世积之诛也,颎事与相连,上因此欲成颎罪.胄明雪之,正议其狱.由是忤旨,械系之,久而得免.检校相州事,甚有能名.会汉王谅作乱并州,遣伪将綦良东略地,攻逼慈州.刺史上官政请援于胄,胄畏谅兵锋,不敢拒,良又引兵攻胄,胄欲以计却之,遣亲人鲁世范说良曰:“天下事未可知,胄为人臣,去就须得其所,何遽相攻也?”良于是释去,进图黎阳.及良为史祥所攻,弃军归胄.朝廷以胄怀贰心,锁诣大理.相州吏人素怀其恩,诣阙理胄者百馀人,胄竟坐除名,配防岭南,道病卒.有子、献,并知名. ○宇文弼 宇文弼,字公辅,河南洛阳人也,其先与周同出.祖直力觐,魏巨鹿太守.父珍,周宕州刺史.弼慷慨有大节,博学多通,仕周为礼部上士.尝奉使邓至国及黑水、龙涸诸羌,前后降附三十馀部.及还,奉诏修定,书成奏之,赐公田十二顷,粟百石.累迁少吏部,擢八人为县令,皆有异绩,时以为知人.转内史都上士.武帝将出兵河阳以伐齐,谋及臣下,弼进策曰:“齐氏建国,于今累叶,虽曰无道,籓屏之寄,尚有其人.今之用兵,须择其地.河阳冲要,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如臣所见,彼汾之曲,戍小山平,攻之易拔.用武之地,莫过于此,愿陛下详之.”帝不纳,师竟无功.建德五年,大举伐齐,卒用弼计.弼于是募三辅豪侠少年数百人以为别队,从帝攻拔晋州.身被三创,苦战不息,帝奇而壮之.后从帝平齐,以功拜上仪同,封武威县公,邑千五百户,赐物千五百段,奴婢百五十口,马牛羊千馀头,拜司州总管司录.宣帝嗣位,迁左守庙大夫.时突厥寇甘州,帝令侯莫陈昶率兵击之,弼为监军.谓昶曰:“黠虏之势,来如激矢,去若绝弦,若欲追蹑,良为难及.且宜选精骑,直趋祁连之西.贼若收军,必自蓼泉之北,此地险隘,兼复下湿,度其人马,三日方度,缓辔追讨,何虑不及?彼劳我逸,破之必矣.若邀此路,真上策也.”昶不能用之,西取合黎,大军行迟,虏已出塞.其年,弼又率兵从梁士彦攻拔寿阳,寻改封安乐县公,增邑六百户,赐物六百段,加以口马.除浍州刺史,俄转南司州刺史.后司马消难之奔陈也,弼追之不及.遇陈将樊毅,战于漳口,自旦及午,三战三捷,虏获三千人.除黄州刺史,寻转南定州刺史.开皇初,以前功封平昌县公,加邑一千二百户,入为尚书右丞.时西羌内附,诏弼持节安集之,置盐泽、蒲昌二郡而还.迁尚书左丞,当官正色,为百僚所惮,三年,突厥寇甘州,以行军司马从元帅窦荣定击破之.还除太仆少卿,转吏部侍郎.平陈之役,杨素出信州道,令弼持节为诸军节度,仍领行军总管.刘仁恩之破陈将吕仲肃也,弼有谋焉.加开府,擢拜刑部尚书,领太子虞候率.上尝亲临释奠,弼与博士论议,词致清远,观者属目.上大悦,顾谓侍臣曰:“朕今睹周公之制礼,见宣尼之论孝,实慰朕心.”于是颁赐各有差.时朝廷以晋阳为重镇,并州总管必属亲王,其长史、司马亦一时高选.前长史王韶卒,以弼有文武干用,出为并州长史.俄以父艰去职,寻诏起之.十八年,辽东之役,授元帅汉王府司马,仍寻领行军总管.军还之后,历朔、代、吴三州总管,皆有能名.炀帝即位,征拜刑部尚书,仍持节巡省河北.还除泉州刺史.岁馀,复拜刑部尚书,寻转礼部尚书.弼既以才能著称,历职显要,声望甚重,物议时谈,多见推许,帝颇忌之.时帝渐好声色,尤勤远略,弼谓高颎曰:“昔周天元好声色而国亡,以今方之,不亦甚乎?”又言:“长城之役,幸非急务.”有人奏之,竟坐诛死,时年六十二,天下冤之.所著辞赋二十馀万言,为、行于时.有子俭、瑗. ○张衡 张衡,字建平,河内人也.祖嶷,魏河阳太守.父光,周万州刺史.衡幼怀志尚,有骨鲠之风.年十五,诣太学受业,研精覃思,为同辈所推.周武帝居太后忧,与左右出猎,衡露发舆榇,扣马切谏.帝嘉焉,赐衣一袭,马一匹,擢拜汉王侍读.衡又就沈重受,略究大旨.累迁掌朝大夫.高祖受禅,拜司门侍郎.及晋王广为河北行台,衡历刑部、度支二曹郎.后以台废,拜并州总管掾.及王转牧扬州,衡复为掾,王甚亲任之.衡亦竭虑尽诚事之,夺宗之计,多衡所建也.以母忧去职,岁馀,起授扬州总管司马,赐物三百段.开皇中,熙州李英林聚众反,署置百官,以衡为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人讨平之.拜开府,赐奴婢一百三十口,物五百段,金银杂畜称是.及王为皇太子,拜衡右庶子,仍领给事黄门侍郎.炀帝嗣位,除给事黄门侍郎,进位银青,俄迁,甚见亲重.大业三年,帝幸榆林郡,还至太原,谓衡曰:“朕欲过公宅,可为朕作主人.”衡于是驰至河内,与宗族具牛酒.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途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得谐宿愿.”衡俯伏辞谢,奉斛上寿.帝益欢,赐其宅傍田三十顷,良马一匹,金带,缣彩六百段,衣一袭,御食器一具.衡固让,帝曰:“天子所至称幸者,盖为此也,不足为辞.”衡复献食于帝,帝令颁赐公卿,下至卫士,无不沾洽.衡以籓邸之旧,恩宠莫与为比,颇自骄贵.明年,帝幸汾阳宫,宴从官,特赐绢五百匹.时帝欲大汾阳宫,令衡与纪弘整具图奏之.衡承间进谏曰:“比年劳役繁多,百姓疲敝,伏愿留神,稍加折损.”帝意甚不平.后尝目衡谓侍臣曰:“张衡自谓由其计画,令我有天下也.”时齐王暕失爱于上,帝密令人求暕罪失.有人谮暕违制,将伊阙令皇甫诩从之汾阳宫.又录前幸涿郡及祠恒岳时,父老谒见者衣冠多不整.帝谴衡以宪司皆不能举正,出为榆林太守.明年,帝复幸汾阳宫,衡督役筑楼烦城,因而谒帝.帝恶衡不损瘦,以为不念咎,因谓衡曰:“公甚肥泽,宜且还郡.”衡复之榆林.俄而敕衡督役江都宫.有人诣衡讼宫监者,衡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其人大为监所困.礼部尚书杨玄感使至江都,其人诣玄感称冤.玄感固以衡为不可.及与衡相见,未有所言,又先谓玄感曰:“薛道衡真为枉死.”玄感具上其事,江都丞王世充又奏衡频减顿具.帝于是发怒,锁衡诣江都市,将斩之,久而乃释,除名为民,放还田里.帝每令亲人觇衡所为.八年,帝自辽东还都,衡妾言衡怨望,谤讪朝政,竟赐尽于家.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监刑者塞耳,促令杀之.义宁中,以死非其罪,赠大将军、南阳郡公,谥曰忠.有子希玄. ○杨汪 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曾祖顺,徙居河东.父琛,仪同三司,及汪贵,追赠平乡县公.汪少凶疏,好与人群斗,拳所殴击,无不颠踣.长更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通《三礼》.解褐周冀王侍读,王甚重之,每曰:“杨侍读德业优深,孤之穆生也.”其后问《礼》于沈重,受《汉书》于刘臻,二人推许之曰:“吾弗如也.”由是知名,累迁夏官府都上士.及高祖居相,引知兵事,迁掌朝下大夫.高祖受禅,赐爵平乡县伯,邑二百户.历尚书司勋兵部二曹侍郎、秦州总管长史,名为明干.迁尚书左丞,坐事免.后历荆、洛二州长史,每听政之暇,必延生徒讲授,时人称之.数年,高祖谓谏议大夫王达曰:“卿为我觅一好左丞.”达遂私于汪曰:“我当荐君为左丞,若事果,当以良田相报也.”汪以达所言奏之,达竟以获罪,卒拜汪为尚书左丞.汪明习法令,果于剖断,当时号为称职.炀帝即位,守大理卿.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岁馀,拜国子祭酒.帝令百僚就学,与汪讲论,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锋起,皆不能屈.帝令御史书其问答奏之,省而大悦,赐良马一匹.大业中,为银青光禄大夫.及杨玄感反河南,赞治裴弘策出师御之,战不利,弘策出还,遇汪而屏人交语.既而留守樊子盖斩弘策,以状奏汪,帝疑之,出为梁郡通守.后李密已逼东都,其徒频寇梁郡,汪勒兵拒之,频挫其锐.炀帝崩,王世充推越王侗为主,征拜吏部尚书,颇见亲委.及世充僭号,汪复用事,世充平,以凶党诛死. 史臣曰:卢恺谏说可称,令狐熙所居而治,薛胄执宪平允,宇文弼声望攸归,张衡以鲠正立名,杨汪以学业自许.然皆有善始,鲜克令终,九仞之基,俱倾于一匮,惜哉!夫忠为令德,施非其人尚或不可,况托足邪径,而又不得其人者欤!语曰:“无为权首,将受其咎.”又曰:“无始祸,无召乱.”张衡既召乱源,实为权首,动不以顺,其能不及于此乎?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