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读后感

要求: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上每个单元一篇读后感.

文章:第一单元 1 两册 毛泽东2芦花荡 孙梨3蜡 西蒙诺夫4就英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 雨果5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芩第2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7背影 朱自清8台阶 李森祥9老王 杨译(这个字打不出,是角丝旁的)10信客 余秋雨第3单元 11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12桥之美 吴冠中13苏州园林 叶圣陶14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15说“屏” 陈从周16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17奇妙的客隆 谈家桢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19生物入侵者 梅涛20落日的幻觉 黄天祥第5单元21桃花源记 陶渊明22短文2篇(陋室铭 刘禹锡)(爱莲说 周敦颐)23核舟记 魏学洢24大道之行也 《礼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18课慈母情深读后感50字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读了之后我深深地被文中的那位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所感动。

这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这位母亲为了支持子女读书把家里唯一的旧收音机给卖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家已经贫穷到了极点,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走进了噪音震耳欲聋、环境极其恶劣的工厂工作。

只是为了孩子们碗里多一点米,书包里多一些书本,衣橱里多几件衣裳。

作者想买一本一元五角钱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掏出钱来,用龟裂的手数好钱塞到了我的手中。

那是因为母亲知道,看书是好事情,哪怕再困难也要供

因为那是她的希望,希望孩子能早日成才。

而文中的“我”通过去要钱买书,第一次走进了母亲的工作车间,第一次看到母亲在多么辛苦地劳作,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母亲挣钱的不容易。

从而加深了对母亲崇敬之情和对自己要钱行为的深深自责。

我的妈妈何尝不是这样

我的妈妈是一位很普通的农民工,为了供我们上学,她一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每天下班回来都累的。

这样的工作环境是妈妈最不喜欢的,但是妈妈为了能工作多挣点钱,还是坚持下来了。

读到“母亲给我钱买书”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这一元五角钱“母亲”肯定知道它的重要性了,这一元五角相当于家人几天的饭钱,用它买书全家人可能又要几天了。

“母亲”深知这一点,可为什么给钱的时候那么毫不犹豫,还替他解释呢

这就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崇高的思想境界。

我也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虽然我家没有穷到的那种地步,但也很普通。

爸爸妈妈收入微薄,还要供我念书,家中也没什么富余的钱了。

可是只要是我喜欢看的书,妈妈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而她自己,却很少花钱给自己买新衣服穿,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妈妈的用心和文中的母亲应该是一样的,这都是慈母的深情啊

四年级上册18课争吵的读后感400

今天,我看了《争吵》这篇短文后,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学会宽容。

想到此,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次小矛盾。

  记得那一次,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一窝峰似地飞了出去,而我却坐在教室看课外书,这时朱俊桥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不料,她把我小巧玲珑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还摔坏了。

  我十分生气,像凶恶的狮子一样对她吼道:“你看你,把我的文具盒碰坏了吧,跑

跑什么跑

”一些同学闻声也跑过来,了解情况后,都站在我这边。

  “赔

赔吧

”她红着脸一言不发,像熟透的红苹果。

听到同学这么一说,我更有理了,还骂了她一句。

  回到家,我给妈妈说了这件事,心想:妈妈肯定会站在我这边

谁知,妈妈却说:“这事儿就是你做的不对了。

”  我想:分明就是她错了,凭什么批评我

接着妈妈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要宽容,如果在每件事上都要与别人斤斤计较,那谁还敢和你交朋友……”  听了妈妈的话,想了想,我的脸不由自主地红了,心中十分惭愧。

  妈妈的话,仿佛像警钟一样,时时刻刻敲击着我的心。

  今天,我读了《争吵》这篇文章后,再想起妈妈讲过的话,更加理解了文中所讲述的道理:人要学会宽容

六年级上册,语文十八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后,颇有感触。

  鲁迅先生这一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受到了人们的爱戴与尊敬。

他总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在鲁迅先生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大家都到鲁迅先生家里去。

他们畅谈《水浒传》。

小周晔或自己读《水浒传》只是囫囵吞枣,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懂。

当鲁迅先生问起的时候,小周晔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鲁迅先生听了,摸这胡子笑着说:“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

”小周晔知道,伯父的这句话是在暗示“我”要好好读书,不能马马虎虎。

鲁迅是一个多么和蔼、幽默的人啊

  有一次,在鲁迅家里,大家笑谈“碰壁”。

可想而知,当时的旧社会有多么黑暗,因为国民党反动派骑在人民的头上,整日欺压老百姓,革命者个个根本没有言论理由。

而鲁迅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了唤醒人民觉悟,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了反动派的极度恐慌。

他们对鲁迅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为此,他饱经风霜,整日提心吊胆。

但他并没有退缩,依然等在人民的前面,站在风口浪尖上,只求人民能过上好日子,不去回报。

我深深的被鲁迅感动了。

他是一个多么顽强、勇敢、正直的人啊

  在一天黄昏,鲁迅先生与小周晔的爸爸救助了一位黄包车夫——他们把那位拉车的扶上车子,拨付一个膝蹲着,另一个半蹲着,小周晔的爸爸拿镊子夹出玻璃碎片,鲁迅先生那硼酸谁给他洗干净。

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他们细心的照料黄包车夫的这一幕已深深的打动了我——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

在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鲁迅先生可以放下官价,去为一个黄包车夫包扎脚。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能不使我们感动

鲁迅先生是一位多么同情劳动人民的人,同时也表明了鲁迅先生得旧社会的痛恨。

  鲁迅先生家有一个女佣叫“阿三”,她因为丈夫去世,所以眼睛起了蒙,看不清东西。

鲁迅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

他对自己的并一点儿也不在乎,到常常劝“啊三”多休息。

,不叫她干重活。

这是一位多么令人敬佩的人啊

  鲁迅先生逝世后,形形色色的人都来吊唁他,向他致敬,有的竟失声痛哭。

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鲁迅先生忧国忧民,受人尊敬。

他用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常人所不能饿昂成的事业。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才赢得了那么多人的爱戴。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那种爱国、爱民的精神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18课读后感250字

讲述了3件事

【第1句】:飞蛾求生

【第2句】:砖缝中长出的瓜苗

【第3句】:倾听心跳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全部

人教版八上册课内外古诗(一)课内古诗 岳】(杜甫 唐)岱宗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 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杜甫 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 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王维 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 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陆游 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课外古诗词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王绩 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崔颢 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 友 人】(李白 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 词】(刘禹锡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梅尧臣 北宋)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 溪 沙】(苏轼 北宋)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南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苏教版第六课读后感80字左右

这则的内容是:狐狸讥笑母狮胎只生一子,母狮子回答说:“然而子这个故事虽然不长,但它的启示却不小。

它让我懂得了,事物不在多,而在于精。

也就是说,美好的事物在质而不在量。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把语文书第一单元的生字一个抄两遍。

回到家,我就翻开作业,以最快的速度三下五除二地抄完了。

抄完后,觉得第一单元的生字还比较少,便自作主张又把第二的生字抄完了。

合上作业本,我就喜滋滋地等着第二天交上去后老师给我的表扬。

可当作业本再次发下来,我的本子被老师用红笔写道:“写得不认真

”,看着这几个红字我心里就很不服气:哼,多写了一点还要受批评,什么意思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954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