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百万英镑的读后感250

百万英镑读后感300字

这个故事揭露了拜金主义者的丑恶面孔。

他们对待穷人,总不屑一顾,不加搭理;而对待那些有钱的人,他们总是讨好奉承。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不要被金钱的表面所迷惑,我们要最求的,是更高尚更美好的道德精神。

移动 您符合集团客户充值100元转预存50元送60元优惠积分的资格 100元转存50元是什么意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百万英镑》的书。

读完后,最大的感受是:金钱不是万能的。

《百万英镑》讲述了一个美国穷小子在伦敦的一次奇遇。

伦敦的两位富翁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钞票给一个穷人,看他在一个月内会不会被捕。

很快,一个月到了,亨利不仅没有被捕,并且还有了家庭,过上了天伦之乐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书中的衣服店老板以及其他各种的老板都很可笑:就因为一个人有了一张百万钞票,并且还是无法兑现的,那些老板就免费为亨利服务。

但我想:如果我是老板,那么我会拒绝为他的一切服务。

因为那张百万钞票是无法兑现的。

老板们为他服务了,可自己却什么都得不到,难道为他服务只为了看一眼他那不屑一顾的表情和他那张可以说是“什么价值都没有”的百万钞票吗

我认为不值得。

因为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为别人服务是需要报酬的。

可反过来再想想,那时的社会主义是拜金主义的,所有的人都崇拜金钱,所有的人都像中了魔法似的热爱金钱。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跟我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我一想,可不是嘛

现在干什么不要钱啊

我家最近在办理关于户口问题的证件,还得回老家。

车费就得六七百。

还得请人吃饭,吃完了还不行,还得给人买这买那。

就办个证件就得花好几千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了:在现实的生活中,不应该把金钱看得太重。

有时候金钱虽然能买到自己喜欢的、心爱的东西。

但有些时候金钱也买不来做人的基本道德,买不来时间。

拜金主义是可耻的,但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人也是不应该的,金钱不是万能的,世界上还有好多比金钱更可贵的、更重要的物质。

红楼梦,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上下五千年,老人与海,俗世奇人的读后感30字.

《红楼梦》读后感_250字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

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贾政之与生俱来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带有黄金琐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我实在是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为他们悲惨的命运而惋惜。

但追究人物本身并没有过错,让人憎恨却是那种封建的传统观念。

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门当户对,这种思想真是害人不浅。

这不,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阴阳相隔,想而见不着的痛楚。

还要让贾宝玉受这样的欺骗。

唉,就是石头心肠的人也会被他俩的真情所感动的。

  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人为它垂泪,让多少人为它感动啊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_300字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我非常爱看,可以说是百读不厌。

  在这本书里,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带着我来到了他的童年,在他的童年里,淘气的汤姆索亚带我来到他的家庭,他的学校。

  他喜欢和哈克贝恩、乔埃哈波、班恩罗杰、吉姆哈林斯……一起玩耍。

他有一次说出了真相,把印第安乔告上法庭,把可怜的墨菲波特解救了出来。

又有一次,他把哈克和乔埃叫到荒岛上,来当海盗。

还有一次,他把撒切尔法官的女儿贝琪撒切尔从难以走出的“迷宫”里救了出来最后他又和他的好朋友哈克一起寻宝他们把蕴藏在地下的宝藏成功地挖了出来,汤姆又把自己的机智发挥出来了,他把宝藏藏在了两个小口袋里,吃力地运了出来。

  汤姆的童年是充满叛逆和冒险的,我希望大家能跟着这个机智勇敢的小主人公,共同感受童心的透明,青春的美丽,人生的温馨,自由的可贵……  让我们为自己的童年,自己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们一起进入他的童年,进入他的回忆吧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马克·吐温的名著《百万英镑》。

这里面的幽默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了我。

  这本书讲了一个矿山经纪人的办事员因开游艇开的太远,迷失方向,被一艘开往伦敦的双桅帆船救起,并以作为水手来作为路费。

抵达伦敦后,他仍旧身无分文。

这时,一位年长的绅士,把它叫去,并给他了一封信,便叫他走了。

他来到一个小饭店,打开信,他被信里的东西几乎吓晕了

里面有一张一百万元英镑的钞票

就这样,一夜间,他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在伦敦,谁都知道他。

在一次晚宴上,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波霞·朗汉姆英国姑娘并和她结了婚,事后他才知道,那位给他钱的老绅士就是波霞的义父。

在他和波霞的结婚典礼上,老绅士把那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作为礼物送给了他,他也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这本书讽刺了某些人抵制不住金钱对人的诱惑,从而干出一些见利忘义的 行为。

这本书也教育我们,钱财乃身外之物。

没有钱财可以再靠自己的能力来赚钱。

但是,一个人没有做人的原则是不行的,即便他有再多的财富,他也不会快乐的。

  《老人与海》读后感  我读了《老人与海》,它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

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

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

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

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人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

其实,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

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

我为了探求、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便翻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这本书记录了中国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上迄三皇五帝的远古时期,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史皆有史,一以贯之,详细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读者明白,中华民族这五千多年,是如何走过来的。

  这本书与我另外一本伟大的史书_《二十五史》不同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以故事为主,人物为辅,而《二十五史》是以人物传记为主,故事为辅。

  这本书中,最让我记忆忧新的事是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皇位的事。

当年齐国无君,在外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连夜赶回做王。

路上,公子纠手下管仲用箭射了公子小白,小白倒地了。

而公子纠一行来到齐国时,公子小白已当上了齐桓公(王)。

原来,那箭正中小白的铁腰带上,小白没有受伤,洋装落马而死。

后来他们抢先回了国。

我也要像公子小白一样随机应变。

  我最佩服的人是黄帝和蚩尤。

先说黄帝。

他在自己生命的一百一十岁里,打败了炎帝,打败了蚩尤,终于统治了全国。

而且确定了中国的版图。

最终,他在今张家口市涿鹿县也就是他打败蚩尤的黄帝城下葬,终年一百一十岁。

  再说蚩尤。

蚩尤虽然在涿鹿之野被黄帝打败,但他这个九黎族的首领被杀后,天下因蚩尤被杀而大乱,可见人们对其尊敬。

后来,他被封为战神。

最终,葬于张家口市逐鹿县塔寺村。

  中国有这么伟大的历史。

今后,我要努力学习,不愧为一个炎黄子孙。

五年级下册语文《金钱的魔力》作者介绍

马克(ㄇㄚˇㄎㄜˋ)·吐温(ㄊㄨˋㄨㄣˉ)(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乡村里贫穷律师家庭中,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75岁,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威廉·福克纳称赞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中文名:马克·吐温外文名:Mark Twain别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国籍:美国出生地: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出生日期:1835年11月30日逝世日期:1910年4月21日职业:作家,小说家,演说家代表作品:《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血型:O马克·吐温作品▪ 密西西比河的旧日时光▪ 卡城名蛙▪ 傻子旅行▪ 艰苦岁月▪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王子与贫儿▪ 浪迹海外▪ 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顽童流浪记▪ 神秘陌生人目录人物简介写作风格艺术特征作品笔名人物生平历史评价与海伦展开人物简介写作风格艺术特征作品笔名人物生平历史评价与海伦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马克·吐温(15张),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最知名人士之一,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具有讽刺意味小说。

其交友甚是广泛,迪士尼、魏伟德、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

他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

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威廉·福克纳称他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他是美国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海明威曾经说过“一切当代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一本叫《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

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1]编辑本段写作风格融幽默与讽刺于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说杰作,又有悲天悯人的严肃。

[2]编辑本段艺术特征马克·吐温是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他的幽默讽刺风格别具特色。

鲁迅评价马克·吐温是位伟大的幽默家,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缘故了。

马克·吐温自己则说:“不能一味幽默,要有更高的理想。

” 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不仅仅是针砭时弊,而且是以夸张手法,将它放大了给世人看,希望社会变得更完善、更理想。

[2]编辑本段作品笔名他的代表作是《百万英镑》,在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书第二学期,24课名叫《金钱的魔力》P141~1

【第44句】:他写的文章《威尼斯小艇》也在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书,26课,P153-1

【第54句】:他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被录入七年级苏教版语文课本第一学期的名著推荐与阅读。

六年级下册也同样有。

他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被录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7课,被录入英语牛津深圳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课文,被录入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第35课。

“马克·吐温”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个笔名是源自 其早年水手术语,马克·吐温的意思是:水深12英尺,萨缪尔(即“马克·吐温”)曾当过领航员,与其伙伴测量水深时,他的伙伴叫道“Mark Twain

”,意思是“两个标记”,亦即水深两浔(约

【第3句】:7米,1浔约

【第1句】:852米),这是轮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船长塞勒斯,曾是位德高望重的领航员,不时为报纸写些介绍密西西比河掌故的小品,笔名“马克·吐温”。

1859年,塞勒斯船长发表了一篇预测新奥尔良市将被水淹没的文章。

调皮的萨缪尔决定拿他开个玩笑,就模仿他的笔调写了一篇非常尖刻的讽刺小品。

谁知这篇游戏文章竟深深刺痛了老船长的心,老船长从此弃笔不写,“马克·吐温”这个笔名也从此在报纸上销声匿迹了。

四年后,当上记者的萨缪尔得悉塞勒斯船长谢世的噩耗,为自己当年的恶作剧追悔不已,决心弥补这一过失,于是他继承了“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并以此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但亦有一说,指其在西部流浪时,经常在酒店买酒两杯,并要求酒保在帐单上记“两个标记”。

然而,孰真孰假,或两者皆虚,则无从稽考。

他的真名叫“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3]编辑本段人物生平童年经历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

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小孩。

他只有两个兄弟姐妹可以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他的那两个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奥利安·克列门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 1897年12月11日)和姐姐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 1904年8月31日)。

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收入微薄,家境拮据。

小塞缪尔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

他十一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厂当学徒,当过送报员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

儿时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素材,更铸就了一颗正义的心。

他的哥哥本杰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后亦死去了。

他的另一个哥哥Pleasant(1828年 - 1829年)只活到吐温出生前三个月。

继这班年龄较马克·吐温大的兄弟姊妹之后,吐温又有一个弟弟--亨利·克列门斯(Henry Clemens)(1838年7月13日 - 1858年6月21日)。

在吐温4岁时,他们一家迁往密苏里州汉尼拔(Hannibal)的一个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这就成为了他后来的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中圣彼得堡的城市的灵感。

那时,密苏里州是联邦的奴隶州,而年轻的吐温开始了解奴隶制,这成为了往后在他的历险小说中的主题。

马克·吐温是色盲,而这激起了他在社交圈子的诙谐玩笑。

1847年3月,当吐温11岁时,他的父亲死于肺炎。

接着的那一年,他成为一名印刷学徒。

1851年,他成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并开始给他哥哥奥利安创办的《汉尼拔杂志》(Hannibal Journal)写草稿。

在他18岁时,他离开汉尼拔并在纽约市、 费城、圣路易和辛辛那提市都当过印刷工人。

22岁时,吐温回到密苏里州。

在下密西西比河到纽奥良的旅途中,轮船的领航员“碧士比”要吐温终身成为轮船领航员,而这职业是当时全美国薪资第三高的职业,每月250美元(等于现代的155,000美元\\\/每年)。

由于那时的轮船是由很易燃的木材建造,因此在晚间亦不可以开灯。

领航员需要对不断改变的河流有丰富的认识,因而可以避开河岸成百的港口和植林地。

吐温在他得到领航员执照(1859年)之前花了2年多一丝不苟地研究了密西西比河的2000米。

在得到执照前的训练期间,吐温说服他的弟弟亨利·克列门斯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工作。

亨利死于1858年6月21日,那是由于亨利工作的那艘轮船爆炸。

吐温为此感到极内疚,并在余生中一直觉得他自己需负上责任。

可是他继续在河上工作并一直是领航员,直到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而缩减了密西西比河的交通。

[4]旅行家庭密苏里州是一个奴隶州,并被大部分人视为是属于南方的一部分,但密苏里州并没有加入邦联。

当战争开始时,吐温和他的朋友加入了一队邦联的民兵部队(这在一部1885年的短故事“The Private History of a Campaign That Failed”中有相关描述),并加入了一场所谓的战斗,在那场战斗中有一个人被杀。

吐温发现他根本不能忍受自己杀任何人,因此他离开了。

他的朋友加入了南军;吐温则到他的哥哥奥利安那里去,那时奥利安被任命成为内华达的州长的秘书并管理西部。

吐温与他哥哥乘公共马车花了2星期多横越了大平原区和洛矶山脉。

他们到了盐湖城摩门教的社会。

这些经验成为了《艰苦岁月》一书中的主要部分,并给《卡城名蛙》提供了资料。

吐温的旅程结束在内华达维吉尼亚城的银矿那里。

在那里,他成为了一名矿工。

在放弃矿工一职后,吐温在维吉尼亚城的一家报纸《企业报》工作。

吐温次后到加州旧金山旅行,在那里他继续当一名记者,并开始做演讲。

他见了其他作家如布瑞特·哈得等。

一次他被分配到夏威夷州,而这成为他的第一次演讲。

1867年,一家当地的报纸提供了一次往地中海地区的轮船旅游。

在他往欧洲和中东的旅程期间,他写了1869年收集成的著名旅行信件系列《傻子旅行》。

他亦见了查尔斯·兰登(Charles Langdon)并看到兰登姐姐欧丽维亚(Olivia Langdon)的相片。

吐温对她立即一见钟情。

他们在1868年见面,并在一年后订婚,1870年于纽约市艾玛拉结婚。

欧丽维亚生了儿子兰登,但兰登在19个月时死于白喉。

1871年,吐温一家迁往康乃迪克州哈特福特。

在那里欧丽维亚生了3个女儿:苏西、克拉拉和让。

吐温亦成为了作家威廉·迪安·豪威尔斯的好朋友。

吐温之后再度到欧洲旅游,这在1880年一部书《浪迹海外》有作描述。

1900年他回到美国,给他的旧公司偿清欠款。

吐温的婚姻维持了34年,直到欧丽维亚于1904年去世。

1906年,吐温开始给《北美评论月刊》写他自己的自传。

一年之后,牛津大学把一个文学博士学位颁给他。

吐温比让和苏西都活得久。

他经过了一段忧郁的时期,这是从他的爱女苏西在1896年死于脑膜炎时开始的。

欧丽维亚在1904年的逝世及让在1909年12月24日的死令吐温更加忧郁。

[4]作家生涯马克·吐温的第一部巨著《卡城名蛙》,在1865年11月18日在《纽约周六报刊》首次出版。

这作品在那里出版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它完成得太迟,赶不及纳入阿特姆斯·沃德收集美国西部特色著作的书中。

这以后,《沙里缅度联邦报》派马克吐温去当时被称为三明治群岛的夏威夷作通讯记者,给联邦报寄来关于那里的事情的信。

后来他在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地报》工作时也是根据这些幽默的信件写出的,因为《加利福尼亚大地报》派了他取道巴拿马运河从旧金山到纽约市,作巡回记者。

当时他就不断寄出信件给报纸出版,讽刺而幽默地记录他的所见 所闻。

1867年6月8日,吐温乘游艇前往费城,要住5个月。

这一游导致了《傻子旅行》的诞生。

1872年,吐温出版了第二部旅行文学著作《艰苦岁月》作为《傻子旅行》的续集。

《艰苦岁月》的内容是吐温到内华达的旅程及在美国西部的后期生 活的半自传式描述。

这书以“傻子”对欧洲和中东的很多国家的批评来讽刺美国及西方的社会。

吐温的下一作品《艰苦岁月》把焦点放在美国社会上。

之后的《镀金时代》并不是旅行文学作品,因为这以前的两本书都是旅行文学作品,而这是他第一次写小说。

这本书亦很著名,因为这是吐温唯一一本与人合作写成的书;这本书是由吐温和邻居查尔斯·达德利·沃纳写成的。

吐温之后的两本著作均是关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经历。

《密西西比河的旧日时光》一系列的小品在1875年出版于《大西洋月刊》,最具特色的是吐温对浪漫主义的醒悟。

吐温在《旧日时光》之后更著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之后吐温写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描写了他在汉尼拔的童年。

吐温模仿自己小时候的性格,塑造出汤姆·索亚的性格来。

这书亦引入一角色哈克贝利·费恩为配角。

《王子与贫儿》的故事情节虽然今天常出现于很多电影和文学作品中 ,但其实并不普遍被接纳。

这是吐温首次尝试写“乞丐”,其缺点是吐温在英国社会并没有太足够的经历。

《王子与乞丐》写作期间,吐温亦开始了《顽童流浪记》的写作,并也把另一部游记《浪迹海外》完成.《浪迹海外》是马克·吐温往中欧及南欧旅行的游记。

吐温之后的出版著作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出版以后,令他成为更著名的伟大美国作家。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严肃的气氛比后者更为浓厚。

这书成为了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必修书,因为哈克放弃服从规矩,而很多这样年龄的人 正是这样想(哈克的故事背景为还有奴隶制的1850年代)。

吐温于1876年夏,《汤姆·索亚历险记》发行后手写了约400页的《顽童流浪记》故事内容。

吐温的妻子死于1904年,这以后他才得以把他的著作审查员及编辑者--他的妻子不喜欢的书籍出版。

这些书中有一本是《神秘陌生人》,这本书并未在吐温有生之年出版,所以人们找到1897至1905年之间的三种版本的手稿。

这三种版本令这部著作的出版情况很混乱,而现在才可得到吐温最先写的版本。

吐温最后一部作品是他口述的自传。

一些案卷保管人和编辑者把这自传重新整理一遍,要令它的格式更符合其作品格式。

[4]编辑本段历史评价美国文学界的林肯。

一位伟大的作家,一位优秀的演说家。

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流作家。

他是怀有赤子之心的勇士,亦是仗义执剑的骑士。

编辑本段与海伦马克·吐温与海伦·凯勒都是美国那个时代非常有名的作家,而且他们志趣相投,彼此欣赏。

海伦·凯勒就在她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遇见马克·吐温”章节中这样描写道:“早在1894年,我还不懂事时,就听过吐温先生的大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我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

他教给我人情的温暖、生命的可贵。

除了贝尔先生与莎莉文老师以外,我最敬爱的就是吐温先生了。

我第一次见到吐温先生,是在纽约的劳伦斯·荷登先生家里,当时我只有14岁。

当我跟他握手时就有一种直觉:“啊!这就是能够给我帮助的人。

”那天,他的风趣谈吐使我觉得十分开心。

之后,我又分别在荷登先生与洛奇先生家中与吐温先生见过几次面。

遇有重大的事情,我们就互相通信。

吐温先生是一个感觉敏锐的人,很能体会残障者的心情,他时常为我讲述一些感人的小故事以及他亲身经历的有趣的冒险故事,让我看到人生光明的一面,借以鼓励我。

”编辑本段创作年表1835年11月30日 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即马克·吐温的真名)出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

父亲约翰·马歇尔·克莱门斯是一个低级的地方法官,收入微薄,母亲是简·兰普顿·克莱门斯,塞缪尔是他们的第五个孩子。

1839年秋 全家迁居密苏里州的汉尼巴尔。

那里当时人口为450人。

1843年3月24日 塞缪尔·克莱门斯的父亲约翰·克莱门斯死于肺炎。

从12岁即1847年起,家世寒微的马克·吐温曾经先后当过印刷所学徒、报童、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记者等等。

1852年5月1日 《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发表于波士顿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

这是赛缪尔·克莱门斯的处女作。

(自学的马克·吐温在印刷所当学徒、排字时,即开始练笔,发表这个处女作时年17岁。

)1864年6月 移居旧金山,在《晨报》工作。

开始为《旧金山人》写稿,时主编为小说家勃勒特·哈特。

1865年11月18日 纽约的《星期六邮报》发表了马克·吐温的《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

各处纷纷转载,马克·吐温开始在国内取得名声。

1867年4月25日查尔斯·韦勃出版了马克·吐温的第一本书《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和其它随笔》。

1869年7月 马克·吐温的《傻子国外旅行记》出版,发行者为易里夏·勃里斯。

1870年创作了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1872年2月 《艰难历程》(或译《苦行记》)由勃里斯的美国出版公司出版。

1873年冬 马克·吐温与作家查尔斯·特德雷·华纳合作,写了《镀金时代》。

华纳为其在哈特福特的邻居。

1873年12月 《镀金时代》出版。

发行者为美国出版公司的勃里斯。

(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起一个幽默而讽刺的名字,并为世人所认同,尚乏先例)1874年夏 马克·吐温开始写《汤姆·索亚历险记》(或译《汤姆·莎耶历险记》),并把《镀金时代》编成剧本。

当时是在纽约的埃尔弥拉附近的夸雷农庄。

1876年1月 《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欢节上的罪行纪实》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

1876年夏 马克·吐温开始写《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或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地点在夸雷农庄。

1876年10月 与勃勒特·哈特合作写喜剧《阿星》。

十二月完成,但两人的友谊从此难以维持。

1876年12月 《汤姆·索亚历险记》由勃里斯出版。

时间是在交稿后一年以上,这样就没有能赶上圣诞节的好生意季节。

马克·吐温开始考虑换一家出版商出版其著作。

1877年7月31日 《阿星》在纽约的“第五条街剧院”演出。

五周后停演,演出者在钱财上有亏损。

1877年 《王子与贫儿》1878年春—1879年夏 全家往欧洲旅行,特别是游了德国,为《国外旅游记》收集了材料。

1880年3月 《国 外旅游记》出版。

出版者为美国出版公司的勃里斯。

1881年12月 《王子与贫儿》出版。

出版者为波士顿的詹姆斯·勒·奥斯谷特。

1882年4月 马克·吐温重访密西西比河上,以便为其《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的下半部收集材料。

他遍访密西西比河流域,一直到五月底。

1883年夏 马克·吐温在夸雷农庄完成了《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的写作。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由奥斯谷特出版。

1885年2月18日 《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由惠勃斯特出版公司出版。

1885年3月 麻省康谷尔顿的图书委员会称《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为“无聊之作,只能供贫民窟阅读”。

不得放在书架上,从而开始了禁书的一段历史,其影响直至今日。

虽然如此,到五月份时,《哈克》出售了五万一千本。

(这样的禁书是个别单位的,并非全国性的)1885年1月2日 惠勃斯特公司出版了《格兰特回忆录》,格兰特一家收益四十万元, 使得他们能免于破产。

马克·吐温也深信自己有经商的天才。

(格兰特将军,1869—1877年连任两届美国总统。

格兰特与马克·吐温交谊较深)1886年1月 马克·吐温开始写《在亚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国佬》。

1889年12月 《在亚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国佬》由惠勃斯特出版公司出 版。

1894年4月16日 《汤姆·索亚在国外》由惠勃斯特公司出版。

1894年11月 《傻瓜威尔逊》由美国出版公司出版。

1896年 《冉·达克》1896年1月1日 《侦探汤姆·索亚》由哈泼公司出版。

1897年1月1日 《赤道环游记》由美国出版公司出版。

1901年2日 《致坐在黑暗中的人》在《北美评论》上发表。

(这是马克·吐温反对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实行侵略的名篇)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774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