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爱是心灵的花朵读后感合计76条-读后感

【爱,是心灵深处最美的花朵】

心灵的美源于灵魂深处的爱。爱可以是宽广的,也可以是小我的。爱可以是伟大的,也可以是平凡的。爱可以是绵长的,也可以是短暂的。爱可以是甜蜜的,也可以是苦涩的;爱可以是真心,也可以是假意的;爱可以是深刻的,也可以是浅薄的;爱可以是深情的,也可以是浅显的;爱可以是细腻的,也可以是粗鄙的。

普希金—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用毕生的精力,写了无数爱的诗篇,为爱而生,为爱而死。“我曾默默无语地,毫无指望的爱过你。”这是出自他所写的《我曾经爱过你》的一句诗。不管,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只要我读到这句诗时,就能深深的陷入它所表达的情感里。一个人深深的爱着另一个人,而被爱的人却不爱自己,那种义无反顾,那种心底里流出的无奈与心酸,痛苦与绝望,那种一往情深,该是一种怎样复杂而悲伤的心情。

普希金曾写过一句诗:“谁能不迟不早地成熟,逐渐对生活不幸学会忍受,谁就是幸福”。人生,谁没有经历过磨难,谁没有被生活欺骗过,谁没有被现实的无情狠狠的抛弃过?只是,经历了夏的繁华,秋的悲凉,冬的寒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幸福,就是在你忍受生活无休止的磨难,在你爱上生活的时候,在你明白生活如一碟碟酸甜苦辣的菜肴,只要你习惯并爱上了这不同口味的菜肴,才能感受到幸福的真正含义。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地轰响。 我整个的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普希金热爱自由,在当时沙皇的暴政下,他感受十分的压抑和沮丧,可是,他仍然没有放弃希望,他仍然对自由保持着一种无限热爱、无限向往之心。他相信,那如大海一般的自由之心、自由之念、自由之爱,会在不久的将来,如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冉冉升起,光芒万丈!

普希金的爱,是宽广的,他有着对爱人绵长热切的爱,不忘初心,热诉衷肠;他热爱生活,把生活当作一幅幅动人的心情画面:有花前月下,有爱恨交缠,有喜怒哀乐,有欺骗与折磨,有音乐与舞蹈,有悲欢与离合,有风声与海浪,有幸福与懂得,有感悟与真情;他热爱自由,企盼希望,他把自由当作情人,当作知己,当作爱人,自由是他终生心之系,爱之所向,情之所牵。

徐志摩,英俊潇洒、温文尔雅、博学多才,20多岁的他,来到英国剑桥留学,与端庄美丽、清秀可人、善解人意、婉约识礼、才情绰绰的林徽因来一场康桥下的美丽动人的初恋。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初见是在剑桥的图书馆。当他第一次见到这个俏丽可人的小姑娘的时候,就被她的独特的气质所打动。他写给她的情书《偶然》就可让人窥见他对她的多情深爱:“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林徽因是第一个见证徐志摩《再别康桥》这首诗的人。夕阳下的康桥,正如徐志摩诗中所写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可以想像,当金色的夕阳下,徐志摩轻轻而稳妥地把娇小的林徽因扶下小船,他们相对而坐,他深情的看着她,仔细的将她如云的秀发、精致的五官、白皙的皮肤、姣好的身材一一温柔的印入脑海,一点点将他们在剑桥的美好回忆镌刻在心,他的心里该是多么缱绻万分,柔情万里。他不舍得康桥,更不舍得眼前这个貌美如花、温柔似水、心地善良、静若处子的女子。

最终,因为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林徽因选择了与他分手,在与徐的分手信中写道:“你们走后我哭了一个通宵,多半是为了她”。但在信中的最后,欲走还留的林徽因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拖泥带水”,“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吗?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里一切吗?又真的奉还了您留在我生命里的一切吗?我们还会重逢吗?还会继续那残断的梦吗?”

当分手时,林徽因显得是多么冷静而智慧,决绝而又干脆,她不愿意做别人情感的第三者,她不愿意伤害悲苦的张幼仪,她不愿意破坏别人的家庭。她是多么善良而又伤心,多么悲泣又不舍。对于徐的浪漫多情,对于徐的谦谦君子般的温柔,对于徐的绰绰才情,对于徐的“穷追猛打”、锲而不舍,其实林心里是感动的,是有过动摇的,可是,她面对他的“致命”攻势,她是毅然绝然选择了优雅的转身离开,选择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全。

徐对林的爱是真挚而平凡,甜蜜而绵长,深刻而浪漫,深情而细腻的,而林对徐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这一段爱情,命中注定是短暂而苦涩的。

世间,有太多的爱,让人陶醉让人苦恼。世间也有太多的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的朋友向你伸手出援助的双手,那是友谊之爱;当你在奔跑的途中迷茫无助的时候,前方有一盏灯始终为你亮着,那是家的方向,那是亲情之爱;当你离开家乡在城市的繁华喧嚣中迷失的时候,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一种情结,始终在你心灵深处实实在在的安放着,让你魂牵梦绕,那是乡愁,那是乡情之爱;当你在踏遍千山万水,走遍海角,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感悟人生真谛,不忍心伤害每一种小生命的时候,在你心里,始终有一种大爱,那是一草一木总关情的爱,那是一种对大自然深爱的真情流露。

无论是哪一种爱,无论是哪一种情,只要是美丽而温馨,深沉而隽永,甜蜜而浪漫,深情而细腻,真挚而宽广的,那么,这样的爱,就是心灵深处最美丽的花朵,永远花开不败,馨香久远!

篇一、痛苦是心灵的花朵

人生就像一个奇特的化学现象,将自己经历的苦与痛结合起来,并不断地搅拌,最终得到的却是幸福与快乐。

当我们得到幸福与快乐之前,还有一段非常痛苦的经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当我们面对重重困难的时候,往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去面对。一种是以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今后的幸福与快乐,在痛苦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在失败中体会尝试的乐趣。而另一种态度则是消极地对待挫折与痛苦,最终使自己最入深渊,不仅没有避免痛苦,反而在经受了同等痛苦之后,又没有得到快乐。许多事往往不可避免,所以,我们要正视地面对一切烦恼,努力将其做好,才能在完成此事后有所收获,得到应有的乐趣。

努力就会成功,但努力往往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间的。如蚌在痛苦中孕育珍珠,蛹在中孕育飞翔……我们学习的过程,也正是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当然,对于以学习为乐的人来说,学习也是一种快乐)十二年以至更多的时间去奋斗,这十二年的苦与难也定是堆积如山,这个时候就更需要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毅力把这一切困难通通进行搅拌处理,呈现眼前的最终一定是丰盛的硕果。

作者包利民说:“痛苦就是在心灵上开出的一朵花,使生命变得芳香四溢,而那些坎坷的过往也变成了路途中灿烂的点缀。”闭上眼睛想一下,在解题的时候不断出现新的问题的时候;在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惩罚的时候;在比赛中屡屡被别人战胜的时候……每当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我们都会想出一定的方法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当困难被自己战胜的时候,我们就取得了人生道路上一个小的成功,当一个个的小成功不断的降临在自己的身上,自己或许就取得了成功,回头看看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困难和挫折,会感到无比的轻松,成为自己的永生财富。

人生无止无境,就是一个快乐相间分布的时段。的正视痛苦,享受痛苦,才能收获成功与喜悦,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它是心灵的花朵,是行动的种子,引导我们走正确人生之路,创造更加辉煌明天。

篇二、痛苦是心灵的花朵读后感范文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又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种是迎难而进,想办法克服和战胜困难,一种是遇到困难畏缩不前,被困难吓倒。“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不见风雨哪能见彩虹”?唐三藏法师历经千难万险,克服重重困难,取回佛经,弘扬光大中国的佛教文化,“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地上有國民党飞机的狂轰乱炸,爬雪山过草地,忍饥挨饿,最后到革命胜地延安,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就那个人来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中国的现代保尔张海迪以及“两弹一星”的无数科学家,航天英雄们,那个没经历苦难,但他们战胜了,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载入历史史册。

作为一个中学生,也面临这各种各样的困难,学业的繁重。对某种科目一时理解不了,对某到数学题一时难以解答,对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他战胜了痛苦,弱者之所以弱是因为向痛苦俯首称臣。

人生苦短,痛苦只是暂时的,我们不能让它主宰我们的人生,因此要把痛苦华为前进的动力,冲破痛苦的罗网,成功的道路必然在前方。

篇三、痛苦是心灵的花朵读后感范文

这篇文章写出了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在得到幸福和快乐的情况下,都会经历坎坷和磨难,脚印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脚步后,有的脚印窝深,则有的则浅。回头眺望每一脚印都显得那么可爱,自己的心中是那么的知足,那么的兴奋。

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你成功的基础,只有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到像莲一样的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做这世间的君子。使自己活的有滋有味。

当然会有人问,怎样才能做到呢?其实很简单,首先就要学会使自己拥有一种顽强,刚毅,坚持不懈的本领,才能使自己学会平等地面对痛苦,学会坚守希望,再面对任何一种痛苦的过程,要懂得抵抗,懂的攀爬,懂的冲破杂乱无章的网……

面对痛苦,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完了,首先自己要学会自信,学会对自己充满希望,在没做任何事情下不要对自己一锤定音,当你没说这句话时,也许你能凭着自己的努力能直冲高峰但你自己经把自己否绝了。更何况是别人呢!学会改正,不然你将失去心灵得灵魂,只剩下行尸走肉的躯壳,你这一辈子就完了,找到自己的魔杖,练成一身的魔法,冲出黑暗走向黎明,小心不要走火入魔哦!

此在我们遇到痛苦时,即使碰壁也要学会跌了再爬起来,不想任何痛苦低头,点燃青春的火苗,保护好正在生长的幼苗。

篇四、痛苦是心灵的花朵读后感范文

痛苦如影随形,在漫长的中,苦过了,痛却长久地留下了。当时光终于冲淡了心中的痛,再回过头去看曾经的苦难,便会有一种充盈胸间的。

那是一种从黯淡的际遇中走出的超然,一种经过无数次后的超然,一种经过无数次后的淡然。就像从淤泥中开出的一朵盈盈的莲,把那片污泥变成孕育的沃土。

来源于苦难的才是最持久的,经历过痛苦的洗礼,才会超凡脱俗。痛苦是一片肥沃的土壤,人心就是一粒种子,只要希望不破灭,种子终会发芽拔节,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就像蚌在痛苦中孕育晶莹的珍珠,就像蛹在桎梏中孕育飞翔。人在痛苦之中,必定在酝酿着一种,只是身处其中,有时会看不清眼前的方向。

所以,要学会善待痛苦,就像那只包容的蚌;要学会坚实希望,就像那只在茧壳中的蛹。就像花心的'挣扎破开青青的蕾,就像太阳的升起撕破黎明前的黑暗。经历过苦难,岁有就会散发出芬芳;付出过艰辛,就保留着如歌的余韵。痛苦之于心就像风之于帆,你才会有前行的动力,痛苦之于心更加火之于,点燃激情的同时也烧毁了繁枝冗叶。

痛苦就是在心灵上开出的一朵花,使变得芳香四溢,而那些坎坷的过往也变成了路途中灿烂的点缀。所以,身处痛苦之中,更该好好地去呵护那粒种子,也许就在不经意的明天,你的生活会变得花团簇笑脸缤纷了。

篇五、痛苦是心灵的花朵读后感范文

各种痛苦交杂在一起,像乱荆一般的痛苦蔓延在心头,得到的必定还是痛苦,而将痛苦格式化,就有可能开出心灵的一片娇艳。

——题记

人生当道,何来一帆风顺。前途无量,又有谁能一直笑到最后。路上风光无限好,亦真亦幻需要自己来判断,被假象所迷惑,便会跌入痛苦的迷丛,若一在堕落,又何以看到幸福的朝露。

幸福分为两种,虚幻的幸福和真实的幸福,而痛苦也分为两种,默然的痛苦和释然的痛苦,也就是文中的“在消极中使一颗心渐渐地麻木,让希望于不变的日复一日中悄悄流失”和“在心灵的痛苦中找出前行的力量,从而使生命鼓足铮铮的勇气”。默然,释然,二词仅有一字之差就划分了两种境界,一种是消极,一种是积极。

未曾尝过痛苦怎知幸福有多甜?不曾跌到过怎知道人生的真谛?你所看到的我不是真正的我,你所触碰的痛苦不是真正的痛苦,但是这种境界的前提是我们要挖掘出隐埋在痛苦深处的亮点,就像我们拿着一个人生的放大镜,在遍洒大地的阳光下找到那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寻找它的过程就是我们悟析痛苦的过程。

现实中的我们总是将幻想无限的复制,却将痛苦无限的扩大化,好像我们每天都挣扎在无边的苦海中,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其实不然,人生哪有那么多痛苦?当我们被幸福包围的时候又怎么会觉得痛苦铺天盖地,压得自己喘不过来气,其实,大部分时候的绝望都是自己的心理在作怪,是自己自主的将痛苦放大化,以至于它大的盖住了它背后的出路,把自己陷入痛苦的迷宫中,封死了出口,不断的重复着错误的方向。

在将痛苦格式化之前我们首先要懂得痛苦的真谛,痛苦是什么?难道就真的只能让我们痛,让自己苦吗?面对痛苦永远只能嗤之以鼻吗?不,相反,我们要善待痛苦,用自己柔软的思维看待,用自己最坚强的心灵去面对。我们只记得痛苦带给我们的难过,却不记它们对自己的恩惠,没有痛苦何来进步的力量,没有痛和苦的刺激我们又怎会清醒,只沉浸在幸福当中只能让自己更加的迷失,更加的迷茫。前进动力的合成部分,是少不了痛苦的存在的。

格式化,有可能就是改善化。清醒的面对痛苦,就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将痛苦格式化不仅仅是指的把同类事物处理成相同的规格、样式,将痛苦统一化,并且还是对痛苦的初始化的处理,清楚的将痛苦分类,并捋清事情的顺序,使自己不至于在痛苦这个纸老虎面前迷了路,不至于在自己设下的迷宫里来回打转,使自己更清晰的清楚解决的方法,把痛苦格式化,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思维格式化。

将痛苦格式化,将乱荆斩断,就能开出心中的一片专属于痛苦的花朵!

13日傍晚六点,从甪直出发,回太湖山区老家。不是回老家过中秋节,于我而言,这是奢望,来苏城这么些年,没有哪一年中途过节回过老家,就是春节,也是多年才回一次。这时候回老家,是堂妹16日在甪直举办婚宴,小叔叔回家接他母亲来苏城,考虑一个人开车不易,叫上我一起。原定14日傍晚,15日返苏,因双台风来袭,考虑行车,临时决定提前一天。

前些时候小叔跟我说的时候,我有自己的打算,正好回去把岳母捎过来。因为腰间盘症,岳母前些时候在老家看中医,医生说要好好休养。庄户人家,总归有些事情要操心,真正闲下来不张罗不那么容易,若是能来苏城,肯定要好一些。奈何老丈人有他的打算,说岳母还在遵医嘱休养中,不宜坐长途车颠簸。不能说没有道理,不好强求,适逢妻14日休息,就一起回老家看看。

还有远房本家姑姑搭小叔的顺风车回老家。就这样迎着最后几丝晚照,踏上回家的路。霞光渐隐,暮色渐浓,透过车窗,看见远近街灯次第亮起。一辆车,四个人,就这样裹在夜色里,朝远处那个熟悉的小山村飞驰而去。

经平望枢纽转沪渝高速,顿觉畅达许多,一个个城镇,一个个服务区,似乎一晃就被甩在身后。经湖州奔长兴过浙皖收费站,就是安徽宣城广德。一路畅通,满心欢喜,很快就经宣广枢纽转铜宣高速。犹记去年年末回家参加小外甥的婚礼,也是走这条线,也是在夜里,一进宣城,就堵在路上。严重拥堵不说,而且风雪交加,归人有意,老天无情。此一时彼一时,心情完全不一样。

一路向西,用时间换行程,夜渐深,我们离老家越来越近,一个个熟悉的地名,撂到身后。过铜陵,就是池州,车灯的光柱掠过前方的视野,九华山和杏花村的指示牌,还是令心中一动。“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太白成就了九华山,也相信杏花村是樊川先生际遇牧童、遥手一指的那个杏花村。只是,我们行色匆匆,一直都这么擦肩而过,未能停留,更谈不上亲近与品味。

过安庆长江大桥的时候,已是深夜,一条大江,浩荡西来,这时候像是沉睡了,江面上似乎没有一盏渔火,江边的城市却醒着,灯光栉比,只是闪烁的霓虹灯影,认不出归来的人。故乡的人,故乡的城,远或者近,有种情愫一直都在,而且不会改变。

虽一路飞奔,到家已是凌晨两点。明明很累,却难以入睡。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天刚刚亮,又被狗吠声弄得睡意全无。索性起来,盥洗之后开小叔的车去老丈人家。山里的空气,确是清新,深深呼吸,穿透身体,似乎满是泥土的清香,还间杂田畈上正在收获的稻谷香。秋天就是好,有收获,有辛勤的回报,有什么比得过丰收的快乐呢?

村庄、田畈、山梁,入眼特别亲切,熟悉又有些陌生。陌生,是因为离开已久,很多的生活场景,难以想象。天上的云,染上阳光的金色,把四围山梁围起来的这方天空,描摹得格外有韵致。

到达丈人家,两位老人已经忙碌开来。尽管年初回来过,一晃又是大半年。妻最不放心的就是岳母的身体,问这问那,细致入微,确定看过医生后确是大为改观,才安下心来。想多在家里待一会,但时间有限,由不得人。知道我们要回来,头天晚上,老丈人已经用砂锅炖好了排骨,岳母巴不得我们敞开肚皮饱餐一顿。大概所有的父母都是这样。

胞兄在邻村学校任教,住校,没见着,也没有时间去看他。打个电话,说明情况,简单问候一下。兄弟姐妹四个,现在各自忙碌,难得聚在一起。好在暑假里胞兄带孙子去苏州看侄女,待了几天,弟弟从上海赶过来,小聚片刻。聚少离多,已成常态,不是习惯了,是基于生活,没有办法。

动身前已经给妻的小舅打电话,早饭就到他家,而且二舅、三舅、姨夫都会来。我的时间有限,又想见他们一见,就只好这样“兴师动众”,好在他们都能理解,不在意我的唐突。外公外婆都是八十多的高寿,晚辈都聚到一起,好事,不容易,如果我又能做一回这样的“媒介”,也很好。

在老丈人家就待了一个多小时,中间小舅来了两次电话。赶到小舅家,二舅、姨夫早到了,二舅妈在厨房里掌勺做饭。就三舅夫妻俩还未到。二舅夫妻俩一早就从镇上买好菜赶回来,要不是我们回来,他们在店里有很多事要做。

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心里跟外温暖。至爱亲情,表现的方式不一而足,只要暖心就好。边说话边等,没过多久,三舅俩夫妻赶了过来。开饭,满桌子菜,尽管都是家常味道,比大酒店的那些“至尊”级菜品,更有滋味。就是这样的家常菜,养人,诱人,家居的日子,就是多些这样的味道,说不出的那种入心的滋味。

姨娘还有小舅妈,在镇上的酒店里上班,走不开,没见着。妻在电话里跟她们聊了一会。血脉亲情,四个字写出来很容易,所包括的情感与体验,有说不出的层次与感受,相信每个人的

饭后坐了一会,我提议,一大家子人合个影。忙碌了好一会,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二舅感慨,一家子人全部凑齐,不容易。希望约定个时间,一个大家族,聚齐,这也是一种喜庆,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一种洋溢于内心的骄傲。

尽管想多蹭一会,还是要赶回程。告别长辈,跟小叔会合。想过去父母的坟上看看,实在没有时间,索性不说。虽说这么多年了,阴阳相隔,还是有很多话想跟父亲母亲说一说,甚至想跟小时候那样,在他们面前撒个娇。即便我们现在都老大不小,在他们眼里,还是有些任性的孩子。父亲母亲一定知道我们回来了,也想我们在他们的坟前站一站,想必也理会这一次时间真的很紧。希望父亲母亲原谅我们的不孝。

临近11点,返回苏州。山水相迎,山水相送,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想到中秋前会回老家打个转转,尽管只停留了几个小时,乡音乡情,又一次充盈内腑。这样的一种情愫,不会消散,会一直在内心里缭绕,挥挥洒洒。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19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