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腾忠雄轮建筑读后感
复制偶像安藤忠雄阅读的读后感
安藤忠雄在中国的作品亚洲国际美术馆2004至2012年中国台湾上海国际设计中心2008年中国上海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富岛邸 1973年 日本大阪府 住吉的长屋 1976年 大阪府 小筱邸 1981年 兵库县芦屋市 六甲集合住宅 1983年 京都府 The Times I 1983年 京都府 Festival 1984年 冲绳县 六甲教会 1986年 兵库县 城户崎邸 1986年 东京都 经典语录如果要使街道和房屋表现出亲和,通道则不应为封闭的走廊。
公共和私密空间的相互渗透使它们具有活力,使人们能够体验各自空间里的生活。
一个建筑场地是街道和城市河流上的一片池塘,它是以天空为顶棚的房屋。
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安藤忠雄作品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
安藤忠雄出生于大阪市。
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那个时候,他的摄影作品被使用在建筑师路易·康的作品集中。
安藤忠雄是双胞胎中的的哥哥。
双胞胎中的弟弟是北山孝雄,在东京开设北山创造研究所,经营企业经营顾问、商品设计。
3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是建筑师北山孝二郎(因为与美国建筑师彼得·爱森曼的合作而知名)。
最初的建筑作品-Rose Garden(玫瑰花园;位在神户市生田区)是在1977年时,与弟弟孝雄所属的浜野商品研究所一起共同合作。
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
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
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
在成为建筑 安藤忠雄作品--光之教堂师之前,曾经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
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
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获得很高的评价,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到小型的个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筑学会奖的肯定。
此后安藤确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评价。
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设计了许多商业设施、寺庙、教会等。
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以及海外的建筑设计案开始增加。
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东工业高校毕业后,前往世界各地旅行,并自学建筑。
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1976年完成位于大阪府的住吉长屋,是两层高的混凝土住宅,已显现其设计风格。
其后获得日本建筑学会赏。
1980年代参与关西周边地区的商业建筑设计,1990年代以后,参与公共建筑、美术馆建筑等大型计划。
接连发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引起风潮和讨论,名声也开始快速累积,从博物馆、娱乐设施、宗教设施、办公室等,作品的领域宽广,通常都是大型规模的建筑。
但也有人认为失去了安藤早期的小型建筑特有的魅力。
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他把10万美元奖金捐赠予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的孤儿。
安藤忠雄的小莜住宅的文字资料
第 3 5卷 第 1 0期 ·1 8 · 2 0 0 9年 4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兀 『 RE Vo 1 . 3 5№ . 1 0 A_ pr . 2 o 0 9 文章编号: 1 O 0 9 — 6 8 2 5 ( 2 0 0 9 ) 1 0 — 0 0 l 8 — 0 3 安藤忠雄小筱住宅解析 曾庆炬 金 恬 摘 要: 通过对小筱住宅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 对安藤忠雄在小筱住宅的设计 中运用了哪些设计手法, 以及为什么运用 这些手法, 运用这些设计手法为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从而达到以小见大, 了解安藤忠雄作品中共性的效果。
关键词: 住宅, 平面, 光, 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 T U2 4 1 文献标识码 : A 人们在使用建筑空间的同时, 都不自觉的与建筑产生一种情 感的交流, 从而获得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受。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 交流, 是因为空间是有情的。
安藤忠雄是塑造情感空间的大师, 作为 2 0 0 5年 UI A金奖的获得者, 他所授的评价是: “ 他一直在创 造着一种安藤忠雄式的诗意建筑 , 并且不在意流派与项 目的尺 度, 他把这种建筑的天赋与敏感传播到全世界……” 本文将对安藤 忠雄设计的小筱住宅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分析获得启示和帮助。
1 地理环境介绍 小筱住宅位于芦屋市的国立公园内, 基地为西高东低的缓 坡, 基地南边为交通干道 , 北边为交通次干道, 西边是人行小路。
基地东侧有两层高的坡顶建筑 , 基地内还有几棵有保存价值的树 木。
芦屋属于关西, 气候、 风土比较温和, 冬季气温也没有达到零 下。
小筱住宅鸟瞰图见图 1 。
2 与用地的“ 对话” 1 ) “ 构思是从与用地的对话开始, 逐渐进入具体的设计。
包 括考虑高濑川周边的景观, 与城市尺度的关系, 需要什么样的体 量, 创造什么样的形态, 使用什么样的材料, 也就是说将什么样的 建筑呈现在这块土地上( 安藤谈 T i me s 的构思过程) …” 。
“ 如果这座建筑不能与用地进行对话的话 , 就会落人对周围 环境没有任何意义的形态游戏的俗套( 安藤谈大山崎山庄美术馆 的构思过程) J 。
” “ 这是一座建在京都市大门口的建筑, 所以它应该与京都的 历史进行对话交流, 设计本身也是一个如何对待京都 1 2 0 0年历 史的课题( 安藤谈京都车站的构思过程) 。
” 居住区道路有别于城市道路系统, 将步行交通和道路环境中 直的选择是一个矛盾的取舍过程, 在这里我们希望做到: 区域大 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活动放在首要位置进行考虑。
为保证行人安 范围内遵循自然生态的原则, 保证道路的自由弯曲, 为居 民营造 全, 我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 人车分流” , 讲求人行与车行的分离, 更多有趣、 宜人的街道空间; 小尺度讲求笔直、 顺畅, 为居民提供 但这种分离易导致人与活动的分离, 使驾车、 步行以及小区的街 便捷、 人性化、 安全的通勤场所,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道生活变得枯燥无味。
4 结语 事实上, 同一场所空间生活与交通并不悖离。
通过对区内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有 了新的认识, 对居住环境质 路适度弯曲设计, 限定车速, 降低机动车对行人的威胁, 为行人与 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人既是居住环境 的使用者也是参与 机动车辆位于同一场所空间提供必要的霉全保证, 从而增加居民 者。
本文通过对居住区邻里交往现状的介绍和影响因素的简要 户外活动空间的数量; 其次, 车流、 人流的不同交通方式, 还可为 分析,提出了环境设计的一系列手段 , 希望为居 民提供 良好物质 居民提供更多交谈的话题, 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户外交往 。
环境的同时,也能在精神层面极大的满足居民的交往需求 , 真正 因此, 笔者认为不应将工作、 休息、 玩耍、 娱乐与交通完全分离 引。
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
3. 3 . 2 道路曲与直的博弈 参考文献: 步行虽有利于身心健康 , 但大多数时间仍是件费力的事情, [ 1 ] 邬秀杰,李跃东. 从设计的理学角度分析环境设计[ J ] . 山西 所以人们总是尽可能地选择走捷径, 直达、 快捷成为道路设计的 建筑,2 0 0 7, 3 3 ( 2 3 ) : 5 8 — 5 9. 一个基本准则 , 而线型道路正好满足这种需求; 与此同时, 自由弯 [ 2 ] [ 丹麦] 扬. 盖尔.交往与空间[ 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曲的道路布局, 不仅具有缓解减速栏对行人的干扰和对车辆的损 社.2 00 2: 49 — 5 2. 伤, 改善行人与机动交通的矛盾 , 保证行人的安全 , 并且利于营造 [ 3 ] 李 红,谢 磊. 居住 小区的环境设计[ J ] . 住宅科技 , 2 0 0 7 更具情趣和生活化的道路空间, 促进交往活动的产生 。
( 6 ) : 2 4 — 2 7 . 由此可以看出, 线型道路和弯曲道路各有所长, 对道路 曲与 The p 0 nd e r a b 0 u t ne i 2 hb 0 I 。
h 0 0 d c 0 n t a c t q u e s t i 0 n i n e n v i r 0 n me nt d e s i g ns LI Ho ng365kuaile.cn Ab s t r a c t :Ha w t O p r o m0 t e t h e n dg h b o r h 0 。
d c O n t a c t a I 1 d t h e。
D n s t n J c t n h a n n。
n i o u s 咖 u n i t y i s h u g e c h a 1 l e n g e w} l i c h t h e c u r r e n t e n v i I D n — me n t d e s i g n f a c e s .Th e a r t i de p r C l p) s e d t h a t a S e e s 0 f d e s i g n me t k) d t h a t p mm( 】 t e t 0 n e i g h b D r } c o n t a c t ’ s e n v i r o n me n t ,r e l y i r 堰 o n t h e n e i b 0 r } D0 d o 0 n t a c t ’ s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t h e f a i n t r e a s 。
n s ,s 0 a S t 0 i mp r 0 v e n e i b ( 1 r r e l a t i 0 n s . 1 Ⅵ 加 " I s :e n v i ) I 1 me n t d e s i g n,h u ma n e c a r e ,n e i g h b 0 r h o O d r e l a t i o n S 收稿日期: 2 0 0 8 — 1 2 — 0 2 作者简介: 曾庆炬( 1 9 8 3 .) , 男 ,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福建 厦门 3 6 l 0 0 5 金 恬( 1 9 8 3 一) , 女,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福建 厦门 3 6 1 O O 5 第3 5卷 第 1 0期 2 0 0 9年 4月 曾庆炬等 : 安藤忠雄小筱住宅解析 · 1 9 · 一 图l 小筱住宅鸟瞰图 图 2 小筱住宅一层平面图 从安藤的理论和作品可以看出, 他认为现代主义剥夺了建筑 用地中的要素, 将一切都均质化 , 并且认为世界迅速均质化的大 潮使历史培育起来的固有地域文化开始逐渐失去特色。
2 ) 怎么“ 对话” 。
小筱住宅由一组平行布置的混凝土方形体 块和一个后来加建的半圆柱体块构成。
为了不破坏周围的环境, 采用了减小建筑体量的设计手法, 将一层设计在地下, 巧妙解决 了基地的高差关系, 并且把地形的起伏直接表现在墙面上 , 尊重 了基地的特性, 遵循着 自然环境的条件。
3 ) 独立墙的设置。
日本庭院建筑中墙的特点是: 通过墙的作 用, 能够使人感觉到墙外的景色。
小筱住宅的混凝土墙的设置也 是一样, 限定了基地外的一些元素, 形成了抽象的自然。
在安藤 看来, 像光、 风、 水体这样的自然要素只有当它们从外部 自然界中 汲取出来 , 并且引入建筑内部时, 才具有意义 。
片段的自然要素 可让人小中见大, 一叶知秋 , 联想到整个 自然界的存在, 而同时, 建筑本身的主体性却丝毫未受影响。
3 平面、 功能及空间序列 1 ) 在安藤的众多方案中, 可以看出安藤很喜欢应用矩形、 圆 形来形成简洁、 规整的平面。
平面中没有 自由的曲线和一些异形 体, 充满了严谨的几何学形态。
但是并不是过于整齐有序, 而是 善于通过圆来加入一些不平衡的东西。
小筱住宅体块分为 3部 分, 中间的矩形体块有两层, 上层为卧室及入 口, 下层为餐厅和客 厅。
另外一个矩形体块由并排的7个房间、 门廊和浴室组成。
半 圆柱体块为后来加建的一层的工作室。
两个矩形体块间是一个 跌落式庭院, 喻指建筑物建在斜坡上, 并且这里被安藤设计成人 工化的抽象的自然。
小筱住宅一层平面图见图 2 。
2 ) 基于人身心体验的空间序列。
安藤的许多作品中也十分 注意空间序列的设计, 利用空间的本质、 空间的变化来供人体验。
在小筱住宅的空间序列中, 人们先是到达十字入 口处的半圆形平 台, 这里是基地的最高点。
在这里, 人们可以看到整个基地。
沿 着建筑外部行走时, 空间则被墙体隔断, 这时 , 由于地形的起伏, 参观者也进入到一个时开时闭的室外空间, 在安藤精心设计的流 线下把握整个基地。
而若是进入到建筑内部, 安藤也是通过空间 的开合、 空间的对比、 空间的光线等来形成抑扬顿挫、 充满趣味的 空间让人去体验、 思考。
进入小筱住宅的玄关后 , 是一条通往一楼的单跑楼梯, 在这 里, 视觉的终端是一层楼沙发和天窗打下的天光, 有很强的引导 性。
从狭窄封闭的楼梯下到一层的大厅后 , 人们的目光则马上被 落地窗外抽象与具象的 自然所吸引, 场地 的特性被再一次地加 强。
而从客厅到工作室或者是并排的房间则再一次用了流线处 理这种欲扬先抑的设计手法。
在流线的处理上, 小筱住宅的流线 一点都不简洁, 但那正是安藤的设计手法 , 通过 日本回游式园林 般的流线, 达到与 自然接近的目的。
4 几何形体 在 2 0世纪初, 柯布与密斯分别运用了混凝土、 玻璃这种具有 时代特性的工业材料来追求建筑的表现, 构筑了现代建筑。
他们 的混凝土方盒子和玻璃方盒子很快就遍布了世界各地。
小筱住 宅最初的形体就是两个大小不一的方盒子。
单一的素材感、 严格 的几何学特性呈现出早期现代主义的倾向, 但是却没有人说安藤 的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
美国的建筑评论家肯尼思· 弗兰姆普敦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 时, 发表了《 地域主义批判》 的建筑评论文章, 批评了现代建筑。
肯尼思· 弗兰姆普敦在考察了小筱住宅以后, 将小筱住宅作 为他提倡的地域主义批判理论的实践作品。
这是 因为安藤的方 盒子完全不同于柯布和密斯的方盒子。
它只是在材料 、 几何形 体、 造型手法等形式上相似, 而在本质上则完全不同, 用安藤自己 的话说 , 他的是“ 有生命的方盒子” 。
5 光的应用 “ 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 正确的和卓越的处 理。
” 早在 6 0多年前 , 现代建筑大师柯布就这样赞叹过光对建筑 设计和造型的重要作用。
而安藤的一系列建筑在与光的结合方 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他在建筑用光的方面有 自己独特的追求。
他认为现代建筑将窗户从结构限制中解放出来 , 因此彻底消除了 黑暗, 创造了一个“ 过分透明的世界” 。
安藤在小筱住宅光的运用上 , 主要用了三种采光方式: 1 ) 大 面积落地窗采光; 2 ) 竖向条形窗采光; 3 ) 顶部天窗采光。
落地窗采光: 在小筱住宅的一层客厅和工作室采用这种采光 方式。
光线主要通过漫射光进入室内。
光线在室内与黑暗混合 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酷似日本传统茶室的单色退晕空间。
竖向条形窗采光: 位于室内走廊处 , 由于墙体厚度和太阳移 动的关系, 阳光时而直射在木地板上, 时而以漫射进入走廊, 为狭 长黑暗的长廊提供了明亮。
顶部天窗采光: 位于工作室、 客厅、 走廊等位置, 顶窗光线成 了顶部面光源, 顶侧缝隙直射进来的阳光照在“ 纤柔若丝” 的混凝 土壁面, 沟通了建筑与 自然的内在关联。
“ 随着时间变化和季节 更替 , 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 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
” 小筱住宅人 口及起居室采光设计见图 3 , 图 4 。
图3 小筱住宅入口 图4 小筱住宅起居室 6 结语 安藤忠雄的作品中, 简单封闭的参照环境孕育着复杂的空间 关系, 强调了身体的直接参与性, 对建筑的形体和光线的应用都 是耐人寻味的, 他的作品被认为是 日本建筑的典型代表, 具有鲜 明的日本地域特色。
通过对他设计的小筱住宅进行解析, 了解了 他的设计手法和设计意图, 可以为我们今后走 自己的地域性建筑 道路提供宝贵的经验。
安藤忠雄是哪个时期的设计师?
这个不是安藤忠雄的,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是个博物馆Vitra的家居展览馆
建築家 安藤忠雄怎么样
《建筑家安藤忠雄》收录了安藤忠雄幼年青年时期的私人照片、手稿、设计的建筑等上百张珍贵图片,作者安藤忠雄通过一件件作品,向大家阐述他的成长经历与设计理念......
建築家安藤忠雄怎么样
早在几年前就买了这本书,背着他跨洋越海到澳洲又背着他回国,在每一次的行李打包中,每一次的抉择中我都选择把他放进行李箱,其实托运他的费用远远超过书本的标价,舍不得的原因是他给予我的精神鼓励。
但说来也惭愧,虽然它一直摆在我的床头,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读完他,为了明天见到ANDO先生的预演。
众所周知,ando自学成材,他的坚持与努力对于我这种懒人是可望而不苛求,但人还是要望这个方向走~~ 自我设想并努力向业主传播想法,等待机会直到最终工程完工,期间长达10年,其中种种投入无法想象,关键他还坚持竣工后的售后服务,不管是否有夸大的成分,但是有这种服务理念让人十分佩服。
面对社会潮流的变更,他提倡环保材料,旧建筑重生,种植森林等等举动,每一个他提到在日本的活动,我多么期望同样发生在中国,我们有太多的相似,从理念到文化甚至在经济发展后的问题上。
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3860.html