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抗战纪实读后感
作文:读《八路军抗战纪实》有感初二400字
活十分美好。
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
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在抗日战争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常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
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
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
最后,蔡延锴军长亲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
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
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
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革命战士永垂不朽!抗日战争》这本书在图书馆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原本没注意到它,但它封面的图片让我有了浓郁的兴趣,一位中国士兵用刺刀将一位日本士兵插在一座桥上,而日本人则狠狠的望着中国士兵,背景是红色的,像血……经过请教管-理-员,原来这是卢沟桥,是一个
求抗日战争纪实片观后感100字至200字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洗雪了中国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500字读后感
抗日战争读后感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
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
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
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常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
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
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
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
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
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
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
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常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
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组织伪军,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据地。
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蒋介石采劝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领导解放区军民一面抗击日伪军的“大扫荡”,一面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
至1943年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
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
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军正式向盟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
1945年8月,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作战胜利,逼近日本本土。
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观后感200字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年...月...日,我们参观了,在这场展览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
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
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走出展览馆,大家的心中充满着崇高与悲壮的情怀,但是却没有多少作为“胜利者”的喜悦。
由于国家的孱弱,民族承载了更多的苦难,付出了更高的代价。
从来不会有人怀疑抗战史是一部胜利史,但只有在民族复兴的轨迹清晰地勾勒出回归大国的坐标时,我们才可能最终体验到“胜利”的完整涵义。
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因为,我们都不能忘记那段历史:落后就要挨打
抗战老兵故事观后感2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抗日故事,这篇故事是我的感触很深。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青峰岭有一个村子,村里有一个名叫杨杨的小孩和爷爷相依为命。
爷爷告诉杨杨,他的爸爸妈妈都去打小鬼子了,杨杨对爷爷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当打鬼子的英雄。
”样样有一条大狗,名叫阿黄,从小和他玩到大,阿黄既聪明又强壮。
一天,杨杨带阿黄去钓鱼,他们回家的时候,杨杨不小心被一个东西给绊倒了。
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满身是血的八路军战士。
过了一会儿,八路军叔叔醒来了,他看见杨杨蹲在身边,就断断续续地对杨杨说道:“小朋友请你帮我把这个I竹、、、、、、筒、、、、、、交给游、、、、、、游击大队,它很重要、、、、、、”说完八路军叔叔就闭上了眼睛。
杨杨哭得很伤心。
第二天,杨杨和阿黄带着竹筒去找游击大队。
突然,他看见前方有日本鬼子的巡逻队,他急忙把竹筒交给阿黄,让他去找爷爷,自己却留下来吸引小鬼子的注意力。
日军发现了杨杨,便走过来,用枪指着杨杨:“说,八路军在哪里?杨杨假装要告诉鬼子,趁机打了小鬼子一巴掌。
鬼子恼羞成怒,对着杨杨一脚踢去,知道杨杨昏死过去。
后来,爷爷在阿黄的指引下找到了杨杨,并将竹筒送给了游击大队,八路军叔叔找到了杨杨,夸杨杨是个勇敢的孩子。
从那以后,村里的人都叫杨杨是”小英雄“。
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我深深地被震撼了。
杨杨小小年纪,就能如此勇敢,他聪明机智,面对敌人的威胁,毫不畏惧,将情报保护得很好,不愧是一个小英雄。
我想我也要向洋洋学习,不能胆小怕事,而是要做一个爱过的人!————————————前几天去书店,偶尔碰到了崔永元及其团队制作的抢救历史--抗日战争老兵的故事,仔细读后我心里的悲痛就一直没停止过。
我向来是很少看-中-国当代媒体人所写的书,在我看来一个集体缺乏责任感的媒体人,是很难有好文章和书籍出现的。
而中国当代媒体人除了娱乐和愚昧大众以外,早沦落为政客和商人的喊话筒,浑身上下充满着铜臭味。
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宣誓已经被当代媒体人丢到了垃圾箱。
真实的纪实历史和真实的新闻是很难被当代媒体人所发表的。
但崔永元及其团队给了我一个安慰,他们用负责任的态度和内心深处对真实历史的敬畏,耗费几年的时间,走访上万抗日战争依然健在的老兵,给我们还原了那段我们不曾知道的历史,让我们了解了真实的抗日战争。
老兵的故事催人泪下,他们是祖国曾经的魂魄,他们是我们这个国家今天之所以强大的根源。
他们让我们了解了祖国曾经的不屈,曾经的呐喊,曾经赢得世界尊重的资本。
在此向崔永元及其团队和有良知的媒体人致敬,向抗日战争老兵致敬,向祖国的过去致敬。
前段时间,云南卫视和江苏卫视播放的《中国远征军》,我几乎每天都看,再忙也要看。
我认为那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他应该真实的展现在每个中国人面前。
在我们的学校里,却因政治的原因掩盖了这段中国-军人曾经的悲壮故事。
而今天在政治不再成为我们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接受那段历史的教育,接受那段曾经为了祖国的荣誉和祖国的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志士仁人的形象洗礼。
为了把日本侵略者挡在祖国的大门之外,不让日军从云南进入国内,打通抗日战争后方补给线,中国国民政府军前后二十万人走出国门,发兵缅甸,同日军淤血奋战。
用中国人的坚强和毅力,和对祖国的赤胆忠心,坚持5年,赢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
他们曾经为了什么?祖国今天的和平和强大,是他们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远望那些今天依旧生活在缅甸,生活困苦,两眼巴望着祖国蓝天和大地的抗日战争老兵,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去说祖国已经强大?回乡之路在他们心里是那么的漫长啊!可他们或许永远无法懂得,曾经的他们为了捍卫主权,舍弃生命,而今天祖国为什么抛弃他们!他们只是一名军人,只懂的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而不知道政治是啥。
而今天祖国在做些什么?祖国依旧把他们遗忘,在祖国繁荣的今天却把他们丢到了角落。
他们是祖国困难时期的脊梁,祖国遭受凌-辱时候的坚决奋起者,他们是祖国曾经光荣的魂魄。
看看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这些经历了二战的国家,他们把老兵当成英雄,视为国宝和灵魂,一生敬仰。
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伟大祖国呢!一个国家不能给英雄地位,不能让英雄得到尊重,受到敬仰,那么这个国家还能有厚重的历史吗?还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吗?还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吗?我的祖国啊!学过历史的人,一定会记得守卫上海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
可谁还知道,活下来的八百壮士曾经的辛酸生活,压抑在心中不能爆发的那份苦闷。
四行仓库曾经的守卫者之一,杨养正老人就是这样的人。
抗战结束后,他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希望安稳的生活。
可解放后,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在那个谎言弥漫祖国上空的年代。
为了自保,他隐名埋姓。
曾经的国民党军人的身份,让他心惊胆战,不得不剪掉了唯一一张照片上的国民党服装,只留下一个头像,把那段曾经的悲壮历史深埋在心中。
50多年过去了,当他终于可以跪倒在谢晋元团长陵墓前,失声痛哭,长跪不起的时候。
人们才知道这位人生已到暮年的性格倔强老人,正是四行仓库的英勇守卫者之一。
而他的儿女才知道,自己父亲的那段英雄历史,才理解自己父亲埋藏在心底的那份痛哭,曾经的严厉和性格倔强的真实原因。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成了正义守卫者的符号,可我们能对得起那些为了祖国领土完整,奋勇献身的抗日战争老兵吗?能对得起依然健在,如杨养正老人一般的抗战老兵吗?50年啊!人生多少50年,而英雄的抗日老兵却把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情感,自己对曾经一同出生入死战友的思念情感埋藏在心底50年。
慢慢长天,因为政治,我们忘却了英雄。
我的祖国啊!你那厚重的历史,正是由这些英雄窜起的史诗,而今天我们却摧毁了你的历史。
物质欲淹没了你厚重的历史,我的祖国啊!你曾经的文明,你曾经的光荣,明天该走向何方!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政治生活,直到今天它仍影响着我们。
其实这就是国人的劣根性--个人私欲作怪。
政治不过是一小部分人骗取大部分人利益的游戏。
当松山争夺战的惨烈,成为那些国民党老兵永远的记忆时;当那些长眠于地下的抗战老兵因为房地产开发,没有一块小小的容身地时;当孙立人将军、杜聿明将军、薛岳将军等等这些一代抗日名将淤血奋战时。
今天我们却因政治的原因,而把他们看作敌人,看作反面。
当战争的硝烟离我们远去,当和平白鸽自由翱翔,当祖国终于可以挺起脊梁之时。
祖国啊!你为什么不能还给抗战老兵应得的荣耀?为什么不能让那些散落在异国他乡,英雄的抗战老兵遗骨魂归故里,安息在祖国大地?因为他们昨天的献身,才有我们今天的自由;因为他们昨天的无私,才有祖国今天的强大。
而今天我们因为需要,而更改了他们的故事,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他们曾经的英勇壮举。
祖国啊!政治的游戏何时能在你身上褪色?还给人民于平等?祖国啊,你究竟会走向何方?老师为钱而忘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嘱托。
师者谓之骗子也,我们的教育成了名利场,剽窃的代名词;十年寒窗,父母用血汗堆积的知识,到头来,换来的却是一无所知的大脑和廉价劳动力待遇;高楼林立,而那只是少部分人骗取大部分人血汗的象征地,“人有所居”成为了一句美好的愿景;不平等的机会,造就了今天的贫富;而那些专家们高谈阔论的谎言,难道就是祖国的美好明天吗?抗战老兵,用生命换来的难道就是祖国的今天?收入被增长,人们被幸福,通胀被稳定,社会被和-谐,住房被改善,一个被字道出多少辛酸和谎言。
伟大的祖国啊!你古老而有着美丽的传说;依然健在的抗战老兵哦!那满脸的惆怅,写满了沉默在心中的那份愤慨与委屈,他们一直在无情的鞭打着祖国的丑恶。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500字、急
)
今天,我读了,看了中间的一个个英雄小故事,不禁让我十分钦佩这些英雄们。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故事就是“后方战场的巾帼英雄”。
在上海(原启秀女中)校园里树立着一位巾帼豪杰的塑像,这位女英雄就是烈士。
是浙江杭州人。
1931年进入工作。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7月,任妇女俱乐部主席。
她不顾日伪特务的威胁,组织募捐活动,将募集到的钱款物资支援四军等抗日部队。
1939年5月下旬,上级党组织要求茅丽瑛为新四军募集一批棉衣和钱款,同时为难民募集救济款。
在茅丽瑛和同伴们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各界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掀起了捐物捐款的热潮。
筹集到的资金很快被转交给新四军驻沪办事处和难民救济协会。
就在茅丽瑛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义卖活动的时候,她的母亲突然病危住进了医院。
身担重任的茅丽瑛无暇照料老人家,就是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每能尽上一份孝心。
办完母亲的丧事,她又很快的投入到抗日爱国募捐活动中,抗日物资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她的行动终于激怒了日寇,在义卖期间收到了一封附有子弹的恐吓信,但茅丽瑛毫不畏惧,丝毫没有退缩,她坚定的表示要为“义卖而生、为义卖而死”。
1939年12月12日晚,这个被日寇认为是后方战场上的“祸患”。
在开会下楼时,遭到日伪特务的谋杀,年仅29岁。
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为茅丽瑛烈士亲笔提了挽词:“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光荣的,人民永远纪念她
” 茅丽瑛受到敌人的威胁,仍不畏惧。
还仍然让人民们积极的募捐 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的学生们学习的。
特别是一些小宠儿,家中的掌上明珠,更要学习茅丽瑛的精神。
在我们完成一件事时,不能因为遇到了一点点挫折和困难或者遭到了别人的反对而就放弃了,半途而废了。
这时想一想茅丽瑛,她即使遭到了日伪特务的威胁,也毫不害怕,想退缩,继续带领大家向新四军和难民募捐。
而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遭到了别人的反对,怎么就可以退缩了呢
让我们好好学习茅丽瑛,做一名的好少年。
完整、全面介绍抗日战争历史的书籍有哪些
那就多了.比如我在书店里曾经看到过一套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系列(中国文史出版社),那套书挺不错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江苏人民出版社).《国破山河在》也很好.还有很多人物传记,里面关于抗日战争的章节就要你自己翻了.说到记录片,阳光卫视的《国殇》比较客观地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事情.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98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