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巴金的长生塔读后感100字

长生塔读后感100字

《长生塔》这本小说是巴金爷爷写的。

《长生塔》这本书由“长生塔”和“还魂草”组成,其中,“长生塔”还包括“序、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和能言树”。

在“序”里,作者主要介绍了写这本书的原因、书中的简要内容和自己的故事。

还希望能让快要被现实生活闷死的大人在这本书中呼吸一点新鲜空气。

“长生塔”围绕着作者父亲给作者讲的故事来写。

文中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皇帝,但他渐渐老了,于是想长生。

一位老臣认为:重建一座“长生塔”,让皇帝在那里吸收灵气。

于是,许多“贱民”来建“长生塔”。

“长生塔”建成了一部分后,皇帝就要不行了。

皇帝登上“长生塔”时,山崩地裂,“长生塔”倒塌了。

“塔的秘密'”写了作者的一个梦:一天,一位老人带他去了“长生塔”。

皇帝带作者看他父亲,父亲先给作者吃了一颗糖,然后对他说:修筑“长生塔”的工人在基石中藏了一张“塔的秘密”。

结果,那颗糖就是“塔的秘密”,作者知道后,因为这个秘密如果放在活人的肚皮里暖一些时候,在塔里烧了,塔就会倒塌,便用刀铺开肚皮。

“隐身珠”主要写了:一位教书先生有一颗隐身珠,差役知道了,来到他家搜查,教书先生的儿子把发现的珠子放在嘴里。

可被发现了,教书先生的儿子把珠子吞进去,差役也就走了。

后来,他变成了一条龙

龙哭着经过的地方都变成了河,只有那个村庄还存在。

“能言树”主要写了:有一对兄妹,哥哥被抓了去,差役把他的眼睛夺走了,妹妹让他回家,但他不想当一个废人,所以不肯。

他们的泪水落在了一棵树上,那棵树说话了,给了他们活下去的信心。

“还魂草”主要写了巴金爷爷长大后的现实生活,他的生活很不如意,他给一个叫“莉莎”和一个叫“秦家凤”的女孩子讲了一个叫“还魂草”的故事。

作者用这本书描写了旧时代生活的不公平,想让国家管一管如今的社会。

生活中,也有人是这样,有些人,依着权力,横行霸道,某些人,像皇帝一样,在别人的痛苦上建立自己的快乐,这样的人是没有群众基础的,也不会得到拥护的,最后还是难逃被结束的命运。

还有些国家官员,像皇帝一样,不理政事,眼里只有金钱,搞得民不聊生,而且他们大批抽取国库的钱,更有甚者,把钱捐了出去,抽空国库,最后没有一个不“落马”的。

“长生塔”不能使人长生,只有好人才能长生,我们一定要有好心,要不然,沙上的楼台是不稳的。

如果人人都跟故事中那些只在乎自己利益的人那样,那,世间还有王法么

长生塔读后感300字。

帮帮忙

《长生塔》这本小说是巴金爷爷写的。

《长生塔》这本书由“长生塔”和“还魂草”组成,其中,“长生塔”还包括“序、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和能言树”。

在“序”里,作者主要介绍了写这本书的原因、书中的简要内容和自己的故事。

还希望能让快要被现实生活闷死的大人在这本书中呼吸一点新鲜空气。

“长生塔”围绕着作者父亲给作者讲的故事来写。

文中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皇帝,但他渐渐老了,于是想长生。

一位老臣认为:重建一座“长生塔”,让皇帝在那里吸收灵气。

于是,许多“贱民”来建“长生塔”。

“长生塔”建成了一部分后,皇帝就要不行了。

皇帝登上“长生塔”时,山崩地裂,“长生塔”倒塌了。

“塔的秘密'”写了作者的一个梦:一天,一位老人带他去了“长生塔”。

皇帝带作者看他父亲,父亲先给作者吃了一颗糖,然后对他说:修筑“长生塔”的工人在基石中藏了一张“塔的秘密”。

结果,那颗糖就是“塔的秘密”,作者知道后,因为这个秘密如果放在活人的肚皮里暖一些时候,在塔里烧了,塔就会倒塌,便用刀铺开肚皮。

哪里可以下载 巴金 写的《长生塔》 啊

第一步,先点击网站靠上位置的“注册”,注册一下(过程很简单,半分钟就好);第二步,下载这个页面的第二个帖子的7个压缩文件,(必须7个都下),(也很快,半分钟);第三部,解压缩,然后得到了一整本书,《长生塔》这本书靠后的位置。

对巴金有什么感触

创作题材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

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

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

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著。

《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

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

《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

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 、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

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 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

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

[12] [14] 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样,但总体也可归结为六类,其一,书写外国人生活的作品,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电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

这类作品描写了许多外国人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外国人形象。

其二,反映农民 工人 知识分子 小公务员 革命者等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

其三,是收在《长生塔》中的四篇童话,即《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能言树》作者借助童话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其四,是收在《沉默集(二)》 中的三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即《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底尔的秘密》。

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总结了那段历史的教训。

其五,描写 40 年代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收在《发的故事》、《小人小事》等集子中,其中的某些作品体现了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

其六,反映志愿军生活,即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收集在《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小说集中。

这些作品是巴金小说创作的最后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对新中国文学事业的重要贡献。

[12] [14] 另外,巴金的中长篇小说的题材也具有多样性,《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海的梦》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园》等则是表现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

《砂丁》、《萌芽》是反映矿工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国统区小市民、小公务员的悲惨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写各阶层人民抗日活动的长篇小说。

总之,巴金小说的题材是具有多样性的,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小说反映了中国现代杜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表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4] 语言风格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

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

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

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它“象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

然而巴金也绝非只是一味任情纵笔、狂放无羁以至流于粗糙简滥。

在具体驾驭这种平白率真、热烈酣畅的文字时,巴金注重随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延伸发展来安排句法的构造、修辞方式的搭配和音节的长短相间,让语言在热烈明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产生一种流畅回环的音乐美感。

如作品《春天里的秋天》中:“我抬起发热的脸,去看蔚蓝的天,去迎自由的风。

我的眼里却装满一对大眼睛和两道长眉。

那对大眼睛里充满着爱情,春天的爱情,南方的爱情。

”这一句并没有使用整齐的韵脚,也不讲究声调的平仄搭配,咏玩味间却给人一种抑扬有致,明快优美的音乐享受。

这种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是巴金语言抒情风格的重要特征。

[15] [12] 从《憩园》开始,巴金则逐渐把感情“隐藏”起来,放在文字之外,情节以内,不再像前期的《激流》一般直接吐露内心的情感,而是转而开始大量运用冷性色彩词隐晦、冷静的表露自己的情感,做到动人而不致“引人注目”,以《寒夜》为例,整部小说所用的色彩词汇除了灰黑,就是昏黄、惨白,从心理上给我们以沉重的压抑感,加重了对作品的悲剧感受。

而晦暗的语言色调作品语言的旋律迟缓,音调低沉,从而与作品的题材和抒情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使得作品的悲剧感顿生,调子也更加悲哀、忧郁。

[15] [16] [12] 文学思想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

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

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

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

后期,《火》三部曲、《第四病室》、《憩园》、《寒夜》,都体现了对40年代中国社会黑暗的揭露与批判。

《火》对抗战的直接描写,《第四病室》对社会底层黑暗的揭露,《憩园》对不平等社会的反思,《寒夜》对社会黑暗的控诉。

到了晚期的巴金对于“善”的思考则更加带有更明确的社会内涵,这个内涵,主要是通过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来体现,即反对文化专制、反对长官意志、反对粉饰现实、忏悔自己精神上的软弱,认为整个民族都应该忏悔和反思。

于是他也响亮地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馆。

[12] [17] 巴金的真实观则更为直白的体现于他的作品之中。

因为巴金不同于茅盾等作家完成作品时所具有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故而他的作品唯求“真”,以“真”动人,以“真”取胜。

在巴金前期的创作中,他致力于青年对家长的对抗情绪的感受,作家的真实就在于对这种感受的发掘和提炼,正如他在《激流·总序》中所说的,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二十几个寒署。

”“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

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石碎山中间。

”作家以其二十多岁的青年的眼睛所看到的生活的激流,所感觉到的爱恨痛苦,通过巴金式的真实的感受体现在里面,这就是青年的真实感受。

在这里,违反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假的,适应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真的,就会被巴金体现在《激流》三部曲中。

巴金后期创作,这种真实观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在于其理性选择的加入,即对40年代中国社会的思索及对这种思索的感受。

《寒夜》是其中的一个典范。

《寒夜》的深刻性在于其真实性,这种真实可以说是残酷的真实,即以好人对好人的残忍来体现出生活的真实,制造了好人与好人之间的悲剧。

[12] [17] 5社会评价编辑名人评价巴金葬礼 胡锦涛敬献花圈冰心:巴金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他的可佩之处,就是他为人的‘真诚’……”萧乾:“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

”鲁迅:“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沈从文:“一件是太偏爱读法国革命史,一件是你太容易受身边一点现象耗费感情。

前者增加你的迷信,后者增加你的痛苦……你感情太热,理性与感情对立时,却被感情常常占了胜利……”[18] 舒乙:“他说,人活着,说的和做的要一致,这是达不到的,达不到也要这样做,这个社会才能变得光明。

”[19] 金庸:“巴金是中国伟大的作家。

”王蒙:“他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也是榜样。

”文洁若:“我觉得,假若巴金不认识萧乾,巴金还是巴金,但假若萧乾不认识巴金,就不一样了。

”[19] 贾平凹:“巴老是我国当代文学巨匠,他的道德和文章,都是当代作家的一面旗帜。

”毕淑敏:“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正直、光辉,包括他提议建文革纪念馆,让整个民族反思、自省,都让我们敬佩。

我要向巴老学习,做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学习他是一种精神的星火传承。

”草婴:“巴老最热烈的感情,就是对劳动人民最真挚的爱,特别是对下层人民深深的同情。

”[19] 198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来我国访问,又亲自在上海展览馆宴会厅授予巴金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认为他“是当代世界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自由、开放与宏博的思想已使他成为本世纪伟大的见证人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巴金以自己的言论和艺术创作热情地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

主要表现在:在“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变得更好”的思想指导下,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和奴性人格的艺术典型以“立人”,从“说真话”到“写真实”以一贯之于他的全部人生经历和创作活动中,他多次强调“我说我写作如同在生活,又说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写作同生活的一致,是作家同人的一致,主要的意思是不说谎。

”同时巴金还贡献了以“两个一致”的典型化方法和“比较象活人”的性格真实的现实主义美学理论;追求真实,在《随想录》中一遍遍地虔诚而痛苦地忏悔,剖析自己的灵魂,猛烈地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深挖国人灵魂中的奴性,以人格的魅力参与现代伦理文化的建设。

他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而巴金小说所创造的“青年世界”是 30 年代艺术画廊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巴金也因此为扩大现代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巴金的资料和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中文名: 李尧棠  别名: 巴金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 1904年11月25日  逝世日期: 2005年10月17日  职业: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主要成就: 文学巨匠  代表作品: 《家》、《春》《秋》  原名: 李尧棠  字: 芾甘  巴金小说作品  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 家 ▪ 春 ▪ 秋  爱情三部曲 雾 ▪ 雨 ▪ 电  其他 寒夜  中篇小说 海的梦 ▪ 春天里的秋天 ▪ 灭亡 ▪ 死去的太阳 ▪ 砂丁 ▪ 萌芽 ▪ 新生 ▪ 利娜 ▪ 憩园 ▪ 第四病室  短篇小说集 英雄的故事 ▪ 明珠和玉姬 ▪ 复仇 ▪ 光明 ▪ 电椅 ▪ 抹布 ▪ 将军 ▪ 神·鬼·人 ▪ 沉落 ▪ 发的故事 ▪ 雷 ▪ 还魂草 ▪ 小人小事 ▪ 猪与鸡 ▪ 李大海  个人履历  巴金,字芾甘,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巴金  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他的作品《给家乡孩子的信》被选为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期课文,《索桥的故事》被选为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课文。

《鸟的天堂》被选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并有散文随笔集《龙.虎.狗》其中短文两篇《日》《月》被选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

《随想录》中的小狗包弟被选为新课标高一必修一中的课文。

  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

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曲奏南薰,霞焕椿庭。

人歌上寿,仁者遐龄。

立言立德,益世益民。

如鹤如松,长寿常青。

百岁翩临,华夏集庆。

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著作书目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店。

巴金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 。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 。

  《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 。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书店 。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 。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书局 。

  《雨》(“爱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 良友图书公司。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书局 。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店 。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局 。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局 。

  《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 。

  《电》(“爱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 良友图书公司 。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书店 。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书店 。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 。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合集)1936, 良友图书公司 ;   《忆》(回忆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的《家春秋》搬上荧屏(11张)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短简》(散文集),1937, 良友图书公司 ;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书店 ;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书店 ;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0,开明书店 ;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   《火》(共三部,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书店;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   《无题》(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 良友图书公司 ;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书店 ;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书店 ;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   《谈契诃夫》(理论),1955,平明出版社 ;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国青年出版社;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 ;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出版社 ;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出版社 ;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   《巴金近作》(第

【第1句】: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 ;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书店 ;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民文学出版社 ;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 ;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出版社 ;   《巴金散文选》198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书店 ;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 ;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学出版社 ;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出版社;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出版社 ;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书店 ;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 ;   《随想录》(散文集), 1987 ,三联书店 ;   《巴金散文精编》,1991 ,浙江文艺出版社;   《巴金书信集》, 199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域外小说》,1992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忆》(回忆录),1994 ,中国华侨出版社;   《短简》,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再思录》(散文集),1995 ,上海远东出版公司 ;   《巴金自传》,1995 ,江苏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1995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巴金卷》,2001,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随想录选集》,200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随想录》,2009,作家出版社 。

  译文集汇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书店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书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书店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书店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萧珊合译),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译文全集》(1—10卷),1997,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译文选集》,200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黄河象》  一封乡书  亲爱的同学们:   巴金早年  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

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怎么办呢

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神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

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不要把我当做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经历,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   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

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

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要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

  亲爱的家乡的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

你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我真诚地祝福你们。

  巴 金   1991年5月15日  巴金笔答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

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我为什么需要文学

我想用它来改变我的生活,改变我的环境,改变我的精神世界。

  我50几年的文学生活可以说明:我不曾玩弄人生,不曾装饰人生,也不曾美化人生,我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

  1985年2月18日  编辑本段成就贡献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名誉主席、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他一生勤奋写作,著作颇丰,即使进入耄耋之年仍能写出《随想录》这样的惊世之作。

巴金年轻时只顾写作,身体并不太好,1927年他在法国患肺病后,天天到田畔河边散步,一年后就好了。

回到祖国后,每年都要出去爬山锻炼,杭州的南高峰、北高峰都有他的足迹。

进入老年后,他为了锻炼腿,每天早晨六点半起来,七点下楼在院子里先慢跑一圈,回来喝杯牛奶再出去散步。

另外,他每天上楼写作,下楼活动,上楼睡觉,下楼吃饭,有意地多上下几次楼梯,以达到锻炼腿脚的目的。

  他1982年摔断左腿,后又患“帕金森氏病”住院治疗,但由于他有坚强的意志,积极锻炼,配合医生治疗,身体恢复得比一般老人快。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情深意。

  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淌过崇山,流过峻岭,穿过峡谷,在这一刻停留了。

巴金,多少人在呼唤这一名字,多少人在哀哭中国文坛的参天大树倒下了。

  “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1927年,巴金以第一部小说《灭亡》,被人们认识以后,以自己的光和热,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领军人。

巴金的财富,是他26卷本的不朽著作和10卷本的精彩译著。

巴金的财富,更是他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人格力量。

  爱国主义,是巴金两大财富的重要基础。

巴金12岁那年通读了《说岳全传》,深深被岳飞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震动。

上世纪90年代,巴金在众人的劝说下,到杭州休养。

从来怕麻烦别人的他,有一天却提出了要求,想去拜谒岳坟。

在文征明《满江红》词碑前,年过九十,平时说话吐字不太清楚的巴金,像小学生那样吟诵起这首词来,声音越来越清楚、高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   1979年,巴金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巴黎。

这是离别巴黎半个世纪后,巴金第一次再踏上这片土地。

故地重游,对于任何人都会有很多感慨。

然而,每天清晨,巴金静静地坐在窗前,眼前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而是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淮海路、杭州的西子湖、成都的双眼井,广州的乡村……他说:“出了国境,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关心地注视着我。

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摆脱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   “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   “让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巴金的心里始终珍藏着这一美好愿望。

  巴金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

仁爱的母亲,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老师。

他从母亲这里懂得了爱,懂得了宽容。

巴金幼年另一位老师是轿夫老周。

老周总跟他说:“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   成年后的巴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瘦弱的老周在那样困苦的条件下,讲出这番深刻的道理。

这就是仁义、道德、忠爱。

而恰恰是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为人之本。

  巴金把他的爱,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呼求平等、自由、幸福,是巴金作品主要内容。

在巴金许多文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文字:“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

”“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

”   小张、小吴,从农村来到巴老身边工作。

转眼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翟泰丰来探视,问巴老有什么要求

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的他,不假思索地提出:希望安排好小张、小吴的工作。

  仁爱、忠诚、正义、自律,人道主义相伴巴金一生。

  编辑本段名言警句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

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习惯,就上了瘾,不说空话,反而日子难过。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我对人世还不能没有留恋。

牵系着我的心的是友情,因为我有无数散处在各地的朋友。

  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

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们的事业都是无限长久的。

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们的劳动融合到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

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事实上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

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巴金,这么样一个跨世纪的伟大作家,恐怕是谁也不敢加以否认而敬虔的吧?   但,惟其因为是伟大地,所以总是苦痛着的。

但丁是这样,杜斯杜夫斯基是这样,而我们的巴金先生也是这样。

  可是,我所说的关于他的苦痛,并不是物质的;在作为物质生活与发展中的巴金,他起先在东南大学附中出去,因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到了法国后,便在一个平民底拉丁区内,嚼着冷硬的面包,忍耐着苦痛,一直过了两三年这样下贱人的生活;就是回国后到了上海,也仍然在开明书店作过极不相干的外国文底校对职务。

在这种境地里的巴金,当然为一般大人物们所不屑道及的。

但,这样看来在物质方面的巴金似乎也很苦痛,可是实际上他最苦痛的还是精神上,譬如在《复仇》底序里面他说:   “在白天里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记了一切地大笑,因为我戴了假面具。

  “在黑夜里我卸下了我的假面具,我看见了这世界的面目。

我躺下来,我哭,为了我的无助而哭,为了看见人类的受苦而哭,……”   又说:   “……我的灵魂为着世间的不平而哭泣着。

” 这就是他灵魂的自白,也就是他苦痛的自白。

而且由这些看来,我们可以知道这位作家在精神上是存在怎样的苦痛。

  我们为什么需要巴金 只因是硕果仅存

  他曾说:“有你在,灯亮着”,这是巴金对冰心的赠言,现在被用来描述我们对巴金的追思。

巴金之于我们,有着特殊意义:我们需要那种独立思考、自由言论的知识分子精神。

这种精神,对于任何一个年代的人们都是激励。

  作家卡片-----巴金   他,曾是一位世纪老人。

被称为中国的卢梭,中国现代文学巨匠.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他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萌芽》《寒夜》《随想录》《死去的阳光》《新生》《砂丁》……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

  一位诗人在《敬寿巴老百岁》中这样写到: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意,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825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