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的成长故事文章读后感
冠军的故事 作文
10年前,14岁的陕西女孩郭文珺被其父“遗弃”,不过文珺没有就此消沉。
10年后的2008年8月10日,初次参加奥运会的郭文珺一举夺得了女子10米气手枪项目的金牌,站在了世界之巅。
在拒绝外界噪音干扰的射击决赛场,郭文珺甚至连耳塞也不戴,就是这样一个初登奥运赛场的另类姑娘,最终令世人刮目相看。
从知道比赛结果到登台领奖的整个过程,24岁的郭文珺完全没有夺冠后的狂喜与雀跃,她举止得体,甚至被解说员夸以“淡定自若”。
而郭文珺这枚金牌的背后,则是任何人也难以想象的艰难经历。
“她的家人都说她从小心里就非常有主意,是个有主见而且定力非常好的女孩。
”一位今天赶到西安市军体校采访郭文珺家人的陕西记者告诉我,“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穷人家孩子早当家的缘故吧,郭文珺比较早熟。
”在郭文珺的家人里面,并没有看到郭文珺父亲的身影。
对此,郭文珺的妈妈张琳淡淡地解释了一句“我们离婚了,几年前他出国了。
”而某媒体此前曾揭露,郭文珺是被父亲“遗弃”的,10年前的一天,她爸爸离开了家,然后就离奇失踪了。
十年里郭文珺已经习惯了身边没有父亲,父亲成了她精神力量的来源,这种力量使她不会像别的孩子那样在黑暗中哭泣。
父亲的离去使得郭文珺家里的生活也变得异常艰辛,为了弥补家用,郭文珺曾卖过一段时间服装,2005年,无缘十运会的郭文珺为了生计曾经去广东当了一年的“打工妹”,这些经历都使得郭文珺身上有种同龄人所不具有的早熟。
艰难的现实从来没有打消郭文珺在射击的路上打退堂鼓,2006年底,郭文珺在多哈亚运会大放异彩。
今年3月份,她又淘汰了师姐、奥运冠军陶璐娜,入选国家队奥运阵容。
5个月后,郭文珺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奥运会金牌。
十年来,郭文珺一直在寻找,她希望有一天父亲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我觉得自己即使如何努力拿了奖牌,父亲都不会知道。
”郭文珺在拿到奥运资格之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当郭文珺站在北京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的时候,全世界都看得到,相信他的父亲无论在哪一个角落,都会为女儿取得如此的成绩而骄傲。
曾经退役打工一年虽然只有24岁,但是郭文珺已经是个很有故事的姑娘。
在自己的射击之路上,她曾经遇到了很多的挫折,甚至在2005年的时候在家休息打工了一年。
郭文珺1984年出生,在她13岁的时候进入了西安市军体校。
一个13岁的小姑娘,对于射击是喜欢的,但是吃苦的话,却总不是那么心甘情愿。
所以,在最初的时候,她并没有表现出超人的天赋。
“那个时候年纪还是小,很多东西都不是很懂,有些事情也不是很在意,糊里糊涂的就这样一直练习着射击。
”回忆起那个时候,郭文珺不好意思地说。
也许是自己的不经意,使得郭文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屡受打击。
2003年,19岁的她在五城会上名落孙山。
2004年整整一年,郭文珺根本没有获得参加全国比赛的机会。
“那个时候,年纪大了些了,也懂事了。
其实是真的很喜欢射击,所以,觉得自己一下子就长大了。
”郭文珺说。
2005年,郭文珺的进步很大,而且状态也不错,并终于入选了陕西省射击队。
但是,最终她却无缘参加十运会。
或许是对自己的期望太大,郭文珺有些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她萌生了退役的念头,并就此歇了一年多。
这一年中,她也尝试了很多东西,比如去打工。
但是,对于射击的热爱始终在心头萦绕。
真的放下了枪,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热爱这个项目。
作文网 孙杨的成长故事感悟300字
【第1句】:处在社交圈中是一种烦恼,而超脱出来简直是一场悲剧。
【第2句】:厌倦,就是一个人吃完盘子里的食物后对盘子的感情。
【第3句】:参加追悼会的程序常常是,先受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然后大家一起抽烟喝酒打牌。
【第4句】:知识是一种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觉得饿的粮食。
【第5句】:爱情是会沉底的,在平淡的日子里,最重要的是经常轻轻晃一晃盛装爱情的“水杯”。
【第6句】:战争:用舌头解不开就用牙齿咬吧
【第7句】:憎恨别人就像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你自己的房子。
但耗子不一定逮到了
【第8句】: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第9句】: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第10句】:幸运之神的降临,往往只是因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第11句】:失败发生在彻底的放弃之后。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0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