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首战平型关》读后感整理100条-读后感

天空选择鸟儿,因为它有一双凌空傲翔的翅膀;大海选择鱼儿,因为它有一条游水灵活的尾巴;草原选择骏马,因为它有四只奔驰有力的肢蹄;历史选择中国,因为它有一个团结取进的集体。

中国,一个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因为它选择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一只东方永恒的'雄狮。正是在这艰难险阻的环境才使一个集体脱影而出。

1937年9月14日那天,日本侵略军浩浩荡荡地向山西省东北部的咽喉要塞、兵家必争之地的平型关挺进。平型关两侧峰峦叠起,险峻陡峭令人心惊胆战。关前一条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一块伏击歼敌的好地方。当天,八路军第115师根据作战计划开赴平型关附近抢占战地。第115师将士们抓牢战机,奋起作战,不时发动冲击,打得日军蒙头转向、混乱不堪。第115师一部冲边公路抢占老爷庙及其以北高地;一部则阻断先期占领东跑池的日军回援取得大捷!

这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打击敌人嚣张气焰,大大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使全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和意义。

二、能够正确、刘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认识文中要求识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

二、知道八路军是如何取得平型关大捷的。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课题

根据课题释字猜想内容。

二、读书指导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想课文内容是否与自己的'猜想相符。

二、同桌互读、指名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学生根据自己读的情况进行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将本次战斗的时代背景简要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理解“首战”的意思。

四、品读。(采用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弄清战斗的过程。)

(1)战斗开始是八路军是如何将“口袋”两头封死,让日军进退不得的。

(2)当日军要抢占制高点时,我赴冀部队是如何与敌人进行顽强激战的,从那能看出战士的应用与无畏。

要让学生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选择重点段落多朗读几遍。尤其是最后一段平型关大捷的意义,一定要让学生齐读,读出其实,读出情感。

三、积累内化

(1)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下来。

(2)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读一读。

四、识字指导

“绥”与“嘶”两个字都是平舌音。“隘”读“ài”不读“yì”。

谁说长城已老

是一堵漏风的城墙

平型关扛起抗日大旗

关内关外都是鬼子的坟场

部队在雨夜里快速推进

嚼着炒黄豆的指挥员在地图前久久凝视

眼光已反复扫荡地图的每一个角落

雨冲毁了山路却阻挡不了部队

在指挥员的浓眉下面

一个巨大口袋悄悄张开

明天就让皇军不可战胜的'鬼话见鬼去

一定要打得日本鬼哭狼嚎

阴暗的灯光下

指挥员冷峻的面孔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

在那繁杂的等高线里

他随手布下了杀敌的连环套

一夜暴雨把平型关洗刷得更加高大

潜伏的战士身上没有一寸干布

匍匐在掩体的泥水里

眼睛和枪口一动不动地盯着进关的路口

这里注定是敌人的鬼门关

当敌人的车队还只进来一半

性急的战士就射出了仇恨的子弹

比山洪还要猛烈的攻势让鬼子溃乱不堪

扎紧的口袋切断了敌人所有退路

指挥员将一把炒黄豆全部放进嘴里

凶狠的咀嚼显得有些贪婪

地图上的箭头由合围已经变成追击

溃逃的日寇丢下武器仓惶如鼠

长城自古护国符

神灵再现平型关

从此抗日靠新军

他的威名叫八路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34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