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巴金的怀念肃珊四的读后感

谁能以<怀念萧珊>为例,分析巴金写作的艺术特点?

看了上面这段,感觉写得不差,但却浮华地一味堆砌辞藻。

作者俨然以专家自居,却走上了巴金最反对的写作道路,而且回答也不符合题意,总归是什么地方抄来的。

个人认为《怀念萧珊》反映出了巴金晚年作品的几个艺术特点:

【第1句】:文字平淡,叙事平实。

客观地说,人到晚年,才气肯定不如年轻的时代,但此时写作上最大的优势应该在于淡定。

平直地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琐事”,看似毫无技巧,有时也许反是最大的技巧,让读者读得塌实,静谧。

【第2句】:扬弃浮躁,沉淀深邃。

妻子去世已经有六年时间,这给了巴金在感情上充分的沉淀,那些琐碎的、肤浅的已经被扬弃,留下的东西都是感情最深沉的部分。

这其中有妻子对自己的爱,自己对她的深厚情感,以及她走后留下的无限遗憾。

【第3句】:敢说真话,不断反思巴金的《随想录》一直不忘的主题,就是对过去20年生活的回顾和总结,他虽然爱着自己的妻子,但更在反思妻子过早离开的原因,其中同样不乏作者深刻的自我剖析,具体我就不说了,读过的人都会明白。

巴金《怀念萧珊》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我巴金的鸟的天堂,这本书怀念苏珊这片短文令我记忆犹新主要内容:妻子在“文革”中己而受到牵连,身患绝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连诀别的话也没留下一句就离开人世的悲惨遭遇,描写了夫妻俩在那段日子里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以及互相鼓励着希望摆脱厄运的深切愿望。

(字数超过50,请见谅。

以巴金的《怀念萧珊》为例,我们为什么需要批判精神?

中国当代‘文学’在很长的时期里,被加上了功利目的极强的意识形态限定语,被巧妙地转化为一种本质上非现实主义甚至反现实主义的异化物,文学越来越缺乏现实感和独立性以及批判精神、内在力量和思想深度。

所以作家就应该通过充满道德诗意和伦理自觉的写作,对读者的心灵生活发生积极的影响,人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因为人们需要文学给我们带来美好希望、生活的勇气和人格的力量。

怀念萧珊体现巴金怎样心情

《怀念萧珊》这篇随想录里巴金先生对他的爱妻未曾用过一个爱字,未曾用过思念一词,但是字字语语是深情,字字句句是血和泪,印象深刻的更是巴金先生描述萧珊夫人身份,“我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但是萧珊却是巴金先生生命的一部份,我落泪了,那样深刻的爱,那样深的感情,萧珊夫人离别巴金先生的时候那是怎样的痛啊

巴金《怀念萧珊》主题和思想是什么

怀念鲁迅先生 巴金眼中鲁迅是一个什么人先生一辈子反对神化,反对奴才,反对奴性,他不愿意把自己塑造成神,成为后人膜拜的对象,那只会培养出新的奴才,所以先生要求后人忘记自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831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