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的读后感1500字
观百团大战心得体会1500字左右
影片一开始就被震撼的视觉效果吸引住了,在接下来的110分钟里把之前的想法完全抛诸脑后了,只是聚精会神的关注电影剧情和画面效果。
本片讲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这场战役牵制了日军兵力,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
说起来,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0日打响的,正好是75周年前打响的。
此次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片的献礼意味很强,也正当其时。
今天来影院参加观影的还有老兵代表 ,那慷慨激昂的讲话,赢来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年轻人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抗日英雄不朽,爱国精神长在! 片中加入了几个虚构的人物,即印小天和吴越饰演的抗日青年。
因为是史诗性的战争大戏,留给他们的空间有限。
若有若无的感情,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含蓄隐藏,无法倾诉,但也炽热的爆发。
悲剧结局,更增抗日悲歌之惨烈。
片中对于国军正面战场还是有所触及。
比如片头枣宜会战中阵亡的国军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由邓超客串。
片中百团大战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时,林森劝蒋身为三军统帅应当通令肯定嘉奖。
片中对于国军同时期的抗战介绍得还是有些少,也不愿多触及,略显狭隘的历史观。
通观抗日全局,国军在正面战场的贡献不应该被忽略和小视。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组织了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等大战,大兵团作战,投入浩大的兵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国军高级将领就有200多人壮烈牺牲,郝梦龄、佟麟阁、陈安宝、李家钰、饶国华、唐淮源、赵登禹、戴安澜等名将,都是中华民族彪炳千秋的忠烈英豪,民族英雄!他们不应该被忘记!
观百团大战有感 350字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这场战役极大的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牵制住了日本兵力,同时中国的大胆出手,也影响到其它国家开始勇于在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强势出击,正面对战。
这场战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意义重大,同时在这次战役中,抗日军民们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也时时鼓舞着后人。
整部影片以激烈的战争场景为大背景,场面宏大,战火纷飞,令人窒息,而对战场上士兵个体的特写又真实而细腻,撼动人心。
我想我们每个人做好我们本职的事情就是对祖国最大的贡献,百团大战苦战3天3夜最终击败日军,让我们以先烈为榜样,齐心协力建设祖国,祖国的明天一定会五彩缤纷,一定会神采飞扬,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伟大的中国梦也定将实现。
速求一篇《参观百团大战年纪念碑有感》的文章
抗战六十年见闻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碑下的回忆抗战六十年 见闻狮脑山- 百团大战纪念碑下的回忆 朽石·火虫 2005年5月6日夜 于灯下 1939年入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
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
【第29句】: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
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为了缅怀抗日英烈的丰功伟绩,山西省阳泉市委、市政府于1987年6 月30日在狮脑山上竣工建成百团大战纪念碑、“长城”、钟楼、蘑菇亭等建筑群。
1997年,百团大战纪念碑(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使其真正成为阳泉乃至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时至今日,1945-2005,抗战胜利60周年,在这特殊一年里,迎来了五一长假,原计划要去太原的我,受阳泉朋友的邀请,决定登狮脑山缅怀百团大战中的革命英烈们。
朋友的家,离狮脑山不远,5月2日,我们早晨9点半左右出发,没有走大路,而是爬山而上的,翻过三个山头,才能到达纪念碑。
对于从来未攀崖登山的我,甚至连山角都没到达过,着实费了气力,N次的滑倒,N+X次的爬起,腿和手臂上的划伤,第一次感受到了山的魅力。
当我们翻过三个山头,马上就要到达纪念碑所在的山顶时,整个阳泉市已经尽收眼底了。
百团大战纪念碑座北朝南,从低到高,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园雕、两座题字碑、烽火台、“长城”组成,整个建筑群占地25亩。
最高处是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平台,平台中心高耸着大理石主碑,三角形的角上各一座副碑。
主碑与三座副碑以及两座题字碑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箭头,直指石太铁路,寓意当年百团大战以破袭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
主碑高40公尺,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寓意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抗击外敌的革命精神。
三座副碑,形如军旗,象征着参战八路军129师、120师和晋察冀军区三支大军。
三座副碑之间相距105公尺,寓意着参加战役的105个团。
3座副碑上镶着6块巨大的锻铜浮雕,生动地反映了百团大战中军民“出击”、“破路”、“攻坚”、“支前”、“转移”、“胜利”的情景。
由三角形平台往下,从第一座题字碑到主碑之间形成了三个阶段,寓意着百团大战经历的三个阶段。
再往下沿东西两侧设有4个烽火台,由227公尺蜿蜒起伏的“长城”连接,寓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我与朋友似乎有些相同的经历,我们从小受到父母一辈的良好教育,唱着革命歌曲,听着革命故事成长起来的,对发生在60年以前的抗日战争,有很丰富的回忆。
当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碑下,摘了几朵山花,在碑前祭拜了革命先烈。
可令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却看到听到了一些令人心寒的事情来,让我们本来激动兴奋的心有一股股冷意。
我们在刚刚登上山,来到碑下时,和我们一样从山坡那边攀登而上来的几个学生,其中一个声音还略显稚嫩的女生,脱口而出:“我拷
谁吃饱了没事儿干,把这么一大块石头搬到这么高的山上来
”惊得我和朋友目瞪口呆。
在纪念碑四周的空地上,却散落着游人们丢弃的纸屑果皮饮料桶等。
而一些人却在碑下席地而坐,悠哉悠哉的吃面包,喝汽水,顺手丢掉弃物。
而我们祭上的山花,不到3分钟,就不翼而飞了
可令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却看到听到了一些令人心寒的事情来,让我们本来激动兴奋的心有一股股冷意。
我们在刚刚登上山,来到碑下时,和我们一样从山坡那边攀登而上来的几个学生,其中一个声音还略显稚嫩的女生,脱口而出:“我拷
谁吃饱了没事儿干,把这么一大块石头搬到这么高的山上来
”惊得我和朋友目瞪口呆。
在纪念碑四周的空地上,却散落着游人们丢弃的纸屑果皮饮料桶等。
而一些人却在碑下席地而坐,悠哉悠哉的吃面包,喝汽水,顺手丢掉弃物。
而我们祭上的山花,不到3分钟,就不翼而飞了
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狮脑山。
当我们按着原路返回-山上怎有路
路,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狠狠的对着天空吼了几声。
我们边下山边诉说着各自的心情。
情不自禁的,唱起了一首首红色经典《军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洪湖水浪打浪》等等,还有一些前苏联,前南斯拉夫歌曲。
我们晚上躺在床上,在追忆抗战英烈们的同时,也对今天的那些心寒的见闻陷入沉重的思考。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50字
整部影片以激烈的战争场景为大背景,场面宏大,战火纷飞,令人窒息,而对战场上士兵个体的特写又真实而细腻,撼动人心。
观影过程中同事们不时鼓掌叫好,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战场将要和日军拼死一搏。
所谓烽火硝烟不屈名族魂,一腔热血精忠报国志,战士们的鲜血洒在敌人的身上浸入脚下的土地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又将以怎样的方式来传承百团精神呢
我想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词,那就是实现中国梦
是的,我们的祖国正在伟大复兴的路上昂首阔步,而作为13亿分之一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不忘历史是为了警示现在,传承精神是为了激励后人,中战士们的热血拼搏也将是我们大桥人投身工程建设最好的榜样,我们唯有不畏艰险建设伟大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壮美国土。
百团大战地点,时间,参战部队和结果
时期,八路军在使用105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行南进政策,攫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因而,在中国战场加紧对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下达,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今石家庄-太原)。
同时要求对同蒲(大同-风陵渡)、平汉(今北京-汉口)、津浦(天津-浦口)、北宁(今北京-沈阳)、德石(德州-石家庄)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等下达,规定: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含)至阳泉(不含)段;第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含)段;第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
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驻有日军3个师的全部、2个师的各2个团、5个独立混成旅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的各2个营、1个骑兵旅的2个营,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八路军参战兵力,计39个团、第(含决死队第
【第1句】:第3纵队等)46个团、第(含决死第
【第2句】: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以正太铁路为重点,进行交通总破击战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于8月20日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
正太铁路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
日军在正太铁路沿线驻有独立混成第4旅(司令部驻阳泉)全部,独立混成第
【第8句】:第9旅(司令部分别驻石家庄和太原)各一部。
8月20日夜,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下,以18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又2个骑兵营、5个游击支队,在部分炮兵和工兵配合下,组成左、中、右3个纵队,分别向正太铁路东段日军独立混成第8旅大部和独立混成第4旅一部展开攻击。
经数小时激战,右纵队攻入晋冀交界的要隘娘子关,歼日军一部。
尔后,破坏了娘子关以东的桥梁和通信线路。
向娘子关至微水段进攻的中央纵队,连克蔡庄、地都、北峪、南峪等日军据点,并破坏桥梁两座。
攻击井陉煤矿的中央纵队一部,在矿工支援下,破坏了煤矿的主要设施,迫使其停产达半年之久。
23日,因石家庄方向的日军西援,加上连日降雨,河水泛滥,严重妨碍作战行动,晋察冀军区部队遂转移兵力,实施对铁路、桥梁、隧道的全面破击。
第在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指挥下,以8个团(包括决死队第1纵队2个团)、8个独立营的兵力,组成左翼破击队、右翼破击队和中央纵队,亦于8月20日夜对正太铁路西段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大部和独立混成第9旅一部展开攻击;另以2个团会同平定、辽县、榆社等地方武装,分别对平辽、榆辽公路进行破击,并牵制各点守敌,保障主力侧后的安全。
左翼队一部进攻芦家庄,连克碉堡4座,歼日军80余人;右翼队一部攻击桑掌和铁炉沟等据点,歼日军130余人。
21日,该师为阻止日军从侧背攻击破路部队,令预备队一部抢占阳泉西南4公里处的狮垴山高地。
从23日起,阳泉日军在飞机支援下,并使用化学武器,不断向狮垴山猛攻。
第129师阻击部队英勇奋战,坚守6昼夜,歼日军400余人,保障了破击部队翼侧的安全。
经数日作战,第129师控制了正太铁路西段除阳泉、寿阳以外的大部分据点及火车站,严重破坏了该段的路轨、桥梁、隧道,使正太铁路西段陷于瘫痪。
与此同时,第120师在师长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指挥下,以20个团的兵力破击同蒲铁路北段和铁路以西一些主要公路,并攻占阳方口、康家会、丰润村等据点,歼日伪军800余人,切断了同蒲铁路北段和忻县至静乐、汾阳至离石等公路。
为配合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北段的破击战,第129师和晋察冀军区还令所属部队出动50多个团的兵力,在游击队和民兵的配合下,对平汉、平绥(今北京-包头)、北宁、同蒲(南段)、白晋(白圭-晋城)、津浦、德石等铁路线和一些主要公路,以及日军占领的许多据点,进行了广泛的破击和袭击。
8月25日后,日军从白晋铁路、同蒲铁路南段抽调第
【第36句】:第
【第37句】:第41师各一部,配合独立混成第
【第4句】:第9旅向第129师反击;从冀中、冀南抽调约5000人的兵力,配合独立混成第8旅向晋察冀军区部队反击。
9月2日,日军合击正太铁路南侧的安丰、马坊地区的第129师。
该师以4个团的兵力英勇抗击,毙伤日军200余人。
9月6日,第129师第386旅和决死队第1纵队各两个团,于榆社西北双峰地区包围日军1个营,击毙400余人,打破了日军的合击。
晋察冀军区为策应第129师作战,以4个团向正太铁路北侧盂县地区的日军出击,迫使正太铁路南侧的日军北援。
同时,第120师对同蒲铁路忻县至太原段的破击,也有力地牵制了日军对正太铁路的增援。
9月10日,八路军总部为休整部队,准备再战,命令各部结束第一阶段的作战。
第一阶段作战,由于八路军突然而猛烈地破击日军占领的交通命脉,使日军联络中断,到处被动挨打,陷入一片慌乱之中。
汉奸、伪军更是惶恐不安。
沦陷区人民异常振奋,自发地支援八路军作战。
继续破击日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 为扩大战果,9月16日,八路军总部发出第二阶段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继续破坏日军交通线, 摧毁深入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
部署是:第120师主力对同蒲铁路北段宁武至轩岗段进行彻底破坏,再次切断同蒲铁路北段的交通;晋察冀军区主力破击涞(源)灵(丘)公路,并夺取涞源、灵丘两县城;第129师重点破击榆(社)辽(县)公路,收复榆社、辽县(今左权)两县城。
晋察冀军区以8个团、3个游击支队、2个独立营组成左、右翼队和预备队,于9月22日发起涞(源)灵(丘)战役,对该地区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和第26师及伪军各一部发动进攻。
右翼队重点攻击涞源县城,由于缺乏攻坚器材,日军顽强抵抗,经通宵激战,未能得手。
23日,转为攻击涞源外围日军据点。
至26日,相继攻占三甲村、东团堡等10余处据点。
28日,由张家口增援的日军3000余人进抵涞源城,右翼队遂转移兵力于灵丘、浑源方向,协同左翼队先后攻占了南坡头、抢风岭、青磁窑等日军据点。
10月9日,又有大同日军1000余人来援。
晋察冀军区遂决定结束涞灵战役。
此役共歼灭日伪军1 000余人。
第129师以第386旅和决死队第1纵队两个团组成左翼队,以第385旅(附第32团)组成右翼队,于9月23日发起榆(社)辽(县)战役,向守备榆辽公路的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展开攻击。
至30日,左翼队经过艰苦奋战,攻占榆社县城,歼日军400余人。
右翼队攻占榆辽公路上的小岭底、石匣等日军据点后,准备协同新编第10旅进攻辽县时,和顺、武乡的日军同时出援,第129师遂决定停止攻城,转移兵力于红崖头、官地垴地区伏击由武乡出援的日军。
第385旅在向伏击地域开进途中,与日军援兵600余人遭遇,经15小时激战,日军虽被消灭过半,但余部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顽抗,双方形成对峙。
同时由和顺出援的日军突破新编第10旅狼牙山阻击部队阵地。
在这种情况下,第129师遂撤出战斗,榆社复为日军占领。
榆辽战役共歼日军近1000人。
10月14日,第129师一部在和(顺)辽(县)公路上的弓家沟设伏,歼灭日军一支运输队,击毁汽车40余辆。
第120师为配合涞灵、榆辽地区的作战,对同蒲铁路北段进行了新的破击,再度切断了该线交通。
第129师所属冀南军区以12个团的兵力,对日军正在修筑的德石铁路和邯(郸)济(南)铁路以及一些重要公路线,均进行了破击,共歼日伪军1700余人。
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部队10月1~12日,举行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攻克据点20余处,歼日伪军1500余人,破坏公路150公里。
第二阶段作战,八路军攻克日伪军据点多处,平毁了部分封锁沟、墙,打击了伪政权组织,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反击日军大规模报复扫荡 日军遭到八路军连续两个阶段大规模进攻作战的打击后,深感八路军对其威胁的严重性。
为稳定局势,巩固占领区,便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的报复扫荡。
10月19日,八路军总部下达反扫荡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与地方党政机关和广大群众密切配合,广泛开展游击战,坚决消灭进犯之敌,粉碎日军的扫荡。
10月6日,沁县、襄垣日军在榆社、辽县日军的配合下,以近万人的兵力,对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等领导机关所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榆社、辽县、武乡、黎城间地区进行连续扫荡。
29日~11月4日,第129师第3
【第85句】:第386旅和新编第10旅主力及决死队第1纵队2个团,在彭德怀直接指挥下,于武乡县关家垴地区,将日军第36师1个营包围,歼其400余人,并给武乡、辽县增援之敌以重大杀伤。
日军连遭打击,余部于14日撤退。
从11月17日起,日军约7000人扫荡太岳区。
第129师所属太岳军区将主力编成沁(源)东、沁(源)西两个支队,在游击队和民兵的配合下,活动于沁河两岸,寻机打击日军,至27日,歼日军近300人,迫使其于12月5日撤退。
从10月13日起,日伪军以万余人扫荡平西(今北京以西)抗日根据地,11月9日,日军又以万余人扫荡北岳抗日根据地,并占领了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所在地阜平。
平西和北岳两区军民,以内外线相配合,广泛开展游击战,连续伏击、袭击日军后方交通线,迫使日军大部撤退。
阜平、王快的日军则筑堡修路,企图长期占领。
12月3~27日,晋察冀军区以4个团向阜平、王快的日军发动进攻,歼其500余人,迫使日军全部撤出北岳抗日根据地。
12月中旬,日军以2万人的兵力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至23日,占领了除保德、河曲以外的所有县城和大部集镇。
第120师部队和晋西北地区群众实行空室清野,坚持区不离区,县不离县的游击战。
同时,集中部分主力部队,破击日军后方交通线,攻击日军修路部队和运输队,共歼日伪军2500余人,迫使日军于1941年1月下旬全部撤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
【第1句】:8万余人,拔除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挺)。
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
【第1句】:7万余人的代价。
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从华中正面战场抽调2个师加强华北方面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百团大战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
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资料: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78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