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丰臣秀吉读后感评论
丰臣秀吉的历史评价
根据比较可靠的史料《太阁素生记》,以及其他传记的记载,秀吉确实长得像猴子,因此他的绰号叫猴子。
这并不只是谣传,现存的织田信长的信中留有证据。
此外,织田信长的信中还透露,秀吉还有个外号叫“秃鼠”。
秀吉中年以後,毛发逐渐稀疏,晚年出征的时候,为了使自己更有威严,经常要画眉毛,装假胡须。
不管是猴子还是秃鼠,总之丰臣秀吉的外貌极为不扬。
秀吉在八岁时与父亲死别,没多久,一个名叫筑阿弥的茶艺师当了他的继父。
在继父的眼中,秀吉不管外表或个性方面,一点都不可爱,而且家里又穷,因此就叫秀吉出去当帮佣。
秀吉不管到哪里帮佣,都不受欢迎,每个地方都待不久。
最后,在十六岁那年,秀吉拿著生父留给他的永乐钱一贯文离家出走,独自寻找帮佣的主人。
秀吉的出生地尾张(现爱知县),介于京都与偏辟的东国之间,是块肥沃的平原,可说是仅次于京都的先进地带。
这个地方商人熙来攘往,因此可以接触各地来的讯息。
在这种环境下,秀吉当然也得到一些商业的资讯,而且他天生聪慧,在旅途中,他将永乐钱换成便于携带的商品“木绵缝针”,然后再将缝针卖掉,获取利润成为旅费。
最后,秀吉终于如愿以偿,进入远江国(今静冈县)的松下嘉兵卫家中帮佣。
秀吉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帮主人拿拖鞋。
由于去武士家工作是他的最大愿望,因此秀吉工作勤奋,没多久即受到嘉兵卫的重视,将他提拔为出纳管理员。
然而好景不长,秀吉的能干与勤奋受到同事的嫉妒,一大群人经常在嘉兵卫的面前中伤秀吉,尽管嘉兵卫再三保护他,但阻止不了众人的诽谤,终于在嘉兵卫善意的说明原委之后遭到解雇。
秀吉在松下嘉兵卫家里工作四年,虽然遭受解雇,但是他仍然感谢嘉兵卫对他的提拔与呵护。
后来,丰臣秀吉称霸天下之後,他派人去寻找松下嘉兵卫,在远江国久能地方赐给他三万一千石的领地,并任他为大名(诸侯)。
秀吉回到尾张侍奉织田信长之后,想尽种种办法接近信长。
在织田家中,他的第一份工作仍是替信长拿拖鞋。
虽然同样是拿拖鞋的工作,但秀吉比从前更加用心。
在寒冬的清晨,他将信长的拖鞋放进怀里温暖,信长对于这种用心当然会有所回报。
六年后,也就是永禄二年(1560),织田信长在桶狭间发动奇袭,打倒今川义元,一跃而成为天下出名的武将。
此时,秀吉担任杂物采购官,发挥了开源节流的长才,他将支出减少了三分之二,当清洲城城墙破损而没钱修理时,他又毛遂自担任营缮官,将城墙修补完毕。
就在桶狭间之战的那一年,秀吉与织田家的浅野又左卫门长胜的养女(后来尊称为北政所)结婚。
由于他是从步兵之子入赘于武士之家,所以改名为藤吉郎,另一名字为秀吉。
此时秀吉二十五岁。
约在秀吉三十八岁时,他又从织田家的大老丹羽长秀与柴田胜家两人的姓中各取一字,改姓为羽柴。
永禄九年(1566)九月,当织田信长攻打美浓的斋藤氏时,织田军最重要的战术工作就是于墨俣(现岐阜县安八郡)建筑堡垒。
织田信长派遣三分之二的军队去建筑堡垒,剩下的三分之一用来防卫敌人的攻击。
这建筑堡垒的工作就由秀吉来负责。
秀吉先将建筑堡垒的木材运往木曾川的上游,然后用木筏沿著河流运送下来。
建材运到之后,才二、三天,堡垒就建好了。
秀吉又建议借用当地土豪的野武士力量,夜袭敌阵,结果获得大胜。
这次大捷,秀吉成为信长麾下的一名大将。
1582年6月2日拂晓,明智光秀举兵叛变,织田信长在本能寺自杀身亡。
这一个事件改变了秀吉的命运。
根据《川角太阁记》的记载,明智光秀在事变之后,立刻派密使去向毛利氏报告。
没想到密使在暗夜中迷失方向,误入羽柴秀吉的兵营中。
此时正好是本能寺之变的第二天。
秀吉知道此事后大吃一惊,同时他也预感到他的一生的命运将会有巨大的转变。
羽柴秀吉不敢张扬此事,翌日(4日)立刻与毛利军的高松城城主清水宗治达成和谈协议。
6月5日清晨,秀吉从高松城撤退,挥兵讨伐明智光秀。
秀吉的军队在滂陀大雨中,夜以继日的强行军,疾驰了约一百零八公里的路途,终于在七日的傍晚抵达自己的居城──姬路城。
秀吉一回到姬路城,立刻跳进澡池里泡热水澡。
他在澡池里面,发布出兵的顺序,并命令将城中所有的资金与兵粮分发给将士,毫不保留。
从这里可以看出,羽柴秀吉为了这一战,将他一生的命运孤注一掷。
此时秀吉心中应早有胜算。
因为明智光秀背负着反叛主君的罪名,事实上连光秀以为一定会来援助他的细川父子都剃掉头发,与他绝交。
表面看来,明智光秀似乎太过盲动,其实本能寺之变时,织田信长的主将都在远方与强敌作战,而织田信长最忠实的盟友──德川家康也正在京都大阪观光,几乎不带一兵一卒。
因此明智光秀举兵叛变的时机并没有错误,只是他的运气太差了,真可谓人算不如天算。
现代日语中,有“天王山”一词,意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关键。
这是指明智光秀听到秀吉率快军往京都来时,他立刻带兵前往自古有要塞之称的山崎(位于京都大山崎町),并欲控制山崎后方的天王山。
没想到秀吉已经早他一步占了天王山。
此时,秀吉的军队约四万人,光秀一万六千人,胜负早已分晓。
光秀在逃亡中被土民杀死,他的军队也四分五裂。
山崎之战后,秀吉的声望扶摇直上。
6月24日织田军的主要将领聚集在尾张的清洲,讨论信长的后继人选,以及领土分配。
这就是所谓的清洲会议。
在会议中,大老柴田胜家推出信长的三男信孝当后继者,但秀吉却决定由信长年仅三岁的孙子三法师来继承。
柴田胜家的不满可想而知,织田军的内战已不可避免,翌年(1583)终于发生贱岳(位于滋贺县北部)之战。
在贱岳之战中,秀吉的阵营中传来前线已经败北而撤退的消息,但是秀吉却对部下高喊:“我们打胜了
”秀吉判断敌军虽然战胜,但一定已经精疲力竭,当天晚上将会在大岩山附近过夜。
于是秀吉指挥军队,连赶十三里路,来到退守的前线阵营。
到了晚上,当柴田军的佐久间部站在大岩山,看到山下一大群火把在移动时,吓了一大跳,他作梦也没想到秀吉那么快就赶回来。
贱岳之战,就在秀吉迅速果敢的行动中获得大胜。
在山崎之战与贱岳之战获胜后,秀吉于1584年与德川家康、织田信雄的联军大战于小牧、长手。
遇到骁勇善战的德川家康军,士气如虹的秀吉首次碰到钉子,但是他非常聪明,立刻与家康和谈,并收家康的次子于义丸为养子。
其余的战争,如1585年攻打纪州与四国,1587年征讨九州,1590年出征小田原,秀吉的军队都势如破竹,迈向统一日本之大道。
1583年,秀吉在大阪着手建筑一座超越安土城的城堡。
其天守阁外观五层,内部八至十层,于1585年完成。
其动员的人数,据史料记载,“超过六万人”,“如同蚂蚁进入蚁穴般”。
秀吉为了向大家炫耀大阪城的豪华壮丽,经常招待访客去参观,其中还包括外国的传教士。
秀吉向传教士说:“现在你们看到的房间,到处都是金、生丝、绸缎、高级茶器,另一间房间则都是长短刀,以及其他的武器。
”换言之,大阪城比安土城更像一座宝山。
此外更令参观者惊讶的是,秀吉还制造了一间活动式的黄金茶室,墙壁、天花板、地板都是由黄金制造的,甚至连纸门的骨架也是黄金打造。
他的寝室也是极为华丽,棉被是鲜红色的高级布料,床头以黄金雕刻装饰。
这大阪城在1615年被德川军烧毁,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大阪城天守则是在1931年11月以钢筋混凝土重建而成的。
就在大阪城完成的1585年,也就是秀吉五十岁那一年,他改姓藤原,升任代表朝廷最高权势的“关白”一职。
这“关白”一职,自古以来,都由藤原氏所独占,特别是藤原家的近卫、鹰司、九条、二条、一条,称为“五摄家”。
因此秀吉乃先认前关白近卫前久为干爹(近卫亦为藤原一族),然后才晋升关白。
至于,为何秀吉不担任“征夷大将军”而去当朝廷的“关白”一职,虽然有种种说法,但其实当时的战国武将,一听到朝廷要赐给他们虚有其名的官位,都会感动得流泪。
所以秀吉晋升“关白”,自然会感到无限的光荣。
晋升关白后的翌年(1586),就在后阳成天皇即位的那一天,秀吉晋升律令制度下的最高官位“太政大臣”。
“关白”一职虽然代表最高权势,但从正统的律令制度来看,仍属“令外之官”,秀吉拟依律令制度的官位重建天下秩序。
另一方面,或许秀吉认为藤原这个姓太过老旧,无法显现出他是历史上最大的伟人,因此秀吉又获得天皇的许可改姓丰臣,象征日本统治者的丰臣秀吉于焉诞生。
战国时代,人民拥有大量的武器,动不动就以武力来抗争,有时连战国武将都感到害怕。
1588年,秀吉下达一道命令,禁止百姓拥有长短刀、长枪、火枪等武器,这就是有名的“刀狩令”。
虽然在这之前,也有其他的武将实施刀狩令,但不像秀吉的刀狩令那么彻底,而且是属于全国性的。
当时的农村究竟拥有多少武器,我们从加贺国江沼郡所没收的武器即可一窥端倪:武士刀一千七百零三支、腰刀一千五百四十支、长枪一百六十支、耙刀五百支、小刀七百支。
另外出羽国仙北郡则没收武士刀二百五十支、腰刀二千七百三十支、长枪三百三十六支、火枪二十六支、弓七十六把、盔甲十二具、头盔五顶。
农民的暴动固然可以用“造反有理”来解释,但反过来说,一个农村拥有这么多的武器,不造反也很难。
在秀吉的“刀狩令”实施之后,农民的武力可以说遭到沉重打击。
在日本史上,有所谓的“太阁检地”,这太阁当然是指丰臣秀吉,而所谓的“检地”就是重新测量土地的面积,并调查作物生产量的意思。
秀吉在1591年12月辞去“关白”,由他的养子秀次继承“关白”,自己则成为“太阁”。
“太阁”是“关白”禅让之后的称呼。
就在秀吉成为“太阁”这一年,开始作全国性的检地,因此称为“太阁检地”。
其实,秀吉从1583年起就开始检地,在这之前,其他的战国武将为了想要重建业已崩溃的土地制度,也曾做过检地的工作。
“太阁检地”之所以具有特别的重要性,那是代表丰臣秀吉已经完成了日本的统一工作,同时,也表示他为了将来出兵朝鲜而预先作国力调查。
此外,经过秀吉的严格检地之后,每块田地的收获量都统计得很清楚,农民具有耕作权,同时必须担负缴纳年贡的义务,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剥削阶级(豪农)从此消失。
在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是如何统一天下的?
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确定了霸权。
自此一步步摧毁了丰臣家势力。
庆长19年(1614年)至庆长20年(1615年)经大坂冬、夏之阵灭丰臣氏,江户幕府统治体制从此坚如磐石。
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后,日本进入暂时的和平。
庆长3年(1598年),两次侵朝失败的丰臣秀吉病逝,继承人是只有六岁的无法理政的幼子丰臣秀赖。
秀吉于病逝前设立的五大老和五奉行制度开始运行,家康为五大老首席。
大坂城(即丰臣本家)的实权逐渐掌握在秀赖生母淀殿及其宠臣手中,丰臣家内部逐渐分裂为以淀殿为精神领袖,石田三成为首的近江派(文吏派)和以秀吉正室北政所为精神领袖,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武将为首的尾张派(武功派)两大闺阀,两派之间逐渐开始了明争暗斗。
根据秀吉的遗嘱,德川家康以五大老首席的身份代理国政,前田利家则担任秀赖的庇护人。
但家康随后开始着手谋求天下,庆长4年(1599年)前田利家去世,家康逐渐暴露自己夺取天下的野心。
同年在大坂城祝贺秀赖时,家康察觉了对自己的暗杀计划,主谋者是前田利长、浅野长政、大野治长及土方雄久。
大坂城内要求讨伐前田利长的声势高昂。
家康在准备出兵之际,前田利长将他的生母芳春院送往江户城成为人质,事件得以平息。
(但也有他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利家之子利长,迫使利长母芳春院前往江户做人质的说法)。
总之,家康降服了前田家,并通过拉拢北政所取得武功派诸侯的好感,广泛与武功派诸侯私下结亲,逐渐成为武功派的“后台”和北政所仰赖的丰臣家的“捍卫者”,从而利用武功派和文吏派之间的矛盾削弱丰臣家的实力。
家康在秀吉病逝前,安排与部分大名进行婚姻,又在秀吉死后,私自分封领地;因此开始造成其他中老和奉行的不满,尤以石田三成为甚。
三成的行动惹来了加藤清正、福岛正则,加藤嘉明,细川忠兴,黑田长政,池田辉政,浅野幸长七将袭击。
三成提前洞察后逃至自己的政敌家康在伏见的公馆内,两个聪明人之间就开始了博弈,三成料定家康不会杀他,家康考虑到未来必然爆发战争,所以需要三成作为自己的对立面使矛盾激化促使全国大名表态站队,进而家康便可以通过战争消灭对自己有二心的大诸侯,故而三成的存在会促使憎恨三成的武功派团结在自己身边成为帮助家康夺取天下的棋子,综合以上考虑家康也庇护了三成,命其闭门反省。
在家康安排下,三成在佐和山城隐居。
家康继续在伏见城及大坂城执行政务。
不过,不满家康的声音并没有减退,户泽正盛汇报东北地方大名、五大老之一上杉景胜积极进行军备,行动极不寻常,家康派遣使者要求景胜汇报甚至迫使上洛。
上杉景胜没有理会警告,而且其家臣直江兼续写了《直江状》指责家康,家康看过后大怒,终发表讨伐上杉的宣言。
虽然五奉行中的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和增田长盛以及三中老的中村一氏及生驹亲正要求中止出征,但家康决意行动,庆长5年(1600年)6月16日由大坂城出发,并于于7月2日到达江户城。
而被革职的石田三成却私下联合其余奉行以及位列五大老的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及其他反对德川家康的诸侯密谋起兵,当家康前往会津途中,以毛利辉元为名义领袖的西军在关西组建成立。
并且很快在畿内地区起兵,并占据大坂。
(1600年)7月18日西军包围伏见城,并开始进行攻击。
(1600年)7月24日家康抵达小山的时候,斥候汇报了石田三成起兵的举动。
家康于次日进行小山评定,大部分的随行大名支持德川家康的行动,并立即折返到江户城。
8月1日西军经苦战攻下了伏见城,死守了伏见城十五天之久的德川老臣鸟居元忠剖腹自尽。
东军则随即进攻美浓,消灭西军方的织田秀信,双方在美浓地区对峙。
8月家康回到江户城,并派遣先锋部队在东海地方及东近畿地方交战。
家康坐镇江户观望局势,在确信在伊达政宗、最上义光和佐竹义宣的攻击下,上杉景胜无法对关东产生威胁以后,德川家康便与其子秀忠从江户出发,共率军
【第6句】:8万,家康于当年9月1日挥军美浓,并于9月14日到达美浓(秀忠被真田父子阻于信州上田城,没有赶上关原之战,后被家康痛斥)。
(1600年)9月15日双方在关原交战,最初的形势对德川军不利,西军逐步进迫到本阵;不过到了中午左右,西军的小早川秀秋受到德川军恐吓射击后叛变支持德川军,形势得以扭转。
最后德川军轻松在此场战争取胜,而石田三成在关原之战失败后不久被捕获,和小西行长,安国寺惠琼一起被处斩于京都六条河滩。
自此权力落在德川家康之中。
自此,家康消灭了敌对诸侯,为德川家制霸天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织田死后 德川家康在干什么,为什么让丰臣秀吉取得了天下
织田信长、家康、丰臣秀吉三人中臣秀吉是最大的赢家 丰臣秀织田信长,德川家康这三个人算是日本战国时期先后得到日本政权的的,他们每个人在日本历史中起到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也是另外两个人无可替代的,然而丰臣秀吉在日本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却远远高过另外两个人,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丰臣秀吉是实际统一日本的人,织田信长是”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德川家康干脆是接过了丰臣秀吉统一以后的胜利果实,就人格魅力来讲织田信长的叛逆和不拘一格还有德川家康的政治手腕等等都在秀吉之上,但是对于历史的贡献却不及秀吉. 第二、丰臣秀吉是真正的草根英雄,而其他两位都不是.织田信长自不必说,继承家督是费了些周折,但是他总归有这个机会来继承啊.德川家康虽然家道中落过,做过质子,但是父辈祖辈留下的名声和基业还是有的,只有秀吉是真正的”白手起家”,这也代表了现在的人们对于草根英雄的崇拜,也代表广大的没有什么生活背景的人们的个人意愿,因为这绝大多数人是和秀吉一样的”草根”。
这点才是秀吉在日本国人心目中拥有崇高地位的主要原因。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14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