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没有画的画册读后感
没有画的画册 安徒生童话怎么样
很多年后,距离我读那些童话很久之后,读到过关于安徒生的一句话,原来这个给孩子们讲故事的高手,在写故事的故事的时候是一边写一边剪纸的。
那时候看到,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悸动,心想剪纸是一件细致到要小心翼翼才能完成的艺术活动,他会边写边剪,可见那是一个多么心细敏感的人。
确实如此,安徒生再敏感不过。
因为安徒生生于丹麦,幼时我把那片土地一样当做了童话世界。
也许上帝曾经在那里遇见了至美的忧伤。
不是因为要在童话世界里寻找一些美好才去读这个由小故事构成的系列的。
起码这些故事并不是关于童话-----“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一个生于穷困人家的孩子,被赋予了灵感的天赋,除了那些因为忧伤而对美好的憧憬以外,讽刺起码是另一种无声的反抗。
一个住在顶楼的穷苦的画家,除了屋顶什么也没有看到。
幸运的是有月亮这个老朋友和他做伴,并且每天都会和他讲自己的所见所闻。
讲故事的是月亮,多么诗意的感觉啊,每次讲起的时候都不忘从“昨夜”开始,就像小时候外婆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会说,“很久很久以前啊”。
日夜更替,月亮每天讲不同的故事,从印度河畔,讲到古罗马,再讲到东方古国。
我们永远对着月亮起誓,但我们看见的也只是月亮的背面。
月有阴晴圆缺,人世无常,这些不同地方不同人物的故事无疑是浮世绘的缩影而已。
故事很短。
小时候我们常常是期待最美好的结局,要是好人不得好,非要伤心一场,张爱玲小姐幼时去大光明电影院看戏也是要急于分清戏中的好坏角色。
而这33个小故事所构成的故事集中,我们不能遂愿,那些忧伤似乎带有凉意的况味。
玫瑰园里的风尘女子,王子和夫人来牛栏看德国戏引来的热闹,在七月革命中牺牲倒在天鹅绒的孩子,格陵兰岛的传统生活方式,孤独的老小姐,编辑先生的遭遇,扮演失败而自杀的演员,雕刻家多瓦尔省........原来长大之后再看童话竟能读出人生的残酷,是因为经历有所共鸣吧,毕竟岁月总有薄凉之感。
故事文字优美,娓娓道来,有忧伤亦有温馨,只在时光中静静欣赏。
安徒生是一位有文采的作家,同时他也会绘画。
题目《没有画册的画册》显然是用这些至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各种画面。
在上帝收去童年之后再读一些童话,那些触及内心温暖的感动亦是对光阴的另一种倾听。
关于安徒生童话里最经典的故事的读后感
我喜欢的: 安徒生写的,家喻户晓。
它虽然只是一个,但是它不仅只是孩子童年的一个梦,它对惯于面对现实的大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见它的魅力非凡啊
最近,不知为何,我忽然又想起这个哄小孩的。
它之所以能成为童话故事,是因为它省略了某些现实的,复杂的过程。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丑小鸭独自游泳的时候,看到自己水中的倒影,才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当初的那只丑小鸭,它已经蜕变成天鹅了。
就是这样的结局
丑小鸭变天鹅,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
我重新再想这个故事时,想到了很多。
首先,我想的是,丑小鸭能变天鹅,究竟是否天意如此呢
还是别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现在,我有两个有趣的想法:第一,是天意如此。
第二,是后天努力(这就是那个我认为不为人知的故事)。
如果这是天意安排,我认为天鹅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心态的问题
这是一个怎样的心态问题呢
天鹅之前一直是只丑小鸭。
虽然长得丑,但毕竟还是一只鸭子,它一举手一投足自然都是鸭子的行为。
也就是说,它长得是鸭样,走的是鸭步,用的是鸭脑,吃的是鸭食。
一直用着鸭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都是站在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
一旦它因为天意变成天鹅,它就要推翻自己的一切,自己熟悉的一切。
它首先要解决个人认知问题,重新认识自己是谁。
然后就是要迅速改变自己的言行,这才有资格做天鹅。
就是说它需要推翻自己以前的定位,要重新定位自己。
不仅让自己看起来像只天鹅,还要得到它新同伴的认同,觉得它的确就是同类,就是一只实实在在不容质疑的高贵天鹅
不知丑小鸭是只怎样的鸭子,到底是只坚强的鸭子还是脆弱的呢
如果是坚强,那改变是上天的眷顾。
它可以迅速地改变自己鸭子的心态,重新以天鹅的新心态来面对完全陌生的新生活,如果它是坚强的,适应能力强的,它一定可以完成蜕变的过程。
如果它是脆弱的,它就不可以接受自己的改变。
如果真的如此,那它面临的就是灭顶之灾了。
因为它不可能再回到鸭群中,过回从前的鸭生活了,更不可能过天鹅的生活。
因为在天鹅的眼中,它只是虚有其表,华而不实,没有天鹅的骄傲和高贵言行,只是一只披着鹅皮的鸭子而已。
没有正常的心态,当然是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种非鸭非鹅的生活更难过。
如果是后天蜕变的,那对于丑小鸭来说,就是天大好事
因为说明丑小鸭是只有能力的鸭子,敢于面对现实的压力,成功是迟早的事。
它完全有能力做真正的天鹅,因为它已具备一只天鹅的能力和素质
也许我太多事了,好好的一个童话故事。
被我这样评头品足一番,似乎有点大煞风景。
但是作为一个成功的故事,总该留有一个可以让人想像的余地和空间吧
否则,就不配出名,更别说是留芳百世了。
也许,作者当时根本就没有想过丑小鸭会比的还经典,还出名。
只是一心想把自己心中的故事写出来,从而鼓励更多的人,相信世上有奇迹,通过这个童话看到希望,学会勇往直前。
也许,这就是当初作者写作的初衷和唯一的宗旨愿望吧
丑小鸭长得丑,得不到应得的母爱。
但是却赢得了好名声,赢得了更多的爱。
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小故事里有大智慧,它给人的鼓舞的力量和动力。
童话故事的写作手法虽然有时难免夸张失实,但是,也在情理之中。
童话故事,让我们相信并明白一点,那就是人间有爱,人间自有真情在。
读时,妈妈会告诉我,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读时,妈妈又会告诉我,小女孩很爱他的哥哥,爱是会创造奇迹,读时,妈妈告诉我要拥有梦想,永不放弃……就这样,伴我度过了童年。
现在,再次拿起这本书时,才知道里面蕴含了太多太多。
有希望,有憎恨,有鼓励,有批评……这本书是安徒生十分伟大的作品,记录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批评了黑暗的盛会……通过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可爱美丽的人物,总会告诉我们许多受益终生的哲理。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在新年的前一夜仍在大街上买着火柴,但没有一个人原意帮助她,最后她冻死了的悲惨经历,批判了黑暗的社会,和那些没有丝毫同情心的人。
“这是这年最后一夜——新年的前夕,在这样寒冷和黑暗中,有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正在街上走着,她的小脚已经冻得发青了,她有许多火柴包在一个旧围裙里;她手中还拿着一些。
这天谁也没有向她要过一根;也没有一个人给她铜板。
”读到这里,我就会想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美好。
安徒生通过细腻的描写,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也让我懂得幸福生活的珍贵。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她觉得更冷了。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读了这些话,我几乎无法想象,怎么还会有这样穷的人们
是安徒生在写童话的虚构吗
但似乎又写得太过真实。
最后,童话必定会有一个童话的结尾,虽然是悲惨的,但,也是幸福的。
小女孩在划亮3根火柴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见到了最爱的人。
这,大概就是上天对她唯一的眷顾吧。
这个故事读过很多遍,但没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
故事中间有个小小的插曲,在这个小女孩的鞋子掉了时,一个小男孩把它捡走了,却没有还给她,说是要拿去做摇篮。
这个男孩没有丝毫同情心,爱心,他只知道去嘲笑别人,现实的生活中,一定也不乏这样的人。
安徒生通过他,批评了所有的“他”。
当这些人读到这个故事时,应该感到羞愧,感到耻辱。
我不禁自我反省,有过这样过分的举动吗
像小男孩这样过分的当然没有,但是嘲笑别人的事也会有的。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现实的丑陋。
故事的结尾,小女孩终究是被冻死了,但仍不改变的是,没有人在意她
安徒生笔下的人是如此自私,社会是如此黑暗。
或许,天堂对于小女孩来说,是最美好的地方吧。
她是被社会抛弃的人,本就不应该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
但是在她死前,那三根火柴带给她了莫大的幸福,也让我们反思,向父母要这要那却终不满足,是不是太贪心了呢
或许只有满足才会有快乐吧。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最经典的童话故事之一,社会、人性的黑暗都暴露在他的笔下。
最后一次读这个故事时,我希望世界上再不会有“卖火柴的小女孩”。
在一个孩子看来,小人鱼的情感,太复杂;而上,那些身影又太陌生.那时,在我的眼睛里晃荡的,也许只有小泰来莎挑水的桶,和灰姑娘总是掉落的舞鞋吧稍微长大一点,不再看那些情节幼稚可喜的童话了.安徒生的书被我静静摆在枕头旁边,我依然不能够有耐心读完小意达的花儿和没有画的画册。
但是海的女儿却在这时深深打动了我.那用大段大段美丽文字展开的海洋,在黑夜之外像一只眼睛,泛着幽蓝的光芒。
成群的珊瑚在小人鱼的心底摆出太阳的形状。
也许只有这样浩瀚静默的地方,才配得上如此璀璨安静的爱情啊。
故事写的是这么美,从容不迫,不急不缓。
已经知道这一切都不会有结果,已经知道即使没有那个悲哀的误会,小人鱼也很难得到她的爱而她就是那么优雅的旋转着,即使滴落只有自己一个人才看得到的心血也无所谓。
许多年以后看,那些苍凉的思想和无处不在的离别,其实已经在海的女儿里完整的告诉过我了所谓爱,也许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可是谁又能描写一个用五百年寿命换来的爱情悲剧,却悲悯得只有纯美的描述和温柔的心境呢
爱在这里是眩目的,博大的,也是让人悲伧和困惑的。
只是单纯想到结尾,小人鱼手里拿着刀子,却在王子和妃子额头留下那纯洁的吻时,心就痛得不能自已也许这就是爱的最高境界吧,所以在亲手成全自己所爱的人和别人的幸福之时,放手的那刻突然想要学习小人鱼那与世无争的笑容即使心在这一刻变成泡沫。
后来又读了大柳树下的梦。
从海洋搬到了陆地的戏台,依然是一个不能让人释怀的爱情悲剧。
不过这次更残酷。
不再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理由让这对恋人分开,只是简简单单的时间更迭,这对曾经两小无猜的姜饼恋人差距越来越大,女子已经足够现实,而男子还在大柳树下做着关于爱情的梦。
他不缺少跋山涉水的勇气,他不缺少虔诚的信念,他是这样执著的爱着,又是这样直接的被摧毁着。
爱情的破灭让它苍老,一瞬间,觉得自己可能快要死了。
那么就最后一次,最后一次,理解一下梦想尽头的幸福吧他梦见自己重回大柳树下,梦见那对姜饼恋人,幸福的,没有被任何改变的,举行了婚礼。
这个故事看完之后我的脊背已经发凉,这里再没有小人鱼那隐忍的笑意,只有赤裸裸的疼痛,像严冬里的风要吹走心中的热量。
而现实的灰暗只能比这更深。
安徒生写的书总有种常人也难以理解的悲凉神秘的气息不是歌特,不是死亡,不是显而易见的厌恶,而是暗涌般的挣扎和迷惑,妥协和自暴自弃。
他的语言或华丽惊人,或梦呓般温柔,或冰冷无情,或流水般宁静。
也是在长大的过程中,我渐渐读懂了他每一个作品,仿佛深深浅浅的伤口,在我逐个触摸过后,我再也不轻易去翻看。
现在我上了大学。
时间奇怪的多了出来,却始终也没有再碰它。
也许是潜意识里,知道每次沉浸,都是不能自拔的疼痛吧。
我总是认为,他的书籍,并不能简简单单归纳于给孩子们看得。
因为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懵懂的眼睛并无法理解他童心未泯中还参杂着那么多的沧桑,只有在长大之后,才能从那些奇异的沧桑背后,看见那双如注视孩童般温暖慈爱的眼睛。
《海的女儿》虽然最终美人鱼变成了泡沫,但是给人的启示却很深——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的世界,你应该活在接纳自己适合自己的环境中,为了某些东西孤注一掷,毕竟是不好的。
爱情又怎么样
没有了生命,爱情自然也什么都没有了,即使千古流传,但终归自己看不到。
飞箱.没有画的画册.简介,越简单越好.
《飞箱》内容简介:爱讲故事的斯文继承了他父亲的所有财产后,便开始挥霍了,终于有一天,他变得一无所有,剩下的全部财产就只有一只旧箱子,但这只神奇的旧箱子竟然能飞。
飞箱把斯文带到了他梦中的公主身边,斯文想尽一切办法娶公主,但最后斯文发现,原来他爱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公主,他爱的是讲故事。
当一个人努力追求他想得到的东西时,突然有一天,他也许会发现自己的追求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就像斯文一样。
《没有画的画册》 本书是诗集也是一本画集,由安徒生的33则唯美故事配上他的绘画作品组成。
1827年,安徒生回到哥本哈根,他在城北一条小巷里租了一间小阁楼栖身,阁楼的墙上有一扇窗子,在寂静和寂寞的夜晚,月光从那里射进来,他浮想联翩,编织出后世传唱的诗篇。
安徒生在《没有画的画册》里,用文字和语言放飞了他的幻想,把我们带到了世界的许多角落,分享他的喜悦和悲伤。
我们只知道安徒生是一位童话作家,却不知道他的绘画才能一点也不逊于他的写作才华。
这是一本写给成人的“人生童话”,是他用文字的笔作出的画。
名家评论说,他的《幻想画》里充满了著名的瑞士画家保罗·克勒的神秘主义风格,而他在作这幅画时,保罗还没有出世呢;再看他的《赠奥托·靳克的幻想画》,那简直就是一幅查格尔式的作品;而他的《带人形的剪影》让人想起了瑞典诗人、以“病态画”而出名的画家恩斯特·约瑟夫松的“精神病人的胜利”,而安徙生这幅画也是作于约瑟夫松诞生之前。
这里包括33篇小品文,其中有20篇是在1840年以一个小册子的形式出版的,1855年又加进了13篇,合成一个更大的集子出了新版本。
所以这些作品是安徒生在15年间陆续写成的。
在这期间他旅行了许多国家,也看到一些不同的生活和不同的人生——当然也有了对人生不同的体会和感受。
这些体会和感受,作者用极简洁的笔触,极为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实质上它们每一起都是优美的诗——一种用童话的形式所写的诗。
诗只能由读者自己去体会,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
安徒生《茶壶》读后感急啊
安徒生童话集--茶壶茶壶 有一个很傲气壶为自瓷感到骄傲,为自己嘴巴骄傲,为自己的宽把手骄傲。
他前后都有点东西;前边是壶嘴,后边是把手,他总是讲这个。
可是他总不提他的盖子,原来盖子被摔碎过,是粘起来的,算是缺点,而一个人是不乐于谈自己的缺点的。
可是别的东西却是要说的。
杯子、奶油罐和糖罐,整套茶具记得茶壶盖的脆弱当然比记得他漂亮的壶嘴和讲究的把手要清楚得多。
茶壶很明白这一点。
“我知道他们
”他在心里说,“我当然也知道我的缺点,而且我也承认,这里面有我的虚心、我的谦让。
缺点我们都是有的,但大家也有自己的天赋。
杯子有把,糖罐有盖,我既有把又有盖,前面还有一个他们决不会有的东西。
我有一个嘴巴,它使我成了茶桌上的皇后。
糖罐和奶油罐负有责任,是增加美味的女仆,而我是付出者,是女主人。
我把幸福分给人类中的口渴者。
在我的体内,中国茶叶泡在滚开的毫无味道的水中。
” 这些都是茶壶在他血气方刚的青年时代说的。
他立在摆好茶具的桌上,一只最纤秀的手把他揭开。
不过长着最纤秀的手的人却很笨拙,茶壶掉了下去,壶嘴折了,壶把断了,盖子就不值一提了,关于他已经讲得够多的了。
茶壶晕乎乎地躺在地上,沸水从里面流了出来,他摔的这一跤是很重的,最糟的是,他们笑他,而不是笑那笨拙的手。
“这事我会永远记住的
”茶壶后来在谈到自己的生活经历时说。
“我被人称为残废,被人搁到了旮旯里。
后来当一位老妇人来要饭的时候,又被送给了她。
我沦入贫寒,站在那里不知所措,里外都如此。
不过,就在我这样站立的时候,我的生活开始好转。
可是,我原来是那样,现在却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另一样。
我的身体里面装进了土,对一个茶壶来说,就是被埋掉了。
不过,土里放了一个球茎。
谁放的,谁给的,我不知道。
但不容置疑的是,它代替了中国茶叶和滚开的水,代替了被摔断的把儿和嘴儿。
球茎躺在土里,躺在我身体里。
它成了我的心脏,我的活心脏。
我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心脏。
我有了生命,有了力量,有了精神。
脉搏跳动起来了,球茎发了芽,很快就有思想有感觉了。
它开放出花,我看到了它,我扶持着它,在它的美貌中我忘却了自己。
为别人忘掉自己是幸福的
它没有感谢我,没有想到我——它受人羡慕和称赞。
我非常高兴,它必定也一样高兴。
有一天我听说它该换个好一些的花盆。
有人拦腰打我,我痛极了,可是花到了一个好一些的花盆里,我被扔到了院子里,成了一堆旧碎片躺在那里。
但是我的记忆还在,它是不会丧失的。
”
安徒生的简介
作家。
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
安徒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受过正规教育。
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
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名字。
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问世,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
1833年,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
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
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于1935年春出版。
1847年又写了一部《没有画的画册》。
安徒生写不定期三部自传:《小传》、《正传》和《传记》。
他的小说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活还是不活》、《幸运的贝儿》等。
他在《柳树下的梦》、《依卜和小克丽斯玎》、《她是一个废物》等作品中,还写了鞋匠、洗衣妇等劳动者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进也表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安徒生和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
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
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
《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
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家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简介
人物简介: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语: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暨诗人,因为其童话作品而闻名于世,其中最著名的童话故事包括、、、、和等。
安徒生生前获得皇家致敬,被高度赞扬为给予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被翻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创作。
主要作品: ①戏剧: (Alfsol,1822年6月) (Røverne i Vissenbjerg i Fyen,1822年8月) (Kjærlighed paa Nicolai Taarn eller Hvad siger Parterret,1829年) (Bruden fra Lammermoor,1832年) 《乌鸦》(Ravnen eller Broderprøven,1832年) 《埃格内特和美人鱼》(Agnete og Havmanden,1834年) 《离别与相逢》(Skilles og mødes,1835年) 《司普洛峨的神》(Den Usynlige paa Sprogø,1839年) 《黑白混血儿》(Mulatten,1840年) 《摩尔人的女儿》(Maurerpigen,1840年) 《国王的梦想》(Kongen drømmer,1844年) 《幸福之花》(Lykkens Blomst,1845年) 《小基尔斯滕》(Liden Kirsten,1846年) 《科莫湖边的婚礼》(Brylluppet ved Como-Søen,1848年) 《比珠宝还珍贵》(Meer end Perler og Guld,1850年) 《梦神》(Ole Lukoie,1850年) 《新房产》(Den nye Barselstue,1850年) 《海尔德摩尔》(Hyldemoer,1851年) 《出身并非名门》(Han er ikke født ,1864年) 《西班牙客人》(Da Spanierne var her,1865年) ②童话: 《牛油蜡烛》(Tællelyset) 《国王的新衣》 《丑小鸭》 《美人鱼》 《猪倌》 《豌豆公主》 《幸运的套鞋》 《枞树》 《冰雪女王》 《跳高者》 《接骨木树妈妈》 《钟声》 《老房子》 《幸福的家庭》 《母亲的故事》 《衬衫领子》 《影子》 《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杜克》 《顽皮的孩子》 《红鞋》 《拇指姑娘》 《天堂飘来的叶子》 《屎壳郎》 《夜莺》 《小锡兵》 《沼泽王的女儿》 ③童话集: 《没有画的画册》(Billedbog uden Billeder) 《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Eventyr, fortalte for Børn,1835年至1841年间分6册发行) 《新童话集》(Nye Eventyr,1843年至1872年间分16册发行) 《故事集》(Historier,1852年和1853年分2册发行) 《新的童话和故事》(Nye Eventyr og Historier,1858年至1872年间分10册发行) 《童话和故事》(Eventyr og Historier,1862年至1874年间分5卷发行) ④小说: 《即兴诗人》(Improvisatoren,1835年) 《奥·特》(O. T.,1836年) 《不过是个提琴手》(Kun en Spillemand,1837年) 《两位男爵夫人》(De to Baronesser,1848年) 《生存还是毁灭》(At være eller ikke være,1857年) 《幸运的贝儿》(Lykke-Peer,1870年) ⑤游记: 《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Fodreise fra Holmens Canal til Østpynten af Amager i Aarene 1828 og 1829,1829年) 《1831年夏游览哈茨山、萨克森瑞士等地的剪影》(Skyggebilleder af en Reise til Harzen, det sachsiske Schweitz etc. etc., i Sommeren 1831,1831年) 《一个诗人的市场》(En Digters Bazar,1842年) 《瑞典风光》(I Sverrig,1851年) 《西班牙纪行》(I Spanien,1863年) 《访问葡萄牙》(Et Besøg i Portugal,1866年) ⑥诗集: 《诗集》(Digte,1830年) 《幻想与随笔》(Phantasier og Skizzer,1831年) 《一年的十二个月》(Aarets tolv Maaneder, Tegnede med Blæk og Pen,1832年) ⑦自传: 《我一生真实的故事》(Das Märchen meines Lebens ohne Dichtung,1847年1月和2月,德文) 《我的童话人生》(Mit Livs Eventyr, C.A. Reitzels forlag, København,1855年7月19日) 《我的一生》(The Story of My Life,1871年,英文)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