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景馆联诗悲读后感
求红楼梦每一回的读书笔记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 贾雨尘怀闺秀 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泪之事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
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
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
先为二房,不久扶正。
雨村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独生女儿林黛玉教书识字。
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谈论宝玉聪明淘气。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黛玉母逝;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
黛玉进贾府,贾母疼爱林黛玉;凤辣子出场;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宝玉;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争买玉莲,冯渊被打死。
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
薛母与贾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
秦氏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
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芝国府 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
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
凤姐和贾蓉说借玻璃炕屏的事。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周瑞家的找王夫人回话,薛姨妈托她送宫花,黛玉用话刺周瑞家的。
秦氏向宝玉介绍她弟秦钟,凤姐要见,贾蓉带来见凤姐。
秦宝二人互相倾慕。
焦大当着凤姐和宁府诸人面骂街。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凤姐与宝玉说服了贾母叫秦钟来家塾上学。
宝玉到梨香院看宝钗,黛玉来了,见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
寻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钗。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宝玉要上学,贾政训斥李贵,宝玉提出不和秦钟论叔侄,而称兄弟。
秦钟、香怜交友,金荣取笑,秦、香向贾瑞告状。
贾瑞偏袒金荣。
贾蔷激茗烟闹事,李贵息事,金荣赔礼。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金荣对秦钟仗着宝玉和他好目中无人不满。
金寡妇小姑子璜大奶奶,璜大奶奶要告尤氏评理。
璜大奶奶到了宁府,尤氏告诉她秦氏生病。
冯紫英给贾珍荐医。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贾敬寿辰,凤姐和宝玉瞧秦氏,秦氏说凤姐疼我。
凤姐劝解秦氏,说了许多衷肠语。
贾瑞给凤姐请安。
平儿说三百两银子的利银旺儿媳妇送来了;平儿骂贾瑞。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贾瑞来找凤姐。
被凤姐捉弄。
不听跛道人之言,正照风月宝鉴,一命鸣呼。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秦氏给凤姐托梦。
贾珍奢华办丧事,秦氏丫环瑞珠触柱而亡。
小丫环宝珠甘为义女。
尤氏犯旧疾不出。
贾珍拄个拐请凤姐理家。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凤姐威重令行,十分得意。
宝玉秦钟去凤姐处坐。
随贾琏送黛玉的昭儿从苏州回来,言林如海已殁。
宁府送殡,北静王水溶会见宝玉。
●第十五回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圣上亲赐念珠一串。
凤姐、宝玉、秦钟盱中途在农人家打尖。
宝玉,秦钟与智能玩笑;凤姐弄权图银害命。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贾政生辰,元妃入宫。
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贾府忙着盖造省亲别墅。
宝玉看望将死之秦钟,秦钟劝他以后还该立志功名。
●第十七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宝玉痛悼秦钟。
贾政带宝玉进园拟匾。
元春归省,让众姊妹题诗,元妃极赞薛、林之作。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宝玉将元妃所赐之糖蒸酪留给喜吃此物之袭人。
李嬷嬷赌气吃酥酪。
宝玉去看黛玉,胡诌耗子精盗香芋的故事给黛玉听。
宝钗来了,讥笑宝玉忘了芭蕉诗,急的满头汗。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宝钗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
李嬷嬷骂袭人,袭人气哭。
宝玉守袭人,劝袭人,给袭人喂药。
湘云至,黛玉因宝玉恋着宝钗而使气回房。
宝玉对黛玉讲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道理。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袭人对宝玉不满诉诸宝钗,宝钗赏其识见志量。
贾琏趁巧姐出痘和多姑娘儿鬼混,被平儿抓住把柄,瞒过凤姐;贾琏叫平儿不要怕凤姐。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贾母要给宝钗做生日,湘云、黛玉和宝玉闹矛盾,宝玉填一《寄生草。
元妃送出灯迷让猜,贾母也命制作灯谜大家猜。
贾政看了众从姊妹不祥之谜,伤悲感慨。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元妃下谕叫宝钗等去园中住。
贾政传来宝玉。
宝玉偷看《会真记》,遇见葬花之黛玉。
宝玉用《西厢记》中词句相戏。
黛玉在梨香院听《牡丹亭》,眼中落泪。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贾芸准备给凤姐行贿,醉金刚倪二不要文约不要利钱借银子给贾芸。
贾芸买冰麝奉承凤姐,遇见小红。
小红做梦,梦见贾芸拾了她的手帕。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宝玉干娘马道婆骗得贾母每日五斤油供奉菩萨。
赵姨娘给马道婆叫马道婆设法绝了宝、凤。
宝玉、凤姐一齐发疯。
和尚道士持诵宝玉,宝玉病愈。
●第二十六回 峰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宁发幽情 宝玉传贾芸说些没要紧话。
贾芸通过坠儿掉换了小红罗帕。
宝玉用《西厢记》中词曲相戏黛玉,薛蟠以贾政名义骗宝玉出来黛玉来看宝玉,晴雯不给开门,又听钗、玉说笑,黛玉伤心落泪。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黛玉看到定钗从宝玉房中出来,心中不忿。
芒种节,宝钗听小红和坠儿正说那贾芸拾帕之事。
黛玉不理宝玉;探春在宝玉面骂赵姨娘。
黛玉葬花,宝玉痴倒。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宝玉与黛玉葬花诗发生共鸣,恸倒山坡宝玉、黛玉已清除误会。
宝玉到冯紫有与薛蟠等饮酒行令。
宝玉和蒋玉菡互赠礼物。
袭人告诉宝玉端午节的礼元妃赐了,宝、钗一样,黛玉心疑。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黛玉用手帕打了呆看宝钗的宝玉眼睛。
贾府女眷到清虚观打醮看戏,宝、黛为张道士提亲事闹别扭。
宝玉砸玉。
黛玉剪穗。
薛蟠生日,宝、黛、贾母等未去。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宝玉给黛玉道歉和好。
宝钗发泄对宝、黛不满。
宝玉和金钏儿戏笑,金钏儿被撵。
宝玉同情龄官划蔷字,宝玉淋雨回家踢了袭人一脚,袭人晚上吐血。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宝玉服侍袭人问药。
端阳节王夫人治席请薛家母女赏午。
众人不欢而散。
情雯撕扇,湘云有了婆家,翠缕和湘云在蔷薇架下拾到宝玉遗掉的金麒麟。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湘云在袭人面前褒钗贬黛;宝玉赞黛玉,不禁喜惊悲叹。
宝玉误以袭人为黛玉倾诉肺腑。
金钏儿投井死,宝钗却去安慰王夫人,说金钏儿自己落井而死。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宝玉为金钏儿死而五内摧伤。
惹贾政。
忠顺府长史官来索琪官。
贾环又进谗言,贾政笞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众人心疼,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叫晴雯送旧帕两块给黛玉,黛玉题诗三首于其上。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宝玉要吃小荷叶儿莲蓬汤。
袭人叫宝玉请莺儿打络子。
袭人得了王夫人两碗赏菜感到意外;宝玉不在乎;宝钗深明其意。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宝玉甘为诸丫环充役,骂宝钗入了国贼禄鬼之流,深敬黛玉。
薛姨妈赞袭人。
宝钗代做鸳鸯戏莲花兜肚。
宝玉受龄官冷落,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鞠苑夜拟菊花题 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起名海棠社。
湘云补和诗,自愿当东道。
宝钗出主意请老太太吃螃蟹赏桂花作菊花诗。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永 贾母带王夫人、凤姐及薛姨妈等进园,众人作菊花诗。
宝钗小题寓大意。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刘姥姥随口讲故事,吸引住了贾母、王夫人。
宝玉追根究底。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贾母王夫人商议给史湘云还席,携刘姥姥游园在藕香榭吃酒行令。
黛玉行令时无意说牡丹亭、西湘记中两句词曲。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贾母带刘姥姥到栊翠庵。
妙玉又私下招待宝、黛、钗喝茶。
鸳鸯带刘姥姥游玩供众人取笑。
姥姥醉卧怡红院,袭人领他出来。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方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王太医给贾母诊脉看病。
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黛玉心下暗伏,惜春告假一年画大观园。
黛玉叫刘姥姥母蝗虫。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贾母提出为凤姐做生日。
凤姐叫尤氏看老太太眼色行事。
宝玉在凤姐生日时给金钏儿烧纸,茗烟跟着。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贾琏和鲍二家议论要扶正平儿,骂凤姐是夜叉星。
凤姨打骂平儿。
贾母坐阵,叫贾琏为凤姐赔不是,又叫琏、凤给平儿赔不是。
鲍二媳妇上吊。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宝钗周到地应付各方面关系,黛玉则因病常接待不周。
黛玉感念宝钗,又心疑宝玉。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邢夫人叫过凤姐,求她为贾赦求娶鸳鸯,鸳鸯咬定牙不愿意,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贾母训邢夫人。
贾赦忍气花银买了嫣红做妾。
自此告病,不敢再见贾母。
柳湘莲诱薛蟠至郊外揍了一顿。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呤诗 薛蟠和老伙计张德辉南去贩纸札香扇。
香菱和宝钗搬来同住。
贾赦为石呆子古扇打贾琏。
黛玉自愿给香菱作老师教其写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众姐妹商议在芦雪庵赏雪作诗。
湘云和宝玉向贾母要了一块鹿肉。
众人吃鹿肉,平儿丢了一个镯子。
●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凤姐起头联句,众人罚宝玉去栊翠庵妙玉处乞梅。
罚宝玉作乞梅诗。
贾母也来了。
吃糟鹌鹑,叫大家作灯谜正月里玩。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袭人因母病回家。
晴雯唬麝月受了凉。
情雯不叫在屋里熬药。
凤姐建议天冷了姑娘们在园里吃饭,王夫人、贾母皆赞同。
●第五十二回 俏平作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平作对麝月悄说坠儿偷虾须镯的事;晴雯病中撵坠儿。
晴雯带病为宝玉补孔雀裘。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乌庄头送东西来,打饥荒。
凤姐和鸳鸯商议偷贾母东西卖,贾珍训斥贾芹。
腊月三十祭宗祠。
贾母不在宁府吃饭,十五之夕,贾母摆家宴请诸子弟,贾赦回家自己取乐。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除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袭人母亡。
凤姐讽刺宝玉喝冷酒。
贾母批才子佳人书《凤求鸾》,凤姐斟酒掰谎,大家讲笑话。
●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赵国基死,探春主奴分明未让步,又免了环、兰家学里的一项银子。
凤姐称赞。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宝钗用朱子言论指导理家,探春兴例除弊。
甄家进京祝贺,派人送礼请安。
贾宝玉做梦梦见甄宝玉。
醒后方知道是镜中影儿。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王夫人领宝玉会见甄宝玉。
紫鹃远宝玉,故意说黛玉明年春天或秋天要回苏州。
宝玉发呆,紫鹃去解释。
宝钗要黛玉嫁薛蟠。
薛姨妈要把黛玉说给宝玉。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清明宝玉仰望杏子发感叹。
宝玉遮掩藕官烧纸。
宝玉看黛玉。
芳官和其干妈闹仗。
芳官说明藕官烧纸情由。
●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黛玉要和薛姨妈一起去宝钗房里吃饭。
莺儿又在柳堤坐下编篮,春燕娘打春燕。
平儿管春燕娘。
婆子流泪哀求方免。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芳官把茉莉粉给贾环以代蔷薇硝。
赵姨娘进园大闹。
柳家想叫女儿去宝玉房中当差,其哥嫂送给柳五儿茯苓霜。
●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迎春房里的丫头司棋领人捣乱厨房。
柳五儿奖茯苓霜分些赠芳官被抓拿,宝玉替彩云瞒赃,凤姐还要追究,平儿劝她得放手时须放手。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探春提议凑份子给平儿过生日, 湘云醉倒在青石板上,黛玉为贾府后手不接忧虑。
香菱裙子弄脏宝玉教袭人给她换一件。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大家宴聚玩耍至二更,妙玉下帖祝寿,贾敬死,尤氏理丧,尤老娘母女三人到宁府着家,贾蓉戏二姨。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 黛玉写五美吟诗。
贾蓉说二姐给贾琏做二房。
尤氏劝阻,贾珍同意。
贾珍包办尤姐与张华退了婚。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娘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贾琏以奶奶呼二姐,将凤姐一笔勾销。
兴儿向二姐介绍凤姐。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尤三姐表示要嫁柳湘莲;柳湘莲以祖传鸳鸯剑给三姐作为定礼。
湘莲悔婚,三姐自刎。
湘莲后悔出家为道。
●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湘莲出家宝钗不以为意,宝钗将薛蟠从南方带来的土物分送各人,凤姐审问旺儿和兴儿。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凤姐二姐搬进去住。
凤姐花银子叫张华告贾琏,凤姐拉着贾蓉来撕掳尤氏。
尤氏母子答应补上五百两打点之银。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凤姐使人挑唆帮张华告状要原妻,贾母要凤姐料理。
贾琏出差回来,贾赦赏丫头秋桐为妾。
凤姐挑唆秋桐气二姐,二姐吞金而逝。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宝玉情色若痴,语言常乱。
众人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推黛玉为社主。
众人放风筝,黛玉欲放走晦气。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八月初三日贾母八旬之庆,贾母只叫史、薛、琴、林、探会见南安太妃。
鸳鸯遇见司棋与其姑舅幽会。
司棋求其超生,鸳鸯保证不外传。
●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司棋因姑舅兄弟私弟私逃而病倒。
贾琏请求鸳鸯暂把老太太查不阗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邢夫人见傻大姐拾到绣春囊,探春责备住儿媳妇索讨迎春的累金凤,迎春看太上感应篇不管。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王夫人认为绣春囊是凤姐所遗,凤姐跪着哭辩。
王善保家的告睛雯黑状,王夫人晚上抄检大观园。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贾母听说甄家被抄而不自在。
尤氏发现赌博。
邢大舅论钱势,发泄对邢夫人之不满。
贾珍于会芳园丛绿堂赏月作乐。
贾珍疑惧。
八月十五日,众人簇拥贾母上山到凸碧山庄。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贾母吃酒闻笛,对贾赦父母偏心的笑话耿耿于怀。
黛玉因贾母叹人少,而少景感怀,湘云劝她,二人到凹晶馆与妙玉三人联句。
●第七十七回 俏丫环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王夫人问周瑞家搜检之事,周瑞家和凤姐如实相回,王夫人逐司棋,睛雯、四儿、芳官被撵。
宝玉去看晴雯。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女+危)
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王夫人向贾母回明晴雯之事,说选中袭人。
宝玉回来,说这次去会客作诗不但未丢丑,还得了许多东西。
晴雯已死。
宝玉悲痛不已,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睛雯。
●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黛玉赞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贾赦把迎春许与孙绍祖。
宝玉感慨作诗。
薛蟠要娶夏金桂,宝玉为香菱耽心虑后,香菱反不悦。
宝玉以风寒外感,卧床不起。
夏金桂制服了薛蟠。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金桂用宝蟾和薛蟠撵去香菱,香菱随宝钗,并酿成干血之症。
宝玉往天齐庙还愿烧香。
迎春向王夫人诉说孙始祖不堪,王夫人归之天命。
晚歇旧馆紫菱洲,后惧孙绍祖之恶而被接走。
●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贾政不叫宝玉作诗联对,叫念文章,--亲自送宝玉到私塾,给代儒叮咛。
●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贾政叫宝玉学做人的道理。
黛玉鼓励宝玉在功名上下功夫,宝玉对此诧异。
袭人为晴雯兔死狐悲。
怀疑宝玉要娶黛玉。
黛玉痰中带血,探春、湘云来看。
●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探春湘云劝黛玉。
黛玉做梦宝玉为她掏心。
凤姐把自己银子送黛玉使。
贾政为元妃健康操心。
贾母等进宫向元春问病。
金桂和定蟾闹事,薛氏母女劝说不住。
●第八十四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贾母给宝玉提亲,贾政检查宝玉作文。
贾母褒钗抑黛。
贾政问巧姐儿的病,关心宝玉的婚姻对象;凤姐撮合宝玉和宝钗。
贾环代表赵姨妈看巧姐闹倒了药锦子。
●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贾母向薛家求亲袭人找黛玉问宝玉娶亲的事。
贾政升郎中,宝玉放假在家乐,凤姐拿宝、黛开玩笑;贾母要给黛玉做生日。
薛蟠打死人,薛家忙乱。
●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薛姨妈托王夫人转求贾政帮忙。
薛家使钱,死罪开活。
黛玉给宝玉讲抚琴要遇知音;王夫人给宝、黛各送一盆兰花来。
●第八十七回 感秋深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宝钗以黛玉为知心,黛玉看了宝钗书信竟认为是惺惺惜惺惺。
妙玉与宝玉听黛玉抚琴,琴弦断,妙玉说黛玉恐不能持久。
妙玉走魔入火。
●第八十八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贾母八十一大寿时,贾珍、贾琏怒打闹仗的周瑞、何三和鲍二。
贾芸和小红在凤姐外相见戏笑。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黄河决口,淹了州县,贾政不回,宝玉功课松了。
宝玉为晴雯烧香写祝词。
到潇湘馆看黛玉。
黛玉糟蹋自己,绝粒待毙。
●第九十回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郎惊叵测 侍书与雪雁说宝玉亲事未定,老太太要亲上作亲,黛玉听了病情转好。
贾母主张娶钗嫁黛,瞒着黛玉娶宝钗。
宝蟾、金桂调戏薛蝌。
●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薛家犯事,贾政和王夫人商量早娶宝钗的事。
黛玉问宝玉与宝钗的关系问题,宝玉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老太太要办消寒会,宝玉高兴地想着宝姐姐也过来。
宝玉给巧姐讲起了《列女传》。
凤姐以秦氏自居,为贾府后事着想。
●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南安王府叫贾政去吃酒,贾政问包勇甄宝玉的情况。
贾政亲自过问水月庵风月案。
贾琏替贾芹瞒丑。
●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怡红院海棠于十一月,皆以为好兆,唯探春疑非好兆。
贾赦要砍,贾政不管,贾母叫办酒席赏花。
平儿代凤姐贺喜,宝玉丢玉,全家忙乱。
●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 妙玉扶乩。
王子腾升内阁大学士。
元妃折, 黛玉为宝玉失玉而喜,薛姨妈征求宝钗对婚事的意见。
平儿指示悬赏寻玉。
●第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王子腾进京途中死。
贾政被能放了江西粮道。
老太太要给宝玉冲喜。
凤姐献掉包儿计。
黛玉从傻大姐那里得知宝玉娶亲消息,去问宝玉,两人傻笑,独自回屋。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黛玉吐血,薛蟠同意按母亲的意见办。
黛玉焚诗稿。
宝玉成亲,贾政远行。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宝玉欲死,宝钗说明黛玉已死,宝玉昏死。
宝玉渐将爱黛玉之心移至宝钗身上。
贾母把黛玉死告宝钗。
宝钗落了泪,贾母哭黛玉,王夫人也哭了一场;宝钗也痛哭;宝玉还恐宝钗多心。
●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 贾母、薛姨妈正想黛玉,凤姐却来说宝玉、宝钗的笑话。
贾政在江西粮道衙门一心要做清官,李十儿劝他要做贪官。
他不肯,但信任李十儿。
●第一百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宝钗说薛蟠自作自受,香菱那件就了不得,……白打死了一个公子。
作者在此为宝钗补过。
探椿 探春远嫁,宝玉哭倒,袭、钗规劝。
●第一0一回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签惊异兆 凤姐去秋爽斋路上遇秦氏相问。
宝玉和宝钗夫妻恩爱缠绵。
凤姐因为遇鬼而信神。
凤姐求签,得王熙凤衣锦还乡之句,众人皆认为好签。
宝钗说是还有原故。
●第一0二回 宁国府骨肉病灾 大观园符水驱妖孽 探春将纲常大体的话说得宝玉有了醒悟之意。
尤氏在园中见鬼,贾珍等相继病倒。
园中不敢住人, 贾赦请法师驱邪逐妖。
贾政被参革职,回京当员外郎。
●第一0三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 王夫人说贾政在外作官,家里陪钱,为贾政回京而喜。
金桂想药死香菱反药死自己, 雨村遇甄士隐。
●第一0四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余痛触前情 贾政问黛玉,王夫人禁不住哭了。
宝玉说宝钗不是他愿意的人,都是老太太她们捉弄的。
●第一0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宁府被抄,贾赦贾珍被捆走,两府大乱。
世职被革。
●第一0六回 王熙凤致祸抱羞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贾母照应邢、尤等太太奶奶。
贾母祷神宽免儿孙,愿以死承罪。
贾政查人,喝骂奴才没良心。
●第一0七回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主上宣旨,皆宽处理。
革去两个世职,贾赦往台站效力,贾珍往海疆。
凤姐感激贾母看视。
贾政袭了贾赦丢掉的世职。
雨村投井下石,包勇醉骂雨村。
●第一0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贾政将包勇罚看荒园。
王夫人将家事(内事)交凤姐办理。
贾母对湘云说宝钗有福气拿一百银子给宝钗做生日。
宝玉中途退席经潇湘馆闻鬼哭。
●第一0九回 候芳魂五儿承错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宝玉欲梦黛玉而不得。
贾母积食受凉,胸口纳闷,头晕目眩。
迎春死,贾母痛哭。
史湘云丈夫得了暴病。
●第一一0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拙失人心 鸳鸯求凤姐把老太太丧事办得风光些。
凤姐给贾母办丧事,钱少力拙,上下结怨。
●第一一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夭招伙盗 鸳鸯寻死,宝玉先哭后笑,宝钗知他之心。
邢夫人不要贾琏为鸳鸯行礼。
宝钗哭祭鸳鸯。
妙玉和惜春正下棋,贼盗来家。
●第一一二回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 妙玉为贼所抢。
惜春下定出家决心。
赵姨娘中邪病倒。
●第一一三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 刘姥姥哭老太太,凤姐视其为救命之人,托之以己命和女命。
宝玉要找紫鹃表白自己的心,紫鹃未开门,宝玉被麝月找回。
●第一一四回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凤姐死,王仁混闹,要给凤姐大办丧事,嫌弃巧姐;平儿帮贾琏钱。
甄应嘉到府托家眷,贾政托应嘉看探春。
●第一一五回 惹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 贾政叫宝玉念书写文章,他要检查。
地藏庵姑子来贾府受到宝钗冷遇,激惜春出家。
贾宝玉与甄宝玉貌象而异,宝玉呆病发作。
和尚送来宝玉,宝玉死而复生。
和尚要一万银子。
●第一一六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宝玉二历幻境。
宝玉厌弃功名,看淡儿女情级。
●第一一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宝玉在还和尚宝玉,贾赦感冒转痨病,贾琏要去看父,将女儿托于王夫人。
荣府诸人各顾自己,不管别个,惜春坚决要出家。
●第一一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惜春出家修行,贾环出主意叫卖巧姐。
贾政捎回家书,教宝玉、贾兰准备功课应考。
宝玉准备应考。
●第一一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 沐息恩贾家延世泽 宝玉对王夫人表示以中举报答母恩。
宝玉似有疯傻之状离去。
邢夫人要卖巧姐,平儿和巧姐儿同去刘姥姥庄上避难。
宝玉丢了。
探春回家。
宝玉、贾兰中举。
贾府复官,贾琏回家团圆。
●第一二0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贾政去金陵安葬贾母,闻喜讯回京,于船中遇宝玉,僧道与之同去。
薛蟠回,誓改前非,香菱被扶正。
袭人嫁蒋玉菡。
士隐对雨村说,贾府将来要兰桂齐芳,家道复初。
读《次北固山下》的感受
[编辑本段]赏析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河岳英灵集》说诗人王湾“游吴中,作《江南意》(即本诗)。
”诗题作“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在北固山下,显系即景抒情之作。
“次”字,旅途停顿,此作“停宿”解。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横插江中,三面临江,形势险固,因以为名。
诗人家住洛阳,漫游江南,“往来吴、楚间(《唐才子传》)”。
这里的俊秀开阔的景色让他大为惊叹。
但是,时近年关,旅次异地,又怎不催人顿起乡关何处之思!诗中透露出诗人丰富、诚挚、热烈而深沉的心灵世界。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诗以对偶句发端,工丽、跳脱。
开篇概写旅况,融合了空间与时间的苍茫感。
“客路”,点明自已客游在外,为全诗奠定基调。
异地的旅次使诗人愁肠百结,泊舟北固山下,极目四望:旅客往来的驿路,从山中绕出,逶迤而上,遥接山顶,远远望去,似乎路在青山之外,可知前途尚远;回望长江,江水浩淼,连接天际,那迅疾飘行的小船,似乎一直飘到绿水前边,又隐隐约约寓托着因久别家园而悠然思“乡”之情结。
景色极美,隐含的情极深。
诗人特别注意选取构成画面的典型事物,创造出各种意象,精心安排,各得其所。
“青山”、“绿水”为世俗熟语,顺手拈来置于一个来自北国的南游者的视野之中,新鲜有味,意趣无穷,显得十分贴切自然且富于生活气息,同时又为下面的状物抒情提供了背景缘由和壮阔的审美空间。
寥寥数字,写出了人人眼中之景,道出了人人心里的话,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清新阔远的绝妙图画。
倘是诗人自已的船也在行驶,这些景色恐难领略了。
然而,也正因为诗人泊舟山下,所以留心客路伸出青山,行舟前于绿水。
那逶迤宛转盘桓不尽的江流,如同踌躇烦乱的心思,错综纷繁,无由觅其端绪。
接着,诗人以工笔状写北固山下江面特有的景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如果说首联写远望,那么颔联则是写近景。
江潮上涨,水势升涌,与岸平齐,水面更显得开阔无边,江中行船顺风,一帆高挂。
“阔”字,指陈空间之辽远,水波漫漫,渺无边际。
空茫静寂,清澹怡适。
“岸”是静的,“帆”是动的,一动一静,形成鲜明的对比。
静中见动,使人愈添静穆之感。
王籍曾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美好景色中,便忽然产生了“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的思归之情。
而诗人王湾呢,远离故乡而又行程遥遥,也难免心绪愁悒。
但是这浮动着安恬气息的青山、绿水、平潮、悬帆诸意象中,却蕴含着无比活泼的生机。
境界开阔,江风喜人,一派多么令人惬意的江南水乡风光,更使诗人在观赏体娱中产生多么愉悦的审美快感,慢慢地,也就有了心与物化的和谐,原先愁悒的心绪一转而为欣悦。
清丽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深宛细致的思想感情。
颈联则为千古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上句写虚景,下句写实感。
笔力何等千钧!造意又何等突兀!《河岳英灵集》的撰集者殷潘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 内编》中赞之曰:“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诗人站在江面上,放眼望去,残夜未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涌现,好像残夜带来了太阳,而不是太阳把早晨带来似的。
江南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春天的根芽仿佛从旧年年底就巳埋伏下来。
精致的意象,清亮明丽的意境,融入了诗人深邃的感情。
旧的一天又消逝了,旧的一年也轻轻地溜走了,而自己却仍然远役他乡。
眼前之景越美,越是触动缠绵无尽的乡愁,内心那无比深沉的落寞感也越是慢慢地叠向高峰,使诗意重归到先头那种愁悒、失落、寂寞的境界。
这十个字,构思和炼句都脱尽旧套,翻出新意。
精警、卓荦、自然、妥贴,既不绽露斧痕,而又融洽无间。
可谓极用意处看似不用意,极着力处看似不着力,毫无刻意雕琢之嫌,把江南残冬而早春的景色推至极致。
诗人如果不是亲身体验过这种生活,是没有办法锤炼出这样的警句的。
无怪乎“张燕公(即宰相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能做诗文的人),令为楷式。
”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由感时而转为思乡。
岁暮腊残,神驰故里。
面对眼前“江南佳丽地”,想到自己异乡飘泊的生活,何时才能回到家乡洛阳呢?他那历朝古都的出生地洛阳,有乡亲,有家人,更有事业,------牵萦着游子之心。
离家愈远,思乡之情愈浓,首先闪过诗人脑海的,自然是捎封书信回家,可是转念一想,这乡书如何送去
怎不令人意兴阑珊、衷心愀怆
于是,羁旅愁思追逐而来。
“何处达”三字,隐含着多少造化弄人的伤感啊!此时,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雁足传书的典故,便想把这浓浓的乡情让大雁带到家乡洛阳。
乡园既渺不可见,愁思又如斯烦扰,在思归、而未归的矛盾心境中,表现出对家乡的真挚的谴绻和留恋。
这里不言离思,而别意之深长已悠然不尽。
总之,诗篇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多层次地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在一个恢宏、广阔的空间里,引出乡思离情。
情因景见,景因情生,相衬相映,浑然天成,臻至一个真挚强烈的情感与生动独特的客观景物交融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情繁富沉郁而迂回不尽,言辞含蓄隽永而婉曲难宣,堪称唐代抒写羁旅行役之名篇。
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相近的诗词有:
【第1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2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3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4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第5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现代诗的方法
【第1句】:“知”是写法,渗透了对的热爱。
“重”写出了春雨之后锦官城的花朵竞相开放的美丽景色。
【第2句】:《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3句】:注释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第4句】: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
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
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
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第5句】:赏析 《春夜喜雨》是唐诗名篇之一,是杜甫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
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
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七律.长征》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是属于()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诗
《七律.长征》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是属于(抒情)诗,体裁的角度看,属于(七律)诗。
答案正确,请采纳,谢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